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2020 年,在美国,整个一年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下,本以为 5 月份就会过去的事,到了年末也没有变化。不得不说,2020 年过得很快。在我以为这一年宅家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时候,回头看看,原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
顺利取得了 NASM(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私人教练的资格证,在少数派出了自己的付费教程 海外留学申请指南,在纽约拿到了调酒证书,顺利从 UC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毕业,在硅谷找到一份数据科学家的工作。即使在 2020 这个特殊的年份,回忆起来,也略有些成就感。
看起来是精彩光鲜的一年,但当我认真问问自己的内心后,其实很多的跌宕起伏,有过困境,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2020 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文章《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一部电影《心灵奇旅》、和一本书《悉达多》。通过这些和对自己的经历的感悟,我认为今年学到最重要的两件事:
- 专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放下对结果的期望,倾向于对过程的爱而不是对结果失败的恐惧,往往能让我们爆发出巨大能量。
- 生活本身就是诗和远方,是修行的要义,一切目标,都隐藏在平凡生活中。新的一年,放平心态,学会做好一个普通人。
希望用这篇文章,做一个承上启下,复盘和总结 2020 年的思考,去面对 2021 年新的冒险与征程。
陷入困境
2019 年初,我写过 这篇文章,说要「做自己」。在文章里心路历程中,我慢慢逃出了与他人比拼的陷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年来,自认为做的还不错,确实做了许多自己梦想中的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又慢慢陷入了和自己比拼的陷阱:在年度计划上列满了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拼尽全力把它实现。以至于很多时候,为了完成而完成:比如,还有半个小时把这个章节看完,目的就是把它看完。快速高效地读完后,快速高效地划知识点,合上书的一刻觉得自己真厉害,回想起来又觉得没得到什么。
原来我觉得完成很多事,特别是自己想做的事的人,非常酷。感觉这个人独当一面,这个又会那个又会。我一直在要求自己变成这样一种人,但回过头来我发现,除了完成多种项目那一刻的快感和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我到底又获得了什么呢?早上起来,我还是要面对同样的生活。我究竟是喜欢这件事本身,还是告诉大家我完成了这件事的那一种快感?
同时更可怕的是,我会因为这样的事给自己打上标签,产生许多这样的念头:是调酒师就需要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酒,然后说出各种配方,忘掉了配方就是不称职;有了健身教练资格证,就要每时每刻保证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不锻炼就是「罪恶」。当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好事,督促我在某一个领域去持续的发展。可对于强调多样性的我,每种东西都要保持好的水准是一种枷锁,让我始终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下。我需要时刻保持这个东西,如果我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不是完美的生活。于是我时刻都在检查,像一个永远在轮子上跑的小白鼠,累到筋疲力尽而不能停歇。
我时常会期待未来的某刻自己完成了某件事的样子,可能是拿到了某个证书,告诉自己又超越了自己,也可能是发个朋友圈昭告天下。可如果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完成点,我其实将很难专心去做这件事,内心闪过的念头就是快速做完,去快速逼近这个未来完成的时间点。其实这样完成的质量会不好,内心的体验也不会好。正如 Atomic Habits(《原子习惯》)这本书中所说:「足球运动员没有人是盯着记分板赢球的,想要赢球必须专注在踢球本身」。
是啊,我总是盯着记分板在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总想着做完这件事了,我的分数会更漂亮。它或许是文章和朋友圈的点赞,或许是内心的满足感,可恰恰是这样,我没有去专注在这件事本身了。当所有的判断价值都来自于最后的结果,这种近乎疯狂的评价标准让我在过程中难以享受,很难投入自己全然的内心。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是内心出了一些问题,我需要放下一些执念,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很巧,今年我遇到了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和一本书,都是关于内心的探索,它们在 2020 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很应景。串联起来,我感觉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它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的想法,让我放下一些事情,丢掉了在肩上自己给自己平添的多余负担,再重新上路。 在此我想把它们分享给你们,同时愿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思考。(下文可能包含剧透)
一篇文章:《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
唯一可以定义我的尺度,不在于我在一个社会的通用体系下,是否优秀或成功;也不在于当我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时,我是否不断在突破和进步。而在于我有没有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去关注内心,倾听热爱的信号,让热爱而不是恐惧来指导我的人生。 ── 《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
