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少数派看到了一位作者写自己的论文选题,看下来比较针对理工科尤其是生物类专业。有些经验很好,但是对于人文社科来说,有些想法可能不太适用。

我自己做过一些研究,也做过研究方法课程的助教。我想从大家所谓「偏文科」——即人文社科——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入手自己的研究。

这篇文章适合对人文社科尤其是商科经验较少的朋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理工科的朋友可能不一定特别适用。当然也欢迎所有学科的朋友来一起交流。

这篇文章将会分为几个部分,包括:研究选题、文献回顾与梳理、研究问题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讨论部分。

可能会有些枯燥冗长,我会尽量讲得简洁有趣一些。文中我会穿插一些简单的例子,可能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推理和论证,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研究选题——研究问题从哪里来

作为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自己的研究问题可以解决一定的现实问题。毕竟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所以研究选题应该关注到现实中出现的「反常现象」

比如你发现很多人只喜欢在少数派网页上浏览文章,但是却更喜欢在少数派的手机端和别人互动。

再比如你发现少数派上的喜欢文章的方式是「充电」,有一些其他的平台是「点赞」。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作者的感觉的影响是不是有所不同?

当然以上只是举例,不一定是真的现实现象。

那么研究选题的来源,最好是现实中这样的「反常现象」,用现有的理论或者知识不能完全解释

这样的研究选题既能解决现实问题,也会让你觉得有趣,吸引你进一步思考下去。

也有一些人习惯直接从文献中找研究问题。比如论文末尾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这可能是快速找思路的办法,但是这样的选题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可能没有太多启示。

当然这远远还不够。目前还是一个宽泛的问题。下面你需要把现实中这个有趣的问题抽象、细化为你的研究问题,进而去开展你的研究。


文献回顾与梳理

如果想知道自己发现的这个宽泛的问题能不能作为研究问题,就一定要对接到文献当中。

文献回顾和梳理的目的,就是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上文我们说到,可以作为选题的研究问题是用现有理论或者知识不能完全解释的。那么文献回顾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明晰这个选题相关的现有理论,看看能不能解释目前的问题。

首先一定要回顾和梳理的,是你的选题中所涉及的概念和定义

比如说,你想探讨移动设备依赖对线下购买行为的影响。那么首先你需要界定什么是移动设备成瘾,它的定义是什么,什么程度可以被视为依赖,这里面的移动设备都包括哪些。还有线下购买行为,什么是线下购买行为,包括哪些行为在内。

其次,需要回顾的是这些概念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

影响因素就是「什么影响了它」。比如对于移动设备依赖来说,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情绪不稳定、认可动机和自我控制能力等(Bianchi & Phillips, 2005; Roberts et al., 2015)。情绪相对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移动设备形成依赖。认可动机会驱使人们依赖手机以寻求认可。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相对没有那么容易对移动设备形成依赖。

结果变量就是「它影响了什么」。比如移动设备依赖可能的结果变量包括手机的使用频率、冲动购物等(Sciandra et al., 2019)。

当然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可能不是单一的概念。也可能会影响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移动设备依赖可能对于计划外购物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影响,而是影响了注意力分散与计划外购物之间的关系(Sciandra et al., 2019)。高度依赖手机的消费者在购买与手机无关的购物时,往往最容易偏离购物计划。

再次,需要梳理这个概念所涉及的理论。这个概念在前人研究中,有什么相关的理论用来解释。比如移动设备依赖这个概念涉及的理论可能会包括信息处理模型(information processing)、有限认知能力理论(limited cognitive capacity theory; Lang, 2000)。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如何解释这个概念和其他变量的关系,都需要回顾。

在读文献的时候就需要思考:你关注的这个「反常现象」有没有可以被现有文献所定义?能不能被现有文献所解释?如果不能那么为什么反常?有没有可以解释的理论?

