这篇记录自己LOFT装修的文章其实很久前就想写的,结果一拖再拖已经拖到入住房子两年了,趁着虎年春节假期事情相对少些才想起动笔。也好,入住两年,房子逐渐更加丰富些,也有些更多切身的感受可以分享,算是自己这一路以来的回顾和思考。想到哪儿写哪儿,会夹杂很多自己的感受甚至感悟,希望能以最真实的第一视角给有DIY装修想法的朋友一些信心和启发吧。

装修确实是个系统性工程,很多环节都可以展开介绍,但碍于篇幅有的会是一笔带过,第一次发文章,还是希望先把这个装修历程的环节都覆盖到,很多环节如果有机会可以后续再展开介绍。

大家也可以通过我的微博(@Dupleix)联络到我,除了装修之外,会记录些生活日常、效率工具、投资工作日常、越野跑、骑行、美食等话题...

〇、引子

先自我介绍啰嗦一下,作为为什么后来想自己设计、装修房子的铺垫。

90年,男,小时候学过点素描后浅尝辄止,这也是仅有的能和室内设计/装修扯上关系的技能了,但自认为头脑里还算有不少艺术细菌的,尤其比较喜欢建筑设计。高中无聊时喜欢看些杂七杂八的书,无意见看到一本关于安藤忠雄的画册,当时就很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成为一名建筑师,黑白照片里灰白头发模样冷冷酷酷不苟言笑的那种。

高考的时候也是完全自己报的志愿想学建筑。因为人在帝都当时也有些青春期叛逆,不想离家里太近,所以“建筑老四校”里清华、天大很早就排除了1,剩下的东南、同济相比,自己更喜欢东南的底蕴,毕竟是国立中央大学亲儿子,老校区里古朴的建筑也是看了照片爱的不行,所以高考时候自己第一志愿直接写的东南建筑。北京是考前报志愿,自己的成绩当时还尚可,莽撞冲动的少年一模、二模后看了以往的分数线还是觉得东南建筑是比较稳的,所以高三里甚至高考前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看各种建筑史的书籍/和学校里韩国人踢球/愣神儿憧憬即将到来的美好大学时光这种迷惑行为。

结果不出所料是骄兵必败,虽然进了东南,但没有达到建筑系的分数,自己也是被调剂至一个电类工科专业,正常成长路径毕业后偏硬件开发或程序员,离自己的建筑师梦想已经相去甚远了。但这个经历也让自己成长很多,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学习能力上,苦哈哈的工科还是很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智的。之后的经历还算顺利,大学期间去法国交换学习,此后直接在法国开始了工程师硕士(Écoles d'Ingénieur)课程,实习期间进入外资银行在法国的衍生品部门后工作一年有余,回国后选择从事股权投资行业,在国内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母基金、S基金业务至今。

一、买房

房子是回国后16年年中买的,是帝都五环外东郊的一个LOFT。之所以在这个区域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在朝阳生活,父母也在这边,当时买房时潜意识里就选择在了东边区域。自己不喜欢中规中矩的平层,希望有更多的层次感,所以选房子的时候要不是有花园的一层,要不是有隔层的顶层LOFT,排除掉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房,其实可选的房子不多。期间刚回国工作很忙,父母按我的标准去看了不少,实际上我自己看的房只有这一套,当天看完就觉得这个房型很紧凑,周边配套也不错,房屋均价在小区内属于偏贵的,但考虑客厅内多一层LOFT空间后其实也算尚可,所以第二天直接就确定意向了,价格象征性地和卖方砍掉了几万,此后买卖双方都没太墨迹,现在回想绝对算是买房里很效率的了,以至于回想起来没有太多波澜起伏可以提及。

