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一篇文章里分享了自己选择冰箱时的一些经验,而在我们常见的大家电里除了冰箱,还有一个品类同样令人眼花缭乱,那就是空调,所以这篇文章同样会分享一下我选择空调时重点关注的信息点。

因为家里层高偏低,而且已经装了中央新风,同时考虑到贵州的气候和后期维护等原因,我选择的是分体式空调,同时因为已经安装了地暖,所以空调主要使用场景在夏天和贵州入冬前忽冷忽热的降温季,接下来的内容也主要是基于分体式空调展开。

先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参数机器人

从某些视角来看,空调和冰箱有一些相似——都是大型机械化变温电器,或者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之外,也有许多进阶功能可助于提升生活质量等,但与之相反的是,我认为冰箱的侧重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而空调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它的参数。

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包括民间偏方,总结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参数有:制冷/制热量、制冷剂、循环风量、噪音和 APF 等,它们有的是我们选购空调时的硬性指标,有的是我们在同价位产品中取舍的辅助因素,需要我们认真琢磨。

空调命名规范

在讲具体的参数之前,我想先说说空调命名规范。我想即便不知道有这个规范的你,在选购空调时应该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所有空调在展示型号的时候都有一大串复杂的字母,但是每台空调看起来却又有些相似——这是因为我国在空调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所有空调必须以统一的格式标注空调特性。

以我正在使用的一款空调为例,它有两个「名称」,分别是 CS-J13XKQ20 和 KFR-35GW/BpJXQ20,前者是松下对自有空调产品的型号命名,包含了产品的归属系列和特殊功能等,它仅在品牌中使用,不参与行业规范;而后者则是基于国家统一标准执行的命名,你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个空调的基本情况:

如上图,我们可以将这个命名逐一拆解为六个部分:

  1. 产品代号:家用空调统一用 K 表示;
  2. 结构代号:指代该空调为一体式或分体式(蒸发器和压缩机分别安装,也是最常见的类别)空调,一体式代号为 C,分体式代号为 F;
  3. 功能代号:指代该空调的类型,最常见的是热泵冷暖空调(R),其次还有早时候的单电热空调(D),以及主电辅热的热泵冷暖空调(Rd),如果是单冷空调的话则省略;
  4. 额定制冷量:指代该空调的制冷能力,如 2600W 则标识 26,3500W 则标识 35,以此类推;
  5. 分体式结构代号:指代该空调组的结构,例如该空调为壁挂式内机(G)和室外机(W)组成,则显示 GW,除此之外还有落地式(L)和嵌入式(Q)等;
  6. 企业自定型号:这主要是用以标注品牌及该空调的额外功能,如 Bp 则显示该空调为变频空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命名并未被纳入强制执行标准中,所以即使是同样的功能,在不同品牌空调的命名也有可能不同;

空调「马力」不止看匹数

谈到空调买多「大」,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多少匹——这本没有错,只是我们在考虑空调性能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事实得更多。先聊聊我们最习惯的「匹」,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舶来单位,它的名称也正是我们口语里的「马力」,英文名为 horsepower,简称 hp,目前主要用在航空、造船、汽车、内燃机和空调,其它领域已经很少看到,都会使用标准的国际功率瓦特,也就是我们常见的 nW。

虽然马力可以与瓦特单位换算,但当其特指空调时,却又不等同于瓦特,而是指代制冷量,1 匹通常是指制冷量 8000-9000BTU/hr (2.34-2.64kW)的冷气机,所以相比马力,我认为直接关注制冷量或者制热量更容易让我们买到合适性能的空调。

  • 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除去的热量,单位为 W
  • 制热量: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内的热量,单位为W;

上图是我其中一台空调 JX2 系列的性能图表,里面几乎囊括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所有重要参数,里面就包含了前文提到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这里被品牌描述为「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有一个细节是,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的不同产品因为国家强制标准的原因,所公式的制冷量和制热量都是固定阶梯式呈现的,例如 2600W(26 机型)、3500W(35 机型)和 5000W(50 机型)等,它们又被称为「名义制冷(热)量」。

