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前言

如今市面上笔记类或者知识管理类软件太多,甚至每个月都能看见一款新产品的上线。工具本身并没有优劣,它们只是反映了工具使用者的需求和工作流。虽然不应该舍本逐末般沉迷于工具本身的研究,但依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和寻找新的工具来完善自己的信息管理。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偶然间知道了 Anytype 这款知识管理软件,瞬间被它的「本地化 Notion」的用户评价所吸引,于是立即填写 表格,加入 Anytype 的测试计划。

Anytype 目前可以填写申请表格,每个月大概40-50人

六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测试邀请(onboarding program),但是由于时差的缘故没法参加在线介绍。当我在十一月收到新的测试邀请时,没有丝毫地犹豫就加入了。

来自 Anytype 工程师的邀请邮件

在产品说明会议里,CEO Zhanna Sharipova 简单介绍了 Anytype 的发展路径、当前主要功能以及未来愿景,工程师 Enda Crowley 实时展示了一些基本操作。

产品介绍 Zoom 会议(Onboarding Session)

会议结束之后,Enda 立即发送了 Anytype 的下载和对应社区邀请链接。有趣的是,本周Anytype 又推出了 iOS 测试版本。截至 2021 年 11 月,Anytype 目前支持桌面端有 MacOS、Windows 以及 Linux,移动平台有 Android 以及 iOS。

Anytype 初探

是什么?

Anytype 宣称自己是一款数字对象的操作系统(an operating sytem for digital objects):以思维网络图的方式连接每一个数字对象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应用程序,一种新的数字化合作方式,以及本地化优先。

Anytype 的远景规划

CEO Zhanna Sharipova 计划三个阶段来最终实现操作系统的愿景,分别是主权个人(sovereign individual,即个人使用)、主权社区(soveriegn communities,即多人协作)以及主权操作系统(the sovereign operating system,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以目前的开发进度来看,Anytype 正处于第一阶段。Anytype 提供了以本地优先,类似于 Notion 的知识库/维基类体验,并且可以在桌面和移动端做知识和笔记整理。鉴于他们的迭代速度,这已经是不小的成就。

基础结构是?

诚然,Anytype 最吸引我的一点在于它是一个可以离线的 Notion 或者说具有数据库功能的 Obsidian。虽然当我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想法很片面,但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如此。

交互界面与 Notion 十分相似
同样是使用斜杠 / 来添加新的对象

Notion 的页面(pages)内容是由不同类型的内容块(blocks)组成,而 Anytype 则是以不同类型的对象(objects)为基础。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对象,一个人,一部电影,一张唱片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可以形成联系(relations),比如我(human 对象)喜欢少数派(website 对象)这个关系。对象也可以定义和概括其他对象(types),比如一派和 Matrix 社区都是少数派的栏目。具有某些共同联系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sets),比如多个任务对象可以一起组合成任务管理。

Anytype 的基本结构
对象、关系、类别以及集合的关系

举例来说,当我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任务,只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对象,设定它的类型是任务,然后在任务内进行内容,标签等设定和选择。

建立一个任务对象

任务与任务之间可以形成联系,几个任务也可以共同形成一个任务集。

对象与对象之间形成联系,并且组成集合
多种联系格式可以选择,也可以设置新的方式
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网状结构

能做什么?

现在去讨论 Anytype 能做什么,或许有点太早了,毕竟它还只是测试版本。当然,它可以制作个人页面、整理书签、收藏音乐和电影、习惯记录等等。虽然 Anytype 在某些方面(加载速度和基于 IPFS 和 libp2p 安全机制)可能比 Notion 做的更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不是 Notion 的竞品或者替代品。

显然,我们用当前这个测试版本的 Anytype 去和 Notion 做对比是不公平的。事实上,Notion 在同类中几乎没有可打的对手(或许 Craft 和 Coda 可以一战,但他们在用户体验和跨平台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目前自己也只是在 Anytype 的 Windows 桌面端和 iOS 手机端上测试了任务管理和日志记录,Notion 仍然是我的主力知识管理类工具。

展望

Anytype 现在正处在第一阶段的研发中,并且以半个月的速度迭代和更新(最近的一次更新引入了深色模式、对象删除功能、笔记格式调整以及其他改进)。不得不承认,他们本地化第一的政策做的很好。此外,IPFS 绝对是开发人员需要注意的技术。我确信这个 14 人的团队在部署和编译 IPFS 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当我们认识到分散化同步有多么难的时候。

测试版中出现各种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我今天更新完最新版本后就没有办法关闭桌面端,重启了电脑才解决这个进程问题。但我期待看到 Anytype 第二阶段的样子,即合作与分享的推出。我们可以预见本地化第一的协作是极其困难的(鉴于 git 存在过的困难),第二个阶段将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至于宏伟的第三个阶段目标,我相信有这样的愿景是美好的,但还不是过于执拗于它的时候。

如果你恰好需要一款本地化的类 Notion 的工具,那么你真的可以试试 Anytype。如果你想将现阶段的 Anytype 作为你的主力知识管理工具,我并不建议,因为它现在能做的事情还是太少。与巨人 Notion 相比,Anytype 可能仅仅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但见证工具本身每一步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关联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