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年度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我尝试着想要一种简约的生活。

  • 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我每周去收拾
  • 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去选择今天要吃什么
  • 没有那么多的促销优惠规则去让我算这算那到头来却便宜不了多少
  • ……

我尝试着去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 只留下了少数、常用的一些 APP
  • 只留下了用于通讯和沟通的应用而将各类社交、信息渠道关闭
  • 只留下了经常穿的几件基础款衣物而不会每日纠结于穿什么
  • ……

似乎没有太多的着墨,而这就是我的 2020——对物的极简。

断舍离践行

《断舍离》是由一位名为山下英子的杂物管理咨询师所著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传递了她本人从业以来对于「物」的想法与理念。

虽然当我在微信读书上阅读这久负盛名的书时,我会觉得里面的内容有些过于零散和琐碎,并且简短的篇幅适合在上下班途中随时翻阅,但书中作者本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扔东西」开始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一些行为?

  • 房间里有着很多因点外卖或买东西时剩下的一次性餐具、塑料袋或是包装盒
  • 每次买东西时都会有很多剩下的小物件或是买了很多使用率很低的小物件
  • 为了凑满减而买了一打纸巾、酱料或是小零食
  • ……

可能深受老一辈人的思想影响,当代的每个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刻有「勤俭节约」一词的印记。所以通常我们保留东西的程度往往大于扔东西的程度。

每次定外卖或者买东西时剩下的手提袋或者塑料袋,我都会将它们统一存放起来,总觉得有一天会将它们用得上,比如作为垃圾袋使用、用来打包一些零碎的东西……可实际上,存起来的这些手提袋或塑料袋,可能一年前的「库存」都还没用掉,就又有新的源源不断地填补进来。

看着屋子里动不动就留下一堆没用的物件,我毅然决然地像山下英子那般开始行动起来——扔。

我将多余的塑料袋、外卖多送的一次性餐具、快过期的药品、占地的包装盒等物件统统丢进了垃圾桶。

买东西让人分泌多巴胺得以享受快感,扔东西也是如此,就好比每天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丢下负担那般畅快。自从那开始之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过年回家收拾屋子时,遗留的老物件(没有什么纪念价值)、已经过时了的电子产品(人称电子垃圾)、堆积如山的线材都「难逃厄运」被我亲手送上了垃圾车里。

扔,看似是简单地一小步,却是我对物「断舍离」的开始。

让闲置易主

有些物品虽然说可以通过扔的方式处理掉,但总归是可以被消耗的消耗品,如纸巾、牙刷等。对于这类的物品我往往都是选择保留并持续使用,而减少购入。

可就算消耗品可以用掉,但像一些不容易被消耗但却一直闲置的东西,比如电子设备、书籍等,简单无脑地扔掉不是最好的做法,毕竟都是我们真金白银购入的(土豪除外),但使用的机会确实不多,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让它们继续发光发热,那就是将它们易主,以「二手」的形式处理掉。

出售闲置

闲鱼是阿里旗下也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个综合性二手交易平台,在上面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卖家所出售的商品。

我就曾在上面出售了自己闲置的 iPad mini 4、鼠标、键盘等电子产品或设备,在某些程度上让自己「回血」。当然在闲鱼上除了这些电子产品或设备之外,你还可以出售其他类型的物品,包括衣物、护肤品等,总之就是「有市有价」,但卖出的周期可能会稍微长一些。

因此当我有闲置物品可以出售的,闲鱼一定是我的第一选择。当然除了闲鱼之外像转转、京东回收、爱回收等这样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些回收的渠道,只不过不一定会像闲鱼这样综合性那么强。

参考阅读:

二手书资料

曾在大学毕业即将来临之际,我就望着自己桌位上满满一架子书籍感到发愁。虽然在大二的时候从学长学姐们那了解到每学期的书籍可以退订、去学校的二手书店低价买或是从他们手上继承「崭新」的教材,但我也不知道什么从时候书架上就不知不觉地多出来几本我自己都未曾留有印象的书籍。

于是乎早在毕业之前我就开始盘算着怎样处理这一批书籍。

对于上课用到的专业课教材(大部分教材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平时只需要老师们上课的 PPT 即可),我往往会通过以前活动组织的群或是朋友圈发送免费送书的消息动态,然后放在楼下让直系学弟学妹们自行取用。

那些公共课或通识课的教材,我就直接将它们同我的一些练习资料犹如废品一般以几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我们学校的一个二手书贩,耗尽它们最后的一点荣光。

