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我设计了一款可以在手机上抓住灵感的APP,名字叫一念。(为什么我做的APP叫一念)一念通过「复制/共享就是保存」的方式,让人各种阅读场景下可以一步抓取这些文字,不用打断阅读的心流,生成一条条的便签保存起来。

iOS使用共享  安卓使用复制  可一步保存灵感

一念也有一些自己的设计原则,比如我们不做整个文章的保存而是提倡选取文段保存,为的是记录清晰的碎片灵感,以便日后回忆。一段一段的文字像是每个具体的想法,使我们变得与传统保存文章链接的剪藏类软件不同,渐渐地用户开始自发在其中记录一些内容。
就是这么一款简单功能的产品,让我和数万用户结缘。也收到了上千条反馈。我们越发的意识到一念不只是个剪切板或备忘录,它因为灵感而存在。

一念又一念

但随着每个用户便签的增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管理这些灵感。一开始我们认为只需要做一个标签系统或者是文件夹系统就可以解决。但随着深入的探索,我们发现了传统备忘录管理的弊端:在面对大量的便签时,备忘录依旧会让你遗忘。
一个手机的屏幕就那么大,一屏能浏览到的便签最多也不过7条,长此以往记录的越多,早期信息的沉积也就越多,有时打开软件懒得向下翻阅,遗忘的也就越多。而传统备忘录鼓励记忆的方法则是通过分类。用文件夹或标签以增强记忆。

使用文件夹管理便签
使用标签管理便签

使用分类处理知识时是非常好用的,因为多数成型的知识都具有框架性,甚至书籍的编排就是通过大纲式的树状结构来组织的。但当面对一个随机产生的碎片灵感时,我们有时并不知道它归属于哪里,如果我们要强行分类的话,就得依照我们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不仅如此,碎片化的灵感增速还非常快,即便是当时你想到了一种很好的,穷尽的结构,在不断新增的灵感面前依旧显得十分的无力。

这种无法管理的挫败感不禁让人怀疑,我通过简便的方式快速保存的灵感终究会淡忘,这究竟有意义吗?我发现,问题并不出现在保存灵感本身,而是出现在处理方法上。分类不是万能的,只是传统如此。

念念相生

如果是大脑,我们会通过相似性将灵感与灵感相关联到一起。
直到新的触发出现时,我们不仅会想起这个灵感,我们还会想起与这个灵感相似的其他的灵感,像是激发了一片神经元一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能取用,还会因为灵感和灵感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

我意识到关联是灵感管理的解决方案,它甚至还能产生新想法。
无独有偶,卡片盒笔记法就是一种类似关联的笔记方法,来源于尼古拉斯·卢曼,其中有趣的是他建立了一种双向引用的关系,可以将他记录的笔记以上下文的方式串联起来。关于卡片盒笔记法和卢曼的介绍网上已有很多,在此就不展开赘述了。(感兴趣的可看: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王树义老师
而照搬卡片盒笔记法的思路是局限且难以兼容的,一念是针对碎片化灵感而生,我们需要独立来看双向引用在灵感中的实用之处。
双向引用可理解为一个又一个的想法相互关联而成:这让我联想到了凯文凯利提到的分布式设计,在分布式当中,每个节点只需遵循简单的规则,而系统会自涌现出某种结构。在这其中,每个新增的灵感只需要去选择与之关联的灵感,就会自成网络。

分布式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每个节点的加入和离开,都不会破坏结构本身。这种设计颠覆了自上而下的管理设计,而是通过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方式将事物重组。

这种特性对于快速增长的灵感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当我们无法很好的归类时,我们可以通过关联来将已有的灵感联系起来,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灵感结构。它可以容纳不断的新增,也可以接受频繁的删除和调整。

@慊 使用一念app管理自己写小说的灵感

面对关联,我们对于灵感需要有一套新的理解方式:

灵感应该被触发,而不应该被记忆。记忆是为了快速找到想要的灵感并取用,但相互关联让我们不需要记住具体的内容。而是在我们想要时,以一个关键词为索引,将一片相互关联的灵感小网络取出,这样得到的是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但又不仅仅止于关键词。


灵感当下可以无意义。我记录下了一个灵感,并不意味着我需要马上去关联什么东西,这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而事实上,灵感可以在未来作为其他灵感的关联原料,来建立起新的小网络。

灵感泉涌

通过关联+单层文件夹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将已经有清晰分类的内容通过文件夹堆成一堆;将不清晰分类的内容通过关联先形成连接。...

等待足够多的灵感自组织成网后,一念将成为独属于你的灵感仓库,为你管理大脑难以记忆的海量灵感。
或许,我们都可以从「一念」开始,从简单的剪藏开始,

然后慢慢的开始有自己写的灵感

慢慢的灵感和灵感之间开始产生联系

慢慢的联系开始激发新的灵感

如此往复...
 

一念,又一念,而后念念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