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系列简短的视频教程,助你使用 Logseq 这款强大而免费的细粒度双链笔记工具。

今天是教师节。我的长期读者里,有很多老师,其中不少还是我的朋友、同事和同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祝您教师节快乐!

这些日子,我为你做了个 Logseq 系列基础教学视频。

为什么要做这个教程呢?

因为有些知识,属于实践类别。这种知识拿语言描述半天,若隔靴搔痒。演示一遍,大伙儿却一目了然。双链笔记工具应用,便是如此。

在我之前介绍双链笔记、卡片笔记和 Roam Research 的过程中,后台不断有小伙伴留言,问我一些具体操作该如何实现,以及有没有相关的视频教程。

教程其实不少,我也给你推荐过一些。但是很多人一看是英文的,还收费,就只当是不存在了

我其实一直打算做一个系列教程,给你详细介绍一下细粒度双链笔记各种基础操作。这样咱们讲起面向具体项目(例如写文献综述)的高阶实践,你学着顺畅,我也不必被留言区和后台许多基础操作的问题「轰炸」。

但是,这谈何容易?

首先,选用哪个工具来讲解我也挺犯愁。其实我很想讲 Roam Research 。但是我一说 Roam Research ,留言区就有人抱怨太贵,且反馈访问不方便。

其次,演示操作有些很复杂。包括各种界面和场景切换;录制过程中得有人像合成、抠图。何容易录完,还得考虑到隐私保护打码、剪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这人懒。没有足够的动力,是难以把我叫起来干活儿的。

这些问题,一直牵扯着我。这个系列教程制作,耽搁了至少半年。

好在,各种转机风云际会,问题也就有了曙光。

首先,是工具我找到了——Logseq 。开发团队承诺,桌面版和 Web 版本会一直免费。而且因为是本地存储数据,你根本就没有了信息安全和网络连接问题的后顾之忧。经过多次的迭代, Logseq 的基础功能,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的科研笔记需求。虽然很多细节还不完善,都在打磨,但是我长期在他们的用户群里面潜水,发现问题解决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面对用户的提问,开发团队特别认真负责,反应很迅速。

第二,是录制成本大幅降低。在被永锡老师和王佩老师安利许久之后,我终于弄明白 OBS 怎么用了。我说的不是它的基础功能,而是 OBS 在我的工具系统中,该如何与上下游结合。在解决了直播推流的同时,顺带一并解决了本地录制方案。其实我主要用到的工具,还是之前跟你反复提过的 mmhmm 。只不过若是没有 OBS 加入,我可能还是会觉得 mmhmm 难用,搁置一旁。

第三,是找到了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的学生们,他们天天听我讲卡片笔记的理念,但是还是缺乏应用场景。当务之急成了必须让他们能够找到免费工具,立即上手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来自涂子沛老师,也就是《大数据》一书的作者。他一直找我要教程,而且对我推荐的视频教程(包括付费的)都认真看了,然后告诉我不满意。

移开了阻碍前进的「三座大山」,我开启了这个 Logseq 系列教程。

从9月5日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做了8段视频,包含7个主线视频教程和1次答疑。

天生(Logseq 主力开发者)特别喜欢讲 query 的这一段。

 

但是我觉得吧,如果你是初学者,最好从第一段开始学起,稳扎稳打。

 

最新的一期,已经讲到了 Logseq 与 Zotero 的连接。有了这个功能,你的文献笔记就能日渐成型了。

 

顺便说几句,有小伙伴看我做了几期 Logseq 视频,非常紧张地问我:

王老师,Roam Research 出啥事儿了?  

我听了哭笑不得。

Roam Research 一切正常。

前两天听吴军先生的《硅谷来信》专栏,提到了一种思维误区,我分享给你:

不要「非此即彼」

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咱们是普通人,虽然做不到「宰相肚子能撑船」,最起码也能给笔记工具多留几个空位吧。

不是说觉得笔记工具 A 有明显优点,就一定得把笔记工具 B 从自己的认同范围内踢出去。这样不好。

实际上,我目前主用的还是 Roam Research 。毕竟它是领域中的先发选手,生态更加完善。我尝试过把笔记全部导入到 Logseq 。我的笔记已经超过 100 MB ,目前版本的 Logseq 开启和关闭时候,延迟还有些明显。天生表示效率还有提升空间,他们会在后续版本里面改进。

期待他们不断给 Logseq 用户们带来惊喜。

多嘱咐一句,不管你使用 Roam Research 还是 Logseq ,务必都要做好数据的日常备份工作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希望这个教程,能帮你真正用上细粒度双链笔记。体验乐趣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效率和产出。

祝进步!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