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用三篇文章的篇幅,讨论了在「图像化」阶段中,图片、形状、图标和图表这些图像元素的使用逻辑与设计原则。一般来说,如果你能用对图像元素,并做好「简化─聚焦」原则,已经是逻辑清晰、表达精准的幻灯片了。
不过,正如前几篇文章中的案例所提到的,如果你想做更直观的视觉效果,甚至是控制观众的视线移动,那动画就是你在完成「图像化」阶段后,能更上一层的设计技巧。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谈谈如何用好动画吧。
我们应该使用「动画」吗?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人类天生就容易被动态的东西给吸引,几乎可说是不由自主的本能反射。而这也就意味着,在视觉的注意力层级上,动画是最高等级的强调方式。
不过,也由于动画实在太容易吸引视线,一旦做得不好,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是非常强烈的。我们用第一篇文章的反例来看,如果在原本已杂乱无章的排版上,再添加动画,那效果就更是惨不忍睹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程会告诉你,不要使用动画。
那么,究竟我们该不该使用动画呢?
如果你想做出视觉效果更强、引导性更佳的幻灯片,还是可以使用「动画」的。前提是,你已经完整地做好内容的「结构化」与「图像化」。
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在同样的排版设计下,我们可以清楚地比较出「不用动画」、「乱用动画」,以及「活用动画」三者之间的差异。
在「不用动画」的情况下,没有多余的干扰,但看起来也比较平淡。观众稍微恍神,就可能不清楚讲到什么地方。
在「乱用动画」的情况下,这些动画效果不但干扰内容讯息,还可能让观众产生不耐烦的情绪。
而在「活用动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动画效果,更好地引导观众视线,聚焦在幻灯片的重点上。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活用动画」呢?
如何正确地使用「动画」?
想知道该如何用好「动画」,我们就得先从上面提到的「乱用动画」的情况开始谈起。一般来说,会有「排版太乱」、「节奏太慢」和「效果太杂」三个问题。
先说说「排版太乱」的问题,一方面是没做好内容的「结构化」与「图像化」,这部份就需要先撇开「动画」,回到之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按照「简化─聚焦」的设计原则来做,这边就不一一赘述了。
另一方面,是本末倒置,为了做出某种动画效果,反过来搞乱了页面排版。以下面这一页幻灯片来说,就是为了添加让文本框移动的路径动画,反而让最初的排版显得乱七八糟。这样的页面,完全无法转 PDF 或者打印出来给人参考。想要调整或重新设计排版,也相当麻烦。
再来说说「节奏太慢」的问题,这点在很多新手使用动画功能时相当常见。通常是因为添加动画时,都使用了默认的参数设置,不懂得如何调整动画的时间和次序,导致播出动画效果时太过缓慢,看起来就容易令人不耐烦。
最后是「效果太杂」的问题,主要也是两个方面,其一是用了太过复杂的动画效果,其二是在同一页面中用了太多种类的动画。
我们前面说「动画」是最高级别的强调,从信息角度来说,就是非常强烈的信息呈现形式。而当我们用了太复杂或太多种类的动画,就等于增加大量不必要的噪声,反而干扰了观众对信息的理解。
总结出上述问题之后,我们就能通过逆推,得到使用「动画」的正确方式,也就是:
- 优先做好页面排版:想给幻灯片中的任何对象添加动画之前,都必须先检视是否做好「结构化」与「图像化」,再以不破坏排版为前提,来添加动画效果。
- 节制使用动画效果:由于「动画」效果对人们注意力的影响,太过于简单粗暴,因此我们在添加动画时,一定要注意节制。这个节制有两方面,一是只用在幻灯片中的重点信息上;二是只用最简洁有力的动画效果,避免繁复、冗长的动画。
以上,就是我们使用「动画」时,该注意的两个原则。
用好动画的三个步骤
现在,我们知道了「动画」的使用原则,那具体该如何用好「动画」呢?
