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 + 宇宙说明书

本文不是为了凡尔赛,只是为了告诉大家,“留学”和“昂贵”不是近义词。想出国留学,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一种成为“少数派”的可能。

本文与其说是教程,不如说是一种态度。一种经济独立,自由选择的态度。我希望更多抱有这种态度的人能够勇敢迈出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世界。

以及特别强调,本文作者极其鄙视并抵制一切的中介行为。

误区①:出国留学很昂贵    少数派:出国留学不花钱

说到出国留学,我相信99%的读者听到都会联想到一个词汇:昂贵

三年前,大二的我刚开始了解留学时,也是这个想法。在所有留学读研目的地中,从便宜的德国、香港,到开销不菲的新加坡、澳大利亚,留学开销从十几万到近百万不等。

而在国内读研,学费和生活开销都比较便宜。即便是最贵的商科专硕,几年读下来的学费也只有十万上下。而正常的国内读研开销都能控制在3万以内,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

个性使然,我从上大学开始就几乎没有向家里要钱。学费有奖学金支付,日常生活开支有学生助理的报酬以及一些稿费和比赛奖金。甚至在本科阶段的几次出国经历,都有机构和组织资助,包括去加拿大参加暑研(国家留基委资助)、去韩国参加交流活动(三星奖学金)、去美国参加峰会(思源计划)、去西班牙开学术会议(最佳会议奖资助)。

在西班牙参加学术会议

本科几次出国的经历,培养了我对世界的向往。全世界有200+国家和地区,假如我一年去五个,也要四十多年才能游遍世界。因此我决定,从读研开始进行环游世界的计划。

当然,在我的环游世界计划中,必须靠自己的收入/奖金来实现。否则,如果是靠家里的支持来实现理想,不符合我的为人标准,这笔良心债我还不起,也不想背。一个人选择的自由首先来源于经济独立,这是我坚信不疑的道理。

基于以上这些观点,我开始了出国留学的申请之旅。

首先,出国留学的第一步必须是收集申请资料。留学国家和项目虽然多,但是能提供全额奖学金,并资助吃住行的硕士项目非常少。综合了知乎、微信公众号、寄托家园官网(几乎是最大的出国留学offer论坛)等渠道的信息后,我找到了全球范围内比较知名的几个全额奖学金硕士项目(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1. 欧盟伊拉斯谟联合培养硕士项目(Erasmus Mundus Joint Master Degree,简称EM)
  2.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硕士项目(KAUST)
  3. 香港研究型硕士项目(Mphil)

简单介绍一下我最终拿到全奖录取offer的EM和KAUST项目:

①欧盟伊拉斯谟硕士联合培养计划(Erasmus Mundus Joint Master Degrees):2年学制,由至少两个国家的3-6所高校联合授予硕士学位。全奖获得者将免除所有学费,给予3000欧元/年差旅费,1000欧元安置费,以及1000欧元/月(总计24个月)的津贴。2021年,欧盟总计开放了140个EM项目,涵盖文理各学科。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硕士项目(1.5年学制,8万美元全奖):免除3.5万美元学费+来回差旅费+1.5万美元全覆盖医疗保险+2万美元/年津贴。

这里必须备注,包吃住行的全额资助博士项目和机会是非常多的。正常来说,多数的博士项目都是全额资助的,只有少数是需要自费的。但攻读博士压力大,时间年限长,我个人是暂时没做好读博准备。所以我申请时就决定专注于硕士申请。


误区②:留学申请找中介   少数派:留学必须DIY

在申请出国留学过程中,多数申请者会遇到第一个困惑:该不该找中介?

