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正式进入「图像化」的阶段,从「图片」这个图像元素开始,谈到它的使用逻辑,也就是区分「传递信息」和「渲染情感」两种不同的使用情境。并搭配「简化─聚焦」的设计原则,来达成「图像化」的目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字信息,都能以「图片」来做「图像化」。如果你想强调的重点信息,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逻辑或概念,那我们就得换另一种图像元素了,也就是本篇要谈到的「形状」和「图标」。

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形状」?

让我们先退回「结构化」的阶段,也就是刚完成了文字信息的排版,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一段的文字信息,并不能用单张或多张图片来置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重点信息,都是具体的人事物。

事实上,大多数经过梳理的文字内容,其重点可能更多是放在整体的逻辑架构,或者较为抽象的概念上。如果非得从中撷取一个具体的词汇,硬是用「图片」来呈现,就会显得本末倒置,甚至是图文不符了。

举例来说,在电影领域有个编剧的方法,是由Syd Field 提出的「电影三幕剧」,其中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铺陈」、「冲突」和「解决」。这边我先将关于「电影三幕剧」的描述,以「结构化」的方式整理好,内容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