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 tomtoc「东西我都装好了」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从一张桌开始的设计
初来北京,我和朋友合租了一套房。一人一间卧室,共用客厅、厨房和卫生间。十平左右的卧室承载了休息、收纳、学习、娱乐等多个生活场景。其中最花心思的就是学习区的设计。
首先确定的是学习区的书桌,我选的宜家 MALM L 型书桌。150 x 65 的桌面足够日常使用。抽拉桌板的设计是我选择它的决定性因素。平时可以完全收入桌底,不占空间;有需要时抽出,相当于多了一个 60 x 40 的小桌板,摆放需要参考的资料、零食水果都很方便。
我的学习、阅读、写作等活动大部分是在电脑上进行,因此构想和设计基本围绕着如何让电脑使用更健康、更高效。人机交互概括来看就两方面:机→人,电脑呈现信息给人;人→机,人录入信息到电脑。所以我的设计是从三方面进行考虑的:与显示相关的硬件、与输入相关的硬件、与保持健康姿势有关的硬件。
与显示相关的硬件
先来看与显示相关的硬件。这里的核心设备自然是显示器了。在经过一番研究后,我列出对我比较重要的参数:
- 高分辨率:平时写代码、笔记为主,高分辨率的字体显示效果会好很多。
- IPS 屏幕:色彩优秀,虽然响应时间不如 TN 面板,但是不打游戏,对此要求不高。
- 有画中画功能,可同时连入两台设备:同时接入自己的电脑和公司的笔记本。
- 非曲面屏幕:还是因为不打游戏,曲面导致的画面透视不正确,是极大的减分项。
因为高分辨率的标准,我主要考察了以下几种尺寸的显示器:
尺寸 | 分辨率 | 比例 |
---|---|---|
15.6 | 4k | |
27 | 4k | 16:9 |
27 | 5k | 16:9 |
32 | 4k | 16:9 |
34 | 4k | 21:9 |
第一次入手的是 15.6 寸 4k 显示器,分辨率高,带触控,有需要时方便携带,长边又正好与 27 寸和 34 寸显示器的宽边一致,方便以后做副屏。使用感受还不错,但因为作为主屏还是太小,外出携带的需求很少,不带 VESA 接口因此难以与悬臂配合使用,线材外露有些凌乱,最后还是出掉了。
剩下的四种中,无疑 27 寸 5k 是分辨率最好的,但是大牌基本只有 LG UltraFine 可选,考虑到性价比和兼容性都不太好,LG UltraFine 5k 被我淘汰。
34 寸显示器的长宽比是 21:9,更适合看电影,最高分辨率的 LG 34WK95(5120x2160)要价近 9000,足够我组双屏的 27 4K 和 34 4K 了。而 34 寸对空间、桌子尺寸的要求偏高,考虑到以后可能的变动,最后还是选了颇有口碑的明基 PD2700U。
雾面屏不反光,显色真实,观感很好。菊花链方便后续直接从显示器扩展屏幕,而不用连到电脑,线材和接口都清爽很多(虽然后来发现 Mac 只支持雷电3接口显示器的菊花链扩展,非雷电3只能复制显示……1)。
除了显示器,优秀的光源对保护眼睛也很重要。入手的明基 Wit ScreenBar 护眼灯,不占空间,轻松照亮 27 寸显示器全屏幕范围。调整一下角度,就可以应对晚上简单写点东西的需求。
与输入相关的硬件
再来看看与输入相关的硬件。
好的键盘能减少肌肉劳损。比起键盘的键帽材质、红轴黑轴等,我更关心的是键盘的布局。因为键盘的布局决定了它与人体自然形态的适合程度,决定了打字时手指的移动路径。最有名的人体工学键盘或许是微软的这款:
自然弧度的键盘设计,以及自带腕托,应该会让输入体验更舒适。没有选择这款的决定性因素是它的数字 6 在左边,一点都不人体工学。另外小键盘的设计,对我来说是功能和空间的双重浪费。个人最后选择的是 X-Bows 茶轴人体工程学机械键盘。
这款键盘似乎是中国的一个医生设计,实际体验确实很不错。红线标出的是两手标准键位的按键位置。如果把手自然摆放在桌面,可以看到五指与桌面的接触点不是呈直线排布,而是弧线(想到小时候学琴的时候,老师教导「手里要像握了个鸡蛋」)。所以这个键位设计确实挺贴合手的自然姿态。另外,键位设计紧凑,有红轴、茶轴、黑轴、静音红轴等多种轴体选择,特别是把 Ctrl、Shift、Enter 等功能键放在中间的设计,很少见,又很巧妙。作为一个 Emacs 用户,再也不会有按 Ctrl 键按到小拇指抽筋的情况了。
唯一的缺点是,这个键盘只有有线版。为此,我加装了 Varnilo 阿米洛 VDBOX,可以把有线键盘变成蓝牙双模,一把键盘控制最多四台设备(一台有线,三台蓝牙),让我的电脑、手机、平板都可以用它进行输入。
除了键盘,一个舒适的人体工学鼠标也能有效减少腱鞘炎和腕管综合征等健康问题的发生。人体工学鼠标一般是立起来的设计,避免前臂骨交叉,从而挤压前臂的肌肉。