我个人在回顾文献时,为了方便查看,会拉一个表格。里面会包括:作者及年份,文献来源、主要发现以及自己的笔记。这也梳理文献的时候也比较明晰。同时,你也可以加入一些别的栏,比如理论、实验方法等等。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回顾特定理论的相关文献,或者回顾某个领域最新的一些论文。

我自己整理的一部分文献表格

研究问题的形成

我个人觉得这一步是最难的。因为有趣的「反常现象」可能会很多,文献如果花功夫的话也可以梳理得很好。但是一个研究问题的形成却很难。

在和很多低年级的朋友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研究问题是什么。

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就是你在说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一个问句

比如,手机依赖会对线下冲动购物有影响吗?点赞形式会对用户互动意愿有影响吗?

当然,研究问题就不能像你发现的「反常现象」一样「泛泛」。它一定是具体的,里面涉及的概念有相关定义的,并且前人较少关注的。

这里并不是说前人较多关注的问题就不能作为研究问题,如果作为研究问题就必须有新的思考和补充,也就是有新的贡献。

研究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以「是否」为关键词。比如上文所涉及的「手机依赖是否会对线下冲动购物有影响?」那么你的研究需要回答的就是「是」或者「否」。

第二种以「什么」作为关键词。比如「什么个人特质会影响手机依赖的形成?」那么你需要回答的就是「什么」的答案。

顺便还想提醒一下,文章中的研究目的需要和研究问题相对应。也就是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或者回答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法需要根据你的研究问题来选择

对于以「是否」为关键词的研究问题,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验证。定量的方法包括:调查法(survey)、田野实验(field experiment)、实验室实验(lab experiment)等。实验与调查的最大区别在于,实验会验证因果关系,而调查大多验证的是相关关系。后面会用统计学来分析所得到的数据,来验证文中的假设,验证文章的研究问题。

对于以「什么」为关键词的研究问题,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包括观察法(observation)、访谈(interview) 、焦点小组(focus group)等。

当然,有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会结合起来以解决你的研究问题。后续对于方法的设计和流程也是根据你的研究问题。不同研究方法的区别在这里暂不展开,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Research Methods for Business: A Skill Building Approach,我也放在后面的reference里面。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讨论

讨论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

讨论部分需要包括几部分。首先是研究的结论。研究问题有没有得到验证或解决。比如前文提到的问题的结论可能会是「手机依赖会对线下冲动购物有影响」,并且要说明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其次是理论意义。就是你的研究对理论的贡献和补充。你的论文可能使用了前人的经典理论解释了新的研究问题,扩展了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可能是补充了前人研究对某个概念探索的不足。

再次是实践意义。既然研究选题从现实中来,那么就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可以解释你发现的有趣的「反常现象」,或者解决这个现象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还有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几乎没有研究是完美的,所以就需要讨论这个研究的局限性。比如可能存在另一种理论视角来看待你的研究问题;对于你的研究问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边界条件,即在其他情境下不能成立。那么未来的研究方向就需要解决这些研究局限,或者有相关的研究问题也可以在未来进一步探讨。

最后,这只是提供给一个入门的角度和思考。还是想再次强调,比较适用于人文社科,尤其是商科。当然,一篇研究的形成可能不是严格按照上面的流程形成的,研究思路形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信息收集,撰写论文。研究论文也不是仅包括这些内容。研究论文应该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文献综述,假设(定量的论文需要),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几个部分。

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研究的兴趣,一起讨论,快乐论文!


Reference:

Bianchi, A., & Phillips, J. G. (2005).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8, 39–51.

Lang, A. (2000). The limited capacity model of mediated message process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 46–70.

Roberts, J. A., Pullig, C., & Manolis, C. (2015). I need my smartphone: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cellphone addi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9, 13–19.

Sciandra, M. R., Inman, J. J., & Stephen, A. T. (2019). Smart phones, bad calls?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mobile phone use, distraction, and phone dependence on adherence to shopping plan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47(4), 574-594. 

Sekaran, U. , & Bougie, J. R. G. . (2009). Research Methods for Business: A Skill Building Approach (5th Edition).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