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里提到了写作和研究,关于写作,他是基于「当前科学理解」这样一个前提:

最重要的前提是「当前科学理解」,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信任当前科学家们的共识。

比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应该背很多唐诗、认很多字、学习加减法么?脑科学家的看法是 6 岁以前就是玩,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习怎么跟人打交道,学习各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他给写作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科学写作,也就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写作,科学家应该为科学作家服务,科学作家为读者服务。所以他的专栏不是写「我知道的事情」,而是「读者想知道、应该知道的事情」。不管你想没想到,只要这个思想好,我就要让你知道。

这个思路很好,毕竟我们现在都深受无限大的信息杂质毒害,李盆在《羊呆住了》中很犀利地调侃这种现象:

阅读已经普遍生活方式化的时候,读者潜意识中关注的是,这种知识在社群中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关注度、钱、名声、一种生活方式的满足、疲惫生活的代偿、抵消虚度时间带来的内疚、辩论中的优势、智力虚荣的满足、输出欲与倾诉欲、比较与考据的游戏感等等。

我们大多时候,确实就沉迷于这种次级知识,他举例说:

当你写出一个鹅卵石的论文,并不是因为鹅卵石里面有什么论文,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论文。

我们只是把这种次级知识当做生产工具、社交工具和消费品。

那么,到底如何避免这种次级知识呢,或者换个角度,如何学习我真正想要的知识呢?其实万维钢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认为他正是遵照自己的前提,基于当前科学理解,从道及术,完整地把学习这件事儿讲透了。

毕竟,相信科学家的普遍共识,还是比隔壁大娘的靠谱一些。

言归正传,把这本书的笔记拉出来溜溜,也算是实践书中说到的必要难度理论,要是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希望各位看官批评指正。这篇笔记始于去年 12 月初,中间穿插很多事情,断断续续写到今年 2 月份才写完,是一个跨年项目了。

学精第一

第一部分,直奔主题,讨论当下基于科学理解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包括什么是刻意练习,如何进行好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森·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刻意练习被广泛传播,是因为其中谈到的一万小时理论。但是,刻意练习的重点不是练习的时间「一万小时」,而是练习的方法,对此总结为三个方面:

只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在学习区学习效果最好,但一万小时这个理论,让大部分人以为在学习区学习的重点是时间,大错特错。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是基础训练。也就是练习套路。练的是长期工作记忆。

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在于此,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保证大家都在各自的学习区,但是学校教育关注的是平均水平线的孩子,要让他们听懂。他们在意的是统计数字,不是个人。

在学习区练习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在哪儿学,要始终保持在学习区,一个是学什么,学基础、学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是有某种结构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我们的大脑如何掌握一项技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神经元之间通过不断的练习,建立强连接,一是神经元外面包裹的髓鞘的粗细,但两种观点结论都是一样的,大脑是可以训练的。

这种训练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工作记忆,人脑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大概就是 4 个东西,对应我们的短期工作记忆,它跟我们的智商有关系,通过训练是难以提高的。类似于内存。所以,学习真正练的是长期工作记忆。长期工作记忆储存的就是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们是一个一个的块,有组织有结构,我们要练习的就是这一部分。它类似于硬盘。

书里还提到一个观点,作者以前瞧不起背围棋定式,觉得高手应该随机应变,但后来才发现,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我想到了自己学英语,为什么一直没有效果,第一,拒绝背,总想着掌握规律,见招拆招,随机应变,但其实面对真实状况时,最好的办法是脑子里已经存储了许多的范式,直接拿来就用就好了,随机应变也是在大量的范式基础上,去做微小的创新。第二,投入的时间少,根本没资格取得好成绩,这一点,就涉及到优先级,如果一件事优先级非常高,自然有时间处理它,所以「没时间」是一个伪命题,准确的说法,是我们没有把想做的事情排到高优先级的位置。

那究竟怎么练呢?简单来说,就是大量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最基础的部分。

书里有个我很熟悉的例子,体育比赛中的以赛代练是没有效果的。同样写作也是如此。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的系主任,严歌苓的老师舒尔茨夫妇在 2008 年给复旦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第一课教学生怎样「听」。让学生描述一个刚才听到的声音,不断追问: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旁听的严峰突然明白了舒尔茨讲的是什么,他教的是文学最物质化、最技术性的层面,就像弹吉他时不停地爬格子,毫无艺术性可言,确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路。我也看过关于学钢琴类似的说法,练基本功,大量地训练基本功,这样在未来随便谈什么谱子,都变得很轻松,而不是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去练,那只能是原地踏步,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区别。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想着随机应变。

