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效率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喜欢 「用产品思维解构生活」 的,花生酱。你也可以叫我 Jeff。

2022 年的我,是一枚 7 岁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公众号的主理人,同时还是一名效率产品领域的作家。我曾对信息获取、方法论总结如痴如狂,却从未对 「获得信息」 感到满足。

截止到去年,我已经读了产品领域 90% 的书籍,订阅了 500+ 公众号及付费阅读产品,并且还在持续每周花 50 小时在电子设备上摄取内容。但我仍然觉得空虚,焦虑,以及,不满足。

海量的信息在我脑海飘过,我害怕错失任何一点点 「有用」 的部分,试图抓住全部,却几乎遗忘了全部。

但最近半年,我好多了。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具、方法,以及自己对信息的期待、和信息的关系,进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进一步对自己的 「效率生活」 进行了重构,终于和 「信息处理」 步入了近乎 「握手言和」 的阶段。

所以,这篇文章,想讲讲这一路的心得,供君参考。

从 「刚下飞机」 聊起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刚下飞机」,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时间点。

这种叙事来自于:「万物互联」 和 「移动化」 这两件事,已经把我们的生活搬到了飞速向前的生产线滑轨上。而 「飞机上」 这个断网的环境,或许是现阶段共识的、唯一可以打破这种互联的场景。所以 「刚下飞机」 这样的表述,多多少少表现出,我们对 「飞速向前和海量信息」 的应对方式(至少我),是略显被动和僵硬的。

信息太多,没有办法专心。概念太多,没有办法熟悉。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被 「无限降低的注意力门槛」 拖着走,看着最热内容里面一个个光鲜的 「头部案例」,感觉自己知晓了一切,而自己的生活却仍是马太效应中的长尾典型。

信息从脑海中穿堂而过,不留丝毫停歇。而人本身,更像是一个站在白雾茫茫中,吹着四面八方来风的旗子,四处飘扬,等于没在飘扬。

本能的反应是,我们要追逐效率。只要处理得够快,信息就追不上我们。

我们试图用工具和方法论,让自己快速清理掉这些信息。比如试图用 「5 秒的短视频」 来概括复杂的事情,比如用 「边听播客边运动」 来让身体和大脑都在路上,比如用 「看电影解说」 的方式来看电影。

但快速的清理,带来的是更多的纷扰。快速的清理成为了推荐算法的美餐,快速清理之后,等着我们的并不是一个个完成的待办清单,而是更多、更快、更强、更吸引注意力的信息。在这场对抗中,信息在不断升级进化,人类也不断面临更强的 「信息攻击」。

终于我们在和海量信息对抗中,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开始感觉到困扰。也开始思考,开始怀念那个不需要再提自己 「刚下飞机」 的我们。

工具是效率的必需品么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 「飞机上」 时间,我们开始试图用工具处理信息。毕竟,人类文明成长至今,工具的演化,以及对工具的驾驭,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往往我们的思路是:为 「信息处理」 定义一个工作流,然后匹配以足够高效的工具。

我的处理流程一般是:先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凝练出更高效的信息摄入,最后整理并输出。所以这套工作流抽象下来是 3 个步骤:

  • 1. 收集信息
  • 2. 归纳并输入
  • 3. 输出发布

为了让自己高效地完成以上步骤,我给每个步骤都找了趁手的工具。举个例子,比如:

  • 1. 收集信息:cubox+flomo
  • 2. 归纳并输入:印象笔记
  • 3. 输出发布:notion

这些工具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他们能够直接地完成上述步骤。但在滥用之下,工具的结果库只会变成另一个信息泛滥的场域。举个例子,我之前喜欢用印象笔记剪藏自己觉得好的内容,仅半年,我就剪藏了 851 篇文章。

我的印象笔记截图

这 851 篇文章里,已阅读的不到 100 篇。非剪藏里面,我自己写的笔记只有 80 篇,已发表的只有 30 篇。这说明大量的文章和我只有一面之缘,初见觉得好,便把他们摆在收藏夹里面吃灰,后续也不再打开。我的信息处理系统并没有真的在帮我 「输入信息」,它只是个二手信息仓库而已。