当时买房选址还有一个原因是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兴起不久,自己也去过通州,但当时去一趟觉得通州还是太远了,在主城区和通州之间的一个折中的成熟商圈区域对自己来说还是更容易接受一些,也想着在更便捷的情况下也沾沾通州概念的红利。此后16年下半年帝都房市还是涨了一波,所以当时交易价格还在上涨的前期阶段整体算是划算的,但此后价格基本没再有太大的涨幅了,只能说是顺应“房住不炒”大政策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了。

回归房子本身,先说优点。房本面积80平但因为顶层多了个LOFT且房屋公摊比例很小,所以使用面积楼上楼下加一起能达到90多平,这对当时一个人的自己来说是很充裕了。生活周边很方便,小区门口就是两个大型商场,周末出来吃饭买东西都不用开车,里面吃喝玩乐都有,很多东边有娃的朋友周末带娃都来这边商场。小区周围各种洗衣店、宠物医院、银行网点、艺术教育等各种小门店也都很全,算是很适合生活的街区。周边有几个公立幼儿园和中小学,位置还算方便,但朝阳的教育肯定是不如东西城、海淀,加上自己还没娃,这方面没细致研究过。

缺点,位置离市区远不方便!现在住了两年多觉得这个房子买的还是远,自己和老婆工作都在国贸区域,所以每天从东五环外开车会觉得距离还是远,加上堵车的话早高峰要有50分钟-1个小时,这个时间在北京可能算是个平均水平,但想想每天上下班往返合计要将近两个小时,如果在更靠市中心的区域买房,每天能省一个多小时他不香吗?不仅仅是通勤,有的时候周末去市中心区域活动,或和住在西边的朋友约饭都会很不方便,常常因为距离觉得远而一推再推,毕竟北京的城区面积太大了。

之后如果换房的话,自己会更倾向于在更靠市中心的区域选择,这样日常通勤、周末活动、子女上学、朋友社交都会更方便些。市区的房价肯定会更贵,但我觉得市区里面老一点的小区也未尝不可,比较有生活的气息,而且毕竟换房后室内肯定是要彻底装修的,所以只要小区管理得好,我觉得老一点的社区也蛮温馨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二、设计&装修

磨叽半天终于来到正题了!

在前文铺垫里写到,自己的升级路线是误打误撞从攻城狮变成金融狗,没学成自己比较喜欢的建筑设计,但内心还是一直有股文艺的小冲动的,所以自己买房的第一天起就想好了这个房子会是由自己设计装修,不聘请外部设计师,只聘请干活儿的工长和工人,一定程度上去弥补一下自己年少轻狂留下的遗憾。这也是自己为什么在选房的时候希望是一层花园房或顶层LOFT,也是希望房屋结构有更多层次上的变化从而在装修时候可以有更多实践的可能性。

(没有当时的照片了,以下请读者自行想想)接手房屋是2016年的9月,当时正是自己回国的第一年,平时比较忙,只能周末忙里偷闲去房子那边看一看。自己坐在挑高四米多的客厅里憧憬这项大工程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但眼前满是灰尘的房间尽显搬家后的狼狈,昏黄的旧吊灯下的卷边壁纸更显老旧,东敲敲西踩踩总是觉得每个地方都不得劲,但又不知从何着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我装修起始的状态。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更多是周末带着卷尺来房子里量量看看,看的多了,脑子里逐渐有了许多支离破碎的想法:这里墙要拆、那里要安楼梯、这个角落放个办公桌、那个角落做成个运动区域。但如何把这些串联起来就需要更精细的规划和更严谨的构造去验证每一种想法的可行性。

a)前期铺垫:房屋测量&SketchUp

在装修前期,头脑里各种支离破碎的点子有些是靠谱的,有些是受制于尺寸、整体结构而无法达成的,很多朋友装修到了后期才发现有些想法存在很大的结构性硬伤,从而被装修公司牵着鼻子走,只能一股脑接受各种临时方案。

