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我们不快乐?

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立志当一名作家。高中分科时,尽管爹妈和班主任都劝我填理科,但我还是填了文科。大学选专业时,老爹听说计算机专业吃香,劝我选计算机,我却毫不犹豫地选了汉语言文学。

后来,慢慢知道,作家并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更确切地说,它并没有一个具体实现的途径。但生活要求我有明确的、可以填饱肚子的工作。

于是,我决定效仿那些伟大的作家,把记者作为成为作家的前哨。海明威、奥威尔、马克.吐温,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大四的时候,我去了本省的都市报实习,那里我目睹了正式员工们开心的养老生活,以及那单调且没有意义的工作生涯。

我想象中的记者,是邵飘萍、黄远生那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而真实中的记者,是跑商场、拍吃播,文笔、逻辑、思想三无的凡人;

我喜欢听李宗盛的《凡人歌》,但我并不真的想要成为凡人,因为我仍然是个青年。青年之热血,青年之狂妄。

于是,一个立志要以笔为生的文青,最终决定放弃他所热爱的事物。

很抱歉,我没有实现这个故事的最佳范本:一个从小喜欢写作的人矢志不渝地朝梦想进发,最终成功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虽然我现在的生活其实也不赖,所做的事仍然是自己所热爱的。但我曾幻想过,如果当初就业的环境能好一些,我是不是现在仍然是个文艺青年?

其实相比之下,我已经足够幸运了。从学习到工作,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明确的方向。在一个选择遭遇困境时,又刚好遇到了另一个还不错的选择。自始至终,我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少感到痛苦和疲倦。

但我身边的很多人不是。

高中同学 A,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后来先是在证券所,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又跑到了国企,国企上班没多久因为被别人扣了一口锅而气到哭泣;

大学舍友 B,去了快消行业,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整理仓库、给客人改裤脚,上次同学聚会时只记得他脸上的疲倦;

大学舍友 C,去了银行,做柜台员,每天面对的是机械化的程式,工作枯燥还背负着业绩的压力;

我的女朋友,找工作的时候恐惧而心慌,因为畏惧甚至中途跑去考研,她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读非全时的好朋友,找了一份职业教育的工作,她能力出众,很快做到管理岗,薪资不久就过万了。但她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知道,他们不快乐。

可是啊,他们明明都是很优秀的人。

高中同学 A,高中时成绩就总是班上第一名,高考虽然没发挥好,但仍然上了本省一所重点财经大学,读的是里面最好的会计专业。他在大学里,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考研的成绩也不错,上了很好的大学;

大学舍友 B,念的日语专业,乐于助人,爱好广泛,喜欢折纸、玩纸牌、配音、打 switch。除了打 switch,其他几项都玩的非常溜。他的成绩也不错,大学时还去日本交换了半年;

大学舍友 C,长相帅气、性格非常好,为人大方。虽然他的专业课成绩和我一样差,但当年高考语文也是全省的前几百名。他喜欢金庸,是周杰伦的死忠粉,唱歌十分之好听。另外,篮球打得也不错。

我的女朋友,我最了解的一个人。高中开始成绩就非常好,颜值还高。她高考时的目标是复旦,无奈后来高考严重发挥失常,只上了本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在学校里,她几乎是年年得国奖,得的证书堆起来可以秒杀我五六次。唯一的缺点就是吵架时不讲理。

读非全时的好朋友,和大学舍友 B 一样,日语专业出身,但她没有去日本交换,而是去了东非做志愿者。她写的记录自己在东非的文字,很细腻也很克制,读起来很舒服。我始终觉得她在写作上是有天赋的。

为什么明明是很优秀的人,却没有办法快乐呢?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当前的选择或是按部就班,或是被逼无奈。总之,他们的选择并不出于自己的本心。

以前,我经常汪峰附体,总是问我身边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最多的回答是不知道,其次是没想过。

也有那种提前规划好的,会说:做一名老师吧。

再继续问下去:为什么想当老师啊?回答是:比较稳定吧。

继续追问:那你喜欢吗?回答是:无所谓吧,不讨厌也不喜欢。

每次听到这种回答的时候,我就会很难受,怎么能无所谓呢?怎么会无所谓呢?你到这个世界上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每天玩玩游戏、刷刷视频就满足了?你的理想呢?你的追求呢?你独属于人的智慧的光芒呢?