但这并不是工具的问题。仔细想来,写一篇可发布的文章,最少要 2 小时。而读一篇文章,至少也需要 5 分钟。但收藏一篇文章,只需要扫一眼再点个收藏按钮,整个过程 10 秒都不要。

如果任由这个工作流运转,可处理信息量的比例大概是:

  • 1. 收集信息:720 篇
  • 2. 归纳并输入:24 篇
  • 3. 输出发布:1 篇

我们太喜欢收藏信息,以为收藏就可以占为己有。但收藏仅仅是个开始,不加以输入和输出,信息就仅仅停留在工具软件的数据库当中,没有完成个体的内化,相当于白白收藏。

所以,假设我们有 2 小时时间,或许不应该以 「收藏 720 篇好文章」 为目标,而是以 「输出一篇好文章」 为目标。归纳输入信息输出发布 这种步骤,往往更需要的是人脑的深度参与和思考,这不是工具能替代的 。人脑思考的 「弱工具」 属性,意味着需要有认知和方法论的支撑,仅有冷冰冰的工具是不够的。

方法论能拯救我们吗

如上所说,无脑使用工具,是不能解决输出和信息内化问题的。

没有方法论地使用收藏夹,并不能带来有效的 「信息处理」,所以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处理 「收藏夹」 的方法。关键要回答:如何让 「收藏夹」 的内容产生价值?

第一种思路是,通过更好的收纳和检索机制,来二次发觉 「收藏夹」 内内容的价值。这是一种类似于 「图书馆学」 的思路。

将收藏夹建成一座图书馆?

「今天的图书馆人很忙、很拼。这个工作也很有挑战性,图书馆人每天都需要学习,寻找新创意,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邓咏秋老师的眼里, 要将世界上的知识和信息有序,或者有创意地组织起来,提供人们利用,改良人们对世界的洞察,是图书馆学行业存在的意义其一。

作为图书馆馆员的一天,知乎网友 @ 高大壮的工作相当繁杂:扫地擦桌子、新闻宣传、读者问答、课题研究,图书采购编目、数据库使用购买,citespace、gephi、vosviewer 研究……

读者以为他们只是 「书架摆放员」,关起门来的图书馆馆员可能是 「上得书架下得 C 语言」 的六边形战士。

但实际上,「收藏夹」 存在的意义,或许并不是 「收藏」 本身?

我并不想鼓励每个人去搭建一个自己的 「图书馆」,供别人随时参观使用。因为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过分繁杂的工作。收藏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我更加鼓励每一个人能成为一个 「生产者」,这里有两个出发点:

  • 1. 我希望个体都能变得更加智慧、更加有生活的技巧。从 「费曼学习法」 的理论来说,只有能够输出,能够把技巧教给别人,自己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所以,成为生产者,是一个不错的,且能帮我们走向智慧、做到知行合一的协同目标。
  • 2. 我认为 「收藏」 并不是信息处理的终点,信息处理的终点在于 「内化」,进一步,「输出」 又是 「内化」 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 「收藏系统」 的使命或许不在于 「收藏再利用」,而是成为 「输出系统」 的一部分。

所以,与其打磨收藏技巧,不如以终为始,看看收藏怎么能够帮我们输出。 于是又邂逅了第二种思路,即以输出为目标的 「卡片笔记法」。

「卡片笔记法」 将 「输出」 这个动作碎片化地拆解到每一个当下。即,在我们 「收藏」 的时候,尽可能地把 「输出」 动作,也部分地完成。「部分地完成」 指的是:虽然每次在收藏的时候,不能完整地输出一个观点或者文章,但至少可以输出一部分 「认知碎片」。当 「碎片」 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通过 「碎片」 之间的关联和组合,即可形成完整的 「文章」。

我自己在 「卡片笔记法」 的实践中,使用 flomo 来记录我的 「输出碎片」。我不再纠结于是否 「错过收藏了好文章」,而是专注于 「我能输出多少好碎片」。我不仅仅是复制优秀的文字贴进 flomo 做剪藏,而是在每一个邂逅好文字的当下,记录原文,同时碎片化地输出自己的看法。

