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管理的七年之痒

是的你没看错,我的时间管理之路还要从7年前说起。

2012年考上大学我才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并且刚从小城市到北京,慢慢适应了校园生活。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对于我来说就是真正的信息海洋,我每天都在贪婪地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到2014年我通过李笑来接触到了时间管理这个概念,并且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才知道原来厉害人是这样玩儿的。于是在2015年我开始亲身实践,认真记录了一整年的时间分配。

第一阶段:机械操作时间管理

这一年我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使用手机软件记录每件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晚上使用十分钟左右把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记录到本子上,每周和每月都会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了整整一年,我对自己的时间分配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通过这种原始的毫无修饰的记录,我才发现原来维持生命活动就需要很多时间,比如吃饭、上厕所、洗澡,基本上每天会用2-4个小时。更别提偶然的发呆和刷微博,一转眼就是两个小时。就像《深度工作》里说的,每天能高效工作4小时就算很厉害了。

必须包含:吃饭、睡觉、洗衣服、洗澡、做家务

这种方法我个人无法长期使用,因为很耗费精力。用了一整年我也没变成习惯,还是会在有些时候忘记记录自己做一件事的开始时间。但它确实如上文所说让我对“真实的时间”有了概念,而不是感觉上的时间。

毕业之后开始被工作事项追走着,我发现我无法主动“使用”我的时间,而是得“安排”时间,也就是从时间管理转到了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当然得采用大名鼎鼎的GTD(Get Things Done),但对于我来说,我只能做到GET THINGS,最后一步DONE始终做不到。

我尝试了基本上所有主流的待办事项app(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吧?只要看到别人推荐新软件就心痒的下下来试用一下)。但这段时间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得更高效,反倒是对于越垒越长的待办清单束手无策,并且十分讨厌自己的拖延行为。 拖延这个问题直到我后来又回学校读研才终于明白了:拖延无法解决,只能和解。待办事项清单不可能全部做完,有些任务的存在只是为了放在那儿,好让我们能做完其他事情。

不断的尝试新的APP,每次都要把资料迁移一遍,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对于APP的探索说到底只是寻找趁手的工具,不断发现新工具并没有帮我做任何实际上的事情。就像攒了一个工具房,但并没有做过任何产品。 拖延不仅是行为上低效,心理上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批判,“为什么我有这么多工具,却没做任何事呢?”

第二阶段:精疲力竭后的极简

对软件的探索到了一定程度我就开始厌倦了,每个软件都有好的地方,但同时一定有我不满意的地方。于是我从什么软件都要试试这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All in one。 也就是开始认识Notion,并逐渐梳理自己的需求,从收集“工具”转向了识别“需求”

加了Notion中文社区后正好赶上社区组织workshop,相比于线上交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更直接。看到大家怎么用Notion之后我才明白它的正确打开方式,于是回到家就开始重新折腾Notion,把所有在使用的软件列出来,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不同工具的适用场景,最大程度发挥每个工具的作用的同时满足我的使用需求,同一个需求能用Notion就不用别的。

比如我用了很久的微软ToDo,虽然它很好用但因为Notion的时间线可以胜任管理待办事项的任务,所以我就完全放弃了任何ToDo类的app。

这一阶段我不再纠结使用什么工具,减少了选择的负担,能够多做许多事情了。但2020年因为在家隔离失去了社会节奏,也就是没有了固定的schedule,我慌了,感觉时间失控了。我又想到了时间记录法,好歹让我知道我每天在干啥吧?不然到晚上就会有一种不想结束这一天的感觉,总觉得今天什么都没干,不应该就这么结束了。

每天白天躺在床上我甚至分不清今天是星期几,于是我重新开始记录时间。这次用的是Toggle,比2015年用的软件好看很多。多平台同步也很快,电脑端有网页版,iOS端有app,但记录了半年之后我就停止了。

Toggle2020年5月记录

首先是因为我会无法面对自己每天有好几个小时都是躺在床上玩儿手机,其次是这种“愧疚”会让我怀疑,难道我的生命目标就是变得“高效”吗?我又不是生来为了工作的,为什么要这么苛责自己今天到底干了多少活儿呢?生命本身没有目的,我不想让自己变成唯目的论的工具人。

第三阶段:目标导向+精力管理

 

这一阶段的时间管理总体状态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律的时候是真自律,不自律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没救了。有些时候就是不想动,想放纵自己干点毫无意义的事情。这种在“自律”与“不自律”、“拖延”与“高效”之间的反复横跳持续了很久,直到最近我才勉强找到一些平衡。经历了前两个阶段我终于明白,人生不是非此即彼,我不是机器人,不能时刻按照轨道前进,我总会有成为“离群的马”的时刻。

想要不做工具人,又想在人类社会活下去,就必须寻找到一种平衡。

首先,得找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空洞的努力或进步。

其实我们学会再多东西,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用的。比如我会做饭,但如果我可以去食堂吃饭,做饭这个工具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场景。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当我没有明确的想要达到的目标或任务,我其实根本用不上时间管理。 只是日常的吃饭睡觉需要管理吗?至少我不需要。很多人会用一种日常的忙碌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例如每天学英语,背100个单词,我不是说学英语不好,只是学会了然后呢?你有要用英语的场景吗?如果没有,那很可能你只是想让自己“学点什么”,来抵抗自己没有进步的焦虑。

最有助于自己完成目标的方式就是从目标本身出发,先找到最核心的任务,再思考用什么工具能够帮助自己高效的完成这个任务。认真思考使用这些工具对你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然后进行判断: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

其次,要做精力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或任务管理。

做一件事真正必须的是精力而不是时间,当我有两个小时,但我生病或很累的话是无法做事的。我在很久之前就接触到了精力管理这个词,但真的要管理精力却没那么容易。精力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注意力,但很少有人能精准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对于我而言要做到精力管理首先是要养成健身的习惯,把注意力的物质基础打好。其次是养成冥想的习惯,有意的训练自己的注意力。最后就是要减少手机的使用,最近换了墨水屏手机,除了出示健康码的时候需要解释它就是黑白的之外,没有任何缺点。至少减少了80% 我玩儿手机的欲望,解锁手机之后只想看书,因为看别的都很难受。

结语

回顾自己七年的时间管理历程,其实也是在回顾自己面对很多事情的心路历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然后在两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就像很多人提倡极简,我也是从非常爱消费走到完全排斥消费,再到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去消费。

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也不会不同的状态。 这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总是很焦虑的人应该试试GTD,把待办事项写下来会让大脑以为这些事情都做完了,然后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放下那些对未来的焦虑。而对于已经很放松的人就得适当的加压,制定更明确具体的任务,并放在眼前随时提醒自己。

我们总是对别人很仁慈,但对自己太苛刻。别人做不好我们可以原谅,但自己做不好却会懊悔好久。我现在终于接受了,自律或者不自律,不是一个永恒的标签,只是暂时的状态。有人因此认为我“不够高尚”,那是他们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而不是因为我最近不自律了就不值得被爱了。

就像放弃身材管理的雷神,他依然是雷神,不自律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而不是永恒的属性,更不是一个需要被谴责的性格缺陷。允许自己有“晃荡” 的时间,这些时间不是浪费,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走到哪儿了,校正一下航线,再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去解决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