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见信如晤。这是我的第六封 newsletter,现在有187 位同学订阅了我。六周下来,每到周末写一封信成了我生活中的固定事项,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夏天来了,此刻窗外的绿树枝繁叶茂,鸟叫声此起彼伏,以及正在写的这封信,让我感受到生活本有的宁静。
本周的碎片化思考
1.微信的「圈子」功能发布公告要关闭了。在上线之初我做了一些体验和观察,虽然看到某些圈子活跃用户和内容不少,但当时的判断是不看好。原因是我认为任何一个「圈子」,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要能长期发展都必须设立某些门槛,否则必然出现反向淘汰使得这个圈子里的优质用户流失,继而使得圈子没落。
市面上做兴趣小组的产品很多,比如「小打卡」、比如知乎圈子,他们都试图建立起大而全的、纯产品驱动无需运营的圈子产品。我的判断是,不可能出现大而全的、中心化的圈子产品,只可能出现:
1). 大而全的去中心化的圈子产品(这时,实际上依赖于每个圈子建立者的强运营)
2). 垂直于一定话题范围内的有门槛的需强运营的中心化圈子产品
2.Netflix推出游戏订阅,官方发声明说:"我们的会员重视我们内容的多样性和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从系列片到纪录片、电影、本地语言原创和现实电视", 这让我想到的是,订阅制这种模式,会要求服务方,提供足够丰富的、持续更新的优质内容。
那么newsletter 这样的独立创作者如何来满足这个要求呢?在美国,有多个 newsletter 作者合作打包成一个整体服务卖给订阅者,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但如果是这条路,似乎 medium 的让用户直接向平台订阅的方式才是更佳?但这两年 substack 的模式比medium 发展得更好。
未来一个 newsletter 由多个作者合著、提高其每一期的内容多样性,会这样么?那又如何保持独立作者的个人化风格呢?
3.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业务方向是一一对应保持一致的?
电商:阿里 — 亚马逊
通讯与社交:facebook - 腾讯
搜索:google - 百度
其他如打车、社交媒体也是如此。
这个问题我在看纪录片《美国商业大亨传奇》的时候,第一次想到。这个纪录片只讲了美国最成功的商人,让我想到,为什么是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成为了商业巨头?
因为他们都是在历史机遇中抓住了某一项惠及到最普通大众人群的技术变革。洛克菲勒抓住了石油技术的应用,从照明到汽车都是最大众化的需求;卡内基抓住了工业社会的建筑和基建对现代钢铁技术的需求。
一个业务的商业价值 = 用户数 X 单个用户的商业价值。 理论上来说,一个 1000 亿价值的公司,既可以是 100个用户 X 每个用户商业价值 10 亿元;也可以是 10 亿个用户 X 每个用户商业价值 100 元。全世界有70亿人口基数,这使得做到后者的概率比前高很多。或者说,如果有另一个类似地球的外星商业社会,但他们的人口基础是 100 万的话,那么他们的社会中所诞生的最成功的商业大亨,就不一定是普惠大众的技术应用了。
而互联网,是石油、钢铁、汽车、电力之后的,又一个普惠最大众的人群的技术应用。而互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大众人群都需要的、不因国家-文化-语言-地区而区别的场景,就是电商、通讯与社交、搜索这几个。这就是中美互联网巨头一一对应的原因。
按照这个设想,我们可以推测未来几百年人类社会诞生的商业大亨也应是抓住了未来社会发明的可以普惠最大众人群的技术应用。比如,如果未来有了安全的瞬间传输交通工具、如果有了让每个人的青壮年延长 100 年的生物技术,而他们成本又足够低、普通人都可以支付,那么这里也必然产生未来社会的商业大亨。
4.如果 newsletter 只是纯粹的社交工具,会有人来用么? 那些喜欢或者想要「慢生活」的人大概会用吧,就像纪录片《人生果实》里的津端修一给很多人写纸质的信一样。
看李子柒的视频、或者其他乡村生活视频的人们,大概都是在现代高压的城市生活中寻求「慢」与「简单」的慰藉。在「城市」被发明之初,城市里没有公园,但是人们发现偶尔还是想回到乡村生活,于是开始修公园,后来公园成为城市的必需品。可能随着现代公园的人满为患,已经满足不了回到乡村生活的需求。那些制作精美的乡村视频,其实就是当代城市里的人们的新形式公园。
本周的创新想法