所以现在你可以想象,一台千元价位的空调和一台五六千价位的空调都有可能标识相同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但这背后还有一个「实际制冷(热)量」,虽然国家标准有规定两者的误差不能超过 5%,但耐不住水深,所以我们购买空调时尽可能选择正规知名品牌产品,因为它们出现「名不副实」的概率较低。

不要盲目地参考「参考适用面积」

虽然从上图包含的信息,以及我们在各个商品页都能看到官方给出的「参考适用面积」,但我认为这个参考不一定准确——因为除了面积多寡,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使用房间的朝向、有无落地窗、是否顶楼、房间高度甚至居住人数,这些因素都在瓜分着空调的性能。

我在网上有看到一个被转载较多的「最大制冷负荷面积」计算公式,因为考察不了来源以及证明,所以分享在此仅作为一个参考:

最大制冷负荷面积 = (房间面积 + 修正面积)x 高度系数

其中:

  1. 最大制冷负荷面积:我们选购空调时用来计算空调性能需求的房间面积;
  2. 房间面积:使用空调房间的实际面积;
  3. 修正面积:前文提到的除房间面积以外的空调性能损耗因素,例如朝向、落地窗、顶楼等,在该公式中,所有负面因素都需要各自 +2;
  4. 高度系数:若房屋高度为 2.8m 或以下,那么高度系数为 1,超过 2.8m 则高度系数为(实际高度)/2.8。

例如,我们某个使用空调房间的面积为 8㎡,高度为 3m,同时具备西晒、落地窗和顶楼三个客观条件,那么我们在计算空调性能需求时,所需要参考的房间面积就不止是 8㎡,而是:

(8 + 6)x 1.07 = 14.98㎡

其实认真琢磨这个公式有很多不太合理的地方,但我也并不具备科学完备的物理环境去测试其准确度,在此提及只是作为一个建议:我们在考虑空调性能时,用来参考的使用房间不应该只是它的物理面积,还应该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从而可能选择更高一档性能的空调。

从物理面积计算所需空调性能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标准的计算公式,毕竟前文已经啰嗦了制冷量和制热量。我研究了一下数个品牌空调给出的参考适用面积,总结它们在单位 ㎡ 给出的制冷量区间通常在 140 ~ 230W,制热量区间则略高一些,在 180 ~ 260,考虑到前文提到的物理面积以外的损耗因素,我建议大家如果按照房间实际面积选择空调,对空调性能的计算公式为:

  • 制冷量 = 房间实际面积 x 200
  • 制热量 = 房间实际面积 x 220

我在选择空调时按照了上述公式的「制冷量」作为选择空调性能的指标,因为家里已经安装了地暖,所以空调并不是严冬的主要取暖方式;如果你购买空调主要用于冬季取暖,则可以制热量作为主要指标。

一二三级能效太笼统,查查 APF

「是否省电」是空调性能以外最令人关心的问题,但这事儿其实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首先不针对具体的产品,而是从整体空调品类来讲,它俨然是我们家用电器中的耗电先锋;其次很多跨能效等级的空调若只单纯对比耗电量,普通家用场景全年的电价差异难以过千,所以当我们选择用空调与大自然对抗,却又极其纠结其耗电量,不亚于我们大口畅饮低糖奶茶时的样子。

当然我并非鼓张大家选购空调时不要关心其耗电,而是市面上大部分空调的营销术语中对于「节能」的宣传比重太高了,如果我们一昧的追求耗电这单一参数,很容易错失其它可能更适合自己的产品。所以尽管一台空调的能耗固然重要,但是它被关注的顺位应该是我们已经从品牌、性能、外观和其他特殊功能条件下选定了几款产品最终抉择时的参考加分项。

新旧 APF 对比

在这个时候,若只单纯的看能效等级,便远远不够了。2020 年 7 月,针对空调行业的新国标被执行,不仅能效等级的标准发生变化,我们也得以从单一的 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数值去判断所有空调的能效优劣。我们不必去进一步深究 APF 的计算公式,在国标中它有一整套完善详尽的计算方法,被空调的制冷量、制热量、制冷功耗和制热功耗所影响,而正如它的名称,在计算时还考虑到了全年使用时长和环境温度等因素。