我非常抵制找中介的行为。这也是我身边诸多由于找中介最终落入深坑的亲友发出的感慨。而我鄙视中介是有理有据的。

首先,出国留学本身是一个需要有毅力、精神比较磨人的操作。如果连出国留学的第一步:申请,都需要靠中介来解决,无法自己DIY搜寻整理信息,那就像是带个保姆出国照顾自己生活一样。

其次,很多中介会主打信息差。然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要有阅读英文的能力,现在互联网上几乎不存在所谓的独家信息。一些中介会以与某高校某教授合作为幌子,其实这都是唬人的。即使有所谓的合作,也不会对个人申请者有任何加分。

再者,有些朋友会觉得自己是拖延症,希望靠中介来把握时间。我可以明确地说,出国留学无论是上课、考试、复习都是需要和时间赛跑的事情。如果连申请都无法战胜拖延症,那么出国留学后将及其痛苦。

综合以上三点,我希望表达的一个态度就是:如果你有能力在国外读书、生活,你就有能力自己申请出国留学。如果你连出国留学申请都无法DIY解决,那么很抱歉,你根本还不具备出国留学的基本能力。如果是这样,那么请放过自己,不要出去留学了。

在加拿大黄刀镇

误区③:语言分数越高越好  少数派:语言分数达标即可

个人建议留学申请的第一步,就是先拿到语言成绩。

在全球的留学申请中,语言考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欧洲导向的雅思,一个是美国导向的托福。托福我没有考过,在此略过不提。

雅思考试一共分为四个小项,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多数的中国同学听力和阅读分数都很高,口语和写作分数比较一般。我也如此。

对于雅思考试,我一共只考了一次。没错,依然是为了精简开支。雅思考试一次的费用需要超过2000元,这也是我前期个人投入里面成本最大的一项。我最初考雅思不是为了研究生出国,而是在我本科申请出国参加暑研时,国家留基委的一项基本要求。当时算了一下国家留基委的补贴,感觉考一次语言考试的投入还是值得的。

我唯一的一次考试也没有高分结果,只是达到了我希望申请院校的最低语言成绩要求。从我最终录取结果来看,这个达标的语言考试成绩是绝对满足了。在我咨询了周边很多申请同学,并结合个人的申请经历来看,我认为语言考试就是一个0和1的条件问题,并不是一个加分项。

对于申请学校而言,只要你语言成绩达标,那么你就满足了基本的语言条件。如果你的语言成绩没有达标,那么就不满足申请条件,部分院校会选择给其他项目达标的申请者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也有一些学校会选择直接拒掉申请者。

语言考试我认为越快越好,速战速决,不要拖延。毕竟语言考试不是核心,各项的准备也容易分散精力。因此最好一次就过,达标即可。

还是那句话,语言没达标就不要勉强自己了。当然,当前有部分留学项目中国同学的比例极高,我听过全班都是中国学生的留学项目。中国学生多也许会减少一些小组作业的沟通障碍等,但也会减少自己锻炼语言的机会。

在加拿大跳伞

误区④:申请院校越多越好   少数派:瞄准最佳一击必中

在前期留学申请中,经常会有一项巨大的开销:申请费。

申请费的含义是当你递交一份申请时,对方的教授学者以及行政人员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审核你的申请材料并且评分。而这笔费用就是支付给对方的行政成本。

申请费的多少各异,英国的院校普遍较贵。还有一些像我所申请的欧盟伊拉斯谟项目,以及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不要申请费

因此,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支付的申请费用为:0

没错,一毛不拔。我一共申请了4个项目(3个EM和1个KAUST),最终拿到了其中3个项目的全额奖学金录取。

有些申请者会有一个误区,为了提高申请的成功概率,申请的学校越多越好。

如果你是土豪型申请者,那么请随意。如果你是经济型申请者,需要家里背负开支去申请(有非常多申请者会通过家里的贷款支持留学),那么请你节约一点申请费,尽量瞄准再申请。

一句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花家里的钱,最好悠着点不觉得羞愧?

