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蒙说起

离开波恩华为德电准入部门的第一天,守在电脑前面看完了鸿蒙2.0的发布会,也算是给我不起眼的离职一个增加一个记忆点。 当初抱着赚几个月生活费的心态来到华为实习,没想到一干就是将近12个月, 虽然专业不是很对口,但好在离家近方便,在此期间几乎玩遍了所有型号的华为手机,刷了数不过来的系统版本,其中大部分是EMUI,也有一两个鸿测试版,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一台手机,一个版本激起我的购买欲(虽然我内购搞了一台P40),作为一个苹果全家桶(iphone x、 apple watch s3、macbook pro 2017、homepod mini、AirPods pro)用户,在我看来最新版的mate 40综合考虑也没我现在Iphone x香, 工业设计和UI整体设计都很丑,交互逻辑相比之下也比较弱,缺少差异化的功能,再加上安卓软件生态乱象,当然华为也有自己的优势,相比与苹果来讲,价格不算特别高,相机参数还可以,得益于方舟编译器的优化,最近几款设备,性能也是安卓机第一梯队,系统流畅度完全不是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颜狗加上轻微强迫症,虽然最近有换机需求,还是没办法接受华为设备的,再加上在德没有GMS,内购的p40只能做备用机。

直到看完这场鸿蒙发布会,确实刺激到了我,让我有了搭建一套华为生态的念头。这次华为介绍的harmonyOS 2.0 三大特性:超级终端、原子服务和兼容性。

华为纵享丝滑

作为一个物联网系统,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能力确实很牛,万物互联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是鸿蒙,或者说所有华为设备,设备链接速度基本上是无缝的。我去实习的时候用的工作电脑还是戴尔,但是今年新的实习生都拿到了Matebook( 😭 ),一起工作的时候会用他们的电脑和测试手机互联,和Airdrop相比,似乎华为设备之间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带我实习的大佬如是说:“华为做通信起家,只要涉及通信的功能都很强“,实际体验上也确实如此,鸿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点,物联网设备数据传一套系统下应该会更快,Matebook虽然是win系统但是的内置了通信基带,也完全没有问题。

在设备无缝链接的基础上,华为推出的“超级终端”感觉也很好玩,这个概念感觉有点像switch和他的各种配件一样,不同的游戏可以搭配不同配件,而鸿蒙也可以整合不同的设备来实现更多功能和玩法,比如链接大屏打游戏等等。可能有人觉这个通过云或者airdrop等新一代蓝牙协议实现也没问题,但是我觉的鸿蒙的这个超级终端没那么简单,首先速度上更快,然后传输的内容应该也不是简单数据,而是集合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任务调度的全自动的设备互联,比如我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鸿蒙日程管理APP,实现如下功能:在手机上设置一个明天早上去杭州旅行的计划,第二天早上醒来,电视或者其他大屏上会显示目的地天气,打开车门车机系统自动推荐导航目的地一键导航。所有设备上的app其实只是一个,一次性开发,只不过在不同设备上调用不同功能。

解构传统APP

鸿蒙提出的原子化服务这个想法也挺不错,当然这个卡片式UI肯定是师承IOS,所谓原子化服务的实现我觉得也是和以前的快应用或者系统级的小程序一样的技术,其实说白了就是苹果以前推出的App clips,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app clips好想更关注线下服务 。我曾经吐槽过现在的APP很多都追求大而全,很多功能都是重复的,甚至和APP主要功能八杆子打不着的功能也要放进去,搞一堆注意力经济,把用户圈养起来,这批** 软件,不仅浪费用户时间,而且抢占系统资源