而如何在装修前期,甚至开始之前就有条件过滤不靠谱的点子,我的经验是需要先把房屋结构在软件内进行3D建模,在软件内模拟各种场景下效果、视角,这样一点一点地去尝试、丰富、完善,制定最终的装修方案,然后再开工,这可以极大地提高装修的成功率。由于是第一次DIY装修,学习软件花了很长时间,但经过了完备的建模、验证方案后,最终的装修效果基本和最开始期待的一样,没遇到特别措手不及的问题。

这里需要单独介绍下自己用的房屋建模&装修设计软件:SketchUp,他也有个很接地气的中文名:草图大师。这款软件最开始由Last Software公司开发,后被Google收购,并于2012年被Trimble公司收购,发展至今可谓是一波三折。SketchUp这款软件很强大,可以完成很复杂的建模并支持渲染,但与此同时也很接地气,完成一定基础学习后可以很容易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零件等建模;并且支持很多基础模型的导入,进一步降低了学习及使用门槛,和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由于我买的房屋是二手房,前任住户铺砖、砌墙等因素下,房屋实际尺寸和开发商图纸比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并且这个房子是斜顶机构,部分尺寸经过测量后也发下和图纸存在多多少少的偏差。偏执的工科男对于精准度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测量房屋里每一个结构的准确尺寸,边测量边学习软件,边修正模型,前前后后花了时间才把整个房子结构测量好。这个过程是孤独并且辛苦的,但对于当时的自己是很放松的状态,每个周末花几个小时时间去完成一个小目标,能感受到做模型的效率和熟练度越来越高,电脑里房屋的雏形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也算是纷繁复杂工作之余的小确幸了。

顺便说一句,无论是否自行设计装修,模型和房屋结构图的精确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小尺寸区域或物件排布紧凑的区域,几厘米的差别可能会导致马桶尺寸不合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完成SketchUp建模后,可设定各种视角,并最终生成配套的平面图,软件操作在此不做赘述,大家可以网上搜集有很多教学视频。总而言之,房屋的3D结构、平面图都很重要,都是事后和工头去沟通的工具,只有完成好这两步,后续才能越来越清晰,和工头说话才心里有底气。

SketchUp建模后的房屋结构图
SketchUp建模后通过设定视角生成的平面图

b)想法验证:去建材城唠嗑为主,看网上装修经验帖子为辅

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

                                                               —— 严复《救亡决论》

测量尺寸、电脑建模在DIY装修过程中属于必不可少的苦练内功环节,但装修不能仅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与更多的人交流,学习已有的成功实践,并不断丰富自己心中的装修方案,否则如同闭门造车一样只能沉浸在已有的认知范围内。对于信息的获取,我装修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是多逛建材城,去和各种老板交流,获取一手信息;走累了或晚上无聊时候再上网看看别人的装修帖子。这两者我建议的时间分配是80% vs 20%,因为装修经验帖更多是因人而异的东西,去建材城向各种摊贩说出自己的装修疑虑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房子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资产投资,花了这么多钱,在建材城里以甲方的身份听取各个商户推销的方案,这个白嫖的机会必须利用好。

所以逛建材城贯穿于我整个装修过程,从最开始周末学SketchUp之余,到装修开始后,很多个周末都有半天左右时间去北京十里河那边几个建材市场去逛逛。前期更多的是去交流想法,看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开阔下自己的思路;后期主要是沟通价格、订货。因为我属于自己给自己打工,电脑里房屋模型都是新鲜热乎的,所以和各种老板沟通的时候一言不合就打开电脑对着3D模型翻转腾挪给老板介绍自己的需求,了解可行性,这种偏“学院派”的DIY装修得到了不少老板的赞扬和肯定,也拉近了距离,有的瓷砖老板看建材城要关门了要拉我一起边吃边聊,有的卖地板老板看我当时一个人去要给我介绍对象,总之去认真对待一件事还是会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的。