这时候,你就知道了,专制与控制主义的余毒已深入了我的思想。虽然那已是中二时期的事了,但我仍然觉得,大家之所以不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缺乏方向感。

北京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经提出过一个词:空心病。所谓空心病,指的是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 16 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北大有四成的新生都患有空心病。

不知道徐教授看不看《封神演义》,不过我听到这个词,最先想到的是比干被挖心后,问卖空心菜的大婶的一句话: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可活否?

大婶答: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得死。

以前,我一直觉得,没有梦想是个人的问题,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个锅不应该甩到个人的头上。如果空心真的是一种病,那么哪有得病了不去找病原却怪到病人头上的道理呢?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病症的源头在于糟糕的教育。

二、请把这口锅牢牢地扣到教育的头上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喜欢写作?

首先肯定是源于阅读,因为读了很多东西,所以想要有表达。其次是因为成就感,这种成就不单是外界的,更是内心的,比如写出一个好句子时的激动,觉得自己真是牛掰到爆。

于是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喜欢阅读呢?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老妈带我上街,把我放在书摊边看书,于是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也许又因为小时候家里总吵架,看书可以把我带到另一个世界;

当然最重要的也许是,我小时候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小学四点多就放学了,也没什么作业,所以我有大段的时候可以阅读。到了初高中,就利用下课和晚上睡觉的时间。那时候经常是白天看名著经典,晚上看网络小说,一个汲取精神,一个汲取幻想。

现在回过头来想,最快乐的应该是小学,大把的空闲时间,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少部分时间用来和朋友一起钓鱼摸虾、捉知了、跳格子、掼宝、打溜溜弹、捉迷藏、放风筝...

初中和高中,那就成了悲惨世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寒暑假能从一两个月压缩到十来天。虽然不存在补习班,但学校已经把补习班的工作给包了。

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学些什么,语数外、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听起来就是一串名词,只知道是考试要考,生活中从来没用到过。

好无聊啊。如果不是每天能看点书,真的坚持不下去。学习太太太痛苦了(当然做数学题还是蛮有趣的)。

所以高考后,即使考的也就那样,也再不想复读了。谁乐意在地狱里呆着呢?

话说我现在还在想,我到底是为什么学那些知识?经纬度我忘得差不多了;浮力、阻力、加速度,这都是些什么鬼;氢和氧可以合成水?really?线粒体和叶绿体到底是什么关系!!!

抱歉啊,当年我都是填鸭式把它们记下来的,后来从来没有用到过,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呀。但是你如果问我什么是结构主义、什么是功能主义、什么是格式塔;如果你问我神经元间是怎么连接的;我真的可以很流畅地告诉你。为啥?因为后面都是认知科学里的内容,而我真的喜欢。

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一些我会在大学四年内忘光的东西,work hard,torture myself ;

我在读研结束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想学的东西;

这多么讽刺啊,也多么遗憾啊。如果我能在十几年前就发现自己想学的东西,我现在已经成了专家了好嘛!

我为什么到二十多岁,生命已经至少走完了四分之一的时候,才发现我真正喜欢的学科?难道不是因为我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当前的学习中来吗?难道不是当前的教育体系束缚了我,使我根本无法接触到其他的选择吗?

当前教育的第一宗罪,是它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时间,使我们丧失了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的可能。

正因为我们丧失了探索自己真正热爱事物的可能,我们才会到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方向,不知道将来想干什么。因为在那儿之前,我们唯一被教导和要求的事就是学习。我们除了学习,啥也不会,是名副其实的学习机器。

如果一个人在十几年里都不知道自己想干嘛,我们怎么能期盼仅凭大学时那水到令人发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忽然让我们开了窍了呢?

为什么我们毕业了却找不到方向,这难道不是从小就开始的、因为现存的教育制度就导致的问题吗?这口锅不应该牢牢地扣在教育的头上吗?

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孩,长到大都成了这个鬼样子。现在的小孩会更好吗?

想想看,现在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有早教,启蒙教育;小学了,各种素质班;中学了,补差培优;高中,冲刺高考;有钱的,没钱的,全天候一窝蜂上。是,父母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这么多的班下来,孩子真的还有时间去搞清楚,自己真的想做什么吗?