而像自己因个人兴趣使然或出于技能、习惯培养目的而购买的书籍,考虑到毕业之后要搬家又不想一同装在行李里,因此除了闲鱼之外,我还在多抓鱼和转转两个平台上出售了闲置的、或者已经阅读过的书籍。

不同平台的回收价格可能有所差异,但只要能回收就不需要我们自己支付额外的邮费,在平台上售出时后自行选择体现。

反消费主义实践

我想我在 2020 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那就是真正做到了和消费主义 「说再见」

消费主义(Consumerism)指相信持续及增加消费活动有助于经济的意识形态。——维基百科《消费主义》词条

从一个普通人身份来理解消费主义,那就是:只有你买满了 9.9 元的东西才能包邮时,你就为了凑够满减而多买本不想再多要的东西。在现在物质欲极度丰富的时代里,消费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广告促销、开业大酬宾那么简单,甚至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人的购买行为。

这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自从像「蚂蚁花呗」这样方便的「小微贷」诞生之日起,超前消费的人群也不断趋向于低龄化且比重越来越高。

在经济学中有「理性经济人」这么一个经典的预设,即说人在有限的决策信息之下,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事实上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真的能做到了解到充分的信息并做出理性的决策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理性,在信息爆炸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代我们更难做到充分的理性。

所以我想起我上大学时就因从众而多买的本子、因参与双十一狂欢为了凑满减也买了许多无用的衣物、为了包邮而随手添加几个小物件结果算下来还要多花几块甚至几十块钱……这些行为无一处不是透露着被消费主义影响的痕迹。然而事实上我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多花费了本不该支出的费用。

随着 2020 年过年期间疫情变得严重,像一大批中小型公司倒闭、打工人面临失业、身负数债的负债人因害怕还不上贷款而焦虑等景象或多或少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都有看到过,大家也都意识到「家有余粮」的重要性。就连我爸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主都开始跟我说「要好好存钱」的时候,我才庆幸自己从开始工作初就已经慢慢攒了一笔小钱用以熬过 2020 开年的艰难时期,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反消费主义」的实践。

优惠券与蝇头小利

还在为凑够满减而花费时间在一堆无关紧要的杂物中挑着能够凑齐满减价格的东西?Stop!

就拿外卖来说,别看平台有事没事都送你一堆的券,但其实你点到最后会发现这满减后的物品根本不比折扣价后的物品便宜多少。所以现在只要是我点外卖,如果不是真正的大额红包(比如 8 元及以上的那种),那么对我来说随便点一份折扣的总比花费几分钟在凑满减与挑选店家上来得更划算。

同时,像通常在小米或是京东这样的平台购物时,都会有自营店和其他第三方店的物品无法凑到一起免邮费的情况。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还是要凑包邮呢?如果不是离包邮价格十分接近(比如 90 元)时,我会拒绝凑单行为,直接多加上十几块钱(通常是 10-15 元)的运费并付款。因为与其再多花超过邮费的钱凑到包邮的额度(通常是满 99 元),倒不如直接决绝一点避免无意义的「挑食」。

所以现在我们实际演练一下,假设有以下场景:

如去超市买洗发水 A(价格 18 元),碰上导购售货员给你推荐另外一款洗发水 B 价格同样是 18 元,但现在在弄促销活动,你买两瓶即可享受单价 16 元每瓶的优惠,那么此时你该如何选择?

是我我就毫不犹豫会向导购售货员表示感谢推荐,然后拿着洗发水 A 径直朝收银台走去、结账,因为对我这样的男生来说一瓶洗发水可能就是一整年的量……

从免息分期到透支未来

在少数派的 Matrix 作者群里,在看作者们讨论 Apple 产品的价格时不经意间可能有人冒出类似下面的话:

  • 「AirPods Pro 在官网 24 期免息分期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 「新出的 MacBook Pro M1 现在 24 期免息分期每个月仅 417 元,平均每天也就 14 块钱左右一杯奶茶的事,相当于白给」
  • ……

群里面的作者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这里的(bushi)。

每当看到有人说着这样的话时,我都想对 Ta 说:「婷婷(停停),小伙子你不讲武德,一上来就是一个左分期一个右白给,训练有素,看来是有备而来」。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即便我心里想着「不会吧不会吧,还真有人以为 24 期免息分期真的是相当于白给吧?」,可现实中依旧有人会认为,只要能分期,那就能够买买买,没有什么是分期不能买到的;如果有,那就分 24 期。

要知道我们用花呗给我们提供的额度去分期消费这其实就和刷我们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消费是一样的,但这二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在向「未来」提前透支来进行超前消费,即所谓的 「今天花明天的钱」