个人粗浅地认为更好的使用感受只来源于更实在的用料和更环保的工艺,而非更大的品牌。所以我整体选材的思路是选技术规格更高一级的产品,如窗体的断桥铝厚度、玻璃厚度、真空层数、金刚网等配件设置;室内木门厚度;橱柜木板材料、胶合工艺、五金件等方面都选较一般参数更高一级的标准,通过堆料来保障质量并提升使用感受,但在这标准下去选择较低品牌溢价的产品,因为本质上工艺是类似的。所以在建材城里和各种老板交流时,我更多的是去了解该种产品下有哪些更好地工艺和更高的标准,然后多逛几个建材城,多咨询几家不同的商户里该等规格产品的价格,在相同规格标准下,选择更便宜、沟通更顺畅的商户就好。

对于看网上的帖子学习装修经验,我比较推荐的有:ABBS建筑论坛什么值得买里的社区文章Chiphell里的家居板块少数派里Matrix涉及装修的文章

c)款式原则:风格统一、少即是多

很多人装修的时候喜欢过多元素的混搭、撞色,甚至不同房间有很跳跃的差异,这一点我不赞同。我觉得一个房屋应该有一个整体风格,这既包括房屋风格,也包括室内各种产品,应该做到整体的统一。所以我装修前期就根据自己个人喜好,选定了几个标签色系:木色黑色灰色。此后各个环节产品的购买均围绕以上几种颜色。

选择这几个颜色主要有如下考虑:

  • 原木色:个人比较喜欢偏北欧风简洁的木家具,所以装修之初就预料到最终主要家具、衣柜都是木质而非金属或其他材质,所以原木色是我这次装修的基础颜色。其中既包括偏浅的白橡木,也包括更深些的胡桃木色。总体来说材质类似,相对也比较好搭配。
  • 黑色:目前很多电器设备、电子产品都是黑色或白色,个人更喜欢偏硬朗的黑色。对于各种五金器具、框架的选择上,我也更偏向于黑色。
  • 灰色:灰色的设定主要针对地砖和上墙瓷砖。为了房屋整体更亮,选择了清水灰、浅灰为主。

在最开始就设定了以上主色调的约束后,未来各种产品的购买都很容易,并且不可能会出现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的产品。在此过程中我个人也更推荐哑光、低对比度的产品,也是更加低调百搭,可以参考后续完工图里的地砖。在纹路的选择上,我个人比较喜欢简单朴素的产品,所以各种产品的购买都是纹路能简单就简单!

d)底层内核:千万不要只顾外部,忽视水、电、网等基础设施

如果装修只是考虑外在模样的话就大错特错,很多人做旧房改造是在原有水电路的基础上做翻新,这样好的地方是节省成本,不会出太大的岔子,但毕竟房屋的主人更替,很多生活习惯或需求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购买二手房时原有的水电路很难满足新的需求。所以我建议各位装修的时候别图省事,水电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头捋一遍,尤其是购买二手房的朋友,这样才能装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以我这个LOFT的水路设计为例,我是彻底拆除了原房屋的水路,重新根据自己需求布管,并补充增加了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器、RO直饮水设备、软水器等设置,事实证明这里的每一个设备都对提升生活品质有很显著的帮助。这个确实也是装修过程中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在设计的时候要理解其中每一个设备的前后关系,并且要考虑到橱柜空间、排水位置等因素,即涉及到了硬装、又涉及到了后续的软装。很多身边朋友装修后都吐槽找的设计师、工长对水电路的考虑都是很不完备,因为这是一个细致活儿,需要深入理解业主的需求并且具备十足的责任心才能完美达成任务,所以DIY装修的好处也是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为自己的需求全权负责,会格外上心。既然选择了DIY装修,类似这部分硬骨头是一定要啃的,是需要花不少时间去学习的,但经历过后才会更充分地感觉到装修的成就感。