出于对品牌的信任,我选了罗技 Master Vertical,自己感觉还是很舒服的。我配了一个带腕托的鼠标垫,一般把手腕放在腕托上,右手自然握持鼠标,手掌侧面(大概是小拇指的前端)会在鼠标垫上有受力面,而不是像传统鼠标一样,受力面全在鼠标上。移动鼠标基本就是轻轻摆动腕部。
最后,Magic Trackpad 是一个你没有时无所谓,拥有之后再失去会感觉不太方便的设备。它大大提升了浏览页面、图片的效率,配合 BetterTouchTool 更是如虎添翼。
与保持健康姿势有关的硬件
有了合适的设备,如何用正确的姿势使用设备更是关键。推荐姿势如下:
- 眼睛自然平视显示器(显示器中心低于视平线 15-20°),与显示器的距离超过半臂(最佳的距离是 90–100cm)。
- 大臂小臂成90°夹角,手肘有支撑。
- 双脚着地,膝盖自然弯曲成直角,或者是让膝盖的位置更高一点。这样能够避免大腿由于血液循环不顺畅而发麻。
- 合理的腰部承托。
在桌子的尺寸已经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购键盘托架、显示器摇臂,选择一款合适的椅子来达成合理的坐姿。
如果桌面宽度不足,非常建议入手键盘托架来扩展空间。我用的是壹巢,可以完全收回桌面,也可以对上下高度、左右角度、俯仰角度进行调节,机动灵活。托盘的尺寸正好放下我的「输入三剑客」和相应的硅胶腕托,这种契合让人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惊喜。另一个收获是,我的键盘是有线的,而 Magic Trackpad 似乎因为 Parallels Desktop,蓝牙连接不稳定,也是接线使用的。键盘托架可以有效隐藏走线,眼不见心不烦。
悬臂支架也很有用,既节省空间,也可以调节显示器的高度以及角度,以便适合自己的姿态。因为收纳空间有限,两面墙都做了上墙的收纳。在有限的空间为了让显示器有充足的调节空间,显示器支架最后穿孔固定在桌子的左侧。这不是一个常见的做法,但是因为支架和键盘托盘都可以调节角度和高度,用起来也还算顺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更多时候不是在做整理,而是在做取舍。
最后聊聊椅子。如果你的椅子后倾时,扶手可以随之后倾,一般可以判断这是把不错的人体工学椅。我选的 Herman Miller Sayl,个人心目中人体工学椅中最美观的。扶手高度可调节,给肘部和前臂提供支撑,让大臂和小臂呈直角,打字更轻松。你能想到的需要调节的地方,高度、坐深、仰角、倾仰阻力等等,它都可以调节。虽然没有常见的腰托和头枕的设计,但是因为靠背巧妙的设计,兼具美观与实用,弹性十足,支撑很强。它还有一个前倾模式,会比一般转椅的椅背倾角更小,我一般会在伏案作业的时候切换到这个模式。
在窗边一隅,是我工作、学习的地方。
有了独立的书房
在室友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之后,我开始为自由的单身生活物色能够独自负担的整租房。
考察期间,我一眼就相中了现住的这套:空荡荡的房间不带家具,不用想着怎么处理看不顺眼的物件,也适合我这种自有家具多的人;朝南的主卧用作工作、学习,朝北的次卧用作休息,客厅可以收纳、会友、锻炼,南向阳台打理花草,北向阳台作为临时缓苗。更美好的是,因为不在商业圈,整租的价格比之前一间的价格都便宜。
第一次,我有了自己的独立书房。
两张桌子
之前的书桌基本满足了我对健康的要求,这次的重点放在高效。可以看到,由于空间的限制,显示器支架固定在左侧,一方面让 MALM 桌显得十分局促,另一方面走线也没办法很好地隐藏。我首先梳理了个人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类型:
具体活动 | 载体 |
---|---|
创造性工作:阅读、思考、写作 | 电脑、平板、纸笔 |
事务性工作:整理、裁切并扫描资料 | 电脑、裁纸刀、扫描仪 |
查阅存放的书影音资料 | 电脑为主(图书库 calibre、论文库 zotero、音乐库 roon、影视库 TinyMediaManager),少量实体图书(后续会扫描成电子版) |
拿取备用的纸张等材料 | 收纳柜 |
根据活动的载体,我打算用两张桌子分别承载不同的活动:
桌1 | 桌2 | |
---|---|---|
创造性工作区 | 电脑、平板、纸笔 | |
事务性工作区 | 电脑 | 裁纸刀、扫描仪 |
资料区 | 电脑资料库 | 实体图书 |
材料存放区 | 收纳柜 |
桌1主要承载创造性工作,桌2主要承载事务性工作。姑且把桌1叫作创造桌,桌2叫作事务桌。
