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光」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大部分时候它不仅指代某一个地点,更是我们经历过、熟悉的并留下深刻回忆的地方。它的妙不可言或许人尽皆知一目了然,亦或许是深藏心底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回忆汹涌呼之欲出,且听作者们平和、真诚且娓娓道来。我们希望通过「城市漫步指南」这个系列,带你领略每一个有趣而又非凡的城市风光。

前言

以前去旅游时,总是想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去点地方,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虽然回来的时候精疲力尽,但总觉得自己去了很多的地方,仿佛这趟旅游「不亏」「值得」。 但这样的旅游真的舒服吗?

新疆禾木

以我在新疆的行程为例,在北疆的半个月基本把主要的景点都玩完了,代价则是每天新疆时间入睡(1 点睡),广东时间起床(6 点起),每天超过 4 小时在车上,不停地奔波与景点与景点之间。回来之后,没有看到新疆的银河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小遗憾。

在新疆看到在爬山的羊

而在第二年去内蒙古的时候,决心换一种方式旅游。因为想法出现突然(偶然发现机票很便宜),从有想法到出发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并没有做攻略,只是购买了机票,预订了呼和浩特中心区的酒店,收拾行囊就直接出发了。要去哪儿、要吃什么都还是在落地当天讨论的。

呼和浩特的街景

到达呼和浩特时,正是晚秋和初冬交际的时节,初雪还没来,日均 2 度的气候伴随着凉风倒挺怡人。有朋友笑话我们:现在大草原黄溜溜的还没有草,雪也没下,你们去内蒙古干啥。但是一旦想去的念头涌起,我们也顾不上那么多啦,只管出发就好。我们只在呼和浩特待了一周,没有去郊外的大草原,只是待在城市里吃吃喝喝,每天在街上闲逛,实打实地在这座城市漫游了一个礼拜。

南湖湿地公园

说了那么多,其实想表达「我曾短暂地驻足于呼和浩特,但没有长时间的与之相处」,作为一篇城市漫游指南,我更多的是游客的身份分享我来这座城市旅行的体验,分享我曾到过、觉得值得一写的事物。但因为不够熟悉,注定了本文并不是对这座城市全面的介绍,也不一定客观。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如果有更多介绍的也请和我说,我一定会再去呼和浩特的,大家的介绍就收藏备用啦~

青城公园

初识金色晚秋,这里为我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对于秋天几乎没有概念。因为在我生活的城市,树叶并不会因为入秋就变得金灿灿,适合秋天穿的薄外套和大衣一年只会穿上几天。每年到了 11 月,才勉强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来临,然后没有多久,随着强降温就直接进入冬天。四季于我而言更多是一种憧憬,因而「体验秋天」也一直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内蒙古大学 桃李湖

来到呼和浩特,我对身边的各种寻常景象都充满了好奇。街边金色的树叶,内蒙古大学湖面旁边写着「湖面冰未冻实,请勿上冰玩耍」的告示牌,进门要进两次(两扇门)的商铺...... 都让我倍感新奇。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去北方是去西安,在吃饭时看到「碗比脸大」时和朋友大眼瞪小眼,而后拍照拍到店员都笑话我们「你们是南方来的吧」。

内蒙古大学 桃李湖安全管理规定
南湖湿地公园

因为没有刻意做攻略,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完全是一边游玩一边感受的。本文中提到的景点和美食也是「半撞运气」碰到的,可能是在街上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公园就进去,或是骑单车骑累了就进了路边的一家小吃店,结果偶然发现好看的景色和尝到好吃的食物。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也将这份「跌跌撞撞的好运气」分享给你~

青城公园

青城公园

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是在民国时期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合并而成的,故名归绥。直到 1954 年改名为呼和浩特。「呼和」在蒙古语意为「青色」,「浩特」意为「城市」,因此呼和浩特在蒙古语被称为「青色的城」,在日常生活里也经常被简称为青城。在这里想要介绍的青城公园,就是「青城」里最古老的公园之一。

青城公园 飘满了落叶的湖

建立于 1931 年的青城公园,现占地面积 48 公顷。公园内种植了很多柳树和白桦树,其中不乏 50 年代种植的老树。初入公园时,我就被浓郁的金秋颜色所吸引,大部分树叶已经转为金色,但也有部分残存夏天气息的绿色叶子。

青城公园 金秋的树
青城公园 落叶与还没落叶的树

除了随处可见的树木,青城公园还有荷花池、摩天轮、没怎么开放的游乐园、曾经存在动物园...... 一圈游览下来,不难发现它处处充满了历史的感觉(很多只有建筑而不开放的设施)。虽然公园游乐项目少,但走走逛逛,看呼市来来往往的市民,恍惚中感觉自己也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很久。