早在我大二时期(2016 年左右),我就已经算是半个「宝呗青年」了,那时我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生活费,第一次开通花呗时看着我多出来的 2000 多元额度让我有了一种莫名富裕感。之后买衣服、买鞋都是靠着这小小的额度做到的,可当时的我并没有什么理财意识也并未对花呗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还款日将近,自己手头生活费的位数也逐渐减少,于是我头一次感受到「负债」的压力,因此我也不得不向爸妈提前支取生活费来解决掉第一期还款。

相信不管是还过着校园生活的大学生,还是刚刚工作没多久的打工人,只要是第一次用花呗都有可能会经历过我那时的窘境。所以自从还掉第一期之后就催生了我去兼职的念头,尽管人们总说在大学不应该花过多时间在兼职挣钱上,但是为了填补花呗的空缺我也只能逼着自己在大学城附近随便找了一个教育机构的行政老师兼职职位(每次 100 元,朝九晚六),并在学期结束时将花呗还完。

至此之后,每当我使用花呗,我就一定要么预留出能够还款的钱,要么就是提前还款,这样才不会重新陷入「到手的钱全用来还花呗,没钱接着又用花呗」的死循环中。即便是现在我工作了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我依然对花呗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有的人认为,用花呗又不用付利息,那用来分期购买东西不是很好的选择?即能让我们少花钱,又能将我们的负担划分成多期,减少了一次性付清的压力。

要知道在使用分期时,我们不仅只是向未来透支财富那么简单,我们还承担着来自未来的风险。比如 24 期免息分期购买了最新款顶配的 iPhone 12 Pro Max,结果用不到一个月之后就弄丢了或被偷了,我们依然要继续还着分期;或者又是像前段时间蛋壳公寓暴雷那般,租客面临着要么被驱逐出屋要么再交钱重新和房东签合同地步一般。

12 期、24 期甚至是 36 期免息分期很好,免息意味着我们能省下一些钱,但分期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些时期内就不会再分期消费。换而言之即,只要我们使用了花呗或白条这样的小微贷的额度去分期购买东西,短时间里会给我们造成「我还有钱能买这个买那个」的错觉,分期的负债会就会因为我们再次的「买买买」而不断拉高,最后面临「收不抵支」的局面。

用数据来说话或许会更直观一些,比如我们分别以 24 期免息分期的方式在 Apple 官网上购买了 iPhone 12 Pro Max、AirPods Pro、MacBook Pro M1 时的情况如何:

分期之后好像每个月的消费也不过百来块钱,但当我们将每个月的还款分组求和并累加,那么上面的这张图将会是这样:

可以看到我们在这分期两年之内,光是给分期支出的总额将会多达近两万多元。要知道 2020 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就才 27540 元1

分期不是件坏事,我们可以利用免息分期合理、合法地去使用分期薅各大商家的羊毛;但需要注意分期背后所自己向未来透支的累加,而不是一味无脑地免息分期。

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由于「来钱」太过容易,很多人都已经对未来透支的量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风险意识都不曾有过。

俗话说的好:「无债一身轻」。在自己能承受范围内适当分期无可厚非,当超出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外的分期消费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理性消费和敢于说「不」

实践「反消费主义」最好的方式我想应该是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相对理性」消费。

我们可能会羡慕认识的朋友或者别人穿得光鲜亮丽或是像个潮流达人,也开始打算买那些不便宜的潮款;可能会因为看别人买了新款的 iPhone 或新电脑反而自己也蠢蠢欲动甚至跃跃欲试;可能自己希望能融入别人的圈子或是和同类人群有共同话题,所以也开始尝试消费着那些自己现阶段本就不会消费的东西……

做到「完全理性」很难,但结合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真实需求做到「相对理性」却是可行且符合实际的。

同时对那些让你轻易「获利」的东西保持警惕,以免落入消费陷阱或是上当受骗。

某度的 CEO 曾在 2018 发展高层论坛中谈论过国内的隐私问题,大意是「中国人对隐私问题并不敏感,有时会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这句话不能说完全正确,但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绝大部分人对隐私的敏感程度之低,低到甚至我们在注册用户或使用某一款软件时都不会太在意诸如《用户条款》或《使用协议》这一类告知是如何使用或者收集我们个人的信息、数据;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因为我们没得选择,但对于一些像授权之类的操作,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时应该要敢于限制或是拒绝给予软件或是人自己的权限,在消费上也是如此。

