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需要对你的人生做一个长期规划。五年后……三年后……这个月……今天……”

或许,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人生规划指导。我们也许经历过家长安排和外部帮助,也听说过就业指导、亲子关系疏导、婚姻咨询。也许是因为无人可以承担误导他人人生的风险,“人生规划”这件事留下了太多空白需要我们自己填上。五年计划式的“规划思维”强调始终保持初心,坚持到底,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最适合的自己的人生目标。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今天这份来自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对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质疑。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这本书的写作者,也就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真的是一门课程)的创始者,是曾就职于苹果的跨界设计师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比尔曾经为早期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耐用的铰链,戴夫则研发了苹果电脑的第一款鼠标。

两位极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强调将“设计思维”用于人生规划之中,用新的角度审视人生,在多种人生选择中快速并低成本试错,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第一代苹果鼠标

那么如何理解“设计思维”以及其和传统“规划思维”的区别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更深入地探讨一下。

1. 怎么看待你现在的生活?

“规划思维”将现实看作一种需要经过计划精准改变的(理想目标对比出的)“不良”状态。

举个例子:A是一个热爱诗歌的理工科学生,ta特别想成为一个诗人,可是诗人在社会上的生存状况让他担心。

A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步骤清晰、结果可量化的五年计划。可是,“规划思维”始终关注的是虚构出的理想未来目标,但其鲜少将目光投射至规划者的现实生活。这样很容易导致规划者忽略自身现状,使其所设定的人生规划成为理所当然的自我投射幻影。

而“设计思维”,强调接受现状,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生活。本书中有两个有趣的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重力问题

重力问题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它无法被解决。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

在上述的例子里,诗人的生存状况就是A根本无法克服的“重力问题”。

第二个概念是锚问题。这类问题就像锚一样,把思维限定在了一个点上。

A可能在矛盾中苦闷地思考诗人的困境,感觉人生无法前进。但是也许也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解决A的问题,比如说,ta也许能去一个运营诗歌公众号,又或者ta可以去其他内容创作的领域。

这两个概念很好地揭露了“规划思维”的局限性——我们设置了一个看起来完美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可能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并不见得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解法。当我们在这一条道路上奋力苦奔时,可能会因为这两点受尽苦头,也可能本身这个计划就通向失败。但是,这并不是说用“规划思维”设定五年计划肯定会失败,一个符合实际、及时跟进调整的五年计划在经过精准执行的情况下肯定是会成功的。(每一个能精准执行并且完成五年计划的人都很牛。)

2.人生只有一种标准的成功方式吗?

“规划思维”的答案可以被看作是“是”,因为其设定了一条唯一且清晰的路径邀请“规划者”完成。

而“设计思维”的答案则重视人生多元的精彩。在书中,作者们如是说到: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如果对现在的生活你感觉有点儿不舒服,不要担心,人生设计会带给你无数契机,你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重新开始。你应该随时允许自己“校正镜头”。我们都拥有足够的精力、天赋以及兴趣,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种生活都可以是真诚的、有趣的,而且可以创造出价值。若要搞清楚哪种生活最好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那就相当于去问是手好,还是脚好一样。

因此,“设计思维”在引导“人生设计者”发现能够让自己充满能量和快乐的事情以外,同时鼓励他们设计3个不同的奥德赛计划1。这里的奥德赛计划,并不是实际的生活规划,而是构想3个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生活版本,并且评估3版计划的所需的物力、喜欢程度、自信心和一致性。在这里,期望和实际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人生设计者”的注意,但是这里仅仅“设计人生”的开始。

奥德赛计划示意图

3.怎样获得幸福?