房屋水路图

关于采暖,这套房在改造的时候彻底使用的是地暖,有改造条件的朋友我建议也使用地暖,冬天踩在地上很舒服,地摊上一直是暖暖的感觉。地暖还有一个优势是避免了各个房间暖气片的使用,墙面空间也更利索,而且多的墙面空间很可能就会让你的柜子长度多了很多。因为我这套房层高是很充裕的,空调我选用的是一拖三的中央空调,并且加装了新风系统。我建议北方的朋友,在安装条件和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加装新风,新风系统在冬季或雾霾大的时候还是能解决不少换气问题的

新风系统启动一段时间后室内PM2.5降至个位数

e)装修执行:找个干活儿细致的工长

在完成以上操作后,我觉得自己心里已经很有底气了,无论是SketchUp的3D结构图、各个视角的效果图都算完备,剩下的就是找个靠谱的工头去落实了。当时正值2018年底,考虑到冬季装修还是有不少风险,所以就是转过年来开始找工长开工。谈的是半包一口价,也就是工长提供沙子水泥线材等基础材料以及各个主要硬装环节的人力,但过程中各种硬装大件是需要我自行购买的,我觉得这也是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案,因为我对各个产品的质量很看重,自己买也更踏实些。谈好各方权责范围后签合同即可,提示下各位朋友,签合同尽量多设定几个付款节点分期付款,别一股脑都把钱付过去,否则后期话语权会弱很多。

正式开工是2019年3月份,最终完工是2019年7月,过程中自己下了班有空就过去看看当天的完工质量,有问题就随时微信联系。整体看来找的工长干活儿还算细致,并且工长手下的人也是经常合作的老乡,但有一点感受不太好是对钱很计较,设了几个时间节点其实是需要验证完才付款的,但他经常是刚做完活儿就火急火燎催着付款,虽然最终质量验证确实没什么问题,但一来二去会觉得这个人太爱计较太精明,说好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咋还这么缺乏对人的信任呢?所以后续父母再装修我也是按以上思路DIY设计的,但没有继续找这位工长了,做人还是应该大气一些。

f)购置物件:建议入住后花一段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逐渐下单

2019年下半年,在完工完几个月后房间基本味道就没了,在此过程中大件的家具、家电都已陆续到位散味,所以深秋时候自己也就拎包直接入住了。入住的时候房间还是比较空,因为自己有意没有提前购买大量生活产品,反而是入住后逐渐分批购买。我很建议这样做,因为入住后,自己对于房屋的各种需求会更加明确,并且房屋的整体风格、所需产品尺寸、风格也进一步明晰,所以一些小物件这时候购买是一个更合适的时点。

三、分区介绍

楼下两室一厅,厨房打开做成了全开放厨房,所以一层客厅、餐厅、厨房整体是一个开放区域,餐桌旁是上LOFT的楼梯;楼上LOFT主要做成了书房+健身区域。以下分为几个区域展示最终的装修效果及其中可能对大家装修有帮助的思路。

一层俯视图
LOFT俯视图

a)客厅

客厅俯视图

客厅里需要着重介绍的是短焦激光电视和100寸幕布。这种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大,简直是看电影、追剧、看球神器;并且相较长焦投影效果会更好、布线也简洁很多,无需预埋线材。但短焦激光投影的可投射画幅和机器离墙距离、高度都直接相关,在装修设计阶段需要仔细考虑预留插座位置、电视柜高度、幕布位置等因素,否则后期调整的空间相较于可随意移动的常规LCD电视来说反而更复杂。我这里所有的插座位置都埋在电视柜后,所以从外面看是看不到线的;电视也连接了Apple TV 4k和Switch,这两台设备我也是藏到了电视柜的抽屉里,从外面看会更简洁些。

100寸短焦投影
电视柜内收纳

短焦电视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相较LCD电视的自发光原理,短焦激光电视在强光下显示效果不好,如果白天观看的话必须拉窗帘才能满足基本观看需求。但实话实说,相比于可以有这么大的屏幕尺寸,这点操作真的不算啥了,而且作为标准打工人,白天都在公司办公,看电影追剧大多时候也都是在晚上。所以涉及拉窗帘看电影也就是偶尔的周末白天,频次也不算高。