拍摄于牛津大学

误区⑤:简历阐述必须天花乱坠 少数派:简单列出所作所得即可

留学申请一般有几项材料:语言成绩、个人简历(CV)、个人阐述(PS)、推荐信。

个人简历和个人阐述是申请中最核心的部分,网上有非常多攻略和模板。有很多同学经常希望找中介或者某宝进行美化。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对自己的写作不自信,感觉语法会有不通畅的地方,可以去找人咨询一下。当然,本着省钱的目的,个人建议最好不要找。

我在标题中写到我在今年留学申请中花费了15元。其实就是花在这里,我在申请时跟风与同学凑单买了一个英语拼写校正系统的年度会员。这个主打语法校正(某G开头的软件)的系统,最终我只用了两次就抛弃了。这15元,花得非常不值。只能说是花钱买教训了。

在大家修改CV和PS的过程中,我觉得核心就是一个词:真实。

我听过有朋友把自己的履历吹得天花乱坠,甚至已经在欺骗的边缘徘徊。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你有几斤几两,教授几乎在面试时一问就问出来了。以研究生申请为例,经常需要看申请者的学术成果。现在的学术成果都是公开在网上的,从中文的知网到英文各大期刊网站,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任你怎么吹,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CV和PS里面的核心次序是:发表论文/期刊>出国交换/交流经历>本科学术项目/经历>社会活动经历。很多申请者没有论文,没有出国经历,最终只能在第三第四项里面做文章。很遗憾,当你遇到有论文在手的申请竞争对手时,你一定是被直接KO的。因此,做了多少就说多少,不用吹也没必要吹,这是申请的一大建议。

拍摄于巴塞罗那旧港

误区⑤:推荐人必须是大牛 少数派:推荐人越熟悉越好

申请材料的最后一项就是推荐信。

推荐信首先的要求一定是真实。曾经的中国留学申请者在海外的申请名声并不是很好(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德国申请材料审核APS的来由),就是因为申请材料中大量造假,甚至连推荐人都不认识推荐者。

在真实的基础上,大家经常会有一个困惑:应该找大牛还是找熟人?

我的建议是找熟人。因为推荐信的真材实料和真情实感往往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大牛如果只是在推荐信中随便说一两句含糊的话,其实对于申请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果能有本科期间帮助参与学术项目的老师或者前辈帮忙撰写推荐信,详细列出申请者的贡献,那绝对是最有帮助的。

同时,学术界的推荐人分量是要大于产业界的。毕竟攻读研究生更多是学术行为,学术圈内的评审人还是更加信任学术界的推荐人。

拍摄于韩国江原道

申请动机排序

谈完申请时的误区和建议,最后还是想和大家聊聊申请动机的问题。

首先,个人建议每一位申请者在申请前,对以下几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

学校排名/专业匹配度/个人喜好度/就业前景/就读体验/留学费用

这样一个排序可以清晰认识到个人的申请需求,以便在申请和拿到offer时不会受到同辈或长辈压力。

对我个人而言,费用和体验是我最看重的因素。在留学期间能够实现经济独立,不用往家里要一分钱,对我个人留学体验有非常大的加成,在做留学选择时可以完全不用和家里商量。因此,我从申请季开始就瞄准了全奖项目,甚至专门挑选了不需要申请费的项目。

其次是喜好和就业。当前我还没有读博的决心,因此申请范围只局限在了硕士。

学校排名是我考虑过程中最末端的因素。原因繁多复杂,但我确实对学校排名无感。

算好经济账

我个人觉得这几年海归学历贬值已经非常快了,除非是Top高校往科研方向走下去,否则留学就是面向工作的个人投资计划。如果开支远大于收入,留学后的预期薪资涨幅,不能涵盖留学的成本,那么从投入产出比来说,留学就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我听过很多朋友讲“人生不是一笔单纯的投资”、“父母愿意负担”等等的说法。在我看来,如果把个人/家庭两个概念绑定在一块了,所以很多选择也绑定在一块了。我觉得,只有先成为一个经济独立和自由选择的个体,才有资格有能力去思考和周遭亲友与环境的关系。如果强行绑架上家庭还给自己找了很多接口,那只是loser掩盖的接口,一种自我包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