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写作,可能碍于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很多人依旧在用word或者pages甚至Google Doc在写作。不是说不能理解,只是在接触了Markdown以后,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大家更多的是在网络上发布文章。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与时俱进,使用符合“互联网时代”这个名字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当然,我也不是否认使用word这类软件来写作是冥顽不化的,只是我会向身边的人推荐更好的写作方式,接收与否是个人自由,我们也不能强迫别人不是。 ​ 说回来。到了如今我怎么样写作呢?分享一下我写作的流程。我是一个英语老师,作为老师,写的最多的文档就是备课用的教案。当我的同学、朋友都还在用纸质教案的时候,我换了一条路走,开始使用电子文档来进行教案的准备与课程的备课。一开始我选择使用的电子文档其实只是形式上是电子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手写。我最开始是使用iPad来进行备课。Goodnotes和Notability两个软件来进行课程的准备。我倾向于用Goodnotes来备课,用Notability来做板书(疫情期间用Zoom上网课)。Goodnotes是我为了上课做的摘抄、笔记。我通常会花一周时间来做这些摘抄和笔记,完善、熟悉它们,然后再设计板书。等到了上课那天,利用Zoom的功能,可以将Notability的画面共享到Zoom会议室,这样学生就可以实时看见我的板书内容。 ​ 来到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我在参与Wolai笔记的内部测试。以前总是苦于印象笔记这种笔记不好用,Notion的连接又老是出问题。这个时候朋友把我拉进了Wolai的测试群,体验了一下,当时真的非常惊艳(惊艳的地方在于Wolai真的很像notion),倒不是说这个软件有多么的人性化或者怎么样,而是单纯的界面和输入体验跟notion非常接近让我非常舒服。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系统接触Markdown,想看看经常在少数派看到的这个富文本语言到底有多好用,以至于让编辑们爱不释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发觉这个东西竟然挺上瘾,每天都想用这个工具来写点东西。所以才会有了这篇文章。


第二阶段

那么到了第二阶段,我使用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自身原因,没有使用iPad了,但是使用电子档来编辑教案这个习惯却没有随之流失,反而让我开始寻找替代甚至是更先进的方法来进行教案的准备。这个时候我在网上找各种文章来看,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案值得学习。看了那么多方案后我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方式。

Wolai笔记进行教案的准备

wolai备课,还有一个page是我的markdown笔记

我用Wolai来进行每次课的教案准备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可以用markdown的同时,进行文档的简单编辑,如高亮或者版面编辑。这个功能在很多笔记软件都不新鲜,但是在win上还是比较少的(可能我了解也不够多,但是印象笔记不充会员真的不行)。再一个就是这个版面真的蛮好看的,基本上就是notion的汉化,并且很多指令被汉化,想不起来直接左斜杠+拼音首写,然后就能实现一个块的扩充。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图的是Wolai方便好用,并且高效,但是离线使用却是会员功能(不知道马锐拉咋想的……),也就是说这个软件不能离开网络,即使云端存储有容量限制暂时还没有,但是软件上也就真的写的“暂不限制”,那也就是说以后还是会有限制的,所以我需要另一个云端同步存储的工具来保存我写的这些东西。还是因为个人原因,我从Google Drive换成了百度网盘,同步了教案和写作的两个文件夹,反正文档嘛,也不大,我还是会员,5127GB的云盘容量也不是虚的,足够我使用。同样的,为了面对有时候无网络的问题,也需要准备一个移动硬盘来进行存储,以备不时之需。

 

 

Typora进行文档写作

Wolai备课是为了就算用Zoom分享也显得非常有条理,但是我自己写作的话,我就想要一个简洁简单的文档编辑器,不需要那么多华丽的功能,也不想因为华丽的功能影响自己写作,所以在多方对比以后,选择了Typora作为写作用的markdown编辑器。首先明确一点,网上大家说Typora是最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这一点可能并不能让我赞同,但是它就算称不上最好,也一定是T1级别的md编辑器。它的严格模式会让软件的markdown遵循GFM,这样写作格式更加美观,对码农打代码也很友好。

Typora写作

这个时候我的写作结束,我想云端同步,可是Typora只支持本地文件,所以用上文提过的,Google Drive或者百度网盘来进行云端同步,防止文件在本地丢失,同样的也会用到移动存储设备来保证本地无网络且丢失文件的情况发生(这俩同时发生的概率不知道得多小……但是小心为妙)。

后记

作为这方面的新人,我也只是进化到了一个初级阶段,并没有各位前辈那样钻研了那么久,有一套成熟的工序,但是这两款软件(有条件我也推荐把wolai换成notion)我认为作为文档编辑的入门阶段来说是非常好用且实用的。在这条路上我也想继续摸索下去,迎来一个写作工序2.0。毕竟现在在我看来好多地方还很繁琐,不知道能不能在现在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先进方便快捷的一套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