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最初接触 iPhone 摄影1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七个年头,拍摄用的相机 app 和后期用的 app 都是用了不少。最后让我固定下来,并且基本确信不会再变的组合是相机 Halide + 后期 Adobe Lightroom。

这个选择主要是基于我在两年前突然认识到 RAW 照片优异的质量。Halide 是一款非常简洁但功能强大的相机 app,它能让你控制 iPhone 在拍照时所能手动控制的各种参数。同时它还有非常强大的辅助功能,可以让你随时把控取景时的曝光和对焦情况。本文会在第一节浅谈 RAW 照片的基础知识,关于如何使用 Halide 拍摄 RAW 格式照片,可以参看 这篇文章

用 iPhone 拍摄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也基本没有用过真正的单反相机。但手机摄影独具便捷和亲民的特点,让我相信有更多读者希望能优化自己的 iPhone 摄影工作流,而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诞生的意义。

在谈修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 RAW

我先谈一下对 RAW 照片的认识。

在一些相机 app 中会有一个 RAW 模式的开关。如果你打开这个开关,那么这个 app 就会默认拍摄 RAW 照片。RAW 不是一种固定的文件格式,而是表明你的照片不会经过自动处理,只尽可能保留拍摄时获取到的所有光学信息,各个相机厂商拍出的 RAW 照片格式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iPhone 上的第三方相机 app 拍摄的 RAW 照片是 DNG 格式2的。

Halide Camera app 的 RAW 模式开关按钮

「计算摄影」这个概念在近来被强调得越来越多。简单来说,在你每一次拍照时,你的手机都会进行大量的运算,来对你的拍摄结果做一个自动的调整,平衡各个区域的亮度和色彩,让它看起来更加鲜活。对于智能手机这样一个具有一定运算力的设备来说,出色的摄影算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相机光学元件的不足。

乍得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非常「划算」。但事实上,计算摄影常常会在处理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压缩,于是我们最终得到的成品图会丢失大量的,拍摄时获取到的光学信息。所以,当你放大一张经过如此处理的照片后,你会看到很难看的细节部位,这种难看通常被称为「涂抹感」(下面的对比图都对焦在同一点,并经过了 Lightroom 的自动调整处理):

左:JPG,右:RAW(DNG)

更糟糕的是,这种计算摄影的流程通常是不可逆的。如果你觉得它调整得不好或者不足,那信息的丢失也会让你很难对这张图进行后期加工。

所以,如果我出于审美相关的目的,希望拍一张有后期空间的照片,那么我常常会选择 RAW。一张 RAW 照片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照片的细节信息。另外,虽然没有 HDR 加持,但 RAW 照片本身就能保留更多的光线信息,所以也能得到可观的动态范围。

当然也有不适合拍摄 RAW 照片的情况。比如,拿我的 iPhone XR 来说,在低光环境下,Halide 的自动曝光算法经常会优先增加曝光时间,导致高光过曝的同时还会使运动中的物体拖出虚影(拍虚)。这时,iPhone 自带相机的计算摄影反倒是能让你轻而易举地拍出一张曝光正合适且能用的照片。

左:JPG,右:RAW(DNG)

可以看到,左侧「计算摄影」得到的图片相比右边的 RAW,减少了大量的噪声,但牺牲了一定的清晰度(比如地砖的纹理)。另一方面,右边的 RAW 图片导出后可以看到又大又硬的颗粒状噪声。

手机端的 RAW 照片后期处理——Adobe Lightroom

你可能听过「直出」这个词。对于用手机拍摄的自拍照片,或许「直出」意味着不磨皮不美颜等等。但是,对于 RAW 直出,完全没有后期也就意味着你的照片完全没法看。在下面的例子中你会看到这种情况。

前面已经提到, RAW 照片的文件格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 JPEG 或者 HEIF,这导致许多常见的照片编辑 app 无法编辑甚至无法打开 RAW 照片。此外,为了编辑 JPEG 和 HEIF 格式照片而设计的后期工具也常常会在编辑 RAW 照片时显得力不从心(从调整的效果和运行效率来看)。在这种情况下,原生支持 RAW 格式处理的 Adobe Lightroom for Mobile 成为了我在手机端进行照片后期的最终选择。

