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选自 少数派会员 第 3 期。


2020 年注定是充满着悲情与不平凡的一年,如果世界上有像游戏那样的「重新游戏」功能,那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重启 2020 年。

年底将至,我回望从去年毕业到现在个人的成长,从一个最初代码都敲不利索且毛发旺盛的大学生,到现在毛发依旧旺盛只是代码敲得更利索的 Coder 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想到自己能够有这么快的成长速度。如果能重来,那么我应该会比现在有着更明确的成长方向,也会少走不少弯路。

在工作中我的定位是什么呢?大数据分析师、后端工程师、运维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通常来说,只要是体量较大的公司,往往分工会十分明确,每个人都只要「拧好自己的螺丝」即可;但在新开辟的部门或者小公司里,可能就会像我一样有着多种角色或身份,职能并不明确且模糊。

但我的这些角色身份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跟代码息息相关。

所以为了行文方便,我也会以「程序员」这既通用又充满刻板印象的角色为视角说一说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初级程序员。

Hello, World

提起「程序员」一词,你会想到什么?

格子衫?随身带着傻大黑电脑的理工男?不善言辞但又思维敏捷?直男般的说话方式?

可能我对于程序员这一职业存在的刻板印象描述并不完全,但这些话术确实是和程序员人群的职业特征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重合或者相似性。

我在毕业之前,从来也不曾想过有天我会成为一名程序员。那时的我虽然只是对敲代码感兴趣,但做的通常都是处理数据或做和数据分析有关的事情。程序员一词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像黑客那样有着高超技术的一类人或职业,并且想要成为程序员的基础就是必须得是计算机类专业这样科班出身才行。

而我只是一名社科专业的文科生,这种看着和计算机类专业相比就是南辕北辙的学科背景似乎让我从一开始好像就和程序员的这一词沾不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