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 + 高效行动派」

引言

2020 可谓笔记应用的黄金年:Notion 放开对个人用户的限制,印象笔记上线超级笔记功能。而所有这些都与明星应用 Roam Research (以下简称 Roam )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Roam 的大热让卡片盒笔记法 (Zettelkasten)这种原先局限于学术界的方法进入大众视野,也使得双链式笔记层出不穷。不仅有 Obsidian、RemNote 等诸多新兴软件,大牌笔记应用如 Notion 也火速跟进。关于双链(bi-directional links)或者反链(backlinks)、卡片盒笔记法的讨论和文章风行一时,让人不禁有种「层级结构已经过时,卡片式才是未来」的感觉。

这场讨论也让我获益良多。然而,入耳皆是赞誉一片,批评寥寥,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氛围。因为所有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有优势也有局限。只看到优点而忽视了不足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对笔记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的应用而言,问题往往是在笔记数量日益增长之后爆发,而这时或许已经积重难返。

这是一篇扫兴的文章,目的是给这场双链潮流降降温:双向链接被吹捧过度,它所提倡的扁平化也非万灵药

Roam 的兴起

Roam 的成功,除了优秀的设计、到位的宣传,更因其顺应大势:天下苦层级结构久矣!作为一种有着悠久传统的组织方式,层级结构的问题日益凸显:

  1. 只能按照一种方式设置目录结构,无法很好地处理有多种分类方式的情况。更麻烦的是,随着生活的前进,如果发现原先的分类体系不适用,就需要重新分类。
  2. 如果一开始在错误的目录中寻找文件,可能需要浏览多个层级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找错了地方,费时费力。而最坏的情况是:文件实际存在,但因为没有找到认为它不存在。
  3. 严格的层级结构,不利于激发灵感,发现笔记之间有趣的联系。
  4. 很难实现分类的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这时,Roam 闪亮登场:层级结构问题多多,那我们就不要层级,上扁平化!对广大用户而言,这种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新建笔记,无需思考笔记放在哪个目录;搜索笔记,不会迷失在深深的层级。但只是如此,也不算什么创新。因为把所有笔记都放在一个目录中,不也是扁平化么?Roam 的突破在于,理论上,把软件设计理念与卡片盒笔记法紧紧捆绑:卢曼(Niklas Luhmann)得益于卡片盒笔记法,从公务员成为德国当代重要的社会学家,因此基于卡片盒笔记法的 Roam 也可以助力你的成功;技术上,推出双向链接、可视化笔记间的联系、嵌入(Transclusion)等功能,让生产、查找笔记更加高效,于此同时,还省却维护层级结构的麻烦。

事实果真如此美好么?

底层思想:真为卡片盒笔记法?

很多介绍 Roam 的文章都蕴含这样的逻辑链条:a. 卢曼自下而上地生成卡片 → b. 卢曼重视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 → c. 现在的双向链接就是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软件实现 → d. 得益于卡片盒笔记法,卢曼从公务员成为德国当代重要的社会学家,因此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是十分有效的。

这个论证不论是数据还是理据都值得商榷1

首先,a 和 d 的数据有效性不足,卢曼的成功并不完全得益于扁平化的卡片盒。卢曼其实有两个卡片笔记盒,在确定以社会学为终身志向之前,他的第一个卡片笔记盒(1951年-1962年)事先预置了树形结构知识体系,更接近传统的层级组织方式。大多数文章介绍的是笔记盒,以输出为导向的、没有严格学科划分的,是第二个重新设计的系统。这是否说明无层级的组织方式(第二个卡片盒)是层级结构(第一个卡片盒)的升级版?个人浅见,这并非孰优孰劣,而是合适与否。在还没有充足积累的阶段,更需要的是进行系统训练,建立「知识体系」。这时,参考学科分类等框架,设置知识体系,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在学习、搜集资料的时候,更有目标和方向,更容易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一种训练。只有在长期积累之后,才能形成对知识和话题的直觉。这是一个从积累向输出转型的阶段。在输出阶段,所有内容主要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来组织。而话题并不像学科,有着严格的层级分类,是扁平化的组织。但其实,这些内容也同样是知识体系、某个层级下的一个知识块。例如你读到一篇谈论知识管理的文章,笔力纵横,天马行空。但是作者在构思时,其实是把一个个位于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数据可视化、人机交互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块挑选出来,发现其中的关联,把网状的结构书写成线性的文字。

其次,b → c 和 c → d 的理据也有问题:双向链接只是卡片盒笔记法的部分实现,卡片盒笔记法也并非完全的扁平结构。想想看,卢曼在创建卡片笔记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他会主动思考这个卡片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也就是如何为卡片编号。而在笔记软件中,我们是怎么做的?新建的笔记自动生成一个链接,并没有语义上的实质含义。这个小区别产生的差异却是巨大的:

卢曼的卡片编号其实就是卡片的分类。以下为卢曼关于决策理论部分的笔记编号方式:

- 3 General decision theory
  - 31 Concept of action
  - 32 Models of decision-making
  - 33 Types of decision-making model designs
    - 331 Utilitarian models
    - 332 Optimizing model
    - 333 Satisfying model (theory of acceptable decisions)
  - 34 Simplification of decision-making
    - 341 Anticipatory simplification
      - 3411 Ideology
      - 3412 Authority (organization)
      - 3413 Rules
      - 3414 Legal system
      - 3415 Unplanned structures in the field of decision-making
    - 342 Techniques of decision-making
  - 35 Organization of decision-making
 

不需要知道它的具体内容,也可以看出,卢曼的卡片并非无层级结构,而是非常明显的层级结构。只不过由于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层级结构都是用层级目录实现的,而忽视了卢曼其实是用卡片编号来实现层级结构。

因此,卢曼在新建卡片的时候,比我们在 Roam 新建笔记多了两个认知过程:

  1. 思考笔记该如何编号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笔记分类。合理的分类需要思考这个笔记与其他笔记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也是对大脑规律识别系统的一种训练。
  2. 将卡片放到对应位置的时候,会重读邻近位置、也就是相近主题下的其他卡片,强化对该主题的记忆。

所以,不能把 Roam 等同于卡片化笔记法的数字实现。由于过分强调自动反向链接的技术功能,手动编码、分类的价值反而遗失了。

下一节,我们继续来探讨 Roam 的主打功能——反向链接的局限。

反向链接:表达效力有限

很多介绍 Roam 的文章会有类似这样的一张图片:

本节图片多为网络搜集。该图来自我派 chyixian

看到它的第一眼,相信不少人会惊叹,笔记软件还能做成这样。不过,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要得到这样的关系图,首先需要在笔记间建立许多关联。如果笔记主要是记录会议纪要、日志、菜谱等,或许根本就无法产生太多关联。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图,究竟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呢?其实,这种可视方式并非新鲜事物。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没错,就是知网的文献互引网络

文献互引网络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核心论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这个工具用在自己的笔记中,又可以做什么呢?我能想到的场景是,用来发现与其他笔记关联最多的、付出精力最多的核心笔记。但这在日常使用中,并非一个高频需求,更像一个定期的分析回顾。因此这个网络看似酷炫,实际帮助不大。需要警惕的是,如果过度信任这个网络的作用,完全拥抱无层级结构,只是在笔记中建立更多笔记之间的连接,最后你会发现,结构并没有自发生长出来,得到的会是诸如此般的一团乱麻:

与之相比,可视化展示与当前笔记相关的其他笔记有哪些,对个人会更有帮助:

本质上,它描述的是笔记之间引用/被引用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它能提供的信息实际上比层级结构还少 :在层级结构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方是上义或整体的概念,另一方是下义或分体的概念;但是在引用/被引用中,只能知道二者有关系 ,但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关联。这意味着,反向链接只能找出与这个笔记相关的笔记列表,而所有的这些笔记,对当前笔记具有同等重要性。这个特点会在笔记之间联结变多之后,显现很多不便。

想象一下,在「政治学」的笔记中,你看到了与之相关的笔记有:「古典政治学」、「神学国家观」、「近代政治学」、「现代政治学」、「柏拉图」、「古希腊历史作品」、「古希腊文学作品」。但是这些笔记究竟与政治学有什么关系呢?无层级结构意味着「古典政治学」、「神学国家观」等所有笔记都是处于同等地位。当我们想查看「神学国家观」的内容时,或许记不得它的准确名称了(这是很常见的情况),不过还记得它是中世纪的政治理论(这也很常见,因为我们的大脑擅长联想,不擅长准确的记忆)。那先打开「政治学」的笔记,再从与之相关的笔记中查找不失一种好方法。可悲的是,反向链接的粗粒度导致了这样一种结果:笔记间的联系越多,就需要在越多的无序条目中,寻找你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Roam 目前提供了在这些条目中进行筛选的功能。但是,我们还可以选择不依赖笔记软件的方案,手动将笔记之间的关系整理成一个层级结构:

- 根据时间划分  

       + 古典政治学    

                - 创立人:柏拉图    

                - 渊源:      

