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经沧海难为水之 Notion 与 Obsidian

我大概是一年多前接触的双链笔记,因为网络和费用问题,通过 Youtube 上一些博主分享的视频,云体验了一把 Roam Research ,也顺藤摸瓜,找到了 Obsidian 和 RemNote 。

在了解双链笔记之前,我的主力产品是 Notion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而 Notion 的颜值,在一众产品中可谓出类拔萃。

Notion 的口号是 All in one,而一开始,我真有这个想法:无论是我自己的笔记,还是我的工作文档、项目管理,都挪到了 Notion 上。

但很快,我慢慢觉得,相比于其他产品,Notion 并没有特别值得我使用的地方。如果是文档共享、评审,那么用飞书或语雀更方便,同时它们也支持插入思维导图、流程图和三方产品;如果是项目管理,那么 Teambition 也很香;如果是写作,我选择 Typora。

这些功能,Notion 当然都可以做,但总没有其他工具顺手,有一些细微的功能,它并不具备。因此,除了折腾页面的美观度和使用它的剪藏功能外,我几乎把 Notion 当成了一款普通的文档软件在用。

当然,Notion 的交互也曾让我感到新鲜,比如 / 可以呼出工具栏、 block 作为最小单位且可以拖动、链接自动转换为卡片样式、页面可嵌入在现有页面...

我想,后来的笔记、文档类软件,或多或少都有借鉴 Notion 的思路或交互形态。

Notion

那么我是怎么转投双链笔记的怀抱的呢?说来是件很巧合的事。某天我正在看《产品沉思录》里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卢曼的卡片盒写作法。文章看罢,仍觉不过瘾,遂去 Google 之,结果就发现了 Roam Research。

在 Roam 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双链笔记的概念,因此我的第一感知是:炫酷。就像 Notion 以颜值吸引我一样,双链以它的先锋性吸引了我。

尽管我通过大量视频、经验贴,云体验了一把 Roam,但最终由于囊中羞涩、web 端打开困难、缺乏客户端这三个原因,让我不得不选择放弃。在一番比较之下,我最终选择了 Obsidian 作为 Roam 的替代品。

对我而言,Obsidian 最大的吸引力和 Notion 一样:颜值。

Obsidian

除了颜值外,它还有丰富的插件,和在一众双链笔记中最优秀的图谱展示(不过对我而言,网状关系图的展示仍然是存在问题的,后文会提到)。

Obsidian 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令我烦恼的问题来了。因为我总感觉用的不对。本质上我用 Obsidian 写文章、记笔记,和我用 Notion、语雀、飞书、Typora 都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说,我可能更多地用到了超链接去链接一些页面,但这种链接的逻辑,于我而言,和目录没有区别。

我在 Obsidian 上的大部分链接都是如上图这种,本质上是一种目录层级,并没有起到知识关联的作用。这时候我又怂了,尽管我知道是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问题,但我仍然自欺欺人地想依靠换工具来解决问题。

二、宝藏之 RemNote

于是我就寻到了 RemNote 。

对我来说,使用 RemNote 最大的收获不是它可以在结构化的上下文中复习知识,也不是它的 PDF 标注,而是它的使用手册。使用手册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其实告诉了用户:软件开发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产品的、这款产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是开发者眼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方式。

RemNote

对我来说,最有启发的是 RemNote 将 knowledge 以最小单位 Rem 进行划分。Rem 究竟代表着什么不重要(因为我没查到 🙃 ),重要的是它向我传达的理念。

我们正常写内容,总是以连贯的语句作为形式,而缺乏结构化,举例:

​
我今天出门,遇见了一只 🐩 ,它向我撒了泡尿,我很生气。
​

那么这句话用结构化的方式怎样表达呢?

​
# 出门散步
​
- 时间:今天;
- 事件元素:我、🐩 ;
- 交互动作:狗向我撒尿;
- 最终结果:我很生气;
​

上面当然是我胡诌的,正常记日记也不会这样,但如果是结构化的知识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记录的是一段话,而非以 rem 为子节点的结构化样式,那么其实我们并没有明白 DNA 的知识间存在哪些关联,无论是从记忆,还是理解的深刻性上,都不如结构化的方式。此外,如果在一段话中使用双链,我们也很难一眼看穿,所链接的知识点到底是与知识相关,还是只与某个关键词相关。

RemNote 给我打开了书写的新方式,甚至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是用 RemNote 来整理大纲,收集文献的。然而我还是始乱终弃了,它的换行太灵敏导致我总是打错字,以及它终身版的价格( 😭 )。