非常恶心。

看发布会上这意思,华为是有意通过原子化服务解构传统app,依托小程序一样的服务卡片,鸿蒙所谓的原子卡片,可以分解传统的App。以卡片的形势提供信息和服务,构建了 系统桌面→APP服务 的路径,相比于传统应用的 系统化桌面→对应APP→APP提供的服务 使用逻辑,不仅操作快捷,轻便,也很有可能冲击各种应用构建的信息茧房,最重要的这样可以少安装一些应用,只收藏各家应用提供的某个服务卡片就行了,例如我不太喜欢使用微博,但是关注的某大V只在微博更新,或许可以把我的关注抽离出一张原子卡片,不需要再下载微博查看。当然这个功能如何让各家应用配合是个大问题。

兼容性没问题

现在对于鸿蒙来说如何翻过生态这座大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基于AOSP开发的鸿蒙运行安卓应用完全没有问题,与WINDOWS的链接似乎也可以靠华为电脑管家等软件优化弥补,在这个漫长的生态过渡期,如果有用户转向鸿蒙,也可以轻松对接。当然这样带来的是生态的混乱和无序,但是在移动端安卓、IOS和PC端的MACOS、WINDOWS已经是在操作系统的绝对统治的地位的今天,如果与他们完全割裂,鸿蒙是一点生存希望都没有的。和苹果的系统相比,鸿蒙的兼容性确实非常强,但是以后肯定还是要走上艰难的差异化的道路,现在的兼容性对于想立即入股鸿蒙的来说姑且算个优点。

这些特新加上价格因素确实让我产生了搞一套鸿蒙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够,相较于苹果生态差距还是太大... ... 如果华为除了生存还想要走的更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安卓以上,苹果以下

鸿蒙相较于传统的安卓系统确实有优势,但是仔细一想,还不足以让人从苹果设备换成华为设备。首先由于制裁的原因,硬件上的差距无法弥补,除此之外软硬件的设计、交互还是大问题。

借鉴了,但没完全借鉴

说鸿蒙UI设计上模仿IOS是说的过去的,从控制中心到卡片,处处都有果味,甚至连发布会形式和发布会PPT都直接COPY苹果发布会,与人闲聊时说华为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都是果粉,确实苹果作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创造了一套优秀的设计语言和设计理念,好的设计也是趋同的,好的设计是一种功能,华为借鉴一下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好像抄也没抄明白。苹果真的是细节怪兽,优秀的设计渗透了这个公司的方方面面,比如苹果拍摄难度超高的发布会,比如形状统一的ios图标,比如易于上手的操作逻辑,比如所有设备UI的统一感等等...,不管是设备还是宣传都贯彻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每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用过苹果的人会把这些细节当成理所当然,转到安卓会很不适应。苹果也有借鉴别的品牌功能的时候(比如WWDC2021的很多功能),但是大多数时候和自己的系统能完美融合,同样的功能吗,做出更好的用户体验,我觉得这才是‘借鉴’的意义,不是复制,而是超越,但是我觉的华为没做到。

鸿蒙如果想和苹果打一架,与用户直接接触的设计和交互是必须要追上来的,丑陋的图标,混乱的APP UI生态,恼人的交互都要改。

万物互联的战场才刚刚打响

鸿蒙ALL IN ONE 的作法确实很有吸引力,可是苹果好像才是这个领域至今位置最强玩家。虽然鸿蒙一步到位直接把所有设备系统规整成鸿蒙一套系统确实感觉是最好的方案,但是苹果走系统融合的局也已经布了很长时间了,并且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比如ipados基本上已经确定要和macos融合,最新版本的续航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所以这个万物互联不是鸿蒙的专利,鸿蒙的这条路径目前看起来很强,但是在制裁的背景下,和苹果、谷歌等公司的竞争仍然很艰难。

最后...

虽然只是在华为实习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对这家公司产生了感情(可能是因为我在的部门不用加班把😄),以前对华为不太感冒,现在确实看到华为有关的信息会多关注一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虽然不专业但是也能表达一个消费者的一点想法,在喧嚣不止的舆论声中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不想选择性无视鸿蒙的缺点,也不想忽视鸿蒙点燃的希望,尤其是我所期待的万物互联的未来,我希望鸿蒙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希望鸿蒙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