《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 这篇文章的作者赵丹喵有着精英的标签,可在文章中也能看到她的困惑和思考。她一开始也是一个时常焦虑的奋斗者,和周围人无时不刻不在比较,渐渐她走出了和人比较的恐惧;接着,她追求和自己比,要求自己时常超越自己,一直快速的进步和成长,时常确定许多目标并要求自己完成。当这种要求变成执念,就陷入了她所说的「追求优秀」的陷阱。
这篇文章对我启发巨大,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逢我考完了许多证,干完了许多自己认为很厉害的东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等待着入职。但那天早上起来,我对人生发出了疑问:我努力证明了这么多,向别人证明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后,我脱离了平庸吗?我总以为这件事结束后就变好了,但是好像生活还是如此:你还是得起来自己做早餐,去商店买东西,去想明天该操心的事。我本以为完成了这些那些我梦想的事,生命就会闪耀,就会特殊,就会异乎寻常而不平庸。可我就是太在乎「脱离平庸」这一个执念,才把自己的心锁的很死。
在文章中,作者把人生的驱动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恐惧,一种是爱。
恐惧的驱动力有时很有用,比如说 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但很多时候恐惧的驱动力会阻碍我们的发挥。拿唱歌举例,有时我会把跑调这件事看的比较重要,好似一跑调就等于没唱好,于是内心总在想着这句歌词跑没跑调,看着别人的反应来继续唱。如果有一句没唱好,就总想着他人怎么看自己,然后越努力想唱对。可是一直想着别人的看法,是不能专注在歌声上的,于是后面几句也唱不好了。如果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且自己也懂这首歌的话,说不定几个地方唱的有些偏差,如果自己心无旁骛、投身其中,他人也听不出有什么大问题。我总是怕出错,可偏偏越怕,才越容易出错,越容易在内心形成恶性循环。
但当我们用爱去驱动的时候,会爆发出自己的巨大潜能。这时候我们是不计结果的,我们只管抒发自己的心灵能量。我们有了一个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不再去设想结果的恐惧,便不会思前想后、踌躇不前。我们不再以完成能变得更优秀为目的来做这件事,而仅仅是因为享受做这件事而做它。我也明白,当不抱着目的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会解放自己的心灵:例如自由的写作输出,和自由的创意想法。恰恰这样,自由的表达带来了高质量的产出,爱的驱动力不知不觉间就帮我完成了目标。
正如文章中所举登山者的例子,第一个登山者只想着登顶的目标,时刻在丈量着自己离目标的距离,于是每一步都异常痛苦,脚下的路越来越漫长;而第二个登山者纯粹享受登山的过程,不在意山顶有多远,感受途中的移步换景,于是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我生来无物,也死去无物。我拥有的,也不过爱、梦想、勇气、智慧与自由。
所以专注在对过程的爱上,而不是对结果的恐惧上,是今年的重要一课。
一本书:《悉达多》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的是因为它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 ── 《悉达多》
上学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基督教的朋友,跟着他们学了学《圣经》和基督的教义。虽然我知道我的生活方式和基督教徒相差甚远,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内心里有种力量让他们变得友善。这不是那种面对生活的表面友善,而是真的有心中产生的爱。另一件事是听某位朋友讲了灵魂的一些事,半信半疑,但我还是对宗教信仰,灵修这些东西产生了一点兴趣。机缘巧合,就看到了这本书:《悉达多》。
《悉达多》,英文是 《Siddhartha》 ,又译作《流浪者之歌》,作者赫尔曼·黑塞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ddhartha 其实是佛祖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的名字,但不要因为看这本书用的是佛教的名字就错过它,它借的是佛教背景,讲的不是佛教本身。阅读的时候,其实就像阅读一本简单的故事书,我不自觉地就被主人公悉达多带入进了故事,去跟随他体验他的经历和人生。在读书时,只能感受到书本、故事、和安静的风。我曾经在朋友圈这么评价过它:
看完《悉达多》,感受到的是禅、沉思、圆融。它讨论的是目的地、财富、爱情这些人生的永恒议题。对人生发问,回答终极的问题,直指内心。
全书讲的是一个名为「悉达多」的贵族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实现解脱(salvation) 。悉达多本是一个古印度贵族青年,他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但他并不快乐,并想去追求人生的真理,于是和好友一起踏上了苦修的道路。在过程中,他们遇见了佛祖释迦摩尼(主人公的名字是在暗喻释迦摩尼的不同化身),但悉达多听到佛祖的教诲后,认为佛祖的智慧是他自己领悟出来的,而不是能够通过言语传授的。如果想要求道,就需要自己亲身去体验一切,方能彻悟。正所谓出世就要先入世,他认识到应该不加评判的体验着生命的一切,于是放飞了自我。他在名妓那里体验爱情、在商人那里挥霍金钱,体验到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体验到了世俗的一切。但是沉浸于世俗只能让他变得空虚和堕落,他终究又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他曾脱离生活苦修,又投入到生活这场本就属于自己的修行,到现在又沉沦于世俗。在经历世俗的洗练,破碎和重生后,他最终在奔涌的河水处得到了灵感:意识到生命就好似流动的河流,它时刻是无常的,它可以来自各处,又可以流向各处。他意识到之前听说过那些世俗的讨论,关于财富、关于爱情,他没有体验过,他必须体验过而不是被传授过,才可以涅槃重生。在书的最后,他在河水处顿悟,体会到世界与自我的圆融和统一。
故事讲起来很平淡,但看完这本书,我最大感觉就是:治愈。 主人公悉达多其实和每个人做的事一样,不断地求索和问心。他经历了一切,从锦衣玉食到苦修;从苦修到投入红尘世俗;又从红尘的沉沦中解脱。不能否认,他仍是他自己,但他最后认识到,所谓的自己,就是生命感知的一切的总和。没有一个终极的法门可以适用于每一个人,知识可以被传授,但生命不行,自己的生命,需要自己去感知。
看完的当晚,我震撼许久,问我到底懂了什么,好像懂了很多又什么都没懂。因为它讲的是让你直接感受世界,无法去讲一个「正确」的答案。感受清晨咖啡的温度,感受傍晚火烧的晚霞;感受重逢的喜悦,感受心痛的别离;感受登峰造极的心流,感受侧夜难眠的惆怅。谁也不能替代你去感受,谁也不能通过言语完整地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谁也不能教你怎样的感受是「对」的。不去把感受打上烙印,不去区分这是「好」还是「坏」,因为这都是你波澜壮阔的生命协奏曲中的一个音符,你甚至不用演奏,只需聆听。
