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有以下三种经历:

  • 打开手机,各种推送、文章、视频蜂拥而至,看着屏幕刷着刷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感觉看了很多又没有什么实感。
  • 在网上看到几篇觉得很有价值的文章,当即放入各类APP、网站的收藏夹,想着有空再看,然后再也没有打开或者找不到了。
  • 还有的时候是忙碌一段时间后,有一段空闲时间想看点真材实料的文章,又一下子不知道去哪里找,再次进入了上面的刷手机循环中。

很多人在经历以上三种体验后,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本来能做得更好,于是痛下决心,一定要养成如每日读X本书,每日读X篇文章等,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后回归之前的状态。

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搭建一个深度阅读的辅助体系,让你站在现代信息软件、工具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具体包括

  • 经历分析
  • 稍后读工具简介
  • 阅读习惯培养指南

经历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实例明白为什么我们往往难以坚持阅读,能让我们避免无意义的自我怀疑和负罪感。

经历:打开手机,各种推送、文章、视频蜂拥而至,看着屏幕刷着刷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感觉看了很多又没有什么实感。

其实屏幕上的每一条信息,其本质是在你的大脑里试图创建一个待办任务:看我!现在!最优先!。诱惑你放弃手头上的任务去完成它,特别是娱乐应用的瀑布流推荐和自动播放功能,会让你脑内的待办任务连续不断地被建立,没有喘息的间歇。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看到文章、视频、信息推送的时候,你可以反问一下大脑

  • 这个文章、视频、音频 很紧急么,一定要现在看吗?
  • 这个文章、视频、音频 很重要么,一定要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先看它吗?
  • 这个文章、视频、音频,有足够的价值可以等到休息的时候再看吗?

我把它们称为「阅读三问」,它的核心在于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收获价值。前两个问题能让你不容易被这些花枝招展的信息分心,在日常中将精力集中在你的核心事务上。第三个问题能让你筛选出有潜力的信息,让你在有限的时间读到最有料的内容。

经历:在网上看到几篇觉得很有价值的文章,当即放入各类APP、网站的收藏夹,想着有空再看,然后再也没有打开;或者在空闲时间不知道去哪里找高价值文章。

生物在进化过程,会倾向于在日常活动下节省能量消耗来提高生存概率。而回忆,记忆行为是相当耗能,耗精力的过程,让我们不情愿或遗忘去打开这些尘封的收藏夹。所以突破口在于降低精力成本

那怎么做呢?很简单,那就让他们都集中在一个特定软件上,不需要记住在哪些站点,哪些APP有感兴趣的内容,只要它通过了「阅读三问」,那它就应该在某个特定软件上。

也就是说,将「回忆所有站点或软件-打开所有站点或软件-阅读」的三步式简化为「打开单一软件-阅读」的两步式。此类软件被统称为稍后读( Read later)应用或插件,能实现文章,视频,RSS源文章的聚合阅读。

稍后读软件介绍

稍后读软件可以通过手动保存、应用转发、插件抓取等手段保存目标信息网络地址实现在特定时间,设备阅读的应用程序或软件。目前常见的稍后读工具有PocketInstapaper收趣等,其中 Pocket、Instapaper 是较为老牌成熟的应用。

以 Pocket 为例,其具有完善的浏览器插件抓取功能、云同步,快捷搜索、标签体系、语音阅读、归档库和与生产力工具(如 Evernote,Slack 等)具有成熟的协作共享功能。其中 Pocket 具有 Mac、ipadOS、iOS、Android 官方客户端,在Win系统有 Latermark for Pocket 第三方客户端。

其中多设备终端和云同步功能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在手机,平板,电脑不断跳转。通过云同步,我们可以实现手机保存,在平板、电脑上阅读以及在出行中用手机设备无缝连接电脑文章,实现阅读成本的最小化。

注意,虽然稍后读软件往往会提供很多功能,但对于本文的阅读习惯培养而言,它仅作为阅读临时工作台。所以不必局限于 Pocket,其他支持云同步,多终端的稍后读软件都可以。

阅读习惯培养指南

那要怎么能够让我们定期地打开这个临时工作台(稍后读软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习惯模型,它由四个环节组成:触发器-惯常行为-行为奖励-渴求奖励。

以进食为例,肚子饥饿是典型触发器,它启动我们进食的惯常行为,并给予我们饱腹的行为奖励。后面随着消化的进行,我们会再次饥饿从而触发进食行为。其中需要注意「渴求奖励」与「触发器」可能不一致,比如你想吃肉是「渴求奖励」,但肚子很饱,那就无法触发器导致后面的惯常行为。

因此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是设定触发器(A事件)和惯常行为(B事件)。换言之,一旦发生A事件,就完成B事件。那怎么设计呢?

