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花瓶已经碎了,不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碎片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虽然不同领域的人对「碎片化」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我们可以说「碎片化」是当前的一种趋势,甚至很难自发回退到「反碎片化」。就像花瓶被打碎一样,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不借助外力就无法自发复原。
我们会发现,「碎片」无处不在:
- 精力或时间被「碎片化」,一些琐碎的小事充斥在大段时间里
- 「碎片化」学习,每天抽 5 分钟学几个单词,一年后学会一门外语(主要看怎么定义「学会」)
- 安卓设备「碎片化」,不同尺寸、型号或安卓版本的移动设备都被称为「安卓机」
- 娱乐「碎片化」,刷刷短视频,搞笑段子,社交媒体,5~10 分钟一局的小游戏
- ……
总之,「碎片化」暗示着,原本那里曾经有过一个完整或统一的东西,就像一个放在台子上的「花瓶」,后来出于各种原因,那个「花瓶」砸在了地上,碎了一地。 就如我们上面的例子,每个例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曾经的「花瓶」:
- 精力或时间「碎片化」的背后是:心流
- 「碎片化」学习的背后是:系统化学习
- 安卓设备「碎片化」的背后是:例如苹果那样统一的设备
- 娱乐「碎片化」的背后,那就太多了:歌剧,电影,传统阅读,经典的单机游戏,野餐,钓鱼……一切需要耗费大段时间沉浸的娱乐方式。
一直有种观点认为:「碎片化」是出于某些大企业的「别有用心」,他们想瓦解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沉溺于各种「碎片」当中,便于灌输一些「消费主义」的私货。我也一度也发自内心的相信这是真的。
但现在,我开始犹豫,我不敢说「碎片化」一定是不好的,我只能说「碎片化」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不过无论如何,碎了就是碎了,我不想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清醒地知道,我们以前不是这样子的。我更想知道的是,比起以前,我们现在的「碎片化」生活方式是更加进步了还是退化了?
如果存在就有意义
我相信,一件事如果存在就有意义,是否针对每个人都有意义又当别论。
但「碎片化」几乎是影响至少一代人的现象,自从互联网崛起,手机智能设备普及,社交媒体爆发以来,「碎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变得越来越「碎」。
我现在还能看到,2021 年有人挖出了 2012 年「和菜头」的博客。9 年前的博客中,「和菜头」他感叹「碎片化」的信息让他无法完整阅读哪怕一页书,他觉得这是一种「病」(其实就是注意力缺失)。 这段博客即使现在读来,也毫无「违和感」,甚至有种早就习以为常的感觉。 我甚至在读这段博客的时候,都差点没耐心从头看到尾。但是,在下一瞬间,我就意识到,如果「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缺失真的是个「病」,现在恐怕我已经要病入膏肓了,在这个刺激下,我认真看完了博客。
那么,这些年来,「碎片化」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能不能自我安慰一下,「碎片化」其实还是带来的好处更多呢? 我勉强归纳了一下,带来了下面这些也许只是借口的理由:
「虫子」的迭代速度更快
想象一个人,10月怀胎才能出生,等到能有基本意识行为能力,又要过去好多年,读个博士啥的就是小半辈子了。而一些昆虫的寿命只有几天,大批量繁殖,大量出生大量死去,很快就能适应环境,劣者立刻被淘汰,胜者可以保留基因到下一轮,这些虫子也许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但是繁衍的岁月已经远超人类,而且种类也繁多。这是一种高速迭代的生存策略。一定要说好处的话,比起大象这种庞然大物来说,「虫子」可以更快更灵活的迭代发展,就像当前的碎片化信息或产品,可以快速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无论是各色的安卓机还是各种小视频,小游戏,小段子;总有一款适合我们。我们各种差异化的需求就这样被高效地满足了。
「分工」更加符合经济学
