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1作为引子

我是一个不会文笔的糟年轻人,或许和屏幕前的你一样,间歇性灵感爆发,持续性颓废丧志,很多时候看着很多自律的文章,想着自己也可以与他们一样:高效、自律,像一个齿轮一般啮合在自己想要的位置。

但,现实是残酷的,一个紧急的项目,你会失去原本计划的出行;一顿宵夜,让你的每日运动计划直接奔溃;说好的周末充电,结果半夜躺在床上刷着短视频,最终一觉不醒……

这是一篇不是种草,不是测评,也不是鸡汤的文章,不敢说指点到你,或许,可以引起你的共鸣。

谈谈内卷严重的机械圈

我自身读的就是文科,但是大学选专业却是执意选择了机械专业,原因是我的生物实在太差,逼上梁山只能选文科,选机械有自己的爱好,也是固执认为找工作简单(事实确实如此),毕业后很多人选择别的行业,或者在机械圈内做业务等的顶流工作。而我因为在大学已经厌倦了销售类工作,最终还是转向了技术流。

你的第一份工作究竟如何选择

即使我还年轻,但是机械圈真的,太小了,小到你换几次工作之后,你的几家公司的同事会在你的朋友圈互相打招呼,圈小可想而知。很多人对机械圈有着根深蒂固的抗拒,“电子厂”、“拧螺丝”、“找不到对象”,这些固化的印象导致大家对这个圈子越来越抗拒。

如果你决定进入机械圈,我的建议是,毕业之后先进入大厂,有人(某些年长者)会告诉你,进大厂是没有前途的,最后只能靠加班费过活,没有感情的电子厂,完全没有前途。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校企联合的招聘,一家港企,做出的设备是国内厂商一辈子的梦想,其在CPU领域与inter的合作基本上就是垄断。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说,外资完全不当大陆人当人看,晋升渠道基本为0,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对的,外国工程师一样是打心底看不起我们,但是,试问香港几家大学,每年培养多少机械人?如果开发给大陆员工晋升,那估计一年半,整个企业都是讲普通话的大陆人了,所以,很多外企掐住的只是高管等关键岗位,而不是全盘不让内地员工上位。

的确,每一个大厂都会让职员感受到的就是,工资的可预见性加薪的可预见性晋升渠道的可预见性。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讲,一份稳定的工作,让你没有不确定的经济风险,你可以腾出心思让自己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规律的上下班时间与学生时代基本相同,你还有空闲时间折腾下毕业设计等等。

而最重要的,是机械领域技术方面,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工龄,即,熬的时间越长,你的经验就更加丰富,所以,大厂其实给你学习的空间更加充分,领导与你没有直接的利益挂钩(你的涨薪是由公司制度决定的,但这不是鼓励你不干活),只要你想要做,很多工作你都可以尝试去做,大厂给不了你想要的前,但给你基础是你在任何小公司都搞不到的。

人生第一次跳槽

契机

做事都需要理由,我甚至觉得跳槽就和创业一样,你需要一个契机。

我在去年年底开始动摇,有跳槽的想法,原因是看到很多出去的小伙伴,大致薪资在15-20K之间(深圳、东莞),而自己10K都不到的收入当然会自命不凡觉得目前的公司亏待自己了,但是也只是局限在想想,因为娇妻刚刚生产,小怪兽尚小,家中老母也是一直帮手,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风险——即必须要完成即便一个人打工也能撑住家庭的计划,无论是男方女方。

而真正动摇是我的带路人的跑路,近十年的养老打工生活,最终突然闪电般告诉我他要离职了,要知道他也是刚刚生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此时离职,背负房贷,无异于举全力一搏。35岁的他离职彻底击碎了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我还有想法,迟早也是会走的,那晚走不如早走。

决定

最终,2020年的秋季,深圳还是很炎热,我折腾了一个多月,离开了深圳某区,开始住进宿舍,开始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没有感情的打工机器,这时,我刚满三年合同,公司准备新一轮的调薪,香港当时还是疫情把控,高管都在香港,所以,没什么人挽留,很现实。

非996胜似996

我的新公司,充满着深圳独有的干劲特色,又有着国内企业都有通病。五天半工作制,月薪,年终奖,项目奖(吹的,其实没有),但加班是必须的,比如现在在敲打键盘的我,其实就是在加班,加班没有加班费,属于义务劳动,你会质疑这样的压榨,但是他们会说,别人也是这样,见鬼了!

