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在对消费者需求不断探索与「为国民,造好物」品牌理念的加持下,aigo 将现代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心理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力求为大家带来更多时尚、潮流、有现代科技感、技术应用快人一步、高品质且价格友好的产品——而有着与之相同愿景的国货品牌亦不胜枚举。

我们支持国际化潮流并主张消费自由,但不少平价好用的国货同时也正在被生生埋没,成为你购物车中不曾有过的遗珠之憾。于是少数派联合我们的好朋友 aigo 一起开启了这次国货推荐的征文活动,邀请了一些作者来分享他们使用下来认为不错的国货,在予你受用的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国货被看见。如果你也有心仪的国货想要推荐,非常欢迎你向我们投稿。


情景喜剧是什么

如果要推选最合家欢的电视剧,情景喜剧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它出生在美国广播的黄金时代,是一种拥有固定的主演阵容,有一条或者多条故事叙述线索,围绕一个或者多个固定场景进行(如家庭、职场、校园等)的戏剧演出形式。

情景喜剧通常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人物关系也遵循一般家庭的「基本配置」,比如《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等,都算是较为典型的中国家庭,像是《家有儿女》之类的重组家庭虽然不为主流,但也不在少数。其他人物设置不为家庭关系的剧集,也都遵循着「像家人一样相处」的法则,比如《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所有人物都是朝夕相处,生活上的摩擦和冲突展开得也都顺其自然。

不同于以往家庭苦情戏套路的是,情景喜剧不再宣扬老生常谈的传统价值观,也刻意回避了生活中沉痛和悲剧的一面,没有将社会的残酷尖锐的撕裂到观众眼前展开,反而讨巧的以一种轻松甚至自嘲的方式来表现,用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来表达冲突,无外乎一些生活理念的冲撞、蝇头小利的冲突,把对社会现象的睿智讽刺包装到人物性格和关系中。

情景喜剧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小人物,小人物的喜剧表达更贴近观众和现实,而小人物的视角展示的是更真实世俗的社会,我想这也是大家热爱情景喜剧的一个原因吧。正如导演英达所说,「喜剧中的人物应该比观众更低,喜剧人物一定要比观众可怜才行」,所以,不管是最早的《我爱我家》,还是《东北一家人》以及后来的《武林外传》,所有的人物设置都是那些我们可以透过人物看到自身的角色,偶尔出现所谓的大人物,大多都是被讽刺调侃的对象罢了。

中国情景喜剧发展

英式(英达)情景喜剧

或许是有《成长的烦恼》这样的珠玉作为中国观众的启蒙,情景喜剧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环境中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1993 年,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王朔策划的内地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上映,它无论在口碑、人气还是收视率上,都成绩不俗,在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现如今,也成为了公认中国情景喜剧的扛鼎之作和行业标杆,有这样的开山之作,国产情景喜剧可以说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我爱我家》讲述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以充满京昧儿的幽默与诙谐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空前的放松与愉悦。它在成功移植国外情景喜剧模式的基础之上,用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幽默手段,扎实的剧本和北京人特有的胡侃臭贫,再加上文兴宇、宋丹丹、杨立新等戏骨的精彩演绎,让这部剧广受好评,一直到现在都流传着一众搞笑表情包和梗,足见其旺盛的生命力。

对当时的中国观众来说,这样一集一个故事,几分钟一个笑点的模式感到新鲜,《我爱我家》也以小家庭的故事反映那个时代的下海经商热、企业改革等故事,其中有很多剧情都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折射,也深深打动着观众。

《我爱我家》过后,英式喜剧大获全胜,英达也成了国内情景喜剧的王牌导演。此后,他和他的团队先后拍摄了《候车大厅》《新七十二家房客》《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候车室的故事》等,几乎一年一部,产量惊人,英氏喜剧也成了中国情景喜剧的代名词,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无数快乐,也给 90 后的我们留下快乐的回忆。

其中值得一提的《闲人马大姐》,是第一个获得国家政府奖的情景喜剧作品,这部剧标志着情景喜剧开始从民间走到官方认可的位置,从边缘走向主流,意义非凡。这部剧仍由英达与梁左合作,由蔡明老师主演,它同时还开创了中国电视剧边拍边播的先河,电视剧连续播了 3 年,共计 280 集,把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都更新到马大姐一家三口的生活中去。

身为退休工人的马大姐俨然一副小区领导的样子,处处管别人闲事,为邻居介绍对象、牵线搭桥、排解纠纷等等,她也如其他老太太占便宜上当,马大姐令人捧腹的故事,生动的描述了光怪陆离的社会。

尚式情景喜剧

正如《炊事班的故事》唱的一样,「走进新时代,胸怀军旅梦」,走进 21 世纪,观众逐渐对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英式家庭情景喜剧审美疲劳,以尚敬为代表的新式情景喜剧登上时代舞台,2002 年他执导的《炊事班的故事》,将情景喜剧拓展到了军事领域,表达方式新奇,笑料也更密集。这部剧也成为了尚敬的成名作,但他成为中国情景喜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还要归功于与宁财神合作的《武林外传》,他创造性地把情景喜剧的框架拉到武侠世界中,也毫无违和地混入了大量网络流行语言及方言,既增强亲切感,还制造了独特的笑点。