但凡它打个半折,我也咬牙买了,现在的价格,我只能暂且观望了。

三、沮丧的放弃之旅

RemNote 之后,我又回归了 Obsidian,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直接用 Typora 写 markdown,然后拖到 Obsidian 所在的文件夹中,我就可以使用 Ob 来管理它们。当时我习惯将不错的文章用简悦导成 markdown,再放到 Ob 中做深度阅读。

(题外话:我几乎不使用稍后读软件,由于我一般只使用 PC 端浏览文章,因此要读的文章我会直接使用 Chrome 的标签分组,有时间就先试读一下,觉得不错的会导出来深度阅读。)

Chrome 标签

日子又这样恢复了常态。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兜兜转转了这么多软件,我到现在都没有学会双链的用法。不是说我不懂双链是什么,而是说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去使用它。事实上早在我一开始接触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我就已经读过了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我也一直在使用 flomo,每天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碎片(事实上我发现,当我的时间被工作和学习充斥的时候,灵感碎片几乎不可能诞生,只有深入一个主题并留下思考的时间,才可能诞生灵感)。

flomo

尽管,对于标签、关系,我都思考了不止一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是找不到门路,双链于我来说,除了作为目录,几乎没有别的用途。在我写作或记笔记的时候,我几乎从来没有将内容链接到其他页面的需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链接到其他地方。

flomo

在我使用的几款软件,几乎每款软件的各项功能我都学的差不多了,甚至我还以产品经理的角度去分析它们的产品设计,但当我自己作为用户使用时,我真的不知道我该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功能。

沮丧的巅峰期发生在 6 月初,当时我正在看 SICP,用 Obsidian 记笔记。

SICP 看了一章,我也记了一章的笔记。当我回想起自己记笔记的这段时间(从我开始学 HTML 开始),我开始受不了了。因为我所记录的这些笔记,完全都是垃圾,我从来没有回看过它们。

我又想起,自己从上学开始,一直到工作后考非全研究生,除了错题本外,几乎从来没有记过笔记。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笔记,而是我明白了这个知识,然后再通过习题模拟或背诵来习得这个知识。

再一次,我放弃了记笔记,回到了简单的看书、做练习的状态中。所有的记录简化成:

工作文档全部使用飞书;

习题本使用语雀;

使用 flomo 记录瞬时灵感;

个人总结类文章使用 Typora ;

我终究成了一个逃兵。

四、插播之个人放弃史(Nonsense,可跳过)

我是从 18 年前开始自学编程的,从 python 开始,学过吴恩达的机器学习、崔庆才的爬虫课、还在 kaggle 上自学过一段时间。后来我还学过一段时间的 C 语言(翁恺老师的课),再后来我还学过前端三大件,敲过 FrontCamp 的习题,听过 FrontMaster 上的课。

说实话学这些东西,都是功利心驱动。我大学学的是英语,读研又读了新闻传播,偏偏从事的岗位却是产品经理。在互联网行业,如果不懂技术,总是感觉很虚。所以我最初学习 python ,完全是因为刚入行时的恐慌,到后来机器学习很火,又想着去学机器学习,抢一波风口。

到后面专业能力上来了,知道了产品经理真正应该专注的内容,就不慌了。可是又想着 30 岁以后可能没工作,还是要自己掌握话语权,于是又想学前端去做出一款自己的产品,自给自足。

由于自己平时要上班,周末要上课,只能是挤出时间来学这些内容,除此之外专业性的内容也不能落下。于是就觉得时间很紧,而且很不快乐。紧紧张张、紧紧张张,慌慌忙忙,想着一目十行,一小时速成最好。所以总是一门语言学到艰深处,遇上不会的,就想着放弃。放弃着放弃着,自己就没信心了。

我自己反思过,也许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改变记笔记的习惯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经常放弃的心态。一旦尝试不成功,就想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圈。

改变来自于 SICP。我是因为学习函数式编程,才真正觉得编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它和阅读一样,是一种愉悦的智力活动。可是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功利心的驱动下学习编程,很多滋味都来不及细细体会。因此在今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决心将编程作为一门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我选择的学习计划是 Teach Yourself Computer Science 。 该学习计划的第一本教材是 SCIP。

目前我已经看完了 SCIP 的第一章,大概 50 来页,花了有一个月的时间,做完了第一章所有的习题。

语雀

老实说在学这本书的时候我有 n+1 次想要放弃的念头,除了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外,从大学开始我再没接触过数学,所以看到斐波那契数列、牛顿平方根、找零钱,简直头都大了。

基本上每一道题,都能难住我很久,有时候一道题,我要想两三天。可是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就觉得,这只是 MIT 的入门教材啊,MIT 可是我的未来梦想学校啊,我难道连门都进不了?想到这里,我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当我以龟速读完了 SICP 的第一章,我蜕变了,我不再是逃兵了,我成了一只光荣的坚持下来的菜鸡。可能是练习了一个月数学题(抽象逻辑题),我胆儿肥了,也许我在一个月里就变聪明了呢!

