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一直浸染于信息过载和信息碎片中,一方面各种信息流在不断冲刷我们的信息获取窗口,另一方面信息停留在脑中时间过于短暂。据新榜2019年统计,公众号文章平均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能看完全文(而对于我写的大几千字长度的文章,一般读完率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短视频必须在“黄金六秒”里抓住眼球,否则观众就会划走。
因此,有很多人即使渴望获得一些更深刻、系统的见解和思考,选择去读一本书,也苦于早已被所处环境改变了信息接收习惯,完全静不下心来看书。
我就是这类人之一。大概始于与同伴讨论深度问题和写深度文章,我发现靠网上搜索资料已经无法满足我的知识要求了,因此开始决定看书,而且决定硬着头皮先看完这本已经很多次“决定硬着头皮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1 为什么要读书
在看这篇文章的人啊,如果你也焦虑于每天的信息眼花缭乱,焦虑于自身认知提升,加入读书的队伍吧。虽然所有人从小就在被灌输读书这个观念,但是我在此提供一些更现代的角度。
第一,书(文字)的信息密度是很高的。正常人的语速是200~300字每分钟,而阅读速度可以达到500~1000字每分钟,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视频能承载的信息量远不如文字。(当然,也有很多知识用视频方式表达出来比文字更直观,不是一棍子打死)
第二,书是某领域专家的集大成之作。撇开滥竽充数的垃圾书,一本好书往往是在某个领域深耕了五年十年的人写出来的,它能为你构建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并且提供详细的填充这个框架的内容。
第三,《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提到,阅读有两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是我们自己在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的东西时,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了。这样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
第二种意义是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
在我看来,(大部分)自媒体往往提供的是第一种意义。首先因为碎片化,读者在看自媒体文章的时候很难做深度阅读,反过来自媒体只占用读者几分钟的注意力,也很难写得很深度。其次,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为了流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必须要把自己的内容简单化,水平高的深入浅出,水平差的就泛泛而谈。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读书获得认知(理解力)提升,再以自媒体的内容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第四,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很多思考和发现,可能都在前人的书里写了。反过来,前人的书里可能也写了当今还未重视的一些思想。如果信息接收永远来自当下,那么永远获得不了超越时代的认知。
例如,作者有一句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现代人受到报纸与杂志风格的影响,大多数作者会将段落简化,以符合快速与简单的阅读习惯。
要知道,这句话至多是1972年写的,50年过去了,到自媒体依然适用。
2 对书的简要介绍
这本书(原始名How to Read a Book),最初写于1940年,在1972年经过改版后成为当前的最终版本,商务印书馆于2004年初次出版,2014年又出版了一次。这本书在读书届可谓是圣经一般的存在,1940年刚出版时便占据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一年之久,如今在网上只要搜索读书方法,必提此书。
作者介绍此书为:
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
按照我在上一小节中第三点的逻辑,此书乃必读佳作。
但这本书也有很大的缺点,一是中译版很多地方翻译得佶屈聱牙,无法读下去;二是原书的结构莫名其妙,标题层次根本无法体现书的层次。这个也是豆瓣上很多书评的共同结论。
对于第一点,好在翻译得不好的地方往往都是举例,我自己就直接跳过了,也应了书里的一个方法:“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对于第二点,我按照我的思路对我感兴趣的部分做了思维导图,也应了书里一句话“你用不着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
本书讲了三大读书方法,一是检视阅读,也就是略读或速读,主要目的就是快速掌握一本书在讲什么,决定自己要不要仔细看;二是分析阅读,也就是详读,把一本书看清楚;三是主题阅读,做研究的时候大多会这样读,面对一个主题,用检视阅读挑出相关的书或章节,然后横向比较阅读。另外还以一些类型的书为例讲了讲如何读这些类型的书。
3 检视阅读
略读应该是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略读的时候到底应该读什么、略什么,可能就不是很明确了。
书里点出了几个需要关注的点:书名、序、目录、索引、宣传文案。这些部分看完基本上能对一本书的主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其实这不算真正的略读。略读需要再挑跟主题相关的几章读一读,然后开始翻阅全书,“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比如我,看到快结束时候就会有一种终于要看完的感觉而草草了事,但最后两三页可能正包含了作者对自己的总结。
阅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碰到不懂的地方就跳,第一次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要目的是先读完。
作者最后提到,
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我想,如果你能用纸笔写下来回答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略读。
作者还说到了一个让我意外的观点,
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
我以为分析阅读会需要专注,殊不知检视阅读更需要,可能原因是检视阅读是短时间内跳跃的,如果精神涣散,自己就跟不上自己的跳跃了。从中可以引申出的另一个结论是,碎片化真的对阅读一本整体的书没什么好处。