鉴于进行创造活动时,经常会在用纸笔演草和用电脑笔记之间切换,而适合二者的合适桌面高度并不一致,因此已有的 MALM 桌并不适合作为创造桌。不过,它作为事务桌相当出色:我会在切割垫上把书籍裁切成几份,然后用裁纸刀把一份份的「书册」切边,变成一张张的散页,然后让富士通 ScanSnap IX500自动扫描,纸书就变成了可以在平板上随时阅读的电子书啦。最妙的是,切割垫正好盖住之前为了固定支架打的孔,抽拉桌板与主桌板的高低差恰恰方便承接扫描完成的书页。
另外,事务桌上还摆放了一些不怎么移动的固定设备:SONOS音箱、Switch、标签机。抽拉桌板下方收纳柜用于存放日常用到的纸张、墨水等。
接下来,我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桌子作为我的创造桌。需求很明确,电动升降桌。具体考察后,我将参数限制在正装3节、双电机的大牌升降桌,最终入手乐歌 E3。乐歌自带的是哑光的白色桌面,够用,但是没有特色。用 SketchUp 画了我理想中的学习桌,然后问商家能不能定做?要多少钱?
商家的报价平复了我蠢蠢欲动的心,我提醒自己: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你怎么用工具 😂。无论如何,对理想书桌的构想使我系统性地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之后的学习区的设计其实也是以此为理想型,用更经济的方案去实现其核心功能。
空间富裕很多之后,我首先购入一块同款显示器组成双屏。把原来穿孔式的立柱改成夹具式,再加购一根悬臂,两个显示器都固定在悬臂支架上。双屏对效率的提升非常显著,我用 TotalSpace 划分了 9 个工作区,不同的事务会有不同的常用软件,放置在不同的工作区。然后将 Emacs (我的笔记库) 固定在每个工作区的右侧桌面,这样在用 Magic Trackpad 快速工作区后,总是呈现一个左侧是工作窗口,右侧是参考资料的界面。不管是编程、写作还是浏览页面,都很方便。
原有的键盘托架从 MALM 桌拆下,加上角码,跨过升降桌腿的横梁,继续发光发热。NUC主机固定在桌下,既节省空间,走线也要好看很多。
充电站
接下来,聊聊我的充电站。
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列出需要充电的设备、快充协议、充电功率、数据线(接口、长度)
功率 | 设备 | 长度 | |
---|---|---|---|
单独电源 | \ | 充电电池 | |
c-c | 45W | 壹号本 | 1m |
c-lightning | 30W | ipad pro | 1m |
c-lightning | 20W | ipad mini | 0.25m |
a-c | 15W | 三星 S8 | 1m |
a-c | <10w | 耳机/鼠标 | 1m |
a-micro a | <10w | 眼部、颈部按摩仪等 | 1m |
a-lightning 母口 | <10w | apple pencil | |
a-佳明专用 | <10w | 佳明 Fenix 5s | |
a-专用 | <10w | GPS tracker |
根据列出的功率和长度选购数据线和充电器。数据线我大部分选的绿联,充电器我用的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和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Zendure SuperPort S4 的功率如下,完美契合需求:
C1 | C2 (兼容PPS) | C3 | A (QC/SCP) | 合计 | |
---|---|---|---|---|---|
单口 | 100W | \ | \ | \ | 100W |
\ | 100W | \ | \ | 100W | |
\ | \ | 20W | \ | 20W | |
\ | \ | \ | 18W/22.5W | 22.5W | |
三口 | 60W | 30W | 20W | \ | 110W |
四口 | 60W | 30W | 动态分配 | 动态分配 | 110W |
根据功率,将设备连接到最适合的位置:
功率 | 设备 | 充电口 | |
---|---|---|---|
单独电源 | \ | 充电电池 | \ |
c-c | 45W | 壹号本 |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C1 |
c-lightning | 30W | ipad pro |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C2 |
c-lightning | 20W | ipad mini |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C3 |