触发器

设计思路:可以基于时间点,具体动作,特定场合,特定设备等进行

  • 平日工作较忙,那就可以将就餐作为触发器,一旦吃饭(A事件)就点开稍后读软件(B事件)利用就餐时间完成阅读。
  • 有合适的环境条件,可在特定的书房,咖啡厅,休息室等场所作为触发器,一旦抵达该位置,就准备可以点开稍后读软件。
  • 有充足的资金条件,那可尝试分离工作、娱乐、阅读设备,专设备专用。

这一部分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学习,特点进行安排,触发器设计的本质上就是主动对自己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减少你思考成本,不需要在「要不要打开稍后读软件,什么时候打开」环节纠结。

惯常行为

很简单,就是打开稍后读软件,阅读文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

  • 每天筛选的文章过多导致看不完。
  • 偏好阅读轻松的文章,导致深度文章不断延后。
  • 延后文章不断累积最终形成大山,产生挫败感和不愿面对的情绪,导致放弃。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限制文章数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工作,会议,家务,照顾小孩或老人等事情,因此限制每日待读文章数量十分重要,大约4-6篇(约1个小时之内阅读完)对于大部分人已经不少。

而且过多文章会给内心增加压力,让我们产生挫败情绪从而不愿意进行阅读行为。

构建价值体系

当稍后读软件里面有4-6篇文章时,最好为它们做一个价值排序从而优先解决高价值文章。因为每日时间有限且你不一定有固定时间阅读,因此很难每天都读完所有筛选文章,但你通过排序,会带来3个好处

  • 降低选择成本:你一打开就知道该先看哪里,不需要犹豫。
  • 事实激励 :通过对精华文章的阅读,有了当日收获反馈。
  • 压力释放 :你了解你完成最重要的部分,后续都将较为轻松愉快,会使你更加有动力完成。

建立文章数据库

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人会对时间和精力进行预估,但当累积的文章变多的时候,会使人产生畏惧感。因此要学会定期清零,每天晚上对稍后读软件里面的待读文章进行清空,以无负担的状态迎接第二天。

有人会说:有些没读文章很重要、很有价值,清理这些文章真的舍不得,下不去手,怎么办?

很正常,人对损失会有明显厌恶感,害怕漏掉重要信息。因此你可以自由选择用EvernoteNotionObsidian等第二大脑软件构建一个文章数据库。将每天读完的高价值文章和未读完文章丢进这个数据库里。而数据库主要用于实现两个功能:

  • 文章备份功能

即使没有阅读某篇文章,但你一旦有它的本地备份,就能极大减少你的损失厌恶感,更轻松地对稍后读软件的待读列表进行清空。

  • 文章搜索功能

    当把一篇文章丢进文章数据库后,

        如果它不重要,我们其实不会把它从数据库里捞出来,让它躺在数据库里吃灰就好,至少它完成了减轻心理负担的任务。

       如果它很重要,那我们就从数据库把它捞出来,安排进第二天的阅读任务里,让每天从零开始,把控待读文章的数量。

        如果它是未来可能很重要,现在不一定用得到,那这时候我们可以依靠搜索关键词和语句把它再从文章数据库中再给捞出来就好。

特别注意,这个数据库不应该赋予阅读职能,阅读属于稍后读软件的职能。毕竟当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后,不仅直视成千上万堆积的文章十分需要魄力,而且严重背离定期清零的目标。

行为奖励与渴求奖励

游戏为什么那么容易让人沉迷进去?因为他们能对我们的交互行为进行即时奖励,比如刷怪、副本带来的装备、金币、等级的实时反馈。而阅读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往往是长期隐性的,因此我们需要主动设计一些即时奖励来促进我们的阅读习惯。

很多人会这么设计奖励;

  • 我今天看完这篇文章,就奖励自己吃蛋糕、甜点;
  • 我今天看完某本书的特定章节,就可以看多久的影视剧。

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往往这种激励模式持续一段时间就失效,为什么呢?

因为奖励与行为之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不看书难道就不能吃蛋糕甜点吗?不阅读难道就不能看影视剧吗?既然不需要看书阅读,也能享受到奖励,为什么一定看书阅读呢?那就自然而然把习惯给废弃了。

因此即时奖励的形式应该与这些阅读材料具有强相关关系,那该怎么设计?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自我反馈

可视化反馈 — 将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可视化的内容

  • 阅读待办的完成展示
  • 已阅读文章的自动化图墙展示
  • 摘抄内容卡片展示

思考反馈 —  对自己的阅读所得进行整理

  • 思维导图的绘制
  • 知识网络卡片的完善反馈

外在反馈

最小化可行模型测试

  • 对于阅读得到的知识、方法论等设计一套可以用于自己生活场景的最小化可行模型
  • 如果它能提高你的生活体验与处理事务的效率,是非常正向的情绪激励。
  • 如果不能,也能让你分析挖掘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提供发展方向。

费曼技巧

费曼技巧就是将你所读到,学到的内容,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转述或教给其他人。通过费曼技巧,你可以快速获取别人对你阅读行为的积极反馈和行为奖励。

结语

习惯培养是个长期过程,但通过对习惯模型的灵活运用并结合现代化工具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养成阅读。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种问题和挫折,但山就在那里,宝藏就在那里,希望本篇文章成为你的登山杖,陪你走得更远。~ヾ(´∀`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