Step1:做好页面排版和「简化─聚焦」
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做动画时的步骤,而是想用好动画的前提。当你想为幻灯片中的任何对象添加动画时,都必须先做好前几篇文章所提到的,不同图像元素的「简化─聚焦」。在这基础上,再来思考「动画」的使用。
Step2:思考使用动画的逻辑
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页面中的内容,以及想呈现的重点,思考该使用什么样的动画效果。具体有两个方向:
一、从内容的维度来思考
首先,你可以从页面中的内容主体,思考该使用什么样的动画。以之前文章出现过的案例来说,用于大图中聚焦局部信息的动画,和用于图标展示不同项目的动画,肯定有所不同。前者是制造类似聚光灯的效果,后者则是做出项目轮播的效果。
二、从表达的维度来思考
此外,你还可以从现场表达的角度,来思考动画的使用逻辑。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页面中的项目,你只想快速强调,那可以用比较短促的动画(比如快速弹跳的效果);如果你在讲述时,会在这个项目停留比较长的时间,那就可以加入缓慢的、无限循环的动画(比如方框锁定的效果),让所有观众都知道,你当前讲述的内容,是对应到哪个项目上。
Step3:添加合适的动画
经过第二步以后,你大概知道想用什么样的动画效果来呈现。所以最后一步,就是运用 PPT 中的动画功能,将你想要的效果做出来。一般来说,用于表达的动画都不难,通常只要使用「平滑切换」,或者是比较基础的动画(像是出现/消失、放大/缩小、直线路径等)就能做出来。
延续上个步骤提到的案例,聚光灯效果和项目轮播效果,都是在完成「简化─聚焦」之后,搭配「平滑切换」来完成的。
再来,快速弹跳的效果,是用快速且幅度不大的「放大/缩小」,就能模拟出来的效果。
至于方框锁定的效果,是模仿一些科技风的游戏界面,同样也是用「放大/缩小」来完成。
经过上面的三步骤,你可能仍然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些动画效果怎么想出来的?」以及「如何用PPT的动画功能仿真出来?」。
前者仰赖的是个人审美的积累;后者则依靠个人对动画功能的熟悉度。当你对动画足够熟悉,搭配日常的观察,自然就能做出类似的效果啦。当然,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习惯或时间,只做好设计上的「简化─聚焦」也相当够用了。
实战案例
最后,照惯例还是用一个案例,来带一下上述用好「动画」的三个步骤。
这是某公司的人物介绍页,我们想让整个介绍的过程,能再生动一些。这时就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动画功能,来做整体画面的呈现。
从上图可以看到,第一步确认页面的排版,基本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所以,我们接着来思考,想以什么样的效果来呈现。由于这一页的人物展示,并不需要太多描述,所以我们可以让这三张照片依次滑入,介绍其中的某人时,用快速的弹跳效果作强调,最后再依次滑出。
确认想做的效果之后,我们来添加动画。依次滑入/滑出可以使用「飞入/飞出」,微调一下「平滑」的参数;而弹跳效果的强调,则是使用「放大/缩小」来做。最终完成的效果如下:
这边只放了一页三位人物的介绍,如果你还想介绍更多团队成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再让下一个三人组进入页面,来作后续的介绍。
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谈到在完成「图像化」之后,让你的幻灯片更能吸引观众目光的方法,也就是使用动画。
接着,我们比较了「不用动画」、「乱用动画」和「活用动画」之间的差异,证明使用「动画」确实能让视觉效果更好,前提是你会用。
再来,我们提出「乱用动画」的三个问题:排版太乱、节奏太慢、效果太杂,说明为何大多数人用不好PPT中的动画功能,甚至让它沦为噪声。并从中反推出,想要用好动画必须注意的两个原则,优先做好页面排版和节制使用动画效果。
最后,我们根据上面这两个原则,将动画的使用分为三个步骤:做好「简化─聚焦」、思考动画的逻辑,并据以添加合适的动画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想使用动画时,需要具备的思考与做法。不过,本篇对于动画的讨论,还只是局限在表达的范畴。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延伸来讨论,该如何使用更华丽复杂的动画效果,来做到第三阶段的「场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