直接上手,犯错中进步

这里和大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新员工的缓冲期,有经验高薪的直接上手,更有是带着设计图纸过来的,经验不足的高级工程师带着,其实也就只是头衔不同,方案高工定,独立设计还是赶鸭子上架直接助理处理。

我九月入职,当天就接到项目,画图软件都不熟悉的我直接就开始进行设计,不会就问人,不要管人家态度多差,问到就是你自己的,翻选型书,问供应商,总能得到你的答案,我的第一个项目虽然客户没有验收,但是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财富却让我获得很大的成长。

下半年行业的群魔乱舞

疫情和资本炒作的影响,可能很多人看到的就是游戏机抢不到,显卡涨价,但是其实很多人看不到的是芯片危机带来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芯片,我们的驱动板,功率芯片等这些平时我们都称之为电路板的东西,也随之短缺涨价吗,而这个成本,最终是通过企业转嫁到我们消费者身上的。

芯片短缺带来的就是行业转型,非标自动化迟早死掉,企业要么做高精尖要么上市,机械设备的利润低得你无法想象。很多企业依仗底子足,开始往半导体方向拓展,人才急缺也随之而来,半导体领域的人员流动很快演变成为自动化行业的人员重新洗牌,我自己所在的公司,今年年中,电气组彻底换血,跑出去的人基本都是3-5K的涨幅。

另一个自动化火热的便是锂电行业,设备种类不多,工艺流程也就哪几个,这几个月也是挖走大批人员,但是这看似风风火火,实则只是冲一波,后续依旧会颓下去的。

我在六月份从外地出差回来(项目太累,心灰意冷),尝试更新自己的简历,橄榄枝很快抛来,但是招聘的套路终究没能让我鼓起勇气走出去,百分之四十的收入涨幅,换来的不是自己可以施展的舞台,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没有感情加班圣地。

如果你身处这个行业,急需提高自己的收入,那么跳槽永远是机械狗翻身的唯一出路,公司内部的涨薪10%是已经非常丰厚了,而跳槽往往是这个的2-3倍;而你目前所在的公司前景不错,自己的稳定向前,我不建议仓促提桶跑路。

现状

工作

今年年中迎来一次全体调薪,我的收入可见提高,但是伴随自己的剁手习惯恶劣,出售旧货还是无法设备的升级换代,咸鱼的收支一直无法平衡;

从今年三月份到六月份在ShanDong的客户端出差,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体极限都经历最严酷的考验,早上处理问题,下午进车间和客户对方案(挨叼),晚上对接物料,半夜现场调设备,在我抗了一周基本无睡眠之后,自己也已经想开,内卷厉害的圈子真的是没有感情,上一秒还在说员工和公司就是家人关系,下一秒出差在外,要支援没支援,要协调没协调。

七月份开始会到深圳,中间回家休整一段时间,思考了很多,无数次想要跳槽,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总监画的饼还是吃下,家人也不希望我过于冲动地更换工作。

早上8:00上班(夏制度),下午17:30下班,晚上随缘佛系加班,项目急,其他小伙伴决定干大家就一起搞,通宵都无所谓,公司的项目压一堆,24小时上班都干不过来。没什么紧急的就不加班,外出闲逛,家里码字,买东西;周六下午固定休息,装自己的硬件什么的,周日看项目情况,加班基本都当月调休使用掉。

生活

去年年底,妻子回了老家,成功进入事业编(我大学真该全力拼入党),目前安心上班,日常带娃,所以和妻子目前处于异地状态;日常在深圳研发设计,设备监督需要到潮汕地区工厂出差,但是好处就是离家里近,后续会入手电动车,毕竟公司充电桩暂时还不收费,客户端售后顶不住就需要去现场,算是远程出差,地点不定,但是至少确定不是新疆、西藏或者国外伊拉克、叙利亚之类的。

充电

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日常都是买买买瞎鼓捣,日常折腾些私人数据,一直没能摸索到是和自己的一个数据管理方案,毕竟在出差,网络环境也是公司的,所以其实也是断断续续在弄。

日常看看书,很少了,kindle电池估计用到次时代都不会衰减。日常充电大部分都是看B站,视频形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下显得更好食用。

一些自己的想法

通胀、家庭、工作,无形的压力让我们这一代人喘不过气来,但是每一代人不都有自己的压力?每一代人也有独特的美好。我时常感觉喘不过气,这就是人称的emo?

2022了,其实有时候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走下去,急躁的还是30岁后的自己能不能找到定位行业、准确的岗位,开始进行躺平的生活。

行文很混乱,也是自己在过年前夕的一些想法,也想和少数派大家庭一起探讨下,谢谢看到这里的看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