我们的日常工作其实已经朝着「碎片化」方向发展了很久。 古代一个农夫要自己(或自己家)播种,自己收割,自己磨面,自己把面烤成面包,自己把面包运输到市集,自己吆喝卖掉,卖掉后自己算账…… 后来,整个事情逐渐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工作流程被「打碎」,形成几个分工步骤,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事。 而到如今,整个流程早就已经「碎了一地」,想想一部手机的背后是多少供应商,多数供应商只负责一个小小的「碎片」。 因为,「碎片化」意味着精力被约束在小范围内,因此在这个小范围内变得更高效(或者更专业)。
「沙子」可以填充更多空隙
几块不规则的石头填不满一个空的杯子,在里面继续加入沙子这样的小颗粒,才能填得满满当当。如果贪心一点,可以敲敲杯子,让沙子落下去,然后继续加沙子,直到彻底填满 ……
大家的时间也是一样,现代「打工人」都很忙碌,大家抽不出时间看几个小时的歌剧卡门,但看个「5分钟看完歌剧卡门」的空隙还是有的,实际上,现在5分钟可能都嫌太长,一分钟看电影,秒懂XX,这些也都不在话下。
有了这些「碎片化」的「沙子」,大家的时间利用率不要太高,1小时顶人家一个月,人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我们也看到,有了上面这些好处,把「碎片化」运用到 学习也好,娱乐也好,买手机也好,交朋友也好 …… 岂不爽哉? (说不定还有更多的理由,只是我实在编不出来了)
等等,先不要高兴 ……
虽然现在说「等等」,可能已经太晚了。因为如果真的注意力缺失,可能根本读不到这里,或者读完上节就已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碎片化」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并非对我们每个个体都有积极意义。最大的几个问题还是在于:
我不能,我也不想看 140 字以上的内容了
前文也说了,注意力缺失是常见的「碎片化」后遗症。
140字虽然只是虚指「信息阅读」的一方面,实际上「碎片化」的影响在于各个方面,任何要耗时的事情,老子我都不想做了。
读本书?看场电影?去远足?上3个月的课程?谈个朋友? 太浪费时间了,我想要的东西,立刻,现在,5分钟里面就要搞定。
你说没有?我手指一抖,下个小视频就上来了,你看,人家就可以。
说到这里,我喜欢 SSPAI 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文章大多有一定深度,不是短小充数的「碎片」。(PMP 适可而止)
我的手指不听使唤了
比起失去注意力,更糟糕的是,我们可能会得上「强迫症」。
10分钟过去了,不刷一下,不难受吗?无论刷什么 App,都可以。求求你了,让我刷一下手机,实在不行在桌面上用手指自下而上刷一下也好。
这种手机成瘾症状,为什么要赖到「碎片化」上面? 因为,按现在不少研究的观点表明,「碎片化」讯息(或游戏,或社交)带来的接近即时而不确定的反馈,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神经网络,让我们变得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反馈」,「碎片」降低了「成瘾」的门槛。刷刷新闻,刷刷朋友圈,来盘小游戏,反正只是占用很短的时间,不会给我们太多的负疚感。于是不知不觉中,一天也就过去了。
逻辑去哪了?
都「碎片化」了,就不能奢谈「逻辑性」了,至少没有外力干预的话,很难从「碎片化」当中获得逻辑性的关联。
有时为了过度追求「碎片」的「又小又快」,内容就很难完整阐述逻辑,看到更多的就是简单粗暴的「下定义」,例如:「XXX 就是坏」「XXX 就是好」这样的信息。这些观点,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是在碎片化时代,逻辑已经不重要了,能够展现多少就是多少了。 碎片化的学习,也是一样,一堂课如果只有 5 分钟,能阐述什么样的内在逻辑?不论对错,可以灌输完结论,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自然也没有用户思考的时间。
另外,「碎片」和「碎片」之间也变得不太有逻辑,如果一定要说逻辑,那么就是因为之前我看了猫咪的短视频时点了个赞,所以现在天天给我猫咪的短视频…… 可这不是「逻辑」,或者说,这不是我的「逻辑」,这是机器的「逻辑」;久而久之,我也就相信自己其实是个「吸猫控」了。
因此,「碎片化」使得我们自己的逻辑缺位,自己的逻辑一旦缺位,别人的逻辑就会毫不客气的来补位。
碎了一地,要不要粘起来?