另外,

对于学习来说,要反对「功夫在诗外」,学什么就要练什么,功夫就在功夫上。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确实可能需要不同领域之间的借鉴,但在学习上,不要滥用这句话。

训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要从实战出发,一切都是实战,并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及时反馈

知道怎么在学习区正确的练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想事半功倍,产生效果,就必须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这里的关键点就两个,一定要有反馈,反馈一定要即时。

万维钢还在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反常识观点:

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但熟悉不等于理解。想要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在科学界,就有同行评议这个步骤,也就是一种测验。

其实想想也很好理解,一个东西究竟学没学会,要么是看能不能向别人讲清楚,讲明白,要么就是通过某项考试或者测验,取得好成绩。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我之前看过一个清华的学霸讲如何在大学学习,如何通过一门考试,他的核心就是要有一个错题本,这个错题本记得无所谓漂不漂亮、整不整洁、别人能不能看懂,就是不断解决错题本上的一道道题,自然能搞定一门考试。

现代的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同意线上教学这种模式,线上教学,完全忽略了反馈这一层面,一个老师在屏幕一端讲,学生有没有认真听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如何观察学生,如何提供帮助了。这一点和我对家长的态度也不谋而合,家长的作用不是教育,而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那么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做什么呢?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

独立或跟人合作完成项目

到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

写论文

其实现在国内外的创新教育,不论采取的形式有什么不同,本质上都是这样的项目式教育,在项目中解决问题,用到什么学什么,学会什么用什么,这和应试考试已经没有关系了,是实打实地培养人。一些厉害的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层面把项目和应试挂钩。比如十一学校,就是很好的例子。

刻意练习不是娱乐

最后,就是态度问题了,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刻意练习一点儿也不好玩。

练习这个事儿,要单独练习,一万小时理论,针对的也是刻意练习的时间,哪怕是单独练习的时间。重点是要区分练习和娱乐。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你看完任何一个纪录片后都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

一个现实:世界上并不需要一千个钢琴大师或者一万个足球明星,这些少数的幸运儿已经把所有位置都占满了。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

认清现实没什么不好,任何人都有权利或者说也应该为了更好的人生去奋斗,但如果能早一些,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天花板,其实更有可能突破天花板。做好观众席,和一个钢琴大师,都可以一生幸福,但两种选择的路径,并不兼容。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视基因和兴趣在其中的作用。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能坚持下来。

如果统计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都是顶尖名师,可是如果统计他们的启蒙老师,往往没什么名。但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他们能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

而任何一种能测量的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都是天生的,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简单来说,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但兴趣可能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书里还提到有研究表明,最高的学习效率=15.87%,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学习区,可以套用一个公示:喜欢=熟悉+意外。在学习区中学习,最好的配比就是 85% 的熟悉(旧信息) + 15% 的意外(新信息)。这样创造出来的环境,能让人体验到「心流」。

15.87% 不但是学习中的最佳训练出错率,也是心流率,也是文艺作品的最佳意外率。

我印象里喜欢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多半是有一种别人替我说出我一直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却又在此基础上,说出了一些让我很意外的内容,这种熟悉+意外,给人的感觉最舒服。

这些关于学习的道,背后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包括什么成长性思维模型、必要难度理论等等吧。把它们综合运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在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

到这里,基本上如何学习,已经讲清楚了,总结一下:找到要学的知识的教材,老老实实的看,进行测验,即时反馈,对不懂的、不了解的地方反复刻意练习,再测验,再反馈,直到自己学会。学习过程中,可以有一些技巧(艾宾浩斯、多场景也就是必要难度理论、15% 意外率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不是好玩的,刻意练习也不是,寓教于乐只是虚伪的幌子,没有足够的努力是没有办法学到新知的。在学习之前要想清楚,是真的为了提高某种技能,习得某种新知么?怎么学的前提,还是要考虑清楚为什么学?这才是第一步。

而学习的东西,如果是自己的兴趣,就更有可能坚持下来整个枯燥、无聊、让人暴躁容易放弃的过程,恰好基因里也喜欢它,就有了进一步成为大师的可能,但这份概率,非常的低,要有清楚的认识。

