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做「场景化」?

什么是「场景化」呢?

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有提到「图像化」和「场景化」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遵循的还是文字排版的逻辑,只是将其中的重要信息,代换成了图像,让观众更容易理解而已。而后者则是以图像为主,来建构一个完整的场景,并让文字成为画面中的辅助说明。

如果说「图像化」本身,是为了利用图像本身直观易懂的优势,来降低观众理解信息的门坎的话,那「场景化」就是在此之上又增加了氛围的塑造,从而在情感的维度上也能击中观众的内心,增加信息的记忆点,甚至能促使其行动。

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一篇文章中的案例,上图是「图像化」,下图则是「场景化」。可以发现经过「图像化」的幻灯片,在信息的排版上,是遵循文字逻辑的,依照时间顺序从左往右排列,同时搭配其中关键词的图片。而在「场景化」的幻灯片中,则是直接建构了宇宙星空的场景,有地球、有月球,然后是阿波罗11号飞出的动态画面,就如同用电影画面说故事一般,让人在信息本身之外,彷佛还能感受到整个过程的跌宕起伏,从而让整段描述,更令人印象深刻。而这,就是「场景化」设计所要达到的效果。

近年来,无论是口语表达或文案写作,很多知名大佬往往都会强调「说故事」的重要性,这其实就是利用语言或文字,来构建具体的场景,让人深入其中,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

而幻灯片的「场景化」设计,正是视觉层面的「说故事」,能和口语表达相辅相成,甚至还能利用视觉上的冲击,达到比语言或文字更加高效的共情效果。所以,如果在时间和能力上有余裕,我们还是该做好幻灯片的「场景化」,让整体的视觉表达更上一层楼。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好「场景化」的设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