其他

林丛执导的《家有儿女》借育儿题材对情景喜剧再做突破,成为无数小朋友独特的「家庭教育」,温馨、好笑,还有教育意义,一直到现在都有无数的 90 后在一遍遍重温。此后,情景喜剧上了一个台阶,遍地开花,我们有王倦作为首席编剧的科幻类情景喜剧《糊涂小天使》、有尚敬、俞白眉合作的儿童类情景喜剧《无敌三脚猫》、有「夏东海」导演执导的号称「京城首部绿色情景喜剧」的《乐活家庭》,有寓教于乐、集科普、搞笑于一身的《健康快车》,有黄宏、郭达、范明等小品演员合力打造的邻里情景喜剧《低头不见抬头见》......,中国情景喜剧迎来了黄金时代。

《糊涂小天使》

编剧王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庆余年》的编剧,也曾与尚敬导演合作过《都市男女》、《家有外星人》等情景喜剧,《糊涂小天使》讲述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与一个名叫仙仙的女孩的之间的魔幻故事,这个剧虽然当时定位是儿童剧,但在当时非常超前,远超儿童剧的范畴。编剧可谓是天马行空,童话、魔法、穿越、科幻......元素众多,包罗万象,像是魂互穿、外祖母悖论、穿越梗、末日人工智能等,在这个剧里都有别提及,要知道,这可是一部 2007 年的剧,除了题材新鲜,剧里还包含许多对哲学的思辨,比如《寻梦环游记》所谈到的「当你被遗忘时,才是真正的死亡」,这个主题在剧中也有相似的体现。

《无敌三脚猫》

《无敌三脚猫》同样是尚敬导演的作品,同样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和大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与《家有儿女》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大人也是「熊大人」,喜欢恶作剧的捣蛋鬼董行暑假被托管到丁克小姨和小姨夫家,没几天就混成了孩子王,带着一群小伙伴,每天在小尾巴胡同上演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闹剧。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儿童和 80 后父母双向成长的剧,它不含任何说教,大人也不是完美大人,他们有整天做白日梦的待业青年、也有为了梦想认真工作的年轻人,他们会因为买不起自己的房子和苦恼,也会因为养不起孩子而选择做丁克一族,总的来说,这部剧的风格接近《好汉两个半》,从大人与孩子的两个视角出发,让观众得以照见自己的生活。

《低头不见抬头见》

这是由一众小品演员出演的情景剧,黄宏做导演,小品演员郭达、姚峰等出演主角,这部剧共 365 集,几乎包括了圈内大部分知名小品演员。剧集讲述发生在四合院里的邻里故事。小院三户人家性格迥异,有着纠缠不清的矛盾,也有着难舍难分的情感。

院里的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角色,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小老百姓的劣根性,非常写实,剧里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化解方式,像极了偷拍我们的真实生活。剧里体现的时代和传统在我们生活中的投影到今天依旧存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渐冷漠、直接,于是,剧里老一辈的正直与温情才更动人。这是一部既能真实反映当下老百姓的平凡生活,又能让我们为之发笑和动容,剧情格局大,剧里很多观念超前,包括对变性的接受程度,这在十几年前的社会环境中可是相当先锋的思想,它能作为一个极好的喜剧代表。

对我来说,情景喜剧意味着什么呢?

我曾不止一次给自己贴上「情景喜剧骨灰级粉丝」的称号,不光是因为我的童年是在一部接一部的情景喜剧中度过,在我长大后,在我的生活出现「劫难」时,它是陪我度过的重要支撑。

之前看到过一条微博说「人一定要有爱好,在最崩溃的时候,可否暂时在爱好里避风,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情景喜剧,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帮我续命,最难熬的那段时间,躲进喜剧世界里,可能是我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一丝丝甜。

我的爸爸妈妈很少陪我,小时候吃饭时打开电视机,找到在播情景喜剧的电视台,是我留住爸爸妈妈的小心机。没有哪种电视剧类型是可以把爸妈同时留在电视机前,也没有哪种场景,比得上情景喜剧带给我们全家的欢乐多,对儿时的我而言,情景喜剧就等于全家人在一起快乐的看电视,很感谢这么多喜剧带给我的快乐记忆和家庭氛围。

短短二十几年,情景喜剧盛极而衰,尽管江湖上还流传着各种表情包,但让我们捧腹的情景喜剧却日渐式微。诚然是情景喜剧对编剧的要求更高,既要求要有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求有台词有趣,还要有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能力,保持尖锐和嘲笑,尤其是当下的观众已经习惯了短视频平台更碎片、快餐式的段子,确实对编剧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影视行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优秀编剧,我们也不必再反复看着老片下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