如果说第一部分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就是万维钢还说了一句大实话:

慢慢学才是好办法。学得太快,知识没有更彻底地长在大脑之中——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不求快,可能总怕被人落下,但是求快,最后才会被人甩在身后吧。

学广第二

这一部分,想要讲述的,就是从刻意练习向功夫在诗外扩展。

自由技艺

这个广,怎么定义呢?我想到了现在市面上很火的 K12 教育,提供的都是这样的服务,有人称为博雅教育,有人称为素质教育,万维钢用了一个更有概括性的词汇,自由技艺。

自由技艺,Liberal Arts,原本是古罗马时代的一套课程,被认为是「自由的人」应该掌握的一套学问。古罗马的「自由」的意思是你不是一个奴隶,你有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事物的权利,这才叫自由。很多人把它翻译成「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但是可能把它矮化了。自由技艺的特点,就是不分工,不为任何具体的职业做准备,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如今没有奴隶了,自由技艺培养的更多是「拒绝被统治」的人。

其实包括美国的、欧洲的或者是香港的顶尖大学,他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进行类似的通识教育,在后期才选专业,选领域,进入研究生阶段,才是研究项目。大一大二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但是,自由技艺从古罗马开始,通过演变,到了中世纪被确定为七个项目,其实都蕴含着统治者的统治之道:

文法。掌握语言。

逻辑。掌握逻辑,才能读懂东西。

修辞。为了说服别人。

算术。管理财产。

几何。推理。

音乐。音乐被视为与世间的法则有关。

天文学。则是自然界的法则。

这七个技艺中,演化出三个最重要的技能:

批判性思维。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独立思考。

交流。有没有个人风格。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不具备模式识别的能力,也就是掌握了哪些经验和套路。

这正是一个人,在进入某一专业之前,最应该掌握的三项技能,是所有人的屠龙刀,是任何专业技能的基石。

流行文化常常能吸引人去渴望某种生活,而真正的艺术,却能让人质疑那种生活。

最好的例子,就是知识分子应该是永远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却阐述新的观念的人。

目前的市场,出现的问题就是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而且是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哲学、政治这些自由技艺的课程。因为当前的趋势就是机器越厉害,只会机械化技能的人就越廉价,自由技艺就越值钱。

对于学习人文学科,万维钢也总结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学事实。 第二层,学观点。 第三层,学方法。

这些技能,整体都是偏软的,也很难通过简单重复的大量练习来提升,更多的是在综合应用中不断实践,所谓的学徒制的深层意义就在于此。所以刻意练习是有它的使用范围的。

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非常有限;环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如果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小。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在刻意练习事半功倍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意义。

年轻人应该多讲讲「刻意练习」,出来混要多想想「功夫在诗外」。可是我们搞的这种教育,强迫小孩每个周末出去学习各种「才艺」,长大了越学越专一,什么吹拉弹唱早就不用了——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创造第三

这一部分,讲得就更外围了,学了知识,干嘛呢,要用起来,要去创造。其实主要在讲的就是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的《学习之道》。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书里首先解释了这两种思维。

集中思维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只有集中思维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感念,才能让你的脑子里先有一个「答案区」。

面对很多问题时,我们预先形成过一个思维定势。在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直接调用思维定势去解决问题。

发现思维,其实就是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建立新连接的过程。最好的使用办法是什么都不想,因为它可以在后台无意识地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但是它有一个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前提:灵感不是轻易产生的,它要求你之前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花费了大量的集中思考的时间。

书里有一个小例子,我们通常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总觉得哪里别扭,但是停一停,睡一觉第二天再看,发现就舒服多了。这一小段「不练」的间隔期对大脑非常重要。可以用健身来打比方,练举重、练肌肉,要是每时每刻都举,那肌肉是没有办法生长的,总要挺一段时间长肉。所以说,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我们需要休息,给它们时间,让它们生长。

这就是《自驱型成长》里说的默认模式网络,它们占据我们大脑能量消耗的很大比重,但我们目前对其知之甚少,它是通往潜意识的路径。往往这样能产生更好的创意。

Paul Graham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极好的文章《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里面就提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其实适合不同的职业、领域,如果选错了,人是很拧巴的,我简单翻译一下:

Independent-mindedness seems to be more a matter of nature than nurture. Which means if you pick the wrong type of work, you’re going to be unhappy. If you’re naturally independent-minded, you’re going to find it frustrating to be a middle manager. And if you’re naturally conventional-minded, you’re going to be sailing into a headwind if you try to do original research.