去一个地方旅游,我总喜欢去当地的公园逛逛。虽然「公园哪里没有呢」,但也是因为公园哪里都有,正说明了它在人们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摩天轮

大召(无量)寺

大召寺建于 1579 年,是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

「召」在蒙语里是「寺庙」的意思,而呼和浩特有很多召庙,民间就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其中「大召寺」就是「七大召」中最为盛名的一座。大召寺的独特地位,不仅体现在它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现代,我们也能从它的建筑规模以及珍藏品中一窥究竟。

大召寺

大召坐北朝南,建筑物现存有牌楼、山门、九间楼、经堂及佛殿等,寺院外面还有围绕召寺而建造的甬道和仓门等。大殿内供奉有一座银铸释迦牟尼佛像,还藏有被称为三绝的银佛、龙雕、壁画以及佛教相关的各种经卷、文物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大召寺是十分值得一去的景点。它全年开放时间是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门票为 35 元。

大召释迦八塔
大召寺 景点外面聊天的人们

我和朋友去完大召寺,顺道就去了位于附近一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塞上老街」。虽然它的名字叫做老街,却是现代重新修缮的。这条街有很多古玩、民俗、土产商店和民族工艺品店等,还是蛮热门的旅游景点。老街只有 300 米左右,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是旅游淡季,人并不多,而我们对于古玩并无兴致,逛逛便离开了。

内蒙古大学

我高中时在广东一所本地学生占绝对优势的中学读书,高考录取通知出来之后,全班只有 10% 的同学出省读书。虽然填志愿时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填写了省外的一所理工学校,却因为一分之差仍被留在了广东读书。可能是出于出省读书没实现的缘故,我对于省外的学校总有种莫名的憧憬,外出旅游也喜欢去学校逛逛。这里来呼和浩特,也去了几所大学游荡,其中内蒙古大学就是其中一所。

内蒙古大学 桃李湖

实话说,大学确实都差不多,除了偶遇学校里的运动会(还是什么比赛)还蛮好玩的,其他倒没有留下很特别的影响。但是,偶遇湖边的一块警示牌,倒是让我觉得非常新奇(在南方从来没有见过结冰的湖)。以及篮球场旁边的一整片金黄色的树木,映照在湖里格外好看。

金色的树木倒映在湖面上

其他:直接放图啦

南湖湿地公园

赛罕塔拉城中草原

在呼和浩特旅行的一周里,我们有一天坐火车去了包头,上午去晚上回来。因为本文主要是讲「呼和浩特」,讲到「包头」实在是略显跑题。但是我实在是喜欢这个地方,加上它就在呼和浩特旁边,还是决定在简单分享几句~

「赛汗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它位于包头市中心,是全国唯一的都市草原,也是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总面积有 770 公顷。园里有风情园、滑雪场(只在冬季开放)、鹿园(可以喂鹿的地方旁边就是鹿肉烧饼店,于心何忍阿~)等等。

一棵巨大的参天老树
一路沿着斑马线走过来的小狗

身为南方人,让我赞不绝口的北方美食

格日勒阿妈奶茶

一般外出旅游时,我和朋友会尽量避开连锁牌子,更喜欢通过瞎走去「遇见」好吃的当地馆子(当然会有踩雷的风险)。但是这家店,因为有着「中国100家最好吃的餐馆」的头衔,加之当地人也和我们推荐,于是我们就到店品尝啦。结果去了一次之后我们在临走前忍不住又去了一次,虽然连锁,但它确实是好吃啊。

草原有一句俗语「可以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 」。作为蒙古餐馆,格日勒阿妈奶茶主打就是正宗蒙古奶茶,但也有蒙古冰糕、甜奶酪馅饼、骆驼肉、烤包子、酸奶饼等等带有内蒙特色的点心。甚至其官方公众号的推文都用「比广东早茶还壮观,几十种早茶美食堆成山」来作为标题。

插段题外话:身为广东人,我经常会被家人拉去喝早茶,一喝一个上午。之前第一次去北方的时候,和山东团游以及山西当地导游一桌子吃早餐,导游看着我们三个广东女孩子,说了一句「我好久没有吃过 15 分钟以上的早餐啦」,山东阿姨则补了一句「果然是广东女孩子,吃东西细嚼慢咽的就是不一样」🤷‍♀️。这次来内蒙古发现「蒙式早茶」,竟有一丝南方传来的温暖。

格日勒阿妈奶茶的早餐点心

格日勒阿妈主打的奶茶,有甜的有咸的,我和朋友要了两碗甜的和一碗咸的,甜的味道清爽而不腻,咸的倒是有点喝不惯。翻回那时候自己发的微博,配文也是「甜奶茶真的好好喝」。此外我和朋友好评的还有「手抓羊肉」和「冰糕」,其他的我看图片已经想不起来好不好吃了,就不评价啦。

