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Roam Research 已经半年多了。其间我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笔记,从中收获了不少。

你看,这是我在其中30天时间里记录下来与 Roam Research 有关的内容。3D 网络图用 Roam Portal 扩展插件展现出来,效果不错吧?

这段时间,我从自己文章、教程后面的读者留言,以及各个笔记工具群里,也看到了不少小伙伴们的困惑。

他们困惑的主要来源,是缺乏足够的入门学习资料。这使得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来实践 Roam Research 笔记记录。一旦使用中遇到了问题,也不知道该在如何应对和寻求帮助。

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会想当然地套用原先使用其他笔记工具时的思维模式和记录方式。结果用得并不愉快。

所以,我决定做这样的一个系列讲解。把 Roam Research 里面的一些重要特点拿出来和你详细分享。

其实,许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相信破解了这些思维定势上的迷雾后,你使用 Roam Research (或者是类似的竞品)便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了。

从哪里开始呢?

「双向链接」就颇值得说一说。

正名

若是你用「双向链接」这个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一定可以找到不少软件今年的更新说明。

这些说明里,开发者们都纷纷表示「本应用已经支持了双向链接!欢迎老用户们来尝试啊……」

大家都争相支持的特性,一定是非常「高大上」吧?

其实,你大可不必觉得「双向链接」这个词儿有多么神秘。我觉得,如果给它准确定义一下,叫做「无向连接」反而更合适。

也就是说,笔记节点 A 关联了笔记节点 B,那么你找到节点 A,就能找到节点 B,反之亦然。

就这么简单

这……难道不是早就应当实现的最基本功能吗?

是。但有趣的是,从前很少有人会在一款笔记应用中,去这样组织知识。

因为它不太符合我们对这个世界「高确定性」的期待

这里稍作解释。

一旦用链接方式组织节点(例如每一则笔记),你所编织的,就是一张网

而如果用传统的方式,采用树状结构的隐喻(例如你电脑里面的文件夹、子文件夹等),你就在构建一棵树

有些人,就喜欢树状结构,觉得清晰;不喜欢网状结构,因为纷乱。

这不难理解。如果你尝试过,把缠绕在了一起的网线和电线线团,重新排布和梳理,就会明白这个过程多么恼人。

而笔记应用的开发者,往往都是喜欢秩序的。因此树状结构天然就是他们最为理想的设计构型。

然而,如今的现实,是笔记工具开发者们纷纷拥抱网状结构,都在抓紧实现「双向链接」概念。这大约是因为传统的树状组织方式,遇到了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呢?

讲解

我给你做了一段视频讲解,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

我尽量克制了自己的表达欲,试图用最简短的语言和例子把这个事儿讲给你听。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用了15分钟才讲完。

如果你通过阅读和实践,对于网状笔记的特性早已经了如指掌。不要犹豫,跳过这段视频,咱们约在下一篇就好。

但是,若你刚开始接触 Roam Research,又觉得「不得其门而入」。把这段视频完整看完,应该会有益处。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在视频页面给我来个一键三连。

视频播放地址在这里

小结

希望读过本文,尤其是看过视频之后,你能够对于「双向链接」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学习笔记工具特性最好的状态,是既不会感觉神秘,又能抓住它的特质,为你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祝进步!

欢迎关注我的新专栏「科研利器」,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还有我的课程「科研新手全面入坑指南」。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