家里的网络环境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入户光猫我是藏到了刚进门的鞋柜了,直接连接华硕AX86U,梅林系统+科学上网,所以整个家里面无论是WiFi还是有线都是可以比较方便访问外网的,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在包括Apple TV或二楼电视盒子都可以很方便的直接观看YouTube、Netflix、各个国家的直播源。我也预埋网线从主路由器直接有线桥接了一个放在二楼LOFT的副路由器。副路由器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进一步放大LOFT区域的信号强调,毕竟这是一个核心工作的区域;二是我的家庭NAS是放在二楼,NAS直连到副路由器,这样家里整个有线、无线网络都可以使用Infuse等软件访问NAS内影视资源,吃饭、躺床上、上厕所,各种场景下都可以很方便地随时看个电影追个剧。

电视柜旁有一袋提升幸福感的零食袋
90后的楼主已经开始热衷于尝试各种紫砂壶、建盏、岩茶

客厅的角落安置了个小花架,几盆绿萝是装修后买来想吸甲醛用的2,但绿萝生命力确实很顽强,绿油油的扔掉很浪费就一直养着,给家里增加点生机也不错。此后就也陆陆续续补充些简单好养的植物,几天不浇水也死不了的那种。

客厅角落的花架

顺便也说一下紧挨客厅的入户门,入户门配合整体装修风格选的哑光木色,这里强烈推荐下指纹锁和智能猫眼,从此告别出门带钥匙。智能猫眼是很方便的产品,可以监测门口路过的可疑人员,也可以作为人不在家时收发快递的辅助产品,真的比想象中的还方便。

入户门

b)餐厅&厨房

开放式厨房有效提升了餐厅的面积

因为我的厨房和餐厅是打通的,是我改动比较大的一个区域,所以一起介绍。强烈推荐开放厨房!原有厨房结构为封闭结构,面积相对比较宽裕,但餐厅区域就相应受到了挤压,尤其是旁边又是通向loft的楼梯,导致这个区域相互独立但却相互捉襟见肘。这次装修将厨房墙彻底打掉,使之与餐厅区域融为一体,这样餐桌区域的活动空间就大了很多,也更加美观。此后我为父母房子设计装修也是彻底打开厨房做成开放式,父母一开始很抵触,此后完成装修入住后也是各种“真香”。

开放厨房

关于厨房内设备,洗碗机、厨余垃圾粉碎机为必装!水盆一定要用单槽!各种解放双手、方便操作、保持厨房洁净,有了厨余垃圾粉碎机,厨房湿垃圾产量大幅减少,配合单槽水槽畅快的冲洗感受简直不要太爽;有了洗碗机,做饭更多是一种享受,完全不用考虑饭后的烦心事。这次装修购买了嵌入式蒸烤箱,兼具烤箱功能和蒸箱功能,没安装微波炉。从使用感受来说,蒸烤箱可以做甜点、烤肉,但对于日常最常使用的加热功能来说,蒸汽加热、烤箱加热所需时间会比微波炉加热长不少,加热一盘熟食微波炉需要2-3分钟,蒸烤箱蒸汽加热的话需要10分钟,所以对于早起上班等赶时间场景来说,蒸烤箱是不如微波炉便捷高效的,这一点供各位朋友参考,看是购买蒸烤箱还是微波炉,亦或两者都购买安装。

冰箱&蒸烤箱
水盆下橱柜内为厨余垃圾粉碎器、软水、净水设备

厨房橱柜选的配色也是低对比度木色,厨房碗筷刀叉、五金刀具、收纳支架全部选黑色。各种收纳支架直接贴墙处理,因为都是贯彻此前介绍的“少即是多”思路,风格、颜色是统一的,东西再多也不会显得太乱。