                             + 古希腊历史作品      

                             + 古希腊文学作品  

      + 神学国家观  

      + 近代政治学  

      + 现代政治学

虽然需要手动整理,但不管是对理解概念、还是查找信息,这都无疑是更清晰的结构。如果这是你的核心研究领域,甚至还可以花更多精力在信息的结构化上:在 draw.io 等专业工具中绘制笔记的关系图,为笔记节点添加相应的笔记链接。这样在导出 svg 图片后,点击笔记节点,就可以跳转到笔记软件中的相应笔记:

行文至此,你可能已经发现,反向链接、标签、目录等等,如此诸多功能其实都是为了构建一个理想的笔记结构,使得理解和查询都更高效。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这些组织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方。它们只是不同的起点,目标都是通向相同的终点 :尽可能 消除笔记内容和搜索的不确定性。而能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则是信息,这种信息必然是有一定结构的。现在的搜索引擎会利用数据改善搜索结果,而目前的个人笔记应用,还是需要通过手动修改关键词、优化笔记结构来维护笔记。因此,起点虽然不同,但演进方向都是一致的:只不过无层级会增加结构的设计,应对太过灵活的结构带来的歧义性;树状结构会增加笔记间的链接,处理刚性结构的局限性。

如果原本的笔记都是一个个孤立的节点,那么使用反向链接就是一个进步。但是也不要赋予它太高的期待:反向链接的粗粒度,注定它的表达效力有限。这时回过头再看,我们其实有很多方法来应对之前讨论的层级结构的局限。例如第一点局限,虽然目录结构只能设计一种,但是目录只是实现分类的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用标签、固定的笔记编号系统(卢曼的方法)、甚至新建一个笔记作为索引列表等方式,描述笔记归属哪个类别。再看第二个局限,在查找笔记时,除了基于目录导航,完全可以直接搜索笔记内容,跳过深深的层级,快速定位。第三个局限可以通过增加笔记内部的链接,使得本身比较刚性的树状结构更加灵活。

而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笔记之后,不管是基于哪种组织方式,我们终究要自己设计更细粒度的、更结构化的笔记结构。结构绝不会自发生长出来,只有思考才能设计出来结构。这是任何技术都不能取代的。爱因斯坦说,上帝信手拈来,将万物合一。可惜凡人如你我,无法将每个事物都看做是独立的个体,这对于我们的大脑是极大的认知负担。我们本能地将看到的一只猫归入猫这一大类,由此预测这只猫像所有的猫一样,不会主动伤人。分类、打标签,这不是完美的手段,但是是一种认识世界、做出决策的有效方式。MECE 很难实现是所有分类方式都必须面对的事实,任何技术手段、笔记方法都绕不过这一点。

结语:重新思考笔记

笔记是一个持续演进的系统,花园则是很好的隐喻:把每一个想法、每一则信息看作一颗种子,悉心照料它们,让它们生根发芽,有的还能开花结果,与别人分享。当有新的种植理念时,你肯定不希望把现在的花园犁平重来,而是想着是否可以将此应用在现在的花园?即便真的要搬家挪地,最好也能尽量不损坏现有的植株。

全盘否定 Roam 并非文章的目的 ,实际上,虽然没有迁移到 Roam 类软件,我依然从 Roam 的设计中学到很多,用以改善个人笔记系统:

  1. 临时卡、永久卡、项目卡 一样,区分笔记的不同类型。因为不同的笔记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基于这个理念,设计了几种常用的笔记模板,例如概念术语笔记模板、购物笔记模板等,这使得不同类型的笔记需要做哪些事情,更加一目了然。此外,把笔记的标签限定为表示笔记是什么类型,比如 _APP 表示这是一个关于应用软件的笔记,_BOOK 表示这个笔记是在谈论一本书籍,以便快速搜索、定位笔记。
  2. 更加注重笔记之间的链接,比如一个事实现象会链接到相应的底层原理,一个原理会链接到它的提出人等。
  3. 需要可视化的知识领域,会在 draw.io 等专业工具中手动绘制笔记的关系结构。由于是自己定义结点之间的关系和呈现方式,它的结构化程度、信息含金量会更高。当然,由于成本问题,只有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才会这么做。

拙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太纠结于应该选择标签、目录还是其他某种具体的方式,不要太关注具体的功能,更多的精力应该用于思考 我们想要实现什么:笔记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对搜索、编辑等功能有什么样的需求?

潮流易逝,风格永存。对于知识管理而言,恒久不变的是 明确笔记原则,理清自身期许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才能在一次次笔记理念浪潮、一个个新兴笔记软件之中,更加从容、科学地打理自己的知识花园。

关于理想的笔记系统是什么样的,众说纷纭。不过私以为,明确原则,理清期许,设计最小可用系统(MVP),然后在使用中,不断优化迭代,或许就是笔记系统的理想构建方法了吧。

或许这也是做成所有事的理想方法。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