a-c | 15W | 三星 S8 |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A |
a-c | <10w | 耳机/鼠标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Power IQ 口 |
a-micro a | <10w | 眼部、颈部按摩仪等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Power IQ 口 |
a-lightning 母口 | <10w | apple pencil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普通口 |
a-佳明专用 | <10w | 佳明 Fenix 5s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普通口 |
a-专用 | <10w | GPS tracker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普通口 |
最后,设置一个专门收纳充电器和正在充电的设备的区域。因为不想占用桌面空间,我把宜家 56 x 56 的洞洞板固定在右手侧的桌面下方。正面收纳数码设备,背面藏充电器和充电线,线材从孔中穿过。
先规划正面设备怎么收纳。我的数码设备主要存放在两个部分:一个是上方的铁艺收纳架,收纳壹号本和大小两个iPad;一个是下方的笔筒,具体空间规划如下:
顶部 | 手表、GPS Tracker (专用充电线) | |
第一层 | 文具 | Apple Pencil(Lightning 母口线) |
第二层 | 手机(Type C 线) | |
第三层 | 文具 | 安卓线 |
第四层 | 耳机 (Type C 线) |
斜插式的笔筒收纳数码长条形的数码小件很方便,与直立性的相比,更省空间也更易取放。笔筒第二层接的一个无线充电器。平时随手把手机扔进去就开始充电,还正好把有点刺眼的蓝光挡住了。
另外,洞洞板靠墙侧收纳了不太常用的电池充电器,备用电池(从上到下依次是:九号、七号、五号电池)。将桌板升高,拿取就更方便了。
确定好设备正面的排布,再确定线材从哪个孔穿。一些线材需要把孔磨大一些,宜家的洞洞板是纤维板,用美工刀就可以操作。我用的电钻,更省力。另外,笔筒也是用电钻打的孔,让数据线穿过底部的孔洞,设备放在固定的格子里充电;侧边的孔用园艺铁艺扎带穿过,绑在洞洞板上,非常牢固。
最后理理背面的充电器、数据线就行啦。这个方案充电、取用都很方便,后续设备升级也可以灵活调整充电器、数据线、收纳配件,目前用下来还是很满意的。
电力供应
对于数码工作区,电力的供应自然是重中之重。在确定电源之前,我先梳理了需要供电的设备:
物品 | 数量 | 插座规格 | 功率 | 插座位置 |
---|---|---|---|---|
Anker 5口 USB 充电器 | 1 | 两相 | 电动升降桌 | |
Zendure 100W SuperPort S4 | 1 | 两相 | 100W | 电动升降桌 |
电池充电器 | 1 | 两相 | 电动升降桌 | |
明基 PD2700U | 2 | 三相 | 80W | 电动升降桌 |
乐歌 E3 电动升降桌 | 1 | 三相 | 40W | 电动升降桌 |
NUC8i7HVK 冥王峡谷 | 1 | 三相 | 230W | 电动升降桌 |
明基 Wit ScreenBar 护眼灯 | 1 | USB | 5W | 显示器 |
Magic Trackpad 2 | 1 | USB | NUC | |
X-Bows 茶轴 人体工程学机械键盘 | 1 | USB | NUC |
考虑到以后可能新增的设备,一步到位地定制了功率2500W、带防雷、有20位10A新国标插座的机柜用PDU电源。在桌子后侧安装了一个走线盒,PDU扁长的形状,既使得插头之间互不影响,也让 PDU 自身能够轻松放进任一走线槽。
走线槽的选择主要是考虑长度、高度(特别是有些充电器尺寸比较大,高度不够的话,用起来就很不方便)。我的这款是吊挂式的,可以卸下前边的卡扣,使得电源的插座口从朝上变成超前,更加方便插拔。
小结
现在,每种活动都可以用最舒服、高效地方式顺滑进行:
来到学习区,就把手机扔进右手边洞洞板上的笔筒,开始无线充电。需要充电的设备放到铁艺架或笔筒,用对应的充电口充电。
要理线或增添新设备的时候,桌子升到最高,把走线盒一端卡扣卸下,方便操作。
要伏案作业的时候,把显示器推到一边,键盘托架收起,从右手边洞洞板上的笔筒中拿支笔,左手抽拉板下的抽屉中拿些草稿纸,桌面调至写字高度,椅子调成前倾。
要使用电脑的时候,左手按下NUC的开关,让显示器、键盘各就各位,微微后倾坐在椅子上,扶手撑住手臂,手腕放在腕托上,双手在键盘、鼠标、Magic Trackpad 间穿梭。
设计你的理想生活吧!