刀架选用壁挂式,方便拿取

通向LOFT楼梯我也是重新进行了结构改造,原有楼梯为L型,对餐桌有一定挤压,这次也是彻底改成贴墙直线楼梯,进一步大幅解放餐厅空间;颜色也是木色+黑色。楼梯下的空间做了一个小餐边柜放朋友送的各种酒,吃饭时也方便拿取小酌两杯。

餐边柜

自己很喜欢骑自行车,上大学时候曾经和朋友们从南京骑车回北京,现在工作了是很难有这个魄力了,但也手痒装了两台大行折叠车闲时去骑两圈,自己用P8,也帮老婆改了辆412,这两辆车都不大,所以平时就直接贴楼梯停靠了。

餐厅旁楼梯下区域利用

客厅至餐厅靠墙位置摆放了一台老婆的电钢琴。装饰效果大于实际功能。

餐厅旁原本是一个面积并不大的阳台,这个区域原本也是比较尴尬,不大不小很难受,在沟通物业许可后,这次装修也是把原有窗体拆除后进行了外扩,把小阳台改造成室内区域,原有阳台改造成储物格,上面铺上订购的麻草垫形成了一个比较硬实的飘窗。很喜欢这个飘窗,尤其是冬天下雪的时候沏壶茶坐在上面看书,会有很强烈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幸福感。

c)卫生间

我的卫生间面积很小(2m x 1.6m),所以卫生间的设计对于尺寸的要求很严格,在设计水电网管线布局的时候就要提前选好马桶尺寸、橱柜尺寸,并根据规格预留插座孔位。最终结果也是顺利的把洗衣机、烘干机放进了卫生间,为厨房、阳台节省了大量空间,各种插座布局也是恰到好处的够用。从这个区域就很好地体现出了前期准确测量、建模的重要性,以浴房开口处为例,这里需要考虑马桶、洗衣机的尺寸,而只有在模型里才能清楚准确的模拟各种组合的结果,并帮助定做最准确的浴房尺寸。

卫生间俯视图,其中红蓝管线为冷热水走线
平面图内标注各种预留插座的准确位置

卫生间的地砖、上墙瓷砖都是哑光无复杂纹理的灰色系;卫生间橱柜、洗衣机、烘干机都选择了棕色系;浴房、毛巾架等墙面五金都是黑色系。颜色&风格统一!卫生间的好物推荐下可即时加热的智能马桶垫,也不是新鲜的东西了,但使用感受绝对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设计时记得提前预留插座。此外,烘干机也是非常建议购买的,可以解放大量晾晒衣物的时间。

d)卧室

两个卧室基本结构对称,只是宽度有些差异而已

两个卧室结构类似,所以装修的时候床、柜子的购买基本只是尺寸的差异而已,床和柜子都是比较稳重的粗白橡木,色调上相较客厅的白橡木更深些,有点偏樱桃木的色调;卧室的床下、梁上都预留了灯带,也是想营造些更有利于休息的气氛。

衣柜内购买了各种收纳盒,这对衣柜内空间的利用效率也是大幅提升并且便于打理;这些也最好是入住后根据需要按需购买,别一股脑图多图全。衣柜内就不拍照了,找张网络图做示意吧。

衣柜内通过各种尺寸的收纳盒提升空间利用率(网络图)

e)LOFT层

LOFT层设计图
餐桌旁通向LOFT的楼梯

终于来到了LOFT,这个区域没有太阳直射,相对比较昏暗非常适合专注,所以这个区域是我的核心办公、学习空间,家里的书籍、桌游、电子设备、手工工具都是在这个区域进行囤积。此外,因为我还比较喜欢越野跑、骑行等运动,需要日常有一定的训练量,所以也在LOFT内设计了一小块运动区域。这个私密、饱满又功能性很强的loft是自己很喜欢的空间,充满安全感。