说一下我两次有关于银行的经历。

在 19 年 5 月份初刚入职时,由于公司和招商银行有过业务往来,因此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都会有招行的业务员来问你要不要办信用卡(其实是帮 Ta 完成业绩指标,也就类似我们所说的 KPI。)那时的我是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不太懂得拒绝人,加之那时是在午饭时间且办公室就我一人,所以为了图方便就把像身份证信息等必要信息填好后由那位业务员迅速帮我办完了。但事后我觉得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核实这个业务员的相关信息还冒然把自己的信息交给了对方,属实有点莽撞,当天还稍微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接着打电话给招行客服确认之后才暗自放心。

还有一次经历就是去离公司附近的工商银行办理工资卡,开卡的过程由大堂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帮我完成,所以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内还算是比较快速的;但还是同样出现了另外一个貌似有着注册指标的工作人员,在聊天的过程中示意让我帮她完成一下任务指标,开通一个渤海证券的投资账户,完事之后会送我 50 元话费。在这个期间我开始感觉到有些不适,但还是被几个围着我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要去了我的手机,并帮我开始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我相信对于那些刚工作的大学生或者是脸皮子较薄甚至腼腆的人来说,很多时候都不会善于说「不」也不太会拒绝人,这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往往比网络更让人觉得真实。可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尤其是当我们的信息、隐私甚至关于我们的一切和利益挂钩时我们更要斟酌。

曾几何时美团推出免密支付,声称添加银行卡并使用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外卖订单就能减免 XX 元,于是为了这一点「蝇头小利」我就「出卖」了我的银行卡甚至我的信息。虽然我知道即使我不主动给出我的隐私或信息,平台通过千万种方式和渠道一样可以获取,但在这千万种方式中我却主动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的那一种方式,让平台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我的信息。

所以现在不管是在使用美团、饿了么还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优惠的事情可以有,但需要我同意某些协议才可以进行的事,我会心存敬畏甚至退避三舍。这在现实和别人打交道也是如此,涉及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时,不要立马回应,如有必要,应该及时说「不」。

如有必要,应增实体

在前面的部分里我或多或少都在向目前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传递着「不要随意消费」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消费。

可能你听过著名奥卡姆剃刀理论,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也是能够减少我们「剁手」的教条;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把这一理论反过来说我想也是有必要的,那就是「如有必要,应增实体」。

为价值和需要买单,而不是价格

想一想决定我们买东西的因素有哪些?外观、价格、稀缺性……毫无疑问这些都可能是促成我们「剁手」的「帮凶」。但这些描述都不应该构成我们消费的理由,真正消费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某件物品的「需求度」,即这个东西是否为我们需要的必需品。

假如抽纸只要 9.9 元就能买 10 大包(一包里有 6 小包),那么我们会下单 10 次吗?很显然不会,因为抽纸对我们来说可能下单一次就囤够了一年的量,而这一年的量也就满足了我们对于纸巾的需求度。

而增加「实体」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我们心水的东西是否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这里说一说我目前常用的电子产品及付费订阅:

  • MacBook Pro 16-inch:中配 2 万元左右购入
  • AirPods Pro:官网原价 1999 元购入
  • 宁芝 Plum 68 静电容键盘:840 元左右购入
  • 罗技 MX Master 3 鼠标:799 元购入
  • 订阅服务:Apple Music 10 元/月

以上所列举的东西都是满足了我的需要才购置:

  •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需要一个良好的 *nix 开发环境、相对够用的软件生态,所以 macOS 只能是唯一选择了(黑苹果过于折腾、Linux 软件生态不完善、WSL 存在局限);上了中配也是为了能够使用得久一些。
  • 每天上下班通勤、经常性出差,需要一个降噪耳机来帮助我屏蔽途中的各种噪音。我不看重音质,便携才是真的,而 AirPods Pro 毫无疑问是目前体验相对较好的便携式降噪耳机。
  • 因为写代码和写文章的缘故,我使用键盘的频率较高,同时有一段时间因长期使用鼠标压迫手腕而有腕管综合征,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期限能延长一点,果断抛弃公司入职发的键鼠,而自行购入了符合人体工学的 Master 3 以及让我能自由携带的 Plum。
  • 大部分软件订阅服务我都不需要,因为免费的或者基础功能就已经足够我使用了,加之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工具控,所以除了 Apple Music 之外我也并没有额外的软件工具开支。因为 Apple Music 能够给我提供一个绝佳的 Android 软件体验(相信大部分 Android 朋友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所以看起来以上的东西加起来都快小 3 万元了,已经算是一般人眼中比较「壕」的范畴了。但要知道这些设备或者订阅服务在满足我需要的同时给我带来的价值或者实用性远远超过了它们本身的价格。