不要,碎掉的花瓶即使粘起来也不好看,碎了就碎了吧。没有必要去事后补偿。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是不同领域的「碎片化」只是早晚的问题,恐怕不可避免。
我觉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让「碎片化」尽可能发挥其提升效率的一面,减少其负面影响。
「坚守」自己的核心工作时间
首先,我们一定要有核心的工作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被切割,但是不能被彻底「碎片化」。一定要说「切割」就是一种「碎片化」,也不是不可以,切割的细碎程度因人而异。「番茄钟工作法」推崇的 25 分钟一个「番茄」,就是指一段不可被再切割的「原子」核心工作时间。 这段时间里,无论如何不要去看手机刷资讯或者会打断工作的任何「琐事」,除非火灾或者防空警报响起。核心工作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一天的效率。 一个 25 分钟的工作时间远胜过 5 个 5 分钟的碎片时间,如果条件许可,一个 50 分钟的时间远胜过 2 个 25 分钟的时间,而且可以达到「心流」状态。
所以在核心工作时间上,对于「碎片化」不能过分妥协。如有必要,采用「番茄钟」,请人监督,设置「屏蔽通知」或「勿扰模式」…… 一切手段只要保证每次的这几十分钟高度集中即可。 如果刚开始,可以从 15 分钟开始,逐渐刻意练习,不断加码,直到更多。
「切碎」自己的非核心工作时间
对于并非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事,那么就尽可能的将它们「碎片化」,把它们委托或外包给更专业的人来做。这也是之前说的「碎片化」的一个积极意义。
我们在非核心时间以外只要进行检查和简单沟通即可。这种操作只要几分钟,算得上是真正的「碎片化」操作,而且可以被分配到工作或生活的任何时候。
我个人建议,每当核心工作时间结束后,就可以操作一些「非核心」的碎片琐事,作为调剂搭配。
问题在于这些「碎片」工作可能太细小,记住它们并分配时间本身就会产生很大负担。因此,最好准备一份 Todo 清单,在上面收集罗列这些小事。每次有「碎片时间」的时候,从清单上面取出一条来操作,这样也不会遗漏。而且,清单工具特别适合那些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的事情,可以设置循环提醒,减少自己的记忆负担。
「粉碎」自己的垃圾时间
相传,距今 3000 多年前,在古希腊的德尔斐(Delphi)的阿波罗神庙上刻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一直被认为是神谕。
我的理解是,「认识你自己」的含义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边界」。 以前总有人和我们打鸡血,不要自我设限啊,要大胆梦想啊 ……不过随着成长,我发现,有伟大梦想虽是件好事,但认识自己的边界是件更聪明的事。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认识,就是:我们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甚至可能不足 4~6 小时。我们专注的工作几小时后,一定会带来几小时的「垃圾时间」。这段「垃圾时间」的效率极低,不适合工作,甚至容易出错,我建议不要勉强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做任何工作。(上班摸鱼党,此处应该深有体会)
而这些时间如何打发也是个问题,「碎片化」的真正用途就在这里体现了。把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碎片化的娱乐,背个单词(虽然不一定有效果),老派的还可以织毛线 …… 统统安排到这个时间来做,不费力,不费神,时间「嗖」的就过去了。
我们以往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是不思进取,实际上,硬撑 8 小时,甚至 12 小时,甚至 996,这些才是对人对己都不利的「低效」行为。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边界」的确立。刷刷手机很容易就刷个几小时,这就不是在粉碎垃圾时间了,而是在毁掉 1 天的核心时间。如何确定边界?这是自己刻意锻炼的结果,也可以是老板在背后用鞭子抽的结果。我觉得,人有惰性是天生的,如果自己不能克服就,很可能不得不接受被人抽鞭(或被社会毒打),这里牵涉到另外一个很大很广的话题,就不再赘述。
所以?
所以,如今的「碎片化」不是洪水猛兽,以前的「电子游戏」也不是「海洛因」,更早引入的「快餐」也不是「杀手」…… 这些事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有利有弊。 「碎片化」给了我们更多更细的选择和分工,「电子游戏」给了我们更丰富的娱乐方式,「快餐」给了我们临时高效补充热量的便利。 毕竟,我们已经不是 3 岁的孩子了,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最后,花瓶很美也许易碎,但碎片会变成一种新的「艺术」。我们如果可以学会和它们共存,利用其中的优势,躲避其中的陷阱;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能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最最最重要的是:在这新年之际,祝大家「碎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