还有别的加分项

除了 APF,我们还可以关注空调的另三个参数:制冷剂、循环风量和噪音,但是和前者一样,它们只能作为我们在选购空调时的加分项,切不可顾此失彼因大失小。

R22 是已经进入淘汰倒计时的制冷剂,别买

制冷剂是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其在气态和液态间的不断转换以实现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过去家用分体式空调多用 R22 作为空调制冷剂,但因为其会对臭氧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以及效率相对较低,我国现行标准将于 2030 年将其全面淘汰,所以当我们购买空调时,若产品制冷剂标注为 R22,尽量不要购买。

目前取代 R22 的制冷剂主要为 R32 和 R410a,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制冷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为 R32 和 R125 各占一半比例混合而成,降低了单一 R32 制冷剂的易燃易爆(相对)特性;同时从能查到的大部分信息来看,R32 有略高于 R410a 的制冷效率,而且全球暖化潜势相比后者减少了约 75%。

不过关于 R32 和 R410a 之间的利弊更多是在实验室极端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对于家用空调品类并且普通消费者来说,两者的区别并不大,所以购买时不用过多纠结该选哪一个,只需要特别关注不要购买到 R22 就好。

空调循环风量越大越好,但也别忘了可能的噪音困扰

循环风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送入的风量,若空调的循环风量大,则室内的温度变化更快,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空调工作的频率,以达到省电的目的,这在变频空调机上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大循环风量的空调能够将其冷热风更好融入室内空气中,体感也更舒适。

这么说起来似乎只要制造商无止尽的提高内置风机动力就可以做出无限趋于完美的空调了——当然不是这样,我们还要关注大风量可能导致的噪音问题,所以循环风量应当是结合该产品的噪音值来看。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空调的噪音区间都在 20 ~ 50 范围内,有趣的是空调噪音和循环风量并不是被强制呈现的空调参数,所以我们在查找这两个参数时,有可能找不到,也有可能出现只有「高风挡 35dB」这样模糊的表述。不过这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儿,正如我前文所说,这些都是辅助参数,甚至还有一些「民间偏方」例如选择外机更重的那一款空调,因为这样意味着它堆料扎实——可认真琢磨,它有一定的道理,却又不太经得住推敲。

所以选择空调时首要看参数,却也不要迷失于参数,我的建议是先计算能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空调性能,再从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中筛选几款既能满足需求,又居于心理价位之间的产品,对比它们在基本功能之外的适合自己的附加功能,例如除湿、净化和远程控制等,最后根据 APF、制冷剂、循环风量和噪音值等附加参数去定位最优款,基本上很难出错。

定频还是变频

我在之前如何选择冰箱的文章中提到,但凡涉及到环境温控且由压缩机工作的家用电器都会给我们丢出两个选择——变频还是定频,这个选择在空调这个品类上尤为重要。

再简单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定频空调就是压缩机只能以同一种功率工作,例如我们设定空调温度为 20℃,启动后压缩机就以其最高功率运转,待室温降低到 20℃ 后便停止,之后实时监控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升高到 22℃ 左右时,空调继续启动运转输出冷气,这样往复循环。

而变频空调则是指空调压缩机从启动后就不间断工作直至关闭空调,例如同样设定到 20℃,启动后它会以最高功率,部分高端空调甚至会在额定功率的基础上超频工作,得以让室温更快速的降低,待温度达到预设值后便自动降低功率运转,以人体几乎感受不到的变化维持室内温度恒定。

我谨代表个人认为变频空调定当是最明智的选择,虽然它有两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弊端——首先是变频空调的售价普遍高于定频空调不少,其次从后期维护上来讲,定频空调有着更长的使用年限和更低的故障率。基于此,了解我风格的人大概能猜到我的结论:如果预算在两千元(26 机型)甚至更低,那么就踏踏实实买定频就好,牺牲一些使用体验,以换来更扎实的产品质量。