这是我观察和经历到的一个明显的社会问题,但少有商业组织去尝试解决的。实现网所在的软件外包行业,屡见不鲜这样的「受害者」,一方A违约,最后告诉对方B「你去告我吧」。A 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 B 起诉他的机会成本高,而胜诉后的收益太小,以至于通常B 宁可遭受这样的损失和不公平,也不会去起诉他。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之后,这个行业的甲乙方都明白了这个潜规则,于是在合作中开始互不信任、相互博弈。双方都会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外包中的乙方为了防止甲方不给尾款导致自己亏本,就会要求甲方预付首款,且首款金额要保证自己即使不收尾款也不亏本。如此,这个行业的效率就急剧下降了。
同理,在其他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招聘市场,发了 offer/ 接了 offer 然后违约的情况也多,原因是有些人觉得反正对方不会去亏本起诉。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因为一旦诉诸法律,就有司法的程序正义所必需的一些成本。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实现网在这方面有一点实践,我们仲裁了一些软件外包纠纷,都是快速处理好,且双方都认可我们仲裁的公平性。结合我的实践,提供一个我想到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应该有无需诉诸法律,但又公平高效的三方仲裁机构出现。比如可以让更多的商业公司来承担交易担保和快速仲裁的责任,这样商业组织可以利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去降低仲裁的成本。这样的仲裁需要做得足够「轻」,除了必要的举证,其他环节尽可能的简单、以降低发起仲裁的成本,要简单到:可能就是在一个APP 里线上做下身份验证、提交点图文材料、发一些消息,从发起仲裁到出结果就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再辅以相应的规则来规范这样的商业公司本身的公平性为问题。我相信未来社会终将发展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不公平的事情都可能会让这样的商业公司快速仲裁的地步。
本周创业故事:
喜马拉雅近期上市,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月活 2.5 亿、付费月活1390万。
在做喜马拉雅之前,其创始人余建军做过七八个项目,在探索和确定长期做的项目之前经历过不少挫折,这个过程使他对创业有了一些经验总结,例如:
- 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找项目,而是从需求出发(他原是做街景项目出身,和音频无关)
- 他总结的如何判断项目:1.是否刚需 2.是否大众 3.是否高频
- 趋势判断与微观验证
本周内容推荐:
1.在一个播客中听到,Netflix 很重视播客营销,官方出了十多个播客节目。Netflix 两年前发布了一档名为 The Human Algorithm《人类算法》的新播客,Netflix 员工和最火的 Netflix 明星会在节目里与粉丝讨论剧情。播客营销似乎在国内还没有被重视,但我直觉这可能是有红利的洼地。
我没能搜到专门讲 Netflix 如何做播客营销的文章,就先放三个 Netflix 如何做内容营销的链接:
2.这期播客的两位主持对美国媒体行业很了解,基于这些了解聊到了付费 newsletter 对行业的影响等。我以前对美国媒体行业了解很少,听了之后感觉收获不少。
本周摘抄
「研究快乐的专家告诉我们,快乐有三种:pleasure(欢乐),passion(热情),higherpurpose(理想、有意义).其中欢乐是最短暂的,热情其次,而最长久的是理想。」
出自张一鸣的微博。我搜了下,想看看这方面更多的论述,尤其是长久的理想带来快乐这方面。但目前没有搜到,只找到一篇讲zappos 创始人的文章里写到:
「在不间断的自问自答中,他发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过是追求持续的幸福,他总结幸福不过三种状态:短暂的乐趣(pleasure)、一时专注的激情(Passion) 和因追求更高意义而带来的长久幸福感(Higher Purpose)。」
另外,同步下我们的newsletter 工具「知园」的产品更新:最近两周我们把数据统计相关功能基本都做好了,比如可以查看一共有多少人打开了你发的 newsletter(出于读者隐私考虑,无法查看具体谁打开了)、邮件中的链接分别被点击了多少次。也做了基础的会员功能。上线了 landing page 。
下周见😀
王龙行
原文首发于我的 newsletter,邮件订阅我的 newsletter可以每周收到我的文章推送:zhiy.cc/long (输入邮箱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