更糟糕的是,被强迫所进行的学习,往往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效应,转而厌恶当前所学的学科。也就是说,本来学生可能在自由探索的状态下,对某一学科产生热爱,却因为强制性的学习,而使得这种可能转为了厌恶。父母望子成龙,结果是给孩子关上了一扇又一扇门。

每个人,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正视自由探索的宝贵。我们需要让学生保有充分的、接触各种事物的可能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充分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三、不仅是不快乐而已

如果你是三十岁的中年男人,当你摸着自己的地中海和啤酒肚时,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丝焦虑。房贷、车贷、结婚生子,一眼可见的负担将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时候午夜梦回,你会不会突然醒来,然后在那儿思索良久,直到天明?当然你才三十岁,你还能拼几年。

如果你是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你是不是经常睡不着觉?三十岁的咖啡,四十岁的安眠药。与此同时,你开始看王阳明、看佛学,你要在入世中出世,在烦躁与忧愁中找到一丝安定。

三十岁的你,是否在做着想做的事?还是为了生活在奔波?

四十岁的你,是否在世俗的意义上有所成就?还是仍然踽踽于四方形的盒子中,不得伸展?

大部分时间,你是否感觉自己不在为自己活着?你感觉自己为别人而活,或者不为任何人而活?是不是到了四十岁,你仍然没有自己的所爱?

你焦虑、愁苦、你只感到生活带来无尽的痛苦。二十岁的时候你的人生可以无方向地选择,但四十岁的你仍然为你二十岁的选择买单。

你仍然缺乏热爱,所以你缺乏专业性的认同和荣誉感。你仍然只归属于最广泛的群体,你仍然遵循的是最广泛群体的评价制度:财富、地位、功成名就。

你焦虑啊,焦虑于你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始终处于低位。你想摆脱这种评价体系,但你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存在来支撑你。

现在,你五十岁了,你六十岁了。你终于看开了,不看开又能怎么办呢,你都要挂了。

当你终于寿终正寝时,你会对自己说什么?会不会像保尔.柯察金那样,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幸好,你现在还远不到那个年纪,当你脱离学校生涯时,还有大把的机会去找到自己的热爱,还有社会心理治疗、各方面的干预去塑造新的你。

但是,这些不都是现行的教育所带来的恶果么?因为没有热爱的事物,所以只能随波逐流,所以只能选择在经济意义上最稳妥的选择。但是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是找不到心中所爱,是迷茫,是在生存压力下的苟且选择,是未来几十年的痛苦挣扎,是大量的自我修炼,去弥补这从前十几年带来的光阴消磨。

在教育所应该教给我们的东西中,知识仅仅是最基础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教会我们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寻找、如何有自己的眼光。

当我们缺乏了这些,我们所追求的事物都不再有意义。学习没有意义,工作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意义。我们只能偶然在生活的罅隙中,短暂地逃离。

人原来是动物啊,动物怎么变成人呢?通过教育。如果教育是失败的,那我们怎么可能由动物成为人呢?

人只有先成为人,其他的一切才有意义。

即使撇开宏大的意义不提,糟糕的教育所带来的绝不只是个人方向的丧失,它也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崩塌。一个人倘若没有热爱的事物,没有自己的方向,必然会追随社会的潮流,而进入一个稳定的集体和环境中。这就导致行业的分工间,劳动的供给必然是不均匀的。

另一个糟糕的问题是,缺乏方向感的人,很难有创新的涌现,而一定会选择现有的体系加入。现有体系很难把蛋糕做大,市场总量是有限的,而市场只有随着新的行业、新的需求出现,才会产生更多的份额。每个人都有热爱的事物,那么需求的种类必然多样化、同时细分需求集中成行业的可能性扩大,供给双方存在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而新行业就可能因此诞生。

市场永远不存在单一需求驱使壮大的可能性,如果全部的人力供给都涌入个别行业,如果社会只有个别行业可供选择,那么市场是无法壮大的,相反,必然会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到时候,人连机器都没得做了。

尽管,市场存在顶层设计的可能性,将教育功能化为社会的一个子模块,分门别类提供人才。但教育从来不是,自始至终都不是,也不应该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它绝不能也不应该把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一个功能模块。