我相信会有「物美价廉」的东西,但「一分钱一分货」的真理确实亘古不变的。但除此之外,我就鲜有在其他设备上额外支出,因为这些设备在我未来的几年里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多不是「多」,少不是「少」

如有必要我们会增加实体,但也要注意实体的「质」而不是「量」。

在我 19 年毕业工作没多久之后我就开始自己每天尝试做饭,但在前期厨具选购上尽管我已经尽可能减少了不要的厨具、餐具,但时至今日有些厨具、餐具依然是自从购买后我就很少用到,比如漏勺、多余的碗筷、餐刀等。一些是随产品一起附赠的,但我也在想如果当初只选购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些部分,是否也能做到物尽其用?答案应该是可以做到,因为经常被使用到物件都很好地完成了它们在每次烹饪中的使命,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吃灰。

同样的我对调味品的偏好也有所降低,我很少会购买多余的调味料或调味品,买的最多的还是食用油、酱油、食用盐,它们维持了我大部分菜品 90%的口味基调,减少了我购买多余调味料或调味品的次数。

它们就像是一个软件里 80% 被经常用到的核心功能一样,只有用到了才赋予了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做法也同样贯彻在了我对待 APP 的态度中。

由于我对手机并没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是没电脑呈现的内容多),所以手机存在的意义也就仅仅只是沟通、联系以及上下班期间的视听休闲。但我大部分的学习以及内容创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因此我的电脑弥留了我大部分的日常使用痕迹,而经常用到的 APP 或者软件,多数都只是辅助性的应用,真正提升我效率或让有助于我内容创作的却是屈指可数。

虽然在少数派我经常性地浏览到有作者推荐的各种 APP,但对当中笔记类和清单类的应用都往往我都不太感冒。

因为对于我这么一个开发人员来说,我写的文字、代码、笔记等,在 VS Code 里简单地配合一个 Markdown 插件就能进行,再整合 Git 进行版本管理最后上传到 Gitee 码云或 Github 的仓库中,就实现了大部分笔记类应用的核心功能:记录和管理。

所以无论是印象笔记、Notion、Bear 等笔记类的应用我已经鲜有尝试,因为在这些工具之前切换的成本过于高昂,并不能让我保持专注的内容创作与输出。

同时,GTD 之类的清单类应用可以说多如牛毛,可选来选去我依然觉得 滴答清单 最合我胃口。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我不选择滴答清单我也不会过在众多的 GTD 应用中挑来挑去,只要能做到跨平台和任务同步的即可。因为使用 GTD 应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而不只是记录下「要做」的事。

这才是 GTD 的核心理念,而非拘泥于工具,换而言之,在纸上写下一天的要做的待办事项带来的效果都可能比 GTD 应用要好。

尽管每个人的工作流都千差万别,自身的工具链也有多有少,但我们始终应该依然要知道使用工具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核心,而不是本末倒置以使用工具为核心。

一手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在使用闲鱼出售闲置的那一段时间里,每天除了刷新挂售的闲置外,闲暇之余我还会浏览一下其他卖家的商品。

以前对于「二手」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是残缺、有损、破烂等一系列的贬义词,但浏览了大部分别人出售的二手商品或闲置时,我发现大多数的二手物品并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可以说,除了那种专业的卖家之外,大部分「散户」的闲置物品可能就是因为一次冲动消费或是使用次数有限导致长期吃灰,所以将其挂售到闲鱼上回血。

当然即便是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使用的东西,只要成色不是特别差,依然会有被人购买的时候。我在大学时买的 iKBC C87 的红轴机械键盘和罗技的 M590 鼠标,虽然使用有一年之余,成色也没有刚买来时那么新,但当我以原价 50% 或是 40% 的价格挂售在闲鱼上时,很快也找到了中意它们的买家。

所以现在想要消费时(如买书、买一些小玩物等),像闲鱼、多抓鱼这种回收平台一定是我优先光顾的平台。因为在上面只需要偶尔花上一点时间,就能以一个比原价便宜(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和原价商品 60%-70% 的使用体验。

这尽可能避免我的「一手」商品从下单、收货、开箱到最后吃灰沦为「9 成新」二手的命运。挑选二手商品的唯一缺点就是时间成本较高,因为你要在货比三家的同时还要自己甄别卖家是否是个信用度良好的人。

但如果需求不是那么急切且追新,那么选择二手的商品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结尾

2020 年注定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我的 2020 年却是大片留白的一年。

不在对物纠结,让我更好地去专注于当下、专注于自我改善。让原本臃肿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也将原本满满当当的生活画幅褪尽铅华,只留下那些合适的「少而美」。

留白,意味着我还能有更多可以着墨的未来。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参加年度征文活动,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