日常卡片展示

只有 「有自己的输出」,才是 「有效的信息处理」。

实操层面,简单地说,我用 「费曼学习法」 作为指导思想,鼓励自己以 「输出」 作为目标,来倒逼自己摄取信息。再用 flomo 来记录自己每天的 「碎片化输出」,最终在飞书文档中形成 「完整输出」。

我的飞书表格和 flomo 页面

2021 年,完成了 555 条 「输出碎片」。

这接近 7 万字的碎片文字,都是我从诸多内容体验中找到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自己的归纳和联想,不断输出的。

flomo 年度报告

为了能让这些碎片拼成观点,我还会每天抽 10min 翻看,就像看自己的 「私人朋友圈」,遇到有感触的 「碎片」,还会加以评论、编辑。这样通过 「输出碎片」 和 「感悟碎片」 两个步骤,我可以让 「碎片」 越长越大,直到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我会直接抽出这个议题来写作长文。

通过评论让卡片越长越大

这种方式,解决了我之前的两大难题:

  • 1. 收藏无价值→以碎片化输出为目的做收藏,在收藏时一并处理信息
  • 2. 输出没灵感→用碎片不断长大的方式,让灵感不断继承、累积

看上去信息处理工作流已经流畅运转起来了,但殊不知,拿起了工具,也找到了方法论的我,仍在面临 「效率生活」 的终极考验。

最重要的是我们和信息的关系

如上所说,在 flomo 的帮助下,我践行了碎片输出替代收藏、碎片不断成长的机制,也确实在 「信息处理」 的工作流中玩得更开心了。但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我发现,好的东西太多。在我能顺畅处理信息后,我反而更加焦虑。

我会焦虑自己错失了好的内容,焦虑自己当前阅读的内容还不够好,或者在有一段空闲时间的时候,不能坦然地在众多内容中选择一个,经常在诸多内容取舍间犯起选择困难症来,常常纠结是看一期产品沉思录呢,还是读少数派的付费周刊呢,想法不断摇摆。

冷静分析发现:有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后,我成为了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我不自控地满世界找钉子,更多时候,哪怕对方不是钉子,也会被我锤上一锤---- 我把太多不重要的信息,也纳入自己的 效率生活 中了。

滥用工具和方法论或许带来枯竭

最终我还是精疲力尽,不是被 「收藏」 搞得精疲力尽,而是被 「输出」 搞得精疲力尽,我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输出,繁杂让我不再专注,最终还是感觉一无所获。

我们以为我们追求的是 「信息处理的能力」, 其实我们想要的是 信息处理的自由」。而一旦提到自由,这就不是一个能力、工具、方法层面的事情。不自由,往往来自于欲望的刺激和专注力的剥夺。注意力失焦下,人会奔命与不同的信息之中,拥有的信息越多,离自我越远。

所以,想找回自我、重夺自由,根本上还是对欲望和专注力的掌控, 要搞清楚自己和信息的关系 。在专注处理有限信息的前提下,上述的工具和方法论才能成立。

我花了 1 个月梳理了各类信息和我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心得,下面展开讲讲一下我做的最关键的三个改变:

1. 区分生计与生活

2. 克制欲望但不压抑

3. 尊重事情本来的节奏

区分生计与生活

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混淆生计和生活。生计相关的信息往往枯燥无聊,生活相关的信息往往有趣却和赚钱无关。如果区分不开,生计信息和生活信息就会混杂在一起,降低我们的处理效率。我们一方面希望 「信息」 都能让我们充满 「热爱」(比如看工作文档奢望图文并茂),又希望 「热爱」 的信息足够有用,能帮我们赚钱(比如看漫画就想成为漫画家)。

这种混淆会带来信息处理上的奢求,奢求 「热爱」 和 「赚钱」 兼备,会让我们既不能专心热爱,也不能专心赚钱。

为了解决这种混淆,我把人生能做的事情,用经典的四象限法分为了四种:

  • 1. 热爱且赚钱
  • 2. 热爱但不赚钱
  • 3. 不热爱但赚钱
  • 4. 不热爱且不赚钱

1 和 2 是我们为了 「生活」,一定要做的事情,因为热爱才能抵抗漫长岁月,热爱的事情是我们的一个永恒出口。1 和 3 是我们为了 「生计」,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没有钱(最基本的生活费即可),也很难谈得上坚持热爱的事情,并好好生活了。