于是我又又又又一次踏上了记笔记的道路上。

五、再次出发之快乐的小菜 🐔 与平价替代品 Roam Edit

一直以来,在使用笔记软件的时候,我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我总是在想着某个功能该怎么样,而不是想着我的笔记该怎么写。

David Perell (网红写手?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曾经这样评价过 Roam Research :“A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ideas”。这句话当然是在夸 RR 的,不过我想到的却是:如果把 RR 比作编程语言,那么重要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背后的 idea。比如 OOP、封装、递归、过程作为参数。

又忘了谁说过(也许是我自己):思想是从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那么笔记也是一样,它应该是对我的 mind 的映射,我不应该关注笔记软件有哪些功能,而应该关注,我要怎么组织我的思想,在组织思想的过程中,如果有需要用到的功能,我再去查询该功能的用法。

先前已经说了,RemNote 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我们应该以 rem 为单位来组织概念。这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那么它就是我的 mind 的基础架构。

这一次我选择了 Roam Edit ,618 期间我以 618 的价格购入了它的永久版。说到这款产品,只能它是像素级的“借鉴”了 Roam Research,我目前还没有发现它自身独特的产品理念,只是单纯把它作为 RR 的平价替代品(插播:RemNote 是有自己独特的产品理念的,财力充足的小伙伴真的可以考虑)。

如果有同我一样比较穷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 RE,目前基础功能都比较全,二版会增加闪卡复习和 PDF 批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它的同步功能经常出问题,最好是关同步,用客户端把数据存储在本地(借用坚果云同步)。另外它的微信服务号挂了,App 端的体验也是一言难尽,所以我仍然在用 flomo 记即时灵感(吐槽:要是少楠学长出类 RR 的产品就好了,相比于国内目前的仿品,我更放心他做的产品)。

上图是我在对 PKM 做主题阅读时的笔记,遵循的是以 rem 为最小单位的方式。我写 PKM 的时候,因为意识到 PKM 可能还会有个人知识管理这样的表达,所以我又建了一个同义词页面:

Roam Edit

这里存在一个坑,比如我最初写的时候,是按照下述图片中行二的方式组织的。

但我后来才反应过来,行二根本不是同义词的关系,它实际上是有层级结构的。PKM 、PIM 和知识管理工具都应该属于知识管理的下级。

PKM 的上述定义是我读论文时记录的,可是记录完后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补充一些内容,于是我在下面加了“相关工具”,这时候相关工具下是没有内容的,但我又并不想跳出当前的阅读状态,于是我很自然地使用了双链,创建了一个名为“知识管理工具研究”的新主题。

这是我对双链的第一种用法,它是从我书写的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绞尽脑汁琢磨出来的。我将这种方式称之为“挖兔子洞”,当我不想脱离目前的文档流时,我就在这里挖个 🕳 ,留着后面填坑。

挖兔子洞的时候,有时候会遇上惊喜:有的兔子洞先前已经挖过,并且坑也填了,所以内容会自动链接起来。

使用双链的另一种情况,是当知识本身杂糅时,这时候会将杂糅的内容以链接的形式放到其他页面

在论文中,提到了 KM、PKN、PIM 的定义,其实它们不应该属于 PKM 的类目下,因此我先挖了个兔子洞,然后先跳转兔子洞去填坑,挨个填好后再回到当前的页面,继续阅读。这样做,对我来说,知识点不是杂糅的,而更有利于知识点间独立的发展,以及更好地看清彼此的关联。

到这里为止,我对双链的使用都是在说:我这里需要一个内容,那么我先创建一下,再看看我之前有没有创建过,如果有,那很好。如果没有,我可以现在跳过去补充内容,也可以先留着当前的页面中,之后再去补充。

另外,如 RR、RE 这类软件,会自动识别与已创建主题相同的关键词,并予以提示:

标橙色线的关键词说明先前已经创建过类似主题,我可以把这里变成双链,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当然也可以不搭理它。总之,通过上述的方式,知识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想要挖的兔子洞在文中并没有相关的关键词时,我会使用标签。比如上图,当我记录下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它们其实属于知识分类的一种方式,我想要去探究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由于我想探究的内容在文中是没有对应的关键字的,因此我打了一个标签。

对我来说,如果文本中本身就存在关键字,那么我会使用双链,如果没有,我会使用标签。当然无论是双链还是标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左右:创建一个主题

 [[关键词]] 的实质是 [[#关键词]],也是 #关键词。
                         

另外,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有一些好的表达,我想要作为素材保存下来。我想做一个统一的素材记录格式,所以我做了一个模板:

成品如下:

以上是我从六月份以来,转换思路下,对双链软件的全部使用方法,其实我还有很多功能没有接触到,比如搜索,比如图谱,比如 RN 中的搜索替换,暂时在我的笔记流程中,还没有地方需要这些内容。

我自己对现在的使用方式是比较满意的,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比我先前做笔记的方式要强一大截。我也终于不再纠结双链、标签这些概念后背后的意义,而彻底转向一个功能主义者。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使用双链功能的过程中,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将信息进行关联过。比如今天我写了一段话,然后我要把它整理到我已经写过的主题中。

我认为这件事是不可能的,随着主题的增多,让我把每一个新的 idea 去找一个关联对象,那简直难如登天。我选择(并且信奉)的方式是,每一个 idea,我都一定去提炼一个主题,如果我所提炼的主题,本身已经有了,那么我直接选择就好,如果没有,那就创建一个新的。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最重要的概念是命名。我几乎没有看到有人提过这个问题,然而这却是我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拿我来说,工作内容都是与产品相关,有的时候我会把刚打出的一段话命名为产品,有的时候是产品设计,有的时候是产品制作。

其实,有时候这三个主题下挂靠的内容,其实都属于产品设计。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内容都不可能挂在产品这么大的颗粒度下。

命名最重要的原则是:最小层级。比如刷牙,不要说它是习惯,而是晨起必做事项。只有最小颗粒度,命名才有意义和解释力。

六、仍然遗留的问题:双链的联系是否是一种表明幻觉? 🦆

如果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来表达问题的种类,那么这其实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尽管我已经摸索出来了适合我自己的笔记方式,但我在写作本篇内容时,其实并没有在 Roam Edit 上列提纲,也没有参考我之前写过的以双链笔记为主题的内容。

所以记录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其实就涉及到我对笔记软件的看法。

一直以来,笔记软件都宣传一种说法:大脑是不擅长记忆和大规模信息管理的,因此我们得有一个外脑来处理这些事件。

一直以来,我对这种说法都嗤之以鼻。因为这种说法的底层逻辑是:外界的信息是参数,而大脑是负责计算参数的程序。计算是大脑最重要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把信息储存的工作交给工具。

先看这种说法的假设:大脑不擅长记忆和大规模信息处理。错,我们不能把遗忘当成是不擅长记忆,之所以存在遗忘,是大脑在主动过滤一些对你不重要的信息(或是你的表现让大脑觉得它不重要)。此外,信息处理的主角永远是人脑,而不衰软件,软件只是存储,真正的逻辑处理仍然靠人脑。人脑是怎么处理信息的呢?靠抽象,抽象解决复杂化。

要知道,人脑有 860 亿 ~ 1000 亿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又与 1000 ~ 1w 左右的其他神经元相连。现今的脑科学,远远未搞明白大脑的奥秘,又有谁能肯定地说出,大脑不善于记忆?利玛窦听了都要诈尸。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法的底层假设是完全错误的。大脑不止是负责计算的程序,更重要的是,这种计算是依托于上下文的。大白话说就是,你只有先记住知识,才能运用知识。你不可能不记住知识,就学会运用知识

这其实就涉及到其他的概念,即专家和菜鸟的区别。任何一个专业,其实专业知识都在书里,如果人脑只是计算,那怎么会有专家和菜鸟的区别呢?

原因在于,专家熟记知识,知识与知识间已经形成了联系,显性知识(可结构化、显性化)已经转化为隐性知识(直觉、经验、不可显性化),而菜鸟仍然停留在显性知识这一层级。

如果只是单单记录笔记,即使它是双链的,在显性结构上已经建立了联系,但它仍然是显性知识,对成为专家没有丝毫帮助。相反,专家并不需要再去时刻查询显性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已在脑中。

这也解释了我为何在写作时没有去运用先前的笔记,因为记录的过程只是帮我巩固和发现知识,而由于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些内容,所以我不需要再去查询先前的内容。

笔记只是第一步,有了笔记之后,如果没有巩固复习,那笔记只是一种幻觉。

但是苦恼的是,每一次我需要写作或调研时,都是主题型(即时收集资料),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上需要翻查以前笔记的场景。因此,对于笔记,我目前的使用方法仍然只停留下记录的层面,而没有涉及复习(最近比较懒,很久没有制卡)和运用。

等到 RoamEdit 二版出来,复习的环节也可以准备上。但是直接拿笔记来运用,作为参照资料库,这件事究竟是否成立,我仍然是不确定的。

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代表我自己。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告诉自己:不要贪恋信息;大脑只专注它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上,最重要的事一定是你长期投入的事;有的时候,要舍得让信息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