独立思想似乎更多的是天性问题,而不是培养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你选错了工作类型,你会不开心。如果你天生具有独立思想,你会发现做一个中层管理者是很令人沮丧的。而如果你天生就有传统思想,如果你想做原创性研究,你就会驶入逆风。

那些可怜的人,正是在错误的位置上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却不见看花结果,Paul Graham 也说,如果有人能早一点告诉自己这其中的区别,该是多么幸福啊。

从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引申出了学习的本质。

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到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过程。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忆里跟新信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集中思维,就是在此时此刻的短期工作记忆里强化这个新信息。而发散思维,就是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之间的通道。

这一章还提到了前面说的默认模式网络,如何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当我们什么都不做,处在默认模式网络的时候,大脑要消耗掉全身 20% 的能量,而做一个任务时候,我们只是多消耗了 5% 的能量。我们的大脑每天平均有 46.9% 的时间都处于默认模式网络。

科学界目前对这一部分的了解也不多,我就不引用书中的说法了,但是默认模式网络确实能让人的潜意识工作起来,能让自己不同的记忆之间产生连接,形成创意,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的办法倒是可以训练的,其实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什么都不想,也就是西方现在最主流的冥想,甚至有人用脑科学+冥想这一套理论去解释佛学,先不提准不准确,这个思路倒是挺有趣的。

文化自觉

有了这种连接,如何能实现真正的创造呢?

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项目,因为疏离感能激发创造性。

书中举的数学家高斯的例子,高斯一辈子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工作,但别人完全想不出他是怎么完成的。数学家阿贝尔抱怨高斯「就好像走过沙子的狐狸,用尾巴抹去自己所有的脚印」。而高斯的回答是:一个自尊的建筑师不会在盖好的房子里留下脚手架。这就是创造的魅力。

《唯一的观众》也给了一个建议,你创作,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这个唯一的观众。不要问别人喜不喜欢,应该问自己喜不喜欢。

真正在修炼的时候,是要练自己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不是品味。品味是你自己喜欢什么东西;文化自觉,是你知道现在别人都喜欢什么东西。品味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而文化自觉能允许你从事一门创造性的事业。

文化自觉是「模式识别」,就是心里有个好的模型。优秀的 XXX 应该是什么样。

文化自觉是「范例」,灵光一现也就是这么来的。

文化自觉是「刻意吸收」。

这个词儿用的很有指向性,让我想到喜欢一个东西和能胜任这份工作,其实并不见得是正比的关系。我就常常看到影视从业者抱怨自己的影视工作,甚至让他们讨厌自己曾经喜欢活动,看电影。文化自觉和品味也一样。

要修炼高端技艺,就是像单田芳的评书艺术这样:没有秘密,明明白白把配方写成书别人也拿不走,甚至手把手教都教不会。

都说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创意都在最厉害的那帮人的脑子里。我倒是相信,就算他们一五一十写出来,对正常人也没什么帮助,他们形成这些想法的逻辑脉络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肉。知识付费里一个很大比重的内容「听书」也是一样的,给人感觉很好,半个小时就搞定了一本书,但是你只知道结论,不知道作者形成这一结论的逻辑,时间长了,思维能力必然退化,「听书」真正帮助的,是那些替你读书,写出逐字稿的人,他们在不断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更精炼的内容提供给你,他们练的才是肌肉,而你知识他们盘子里的鸡。

策略第四

这一章和下一章,就是一些关于学习的术了。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讲述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学习路径,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以及怎样避坑。

自学

首先,学习这件事情,万维钢的态度是,自学就够了,而且最好是自学。他举例霍金,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以我为主,方法就是自学。

霍金的老师要求霍金读一本统计物理学的书并且做习题。过了一周霍金来见他,没交习题作业,但是带来了「标出所有错误的那本书」。

一个足够自立的人,应该以自学为主。因为自学,可以自己控制节奏。万维钢读书的时候,就纯读书。

哪怕读的是网络小说,我也从不一心二用。我认为这个根本区别不是内容不一样,而是形式不一样。

能有这种态度,很难不成功。

但是自学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它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是美国教育家苏珊·克鲁格提出的「成功教育金字塔」理论。

首先得有自信心啊,要相信自己能从这里面得到想要的东西;其次,是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意志力、自控力、时间管理能力,还有组织、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行动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学习的时候能不能自己调查一下用哪本书,把相关的材料都准备好,自己弄个文件夹组织所有的学习资料和练习内容,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最好还能把学习成果形成一份报告?你能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该学的时候就学,从不拖延呢?你能不能做自己的教练,经常考核自己的水平、检测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呢?