所以,「生计」 为了赚钱,「生活」 为了热爱,只有第 1 种事情,可以两者兼得,但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幸运能用第 1 种事情占满生活。 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被 2. 热爱但不赚钱 的事情,以及 3. 不热爱但赚钱 的事情填满的。

热爱且赚钱的事情需要积累和坚持

如果混淆两者,会带来拧巴的想法,比如:一旦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 「没成长」 或 「不喜欢」 的事情,我就想赶紧放下工作去读书和写作。但拿起书后,又有很深的负罪感,觉得自己没在赚钱方面用尽全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太想把 「赚钱」 和 「热爱」 这两个特质捏在一起了,所以经常遇到热爱的事情就想辞职,但发了工资又觉得自己 「热爱到裸辞」 这种想法真是幼稚。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终将能找到 「热爱且赚钱」 的事情,并且乐此不疲幸福生活下去。但当你还没找到的时候,更可操作的方式,似乎是区分两者,而不是强行捏合两者。试试划分时间界限,比如一天 8 小时用来工作,其它时间用来玩耍 「热爱」 的事情,两者相互隔离,在各自的时间内只对一个目标保持专注。

我在这样划分之后感觉良好,既能够降低我对 「工作」 的期待,也能让我更专注在 「热爱」 的事情上。处理 「热爱」 信息的时候,不会考究 TA 的 「赚钱有用性」,不因 TA 不赚钱而嫌弃。处理 「工作」 信息的时候,也不会因 「提不起热爱」 而嗤之以鼻。

克制欲望但不压抑

全职工作有时加班,但热爱的事情也会让我们 「加班」。想想打游戏、刷短视频到凌晨的我们吧。

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热爱的事情很多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要克制,但不要压抑。

很羞耻地说,其实我有意克制自己的 「摸鱼」 行为,每当我想 「开小差」 我就会自我批判,并觉得自己很羞耻很自责。我自责的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时间用在工作和写作上面,多赚些钱,而不是摸鱼浪费时间。但结果,却不达预期。我并没有因为 「不摸鱼」 而 「更加快乐地工作」。相反,我变得非常闭塞和苦恼。我的时间看上去节省了,但却浪费了更多精力去鞭策自己、对抗自己想摸鱼的念头,到头来行动却停在原地:省下来的时间,既没有摸鱼,也没有做事。

越想做事,越无所事事。

当你 「特别想做点有用的事」 的时候,你就越焦虑、紧张、做不出事情。当你 「松弛到尽情玩耍」 的时候,你就越容易做出事情。让自己松弛,需要更多地和环境互动,让周围的环境为自己排忧解难。如果你害怕朋友不喜欢你,就和他聊天熟络一下,会发现不愉快大概率是不熟悉带来的臆想;如果你好奇公司最新的动向,就找人问问,试探和了解本身就是行动的前奏,不走出去调查,而仅靠自己想,是走不上康庄大道的。

所以,实操层面上我建议:

1. 要有几个吹水群,日常适度摸鱼,多和朋友讨论、辩论,否则脑袋不灵活。

2. 想到什么,不着急落笔输出,先和认可的行家闲聊交流,你会获得更多。

3. 多关注自己的心态和状态,舒服第一,产出第二,保持轻装上阵。

尽量能活得尽兴一些,不去做一般般喜欢的事情,而是找到自己每天最想做的几个事情,去克制地体验,可以让时间利用率高很多。 偶尔摸鱼,但又不时时摸鱼 ,这就是很好的平衡。

尊重事情本来的节奏

之前我总觉得,成名要趁早。

如果能在 35 岁之前,拿出一款自己和市场都认可的产品,然后开始享受生活、深藏功与名,是最酷的事情。所以我开始压缩一切进步的时间,为了更快地达到这个目标,不断地给自己一个超高的参考系。

坦率地讲,这个想法给了我一些益处。

翻看我 2020 年之前的文章,我几乎飞速地入门产品领域,又很快地站在相对高的视角来输出方法论。我不断地试图让自己超越同级人,并且以每一个当下我能见到的最强的人作为对标。这给了我飞快的成长速度,但同时,我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我过分追求高效成长,而忽视了休息,也错过了一些本该欣赏的风景。