尽器则道在其中矣。在谈论我的学习区是什么样的时候,我也希望能说清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我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以及选择标准是怎样的。毕竟,具体的方案很难照搬。每个人的空间布局不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需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自己的需求,设计自己的生活。
收纳是个系统工程,它不是一个静态、孤立的活动。在我的改造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它是对生活方式的想象(自上而下)与对现有物件适应(自下而上)的折衷,它会因生活空间、关注重心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人与空间交互的结果。具体来讲,你可以这样试试看:
- 自上而下地畅想,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我想更高效、健康地工作、学习)。不能全要的时候,就要做权衡、做判断。这要求对自身需求有清晰的认识。
- 先集中选择,再采取行动。这其实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提倡的宽框架决策方式。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知识:人体工学以及兴趣领域的基本常识。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哪些物品更好用,哪种方案更适合。
- 确定核心物件。什么是核心物件呢?它可以是实现你理想场景的核心:如果你希望在家观影,核心物件或许就是投影仪和音箱。它可以是影响其他物件选择和整体布局规划的东西:比如在我跟朋友合租的时候,当时最关键的是在一个房间里有一个多功能的工作区,因此我先确定的桌子,再根据桌子的尺寸淘汰掉尺寸过大的显示器;在整租时,空间不再成为制约因素,我又根据两个显示器的尺寸反过来推算适合的桌子的尺寸。一般来讲,核心物件是会长期使用的、给你带来幸福感的物件,可以适当加大资金投入。
- 自下而上地基于核心物件,不断扩展、完善设计。你会发现,物件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像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而且核心物件就像核心拼版,找准之后,就可以随之确定与其相关的物品。你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不断出现在本文:键盘托架是因为书桌和输入设备确定的,充电器是因为需要充电的设备确定的…… 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能够添加一块「模块化的拼版」。比如我没有选择专门的充电站,而是用的「洞洞板 + 配件」来实现充电站的功能。像洞洞板、可叠加的抽屉、艾格特挂墙系统等模块化方案,可以让后续的扩展、调整更加灵活。
- 持续迭代: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持续更新你的设计吧。你在本文看到的我的学习区的演变,也是在近三年的时间内,不断改进、更新的结果。
你或许在校园求学,或许在外租房漂泊,或许已经拥有自己的小家。但是多多少少,我们总会思考:是不是可以改一下这个布局、携带出门的东西等等,生活会更舒适/方便/快捷?探索自我绝非易事。但我也不觉得,只有当被人生的终极问题击中,肃穆地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事情,想成为什么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等大问题,才算探索自我。每次做决策的时候,都是探索自我的时机 —— 虽然这个自我可能是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别人期待的自我的杂糅,但是做的每一个选择必然都是自我某个方面的反射。下次觉得工作/生活/学习的流程有哪里不顺畅,除了心里小抱怨之外,也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这样的改变多了,对自己也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般生活不容易,但生活本身更艰难。你会在仰望星空的时候被现实的重力拉回地面,你要学会接受人生大半事情都与愿违。你想飞上天际摘云彩,但慢慢在日常琐碎中耗尽气力。想要与之抗衡,需要接纳真实的自己,抓住一切机会积攒能帮自己挺过困难时期的力量。对我而言,这些力量来自书籍、音乐、三五知交,还有让我平静的居心地。
愿你发现并创造自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