即使真的做了,看看计划经济的下场。自由市场有 n 多不好,但它是真实需求和供给的反应,计划产生供给,而无法产生需求,而可计划出的需求永远处于少数,多数的需求需要自由的衍生,更多可能性的碰撞。

从经济意义衡量,教育同时是需求和供给的发起器,如果糟糕的教育剥夺了人的自由探索,将选择权降为有限门类,那么最终导致的必然是整个系统的负优化。

当然,这一点都不重要,连人都不是了,还关心社会做什么。

四、让我们快乐起来

这次双减出来以后,很多人都持不看好的态度,他们还会援引韩国的例子,培训班解散后,大批的个人家教开始涌现。教育公平仍然无法实现。

这真是个想当然的想法。即使个人家教真的出现,所能提供的供给也一定小于目前的集中培训。当一部分家长培训无门时,发现自家小孩的成绩和培训前没啥区别,自然会放弃补习。而同时,选择了个人家教的家长,发现补习并没有结果,相反那些没有补习的学生成绩反而提高了,也自然会放弃补习。

另外,选择个人家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信任度、品牌,价值,哪一点不是需要精心考虑的?还有人说选择大学生家教,是不是太看不起老师了?知识结构、重难点,大学生有这水平的话,咱国家多少大学生,那还要老师干嘛?而那些真正精英的老师,难道不会选择回流公校么?要知道,个人家教是没有五险一金等正规保障的啊。

补习不是神,现在的教培行业,大部分的产业价值并不真正在于产品价值,而在于家长不敢不补的心态和由此导致的囚徒困境。线下有多少吹嘘自己是专业级的名师(实则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老师都是名校毕业的(实则是二三本毕业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尽管公校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但最优秀的老师,从占比上讲,始终是公校多。选择去线下机构的,一般都是没有办法进入公校的。

培训班所带来的真正价值,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检验,那些因此提分了的学生,也没有做过双盲测试。

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个行业真的消亡了,除了对产业链上的从业者来说会遭受打击,基本上不会有其他影响。那些提教育公平性的,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双减,对教育培训行业是个打击,但对教育是个利好。学生至少有一种可能性,去探索其他选择的存在。如果从法律上,有一段时间,是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的,那么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这至少是一件好事。他们将来成为空心人的概率,要比我们这一代人小得多。

但是,如果在具体执行时,地方学校为了升学率,剥夺了假期时间,那本质上这和教育机构占据学生的时间也没区别,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存在。

又有人说,双减了没有意义,因为评价体系没有变,好大学的供给是有限的。没有错,只要好大学=好工作=好前程的这套思维体系和生存路径仍然存在,竞争永远都在。所以我们看到,这次的教育改革不止有双减,还有职业教育。德国的双轨制是怎么运转起来的?不单单是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并行,还有学制和就业市场的匹配。

大学并不比职业教育高等,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人才。如果大学的供给因此扩散到职业学校,并有相对公平的就业市场,整体的竞争才能有所缓和。当然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大学,本质上都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功能看待。然而这种计划制的方式仍不可能覆盖所有,真正让竞争得到缓和的仍然取决于创新,以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渴望。

让我们撇开人口、房地产、整个社会结构不谈,只关注教育问题。如果双减政策真的能保障学生的自由时间,那么教育松绑、教育创新就有了可能性。我们留出了这份余地来探索一种新的可能。

当然,自由的支配时间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接下来的事情。如果教育是一种生态,那么生态的自然演化需要良好的空气、光照、土壤、养分,适当的修剪和简洁的演化规律。

如果单纯放任学生,那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很可能流入游戏与各种娱乐活动中。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其他方面的供给,学生必须能方便地接触到有益的信息、人类的菁华所在。我们也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以使得知识本身具备吸引力而不是使得学生一提到 xx 学科就露出苦大仇深的表情。

我们还必须要改革教师的队伍,选拔真正热爱这份职业而非迫于生计将其当成一种职业的人。教师被誉为是灵魂的工程师,而我在学生生涯中接触到的大部分老师都 sucks ,他们不配做一名老师。

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介环境、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这些从一个人诞生之初就开始影响着人的成长。教育绝不只是学习知识那最微不足道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转变看待教育的眼光,我们要让我们的后代,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做快乐的人,做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