在略读方法论中,我知道的还有一个是“雪球速读法”,来源于一本书《雪球速读法》。在咱们少数派上也有作者写了一篇文章。
1. 在 2-3 分钟内把目录反复看十遍;
2. 在 5-6 分钟内把前言和后记反复看 5 遍以上;
3. 在 5-6 分钟内像看报纸一样浏览全书文本,基本只看标题 经过以上三步,其实你在15分钟内就把全书浏览了一遍,且其实能够说出基本大纲;
4. 在剩下的 15 分钟内反复看文本,逐步扩大阅读范围,比如第二次只阅读标题+副标题+感兴趣的部分,再接着重复“高速大量循环”。
这个方法里我比较无语的是时间的限制,觉得没什么必要,其实去掉了时间限制,就跟上文的方法没什么区别了。不过,这里面提到的“循环”的概念倒是有可借鉴之处,所谓循环就是加深印象。
而且,这个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读者拥有一个“杂学资料库”,这样才能在追求速度的时候知道一本书在说什么。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你已经有了领域知识,当然对这本书的内容很熟悉,感觉是说了一句废话。
4 分析阅读
作者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讲如何做分析阅读,分成三阶段或遵守三个规则:
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是的,这本书翻译的就是这么看不懂,大家意会吧。我在下文的叙述,基本上把本书作者的叙述提炼、翻译了一遍,基于了但不一定完全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1. 规则一
像略读一样,知道书的类型,是实用性还是理论性,然后能用最简单的句子说出书谈了什么。
把书的纲要列出来,这个时候就推荐用上作者写书时还未出现的东西——思维导图了。而且,列纲要也不用按照作者的原样。
找出作者问的问题,或解释的问题。
2. 规则二
找到作者在本书中的关键字,明确他对这些词的定义。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上学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总要考名词解释,后来才领悟对专有名词的定义是知识的基础,一致的定义是双方沟通、辩论的基础。
找到作者的主要论点,尤其是作者在一句话内给了多个论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分开抓出,因为你可能只赞同其中两个、反对一个,这种时候你就不能说你同意或反对作者。
找到作者的论据,梳理推论过程。同时要分析出作者是如何论述的,就像数学一样,看看他认为哪些是定理,哪些是公理。
找到作者遗留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有哪些是作者无法解决的。其实这是读学术论文时候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写新论文一定来自于旧论文未解决的问题。
3.规则三
不要在读完书之前匆忙反对作者,而要先“了解”。进一步地,最好也把一个人的著作全看完,因为他的几本书可能是互为补充的。其实这不但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平时生活。所以,不要为争强好胜而反对作者。
反驳一本书的几个角度:作者知识不足,少了一些知识点导致他的推理有错误;作者的知识是错的,所以结论肯定错的;作者逻辑有问题,推理不成立;作者分析不够完整,有漏洞。
其实当我看完这些的时候,我还是蛮认可的,把以上都思考过,确实能达到精读一本书的效果。
5 辅助阅读
作者还提到一个辅助阅读的概念,指利用其他的力量来帮助你理解书的内容。
一种是有相关知识的人。
另一种是其他的书。
对于他人提供的导读和摘要,作者却认为最好不要看。
就算他们写对了,可能也不完整。因此,你可能在书中发现一些重点,而那些导读者却没有发现到。阅读这类导读,尤其是自以为是的导读,会限制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就算你的理解是对的。
作者认为导读可能根本就是错的,写的人也许完全没有理解作者的意思,从而写出来的东西会误导读者。
6 主题阅读
其实我反而觉得主题阅读是各位在这几种读书方式中,使用过的概率最大的。回想一下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你一定用了主题阅读方式。我在前文写检视阅读的时候,提到雪球速读法,其实也算是可以作为主题阅读的开头,只是我懒得深入研究雪球速读法。
作者为主题阅读划分了五个步骤:
1. 找到相关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语言
我翻译一下就是,就是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作者在谈什么。
3. 厘清问题
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
4. 界定议题
如果检验过后,所有的作者提供的答案只有正反两面的意见,那么这个问题算是简单的问题。通常,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
当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参与的议题。
第二句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个问题,看到的第二个人给了相同的答案,第二个人的就没必要仔细看了。
5. 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解答。
主题阅读得自己比较各个作者的观点、论证过程,找到想要的答案。
最后,作者还很贴心的提到了一个我们仔细一想就能想到的悖论:
除非你知道要读些什么书,你没法使用主题阅读。但是除非你能做主题阅读,否则你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主题工具书,不过在2021年已经完全不需要了,在网上一搜,很多话题都会有前人列出书单。
在本篇读书笔记中,我漏掉了书中一个章节“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一是这部分写得让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二是这种方法过于实操而且个性化了,我还是觉得各位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更适合自己。
回到本文标题,如何泰然自若呢?我觉得是详略得当,当对一本书有兴趣之后,拿起来先检视阅读,如果是自己满意的,就开始分析阅读。如果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进行主题阅读。互联网上的碎片信息多半是有事实信息,而非见解信息,用书中的见解来体会现实世界,我相信一定能化繁为简。
最后,祝各位开卷获益。
参考文献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 艾德勒,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