除了品尝美食,店里的蒙古特色装横以及可以作为手信带回家的蒙古特色小吃,也值得一看。

老绥元烧麦(稍麦)

早年呼和浩特地区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茶客饿了总要补充点吃的,但茶馆是清雅之所,不像饭店不怕稠油浓烟,只能备点清蒸面饼,小菜由茶客自带,最多只能帮着把茶客带来的肉菜,卷在饼中热一下,用了几张面皮,收几张面皮的钱。时间久了,连饼中的菜也捎上了,但仍然按照面饼的分类计价,「捎卖」就这样诞生了。也因此,因此,正宗烧麦馆子是按皮的重量计价的。

——老绥元对于烧麦的介绍

记得好久之前在我派群里和群友讨论过南北方的「烧麦」,在我熟悉的南方城市,烧卖是常见的早茶点心,一笼四个,一个不过一勺子大小。来到内蒙古之后,我们第一顿午餐就是在烧麦店吃的。还记得那天我们骑单车兜兜转转,偶然看到这个店名「老绥元烧麦」,惊讶于「竟然有特色卖烧麦的店」,出于好奇便进去了。

看到菜单的时候,我和朋友面面相觑,它既不是以点心常见的「笼」为单位,也不是以「个」为单位,而是以「两」计算。问了店员才知道,这个「两」指的是用来「烧卖皮」的重量。我们点了一两羊肉烧麦,上来一共有八个。

做好的烧卖像一个石榴,一个大概有两三个广东烧麦的量,外皮是由淀粉做的薄皮,内馅是新鲜羊肉配以姜葱等佐料拌成的馅。一口下去,包在烧麦内馅的汤汁会流出来,吃入口肥而不腻,香味扑鼻。虽然店员和我们解释了「两」是按照烧麦皮来计算的,但我和朋友对于「两」也没有概念🤷‍♀️,两个人点了一两烧麦还点了炒饭和饼(什么饼忘记了),结果剩下了好多。

另外,这次查资料我才知道,原来乱打误撞尝到的「老绥元烧麦」被评为了「中国十佳老字号餐饮品牌」,还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108种不同馅料的烧麦」。除了在内蒙古能吃到,目前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也开设了门店。

其他

额尔敦传统涮

朋友说一定试一下铜锅,结果除了经常把肉烫焦(不小心贴在铜锅上了),以及拍照好看之后,我倒是没吃出什么特别的 😂。但是肉不愧是内蒙古的肉,鲜美而不腥。

额尔敦传统涮

南寺馒头烘干店

买了个烤馕,一个馕比我的脸还大。第一口还挺好吃,但是吃了六分之一就吃不下了。

一个烤馕比我脸大一圈

蒙小痴小羊排

我是在包头吃的,主打新式蒙餐,菜品好吃,性价比高。

冰糖葫芦炸串

非本地特色,和朋友莫名其妙就每天一串糖葫芦。

结语

人生也好,电影也好,旅行也好,个中的意义,可能真的无法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定义,所计划,所控制。我们只是在走着,在看着,在听着,在醉着,在哭着,在笑着。世间是无常的。但是人性充沛世间。——好久以前在知乎摘录的一段话

这次旅行的开始并没有周全的计划,甚至连计划都算不上。第二天要去的地方前天晚上才商量,对当地出名景点并没有打卡的打算,玩累了随时休息,想看的电影上映了就用一个下午看电影(还记得在内蒙古看了《天气之子》🎬)和吃吃喝喝🥤。

第一次在 2 度的天气吃雪糕

没有去辽阔的沙漠和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也没有到当地知名的府衙。我曾想过,回去之后当朋友问起去内蒙古玩了什么,我会不会说不出所以然。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把这个问句的「玩」换成「经历」,或干脆把整个问句改成「谈起你去内蒙古的经历,你会想起什么」,我还是可以说出蛮多感受的。

朋友在拍照

在内蒙古的第二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虽然没有遇见下雪,但是路边金灿灿的树木,踩上去沙沙作响的落叶,还有行人各色的保暖服,都足以让我好快乐」。也许旅行的意义就是,多一些游历多一份回忆,没有所谓对的人对的时间,任何时间任何人都可以是「对」的,都可以组为独一无二的回忆。

呼和浩特的街景

总的来说,旅行就是这样吧。去一个新的地方,发现不一样的事物,遇见不一样的人。并没有所谓「放下烦恼」和「到更多的打卡点」的目的,为了去旅游的地方而去,仅此而已。也许不刻意去思考什么意义,不非要为了有意义而去做,只是随心而行,更能享受旅行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