传统的“规划思维”要求规划者沿着事先写好的剧本进行演绎,坚定地走向自己事先确定好的终点。它对执行的自制力要求很高。

而“设计思维”提倡在人生中使用“原型设计”的方法,创设一个你想实现的人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方式去体验甚至经历这个计划,在错误和失败中不断走向你的人生。

比如说,当你对成为一个西餐主厨非常感兴趣,你可以找到一个西餐主厨去对话了解ta的职业体验,或者是直接去参观ta的工作日。这样的体验帮助你更好地克服幻想,更好地了解这个职业。而且作者们认为,当你找到那些社交圈以外的陌生人去进行原型对话,真诚沟通,也许你会收获一段新的友谊和一份工作机会,这或许会为你开启一段新的奇妙人生。

“人生原型”很类似于产品原型和最小可行性产品——粗糙、清晰且够用。在作者们的概念里面,从最初的粗糙构想出发,通过你的行动和努力,你的“人生原型”会在你的经历里面自然而然地丰满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你个原型会越来越贴近你最初设想的计划,也可能你的原型通过你实践的不断修正变成了全新模样。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无法绕开。

第一点,选择。

关于选择,作者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效应——披萨-中餐效应。当别人问你中午想吃披萨或者中餐,你也许会说”都可以“,但是一旦决定吃中餐,你可能才发觉自己想吃“披萨”。这个效应揭露了人恐惧失去的本能。

当我们面临两个相当的选择,我们也许会犹豫不决,也许会担心会选择错误。因为选择有风险,我们哪一个都不想错过。选择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自己。

作者们对选择者们的建议是:

得到有用信息的确非常重要,你可以做大量功课和笔记、设计电子表格、进行多方比较、与专家交流,等等。但是,一旦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就需要发挥大脑智慧中枢的作用了,阅历丰富的情感认知体系能够帮助我们分辨出更好的选择……要想让多种知觉方式共同发挥作用,需要培养并且完善你的情感、直觉、精神知觉方法和意识,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个人修行方面的练习,如记日志、祈祷或者冥想,同时结合身体练习,如瑜伽、太极等。

第二点,错误。

作者们认为,在设计人生和践行人生的过程中,对错误免疫是非常重要的,而对错误的免疫有两个层次。

    a. 层次一:原型设计试错

人生设计者们应该积极地采取行动,对自己的人生原型进行试错,从中成长并调节人生原型。

    b. 层次二:重大失败免疫

有的时候人生原型可能完全不可行,你可能会遭遇让你“怀疑人生”甚至“一蹶不振”的失败。作者们引用了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概念来帮助你更好地在这个层面上对失败免疫。詹姆斯指出,人生里的每一件事要么是有限游戏(为了获胜,我们遵守规则),要么是无限游戏(游戏中,我们玩的是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让游戏继续下去)。

有限游戏有结果有输赢,比如说是棒球赛,为了获胜,我们遵守规则;无限游戏,我们的目的是赢得快乐,因此玩这个游戏的重点就是体会规则。人生就是无限游戏。两个人的人生只能在某个维度上被进行比较,但是没办法被判断哪个好哪个坏。人生中的痛苦和成功都会让你成为最独特的自己。

正如两位作者所说:“生活是一个永远无法被’解决’的问题,你只有全力以赴地走下去,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相信我们都对“设计思维”有了一定认识。但是,朴素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三心二意对人生有极强的“杀伤力”。

当你还在探索人生时,别人可能已经读完博、创完业了,这怎么办?

综合我们前三个问题的讨论,人生的核心是价值观和体验。当你的人生体验和你的价值观一致时,你才会真正拥有幸福。比如说,那些愿意高龄放弃体制内工作出来读研、读博的人,如果是对知识有着执着的向往,那他们的幸福指数会远比只是想提升学历找更好工作的人(哪怕是同样毕业后找工作困难)。

所以从设计人生的一开始,你对自身价值观的梳理就极其重要。你究竟想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后,在你付诸实践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本身复杂的美感。幸福的人生由此而来。

正如作者们所说,

“人生设计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会改变你如何看待生活,以及如何生活的方法。精心设计美好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你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不虚度此生。” 

对比起传统的规划思维,“设计思维”引导每个人生设计者关注现实生活,接受现状,也鼓励每个人生设计者大胆设想、认真追梦。最重要的是,它传达出一种更科学的人生态度——

人生是一次没有确切结果和路径的精彩冒险,探索人生所爱旅途之中每一次收获、跌倒和迷茫都会成为值得回味的记忆与成长经验。


后记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分享的感想也许是片面的,也许是不那么有信服力的。正因为如此,我想推荐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去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会更全面地论述讲解了“设计思维”,也提供了一些已有前人实验的方法技巧。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多收获。
另外,你也可以登陆两位作者的主题网站,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

感谢阅读。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