文本处理能力

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进入真正的自学状态,而自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文本处理能力。

第一级,阅读一段文字,或者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它的重点。练习方法就是记笔记。

第二级,是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不能从书里找出来答案。

第三级,是建立自己的系统。

说实话,我觉得要达到万维钢说的自学水平,是很难的。单单是第一级,就困住了大多数人,而到了第二级,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个搜索引擎能搜出来的答案,就太简单了,公示习题都会,不一定真的理解了,要多看其他书里的人怎么解释同一个问题,要有不同的视角,课本只是指向月亮的一根手指,我们要追求的是月亮本身,多参考几根手指更容易定位。

重要的是,可能每本书的讲法都不一样,定义都不一样,有的还是明显错的,多读几本,能收获自信,你的见识已经超过了那个作者。

我觉得九成的自学者,在这里已经倒下了。他们逐渐沦为次级知识的爱好者。消费次级知识,躲回自己的小屋子里。不断重新开始、放弃、开始、放弃。

如果真能越过第二级,建立系统,其实很简单。

知识是个系统。作为自学者,个人知识系统应该是具体的,你得把它写下来。你应该对每一个课题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根据自己的思路划分章节和专题,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好所有的要点、心得和应用技巧。

这个系统是自己的,而你的关注点和别人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没必要事无巨细地总结你认为没意思的知识点。不要平淡的废话,不要花哨的脑图,要字字见血,直指人心。

学习的目的,是要应用,不是摆出个 12345,ABCDE。需要切磋,可以是交流、是测试、是参加考试。跟人过招,才知道自己学的怎么样。在实践中学习,需要啥就学啥,学啥就能会啥,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兵器第五

这一部分就是手握屠龙刀,真刀真枪开始了。这一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部分是强力研读笔记,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简洁明了。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的书或文章的联系

我就不展开了,其实都是一些一听就懂的被前人嚼碎了的大道理,但是付诸实践者只能说是少之又少。要记得,读书笔记才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无为第六

这一部分其实是在讲功夫在诗外了。我们学习了很多,很会学习,真正的创造,却可能是在无为中产生的。

我理解这里的无为,其实可以等价于心流,在进入心流状态之后,做事更可能成功,更可能坚持,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无为,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识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我们可以尝试着控制一下自己的大脑,看看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会有下面这些状态,那也许就是真爱。

忘记自己

忘记时间流逝

获得丰富信息

做复杂工作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书里还顺便解释了进入「心流」的整个过程:

平常状态下,我们保持有意识的机警,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活跃,脑波是β波。

工作状态,心流的前兆是大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能提升注意力,提升敏感度。

慢慢关闭大脑中的声音,β 波逐渐被 α 波取代,这是一种安静舒适的脑波,比如做白日梦的时候就会有。

进一步深入,会分泌「内啡肽」和「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减轻痛苦,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大麻素还特别擅长建立遥远的连接,带来创造性的发现。

到达极致的时候,进入θ波,睡眠中才有的脑波,潜意识也就占据主导。这时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和「催产素」,让我们感到和平、幸福、充满责任感。

最有意思的是,在整个心流阶段产生的这六种激素,就是大脑可以产生的分泌愉悦感的全部激素。

换句话说,幸福,就藏在心流里。


这本书我阅读、整理笔记、反思,大概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过程中也不断在实践,包括这篇笔记,其实就是实践的结果。我觉得对我来说,我在今年已经选好方向,订好计划,后面慢下来,练习基础组块,迭代,这个过程如果顺利,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也会每隔一两个月,重新回来对照笔记中的要点 Review 一下自己的进度。

如果没有行动,没有改变,这本书、这篇文章读与不读,是没有区别的。另外,我的文章中也不会再出现加粗这样的强提示标记,因为我发现它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暗示,好像我的一切语言都是为了最终将你引向它,但是抱歉,整篇文章才是全部,每一个字都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