一句话概括 Lightroom:如果你需要处理照片的后期工作,那它什么都能做

我选择「修图」app 的历程可谓曲折。在我的选择最后固定在 Lightroom 上之前,我主要用 VSCO 和 SKRWT。前者大名鼎鼎不用多说,后者是一个专门用来调整照片透视(perspective)的工具,相当简洁好用。

后来我突然发现了 DNG 照片可观的后期空间和未压缩的画质。作为 iPhone 上当时唯一能有效处理 DNG 格式的 app,Lightroom 也就成了我的选择。通过订阅 Adobe Creative Cloud,我也解锁了 iPad 和 Mac 版本 Lightroom CC 的全部功能,还有 1TB 的云同步空间。

不仅如此,连 VSCO 都给 Lightroom 开发了一套预设。事实上,这套名叫 VSCO Films 的预设曾经是 VSCO 公司的主业。对于深受 VSCO 审美观影响的我来说,Lightroom 不仅没有带来切换工具的陌生感,还让我有了编辑每一个预设的每一个参数的选择权。

VSCO Film 曾经的商店页面

当然,我也不总是预设来处理照片。多年的修图经验让我很快上手了 Lightroom 的强大功能。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过试用之后觉得如此爱不释手的 app,甚至一度为了跨区无法付费想掏钱掏不出去而苦恼不已。

我的 Adobe Lightroom 修图流程

在 Lightroom 中导入一张照片后,你会看到大量可以调整的参数。这些滑块分工明确,协同作用的时候更是相当复杂,但是如果你对你的原片有个大致的期望,那么这些调整工具的协同作用将如同魔法。比如下面这张图:

未经调整的原片,是坐车路过这座桥时歪歪扭扭的抓拍

在 Lightroom 中经过重度后期,它成了这样:

最终成品

为了不把修图过程写得过于无聊,但又能展示 Lightroom 都能做些什么,我就简明地解释一下我对这张图片做过什么。下面是 Lightroom 的功能菜单,它们被分成三组:

Lightroom 的大菜单

我们不急着展开来讲,因为,如果你没有实际需求,那么这些选项看起来会非常复杂。我们结合例子来说。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这张 RAW 原片看起来非常的黯淡,而且根本看不到什么值得突出的主体(其实我是想拍远处的雪山,但是我的 iPhone XR 只有一个广角镜头)。

这时候有两件首先要做的事,第一是按一下「自动」按钮,让 Lightroom 用自己的 AI 来帮你把这张图的光线变得稍微鲜活平衡一些。对于一些光线明暗区间很大的图像,这个「自动」功能会尽可能帮你把亮到刺眼的部分调暗一些,并把暗到看不见的部分调亮一些。

使用「自动」功能前后

接着是把你想要凸显的主体部分给裁剪出来。对于这张图来说是后方的雪山。当然,对于这张仓促抓拍的图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它的视角是歪的。我们希望把它调正,也就是说,让马路崖、道路标线和水平线同时平行。在 Lightroom 的「几何」菜单里,你可以找到你需要的选项。调整它们,效果是这样:

是不是还是感觉有点抽象?

对于这个「怎么都调不好」的问题,Lightroom 的解决方案是,辅助线。像这样:

用辅助线功能校正透视

所以它几乎能完成 SKRWT 的工作。调正之后是这样:

透视校正后

接着就是各种常规调整:曝光、曲线、对比度、分离色调、锐化等等。因为这些功能在调整细节的时候显得过于抽象,在这里我通过一些比较明显的情境来讨论几个参数,举个例子。

首先我们看一下预设。所谓预设,字面意思就是已经打包好的一系列调整,你可以直接把它应用到你的图片。这里3我用的是 VSCO 在它们的移动 app 大获成功之后推出的模拟移动预设的预设包 VSCO Mobile Presets 02:

应用预设

一般说来,用预设来模拟一款胶片的效果是很现实的,比如

  • 胶片的色偏可以用固定的白平衡、色偏(tint)、高光和阴影的分级调节(grading)、分离色调调节等参数来实现。
  • 对不同强度光线的光学灵敏度可以用固定的高光、阴影、黑白色阶、曲线等参数来实现。
  • 噪点可以用「颗粒」效果实现。

因为应用预设后,光线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整张图片的动态范围4变得很糟糕,这里我们再用一次「自动」,以方便我们进一步的调整:

应用预设并自动调整后

这时我认为上方天空的蓝色过于偏绿且饱和度很高,很妖艳;同时,下方的绿色和土黄色让整张图显得很乱,也不利于突出雪山(主体)。这里我就直接用分离色调工具来调整:

分离色调调整

这时,下半部分的黄色和绿色调依然非常抢眼。这时可以用「选择性编辑」来调整照片的某一个特定部分。有三种选择编辑区域的形状:自定义画笔、椭圆形和线性渐变。在这个例子中,因为我们需要调整的部分和不需要调整的部分之间有直线型的分界线,所以我们使用线性渐变:

线性渐变功能,属于「选择性调整」工具

可以看到,这样调整之后的效果已经非常类似最终的成品,我也就不再展示其它微调了(其实是 15s 的录屏转 GIF 时长限制实在难受)。其他的调整包括大幅减少自然饱和度(vibrance)和饱和度、提高清晰度(clarity)和除雾效果(dehaze)、增加小尺寸噪点、锐化等等。

技术不佳的我似乎也无法复现当时的编辑结果。这时利用「版本」工具,就可以快速地应用之前的调整,甚至还包括一些 Lightroom 认为大幅调整后值得保存的版本:

版本和自动版本

整体来看,是什么让 Lightroom 更优秀?

因为我主要在手机和 iPad 上用 Lightroom,所以我会格外留意它的移动 app 究竟是不是精致易用,又足够强大。事实上,Lightroom 也很少让我失望。接下来我从「功能是否强大」、「上手是否容易」、「操作是否便利」三个方面来讨论 Lightroom 究竟为什么让我如此爱不释手。

强大而丰富的功能

首先来看 Lightroom 是不是拥有足够强大的功能。

一款摄影后期 app 主要被「除了基础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定义。比如,你在任何能够调整图片的工具中都能看到调整曝光、对比度、高光和阴影的滑块。这时,如果一款 app 还支持更全局而底层的调整,比如曲线,那么需要这一功能用户就会转而使用这款支持曲线的 app。

Lightroom 的基础功能或许就已经能够胜任大多数的手机摄影,而且还是免费的(之后我们会单独介绍免费功能)。曾经一直使用 VSCO 的我于是也就几乎没有经历工具转换的顿挫感。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和对图像调整要求的增加,Lightroom 能提供的调整参数可谓是覆盖了一张图的方方面面,能让你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手段,来把一张照片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我来举例说明一下 Lightroom 覆盖的功能范围有多么广:

修复功能:包括所谓的修复画笔和仿制图章功能,能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移除或者遮盖图像中不需要的主体,比如乱入取景框的路人。Lightroom 会自动帮你匹配环境色和光线。或许是为了尽可能少地牺牲图像质量而保留图像细节,Lightroom 的这个修复功能或许不如一些基于 AI 的工具那么「智能」。

曲线和分离色调曲线:可以允许用户精确地修改每个亮度范围在图中的表现,还可以分别对 RGB 三个成分进行调整(转换动图的过程会减少颜色数目,但是也大概能看出调整曲线对图像的影响):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曲线的作用:把最暗部变得最亮,而把最亮部变得最暗,你就可以得到一张负片。

颜色分级控制:允许用户分别调整高光、中调和阴影部分的色偏及其饱和度。当然,你可以自己决定多亮的部分算是高光,多暗的地方算是阴影:

颜色分级控制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我给「中间色调」,即「既不太亮,也不太暗」的部分给予红色的色偏,然后利用「平衡」参数来改变系统对「什么亮度算是中间色调」的认识。

颜色混合:也就是分离色调调整,分别调整图中红、橙、黄、绿、天蓝、靛蓝、紫、品红色的色偏、亮度和饱和度。只保留一个颜色的饱和度就可以获得这种效果:

颜色混合功能

如果你难以决定你想要调整的主体究竟属于什么色调,目标调整功能能让你直接通过在该物体上拉动就改变它的色调:

增加噪声:位于「效果」选项卡内,允许用户控制早点的数量、颗粒大小和锋利度。

减少噪声:位于「细节」选项卡内,允许用户控制降噪的程度、被移除噪声的范围和对比度。同时,「减少杂色」功能作为降噪的补充,允许用户在移除细节部分的噪点的颜色的同时保留噪点本身。

水印:允许用户在导出时向任意位置加入文字或图像水印,支持设置字体、字号、透明度等参数。它让用户既可以加入普通的文字水印(下图左),又可以加入提前准备好的这种基于任意自制图片的,或许可以密密麻麻(丧心病狂)的水印(下图右):

自定义水印功能

这些功能或许说大不大,但是市面上的确有单独拎出其中一个,就能做出十分精致而强大的 app 的例子。比如消除照片噪声的 CleanPics、专门为照片加水印的 Impression5,还有若干年前红极一时但是我忘了名字的可以只保留彩色照片里某一个单独色调的 app。

新用户友好性

加上对预设的支持和市面上众多的预设包,Lightroom 在新用户友好性方面可以说是做得非常人性化。一般来说,一位从没有用过一款 app 的用户在刚上手时可能不知道该去使用哪些参数,而 Lightroom 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友好:你只要按一下「自动调整」,Lightroom 就会在自动调整的同时把调整过的参数都给展示出来:

注意自动调整过的选项都被用小白点标注了出来

对于新用户来说,一款需要订阅的付费 app 如果想要吸引注意力,那就需要让用户试用到一定深度的功能,而 Lightroom 的免费功能简直强大到可怕:除了前面展示过的「选择性调整」、修复功能和视角调整外,其他的功能都是免费的。可以说,就算不付费,你也能够用到远远优于 App Store 绝大多数摄影后期 app 的强大功能。

在小屏幕上的表现

作为一款全平台通用的 app,Lightroom 的手机版会对一些参数的调整滑块的便利性提供特殊的优化。比如在调整「锐化」参数时,我们经常会担心:如果使用不慎,它会把照片本就有的噪点给进一步加深。这时,我们可以改变「锐化半径」参数,来让 Lightroom 忽略一些最细小的元素,从而不会放大噪声。值得一说的是,如果你用两根手指来操作这个滑块,你会惊叹 Lightroom 在操作人性化方面作出的努力:

两只手指操作滑块时的功能预览

在上面的操作中,第一次移动滑块是用一只手指,第二次使用两只手指。可以看到,在手机这样的小屏幕上很难即时看清楚锐化的效果,从而对锐化半径是否合适做出评估,但是如果你用两只手指调整滑块,Lightroom 将会提供一幅非常清晰的示意图,告诉你什么地方被锐化了,什么地方在调整中保持了原样。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老用户快速准确地调整这些细节参数,还有利于新用户对每个参数功能的察觉。

想要好好做后期的我,也适合 Lightroom 吗?

如果你想同时解锁移动和桌面平台的 Adobe Lightroom CC,那订阅价格是每个月 10 美元(港区为 68 港币)6,价格算不上便宜。如果你已经用过 VSCO、Snapseed、Darkroom 或者 Pixelmator Photo 这样的 app,同时觉得它们在功能或者导出图像质量这些方面满足不了你的需求,那给 Lightroom 课金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之前就很少接触过照片后期,不太明白一些需要手动调整的参数都是在做什么,那或许 Lightroom 还暂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此外再加一点提醒:想要付费解锁全部功能,尤其是云同步功能的话,最好不要使用大陆区的 Adobe 账号。可以考虑利用外区的 Apple ID + 充值卡的支付方式来订阅。而且经验表明,一旦你的 Apple ID 已经给一个 Adobe 账号付过费,但想要解开绑定的话,Apple 和 Adobe 会互相推卸责任,最后你很可能会多次联系两边客服而无果。请格外留意这个坑。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