因为处于顶层,LOFT的屋顶形状是有一定弧度的,还有两根承重横梁,实际上对LOFT的整体层高有一定影响,上楼梯时要稍微弯下腰,其他位置还好,直立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顺着LOFT的高低走势,在设计时也有意把主要工作、运动区域设在层高高的位置,而层高低的区域主要作为书籍、运动用品的摆放。

靠墙一侧本想做一整面书架,后保险起见还是预留了一半空间做60cm深储物柜,用于存放换季衣物和其他杂物。和卧室衣柜一样,柜内也都是用储物盒做进一步划分,方便物品取放及整理。个人看书比较杂,书柜也是杂七杂八都有:大学工科课程教材、金融类书籍、建筑设计、电影、历史地理、社会学... 旁边就放个懒人沙发方便随时拿本书坐下看几眼。

书架内有亮点

办公区域放在了一个角落里,角落有一根承重立柱,所以整个桌面、桌架是量尺寸定做的以便完全嵌入。一个两米左右的木板足够两个人并排坐下办公。具体桌面布局、电子产品不做赘述,都是些日常使用的办公用品、电子产品,房屋的NAS系统也是放在了桌面角落,方便有的时候做硬拷贝。

健身区域以承重梁划断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细长条,正好摆下一个划船机,并且为了划船时候不无聊,在正前方墙壁上安了个小电视。楼下客厅100寸大屏固然爽,但划船时候如果一直要扭着头的话还是挺难受的,所以这个小电视也是后期根据衍生出的需求补充安装的,类似这种小的优化改动还有很多,装修改造确实是一件长期工程,而不仅仅是那几个月。另外一部分我是买了些2cm厚的硬橡胶垫,就是通常健身房里那样,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提放壶铃等重物。有一层橡胶垫做缓冲,动作也可以肆无忌惮做的更大些。

f)整体装饰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应该也能感受到,以笔者的尿性来说,室内装饰物、装饰画肯定不会复杂,但到底有多朴素呢?我直接把这次装修的设计结构图打出来当装饰画裱起来了,淘宝9.9包邮他不香吗?直接省掉不少预算。一共打印了五张,是五个不同的视角,计划把每张都挂在相应视角的地方,毕竟辛辛苦苦憋了两年搞出来结构图,还是希望能以实物的形式列出来多看几眼。但最终只挂出来两幅,也是要保证整体的协调,挂的太多有的时候也适得其反,会破坏整体的风格。

餐厅旁装饰画

其他装饰画的选择上,因为我在巴黎求学、生活过几年,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的,所以有一幅巴黎地铁的海报虽然有些花哨,我还是挂在了二层的角落里;此外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幅老北京地图,我把他挂在了二层办公区域的旁边,选用的画框是一种比较古朴的深棕色本色木框。

客厅角落挂的是毕加索13岁画作《古典雕塑石膏像写生习作》的翻印,是之前在UCCA时候看到的,选这幅画主要是因为画作色调和整体装修、墙纸都很搭。

客厅沙发旁也摆了个太行崖柏根雕的达摩像,气定神闲的样子看起来很舒服。其他室内装饰基本就没有了,屋子内时常摆放些香薰,下班回来开门闻到熟悉的味道,这种气味上的连接也是会让忙碌一天的身体放松不少。

四、尾声

正如前面介绍,从16年买房,到19年开始装修,再到现在才开始记录这些,前前后后历时5年时间,但回想起当时的每个细节还记忆犹新。这是自己装的第一个小窝,费了不少心,但也逐渐有些自己的思路,在这期间也帮父母重新设计并装修进行了进一步实践。这个过程总的来说还是挺爽的,毕竟离自己最开始的梦想有些交集了,有种平行世界相交的感觉。好好搬砖吧,争取下次换房时有更大的提升,或者没准有朝一日自己设计做个有特色的民宿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