我开始鄙视 「浪费时间」 的行为,减少 「兴趣爱好」,待人严苛,日渐变得无趣。

这样坚持奋斗五年后,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化,我并没有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经理。

并不是说奋斗无用,而是,我之前的预期太高,强求了不现实的目标。我梦想的这种职业发展节奏,似乎只可能在 2010 年左右入行互联网的少部分人身上才可能发生。而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仿佛是一艘平稳的大船。我的做法相当于试图在一搜 100KM 时速的大船上,追赶飞机。胳膊拗不过大腿,留给自己的只有着急和焦虑。

互联网融资情况部分代表行业热度。出处为 「投中研究院」:https://www.36kr.com/p/687394935855232

这才理解了什么叫顺应时代和韬光养晦。在一个长跑比赛过早冲刺,只会累到精疲力尽,还错过了未来的机会。

所以,我仍然坚持成为顶级产品经理的梦想,但却不强求 「尽快尽早」。这份不强求来自于:我对 「顶级产品经理」 这个目标背后的成本以及它本来节奏的认知,我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不再试图把 10 年之功,压缩到 2 年内完成。更加能切实地评估自己的梦想,以及实现的节奏,并踏踏实实享受过程。

享受过程,意味着坚持。没有人能确信地找到 100% 成功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必试图规划出一条确定的成功路线。如果成功的路线不可规划、不可参考他人复制,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今年遇到了两个点醒我的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坚持做擅长的事情。

假设一件事情,你的单次成功率是 1%,那么按照概率来说,做 299 次你的整体成功率可以达到 95%。如果进一步换成坚持单次成功率 20% 的事情,则只需要重复 14 次。

这里面揭示了 2 个关键点:

1. 哪怕单次成功概率无法达到 100%,只要学会坚持,重复足够多次后,总会成功。

2. 坚持也要看方向,尽量选自己擅长的事情,成功概率更大,能极大程度缩短重复次数、节约心力。

所以,你的精力应该投入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并且持续不断地坚持。而不应该划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并为之匹配一个想当然的期限,再去倒逼自己分配有限的资源。前者更符合客观情况,后者只能确保你自我感觉很充实,但实际上投入预估是偏小的,反而会欲速则不达,最后一无所获。

第二个理论是,每件事都有恰到好处的节奏。

薯条在空气炸锅烤 17 分半,方便面煮 3 分 15 秒,写一篇高考作文用 45 分钟。

这些都是不断尝试出来的,我觉得最舒服的节奏。倘若一份工作只需要一天,我却给自己多安排了一天,我一定会费心思对抗拖延,工作质量也会更差。所以再急,也不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节奏,这就是 「慢慢来才比较快」。

我们能做的是安排好自己的精力投入,和目标的最佳节奏做匹配。而不是一直大力出奇迹,一根筋做一件事。这既不会加快效率,也不会提升质量。

打个总结:我对效率的认知

总结我这一段追逐效率生活、和信息处理作战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过程:

1. 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只有在 「飞机上」 才能好好休息,意识到原来信息对我们的入侵如此严重

2. 为了对抗信息入侵,我尝试了很多工具,但才发现无脑使用工具对信息处理无益,还需要方法论的帮助

3. 有了方法论之后,才发现精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靠近自己最关心的信息,远离不需要的信息,才能有余力去创造

「信息过载」 是引发 「效率生活」 思考的导火索,经过对工具、方法论、关系的思考,最后发现重要的不是快速处理 「互联网塞给我们的信息」,而是先甄别哪些是不必要的 「信息过载」。

所以,针对如何达到理想的 「效率生活」 状态,我会总结这 9 条认知给你:

1. 效率不是工具,工具是效率生活的手段而不是追逐的目的

2. 效率不是方法,在做之前,永远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

3. 效率的开始是放弃,放弃无关的、不热爱的事情,才能谈效率

4. 效率的极致是简单,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工具和方法不在多,大道至简

5. 效率生活只是完整生活的一部分,和闲暇时光相反,但又互相滋养

6. 苦修式地追求效率带来焦虑,克制地享受欲望或许殊途同归

7. 效率可以加速,但不能改变事务本来的最佳节奏,强行加速毁掉体验

8. 达到目标的尝试次数通常不止一次,选择擅长的方式就是效率的关键

9. 君子不器,在追求效率生活之前,我们首先得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同样,把我精心调校、精简后的日常生活给你参考:

我将每天分成了专注于某一目标的 「范围区块」

1. 每天两小时个人成长时间:

早起和通勤的两小时做个人信息输入输出,输入方向主要围绕当前最关心的议题(比如最近是效率与精简工作流),最好奇的事情(比如最近在读山月记)。输出会碎片化记录到 flomo,成型的文档会用个人版飞书文档管理,对外发布的直接贴到自己的小报童。

2. 午休时间做大放松:

我的大放松方式是去健身房,打开小宇宙听喜欢的播客(最近是贤者时间),做 40 分钟无氧运动。再加 20min 有氧运动,心情好我会边做登山机边开一局英雄联盟手游。然后洗澡吃饭,继续听播客,下午上班前把听播客的感想写在 flomo 里。

3. 工作时间全力输出:

工作的事情我喜欢先聊清楚再写文档。我强迫自己每天下午五点前把待办的事情聊清楚,五点之后专心做案头工作,到处理效率下降且没有急事的情况下,我会立即回家休息。待办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我都会用滴答清单进行记录,待办日清。

4. 以输出为目标过滤工作:

每周我会客观衡量一件事的 「最佳成本」,如果在 deadline 前,我有时间和精力,并且优先级匹配,我就会开始,否则就不会选择本周开始。我更专注于在 deadline 前,我能高质量交付什么,而不是用每分每秒向着 nowhere 赶工。

精简之后:

目前我的极简效率工作流
  1. 我的工具很少,只剩下飞书、flomo、滴答清单三件套
  2. 我的方法论基础也很简单,以输出精品作为目标,极少做大段剪藏
  3. 我的生活余地很大,中午和晚上都安排了大块的玩耍时间,疯玩喜欢的事情
  4. 我不会焦虑到内卷,因为,更多的碎片化输出,早已比海量浏览和收藏更充实
  5. 工作游刃有余,允许自己用不做事的休息代替内卷后,便更能精神更好地做重要的事

从 「疯忙追逐做更多的事」 到 「游刃有余做少量重要的事」,我的生活渐渐有了更多余地。这些余地,让我有精力去 「欣赏」,去 「休息」,去 「享受无聊」,帮我找回了松弛、有趣且灵感丰富的自我。我才发现,之前 「拼命做事」,在产出上看似有 「效率」,其实背后毁掉了多少 「用心做事」 的机会,「无脑做事」 原来是最低效的。

所以我想,真正的 效率,不是把自己活成 无脑砸掉更多艺术品的锤子,而是把自己打磨成 可以创造传世之作的锋利刻刀

如果一定要我定义 「效率生活」,我想说,我们对于 「效率生活」 的思考诞生于:「海量信息 这个怪朋友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生活,TA 特别喜欢不请自来,还喜欢对着你喋喋不休。 就像和真实朋友相处一样,我们既不要躲避,也不要全盘接受。更应该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将彼此调整到一个舒服的距离。

这种意义上讲,效率生活 并不是一个不可触摸、需要熟练使用大量先进工具、学习大量方法论才能达到的终点。TA 只是一段和 「海量信息」 这个怪朋友相处的关系,需要你更了解自己,并不断地直面、经营。

希望文中这些我在旅途中的失败尝试、误区和认知,能帮助你更加认识自我,并能理清自我与外界信息的关系,进而过上让自己更有创造力的 「效率生活」。

最后,祝愿你能:

  1. 找到一个让自己时刻热爱的领域,TA 能帮助你过滤信息,只留下感兴趣的部分。
  2. 有一份能养活爱好的工作,不断把关键部分做得又快又好,而不陷入内卷贪多。
  3. 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做输出,能游刃有余地创造精品,并感到快乐。

以上,共勉。


引用与鸣谢

  • 少楠及《产品沉思录》
  • Fonter、刘飞、Light 的思考
  • 飞书
  • flomo 浮墨笔记
  • 滴答清单
  • 重轻及播客《不在场》
  • 播客《贤者时间》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 ,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