我的三台空调

家里我共安装了三台松下空调,分别是 D2 系列挂机、D2 系列柜机和 JX2 系列挂机,它们都来自松下,如果有关注我的系列文章,会发现我家里买了很多松下的东西,无论是生活电器、厨房工具还是个人护理 ,我家里应该有三分之一的电器都来自松下,原因可能来自它的空调。因为在贵州的县城里长大,空调是罕见品也不是必需品,所以在个位数的年龄第一次见到能让屋里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的大盒子惊为天人,彼时是在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一个亲戚家,那时候应该还没有进入千禧年,空调也正是松下,那会儿这台空调是纯正的日本血统,无论是机身还是遥控器都全是日文,我现在都还记得那时候猜每个按键功能的场景,所以你能想象松下在那时候孩子的心里所埋下的「羡慕」的种子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不仅如此,在近二十年后因为家里翻新的原因在这个亲戚家借住了一段时间,而这个空调依然健步如飞,不过也终于寿终正寝在了这段时间,其制冷制热功能逐渐消亡,之后因为这套房子要租给别人作餐馆,便也没有维修让收废品的大爷拖走了,也不知道它最后的命运。

说起维修,听亲戚说零几年的时候这台空调曾维修过一次,那会儿是全免费的上门维修,师傅从省城自己搭车过来,进门自带鞋套和饮用水(那会儿小县城里甚至都没有待客换鞋的风俗);从我自己来说,经历过老家某民族骄傲品牌的安装和售后,再对比这次松下师傅全过程的有理有节,松下空调的售后的确是有被多数人称赞的理由。

我每台空调的侧重功能不尽相同,所以在分别介绍它们之前,我想先聊聊它们的共有功能,再分别介绍选择其中每一款的原因。

nanoe 纳诺怡净化

我在冰箱选购的文章中有介绍过这个松下独有的专利功能,它出现在松下所有和空气接触相关的电器中,所以我除了冰箱,空调和卫生间换气扇(浴霸)也都刻意瞄准了这个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 nanoe 通过雾化放电产生大量的OH游离基的净水离子,产生的 OH 游离基可以吸附有害物质中的 H 离子,从而达到细菌灭活。而 OH 游离基和 H 离子结合形式的就是我们常见的水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是所谓的纳诺怡,但经过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它还有一个「浓度」的区分,特别是在空调品类上,简单来说所有支持这个功能的产品都有三个档位,它们在官方产品界面中的表示分别为:

  • nanoe:nanoe 功能
  • nanoeX:10 倍 nanoe 功能
  • 高浓度 nanoeX:20 倍 nanoe 功能

更高浓度的 nanoeX 意味着更高效的异味祛除和抑菌能力,而我不同房间空调的 nanoe 浓度亦有区别,我会在后文分享自己选择不同浓度的理由。

领先的睡眠模式

我在广东读的大学,是空调让我得以在每个夏天的夜晚入眠,但彼时因为睡在靠近空调的上铺,偶尔半夜会被冻醒,醒来后万籁寂静只剩空调的运转声,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集中注意力睡着,虽然市面上大部分空调都会提及自己的睡眠模式,但少见松下的 D2 和 JX2 这两款挂机般会进一步阐明自己在睡眠模式一小时后根据制冷或制热状态自动调低或升高 1℃ 保证入睡,别小看这 1℃,回想一下自己在办公室里和女同事为了这 1℃ 争得头破血流的样子。

其次则是入睡后的降频超静音模式,前文提到我家里安装了中央新风,它的风声已经是低到了很容易被忽视的程度,但是进入睡眠模式一段时间后再集中注意力听的话,是分辨不出微弱的风声究竟来自新风还是空调;而若只从数值来看,这两款挂机的噪声区间都是低于大部分同价位产品的,如果睡眠模式是你会关心的一个点,那么至少这两款空调可以满足这一点需求。

起居室的 D2 系列柜机

客厅空调适用面积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起居室,也就是将客厅和书房整合而成的一个开放空间,整体面积为 39㎡,于是选择了这款品牌完整型号为 D27FP2 的 3 匹落地柜机。

其实抛开各项功能参数,我选择这款柜机最大的原因是它的设计很简单,其实我一直认为无论空调在家庭中的地位多么重要,它都应该是尽可能被忽视存在的产品,然而结果是当下甚至在流行着金色圆柱体的柜机,所以初见这款空调首先便是十万分满意它的外观,甚至很巧合的深灰色的背壳也契合着沙发背景墙。