也许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你的工作,你的成果,都总有一天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殆尽。但是你的体验到人世间的一切,之于你,都是永恒。
看完《悉达多》后,我感受到了一些东西,但又似懂非懂,直到遇到了《心灵奇旅》。
一个电影:《心灵奇旅》
我听到一条关于鱼的故事, 一条小鱼游到老鱼身边, 问它:「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海洋的东西。」老鱼说:「海洋?可是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小鱼说:「这儿?这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 《心灵奇旅》
对我来说,《心灵奇旅》是我 2020 年来看过最好的电影,也是我看过最好的动画电影,没有之一。给它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它在正确的时间,正确地触动和治愈了我。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除去那些复杂的灵魂概念,大致讲的是一个爵士乐教师 Joe 的毕生梦想就是在追逐着知名音乐家 Dorothea 的事业,并在 Dorothea 的酒吧里面弹爵士乐。当他成功的试演并且忘我地进行了演出之后,他以为获得了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当他满怀期待地问 Dorothea 明天怎么办时,Dorothea 说:「明天把今天弹的再弹一遍」。 他发现他的前路是空虚的,因为一直支撑着他的那个梦想:「在 Dorothea 的酒吧上演出」已经完成了,而他发现这个梦想也不过如此,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他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问题了。他陷入了沉思:「我已经完成了我认为的人生的意义,可是不过如此,那现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主角的困境和我的太像了,以至于我不自觉的会代入进去。首先是他心在远方,不甘愿当一个音乐教师,而是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爵士乐舞台上发光发热。当时的我也一样,不愿承受眼前的苟且,总想追寻这自己想要的东西,心里一心想着,我要追梦,我要做真正的自己。一直心急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盼望美梦成真,认为沿途的感受是不重要的,没有意义的。
但当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我的小目标:健身教练,调酒师,硅谷数据科学家,当我的钱也足够买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我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努力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斜杠青年,完成了这么多目标,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掌声,得到了自己的满足,可落幕后,又剩什么呢?是下一个付出更多努力的目标吗?是花钱买更好的东西吗?那完成了那些后的我自己,和完成了这些的现在的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面对这个困境,《心灵奇旅》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人生是需要找到自己的 Spark (火花)。Spark 不是一份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而是当下的热爱,是真切感受生命与爱的能力。正如 22 号在地球上感受到的,一块披萨、地铁的热风,盛开的樱花,都可能是 Spark ,也是生命所赋予的意义。生命不会因为你做了旷古烁今的事而伟大,也不会因为你的柴米油盐而渺小。这是别人的评价,是人类语言系统对它赋予的社会学解释,而不是你的生命。
电影中也点出,Spark 和执念只有一念之隔,就像《心灵奇旅》个身陷囹圄的对冲基金交易员,也一定是对所做的事有过热爱。但当我们只想着那个已经化身成执念的梦想的时候,会下意识忽视掉身边的美好:和朋友的吃饭闲聊会变成浪费时间,看云起云落会变成虚度光阴。我们总是在想,要是最后的梦想完成了就好了,之后就能领会生命的美好,近一点,再近一点。殊不知,有些东西,在路上已经错过了。
你要去看,那细碎盛开的花朵;你要去听,那火苗燃烧的声音;你要去触摸,那温柔慵懒的风。
于是我终于有了些许领悟,原来生活本身就是诗和远方。渴望着大海的鱼,本来就在大海里。我们不必总想逃离到远方,不必急于迫近已化身为执念的梦想,认真地去感受普通而平凡的生活本身,我们便都是已经拥有诗和远方的「普通人」。
结语
两年前,我写了那篇文章,说要「做自己」。回想这两年,我学会做自己了吗?好似是会了,我默默放下了对别人的评判,不再用同质化的标准去评价他人。慢慢的,我不会因为别人比我收入高而高看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公司或学历没有我的好而低看别人。每个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各自有闪光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没有先后,也没有快慢。
可是这两年,我把「做自己」看的太重了,总想着做更多的事,去更远的地方,更加倍的努力。我跳脱出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陷入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中。我想高效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来达成自己对自己的目标,去追寻那些「我想做的事」,可没有想到却默默给自己上了枷锁。
于是在 2020 年,这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确实慰藉了我许多。这两个感悟:专注于对过程的爱而不是对结果的恐惧,和做一个普通人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将是我在 2021 年的修炼。
你已经在海里了,请尽情畅游。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