回到功能上,D2 系列柜机有两个我认为比较实用的功能,一是升级版的 nanoeX,也就是 拥有十倍标准浓度的 nanoe 净化功能,我没有专业的仪器去测试它在抑菌方面的能力,但是我在入住后持续开启了一个多月的 nanoeX 净化功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家中家具和柜体的味道降低。

另一个是 Wi-Fi 远程控制功能,虽然已经购买了 Aqara 的空调伴侣,但因为 3 匹空调是直接电线,所以只能通过它自带的 app 实现远程控制——过去我也认为这个功能没啥用,但直到我第一次体会到进门前十分钟打开空调。不过因为用的是同一套 app,所以空调和之前提到的冰箱一样,远程控制的界面和交互都非常的复古,反正能用就行了对吧。

主卧的 JX2 系列挂机

在讲空调之前,先说一下主卧室的情况,首先我将原主卫区域拆改成了淋浴间和洗衣房两个部分,并且没有设门,所以相对来说,主卧室是整个家里湿度最高的地方,那么空调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除湿了。

抛开制冷量限制,这台 JX2 系列挂机应该是三台空调里最高端的一款了,它所具备的功能也最为复杂。首先是前文提到的除湿,JX2 系列在除湿方面也很优秀,可以实现室内空间的舒适除湿,它能在除湿功能启动的同时恒定室内温度实现体感舒适。这也是同类产品少有的功能。

除此之外,它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搭载了高浓度nanoeX,不仅可以有效去除空间中的浮游菌和家居中的附着菌还可以杀灭部分病毒。对于去除霉菌和异味更是不在话下。对,它和次卧的挂机都是目前松下最高的 20 倍净化力的高浓度nanoeX。

它还有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搭载了自动排尘式清扫机器人,因为家里长期都是我独居,主卧室空调也会是仅次于起居室最高频使用的空调,但是不同于前者的落地式,JX2 因为是挂机所以清洗有一定难度,好在它大部分时候的清洁都可以自己完成。

JX2 的清洁分为两种,一个是它特有的清循环功能,包括内置的银离子抗菌滤网和纳米水净膜在静态物理层面隔绝细菌、异味和脏污,还会自动使用冷凝水冲洗蒸发器,随后自动烘干,再结合高浓度 nanoeX 主动清洁,基本上可以保证空调内部的长期洁净。

另一种就是我们的清扫机器人了,它是与室内空气接触的滤网表面搭载的清扫刷,可以自动刮除附着的灰尘,并通过排尘管道自动排出室外。解决了我们登高爬低清扫空调滤网的问题,这点真的太贴心了。

作为松下的高端挂机之一,JX2 还有两个特有的工作「特长」,一是内置的运动和光照传感器,前者可以识别室内是否有人,如果长时间没有人体移动的话,它会降低运转频率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其次是如果开启时间过长,它会根据日照情况适当降低制冷(光照变暗)或制热(光照变强)力度,合理地维持体感舒适,但因为是卧室使用所以这个功能对我来说用处不大,如果其摆放区域在客厅或书房则会有不一样的空调体验。

除此之外,它还会记录我们的空调启动习惯,我们或许会开着冷气睡觉,但一般不会通宵开着暖气,所以如果你经历过早晨先开空调等暖和(空调热泵制暖并非实时)再起床却又睡过头的情况,那么这个功能应该会帮到你——JX2 系列会记忆我们过去开启空调的时间(仅在 3:00 - 10:00 之间有效),例如我们通常八点醒来开空调等制暖,那么它下一次就会在七点五十开始内部预热,当我们打开空调的瞬间便有足量的暖风吹出。

其次是基于挂机和冷热气流特性而生的「天地气流」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制冷时挡风板会抬高让冷风从天花板吹出,制热时则降低让热风从地面开始,对应着冷气较重而热气较轻的物理现象,让室内获得的空调气流更合理均匀。

次卧的 D2 系列挂机

前面说到大部分时候我都是独居,但依然选择在次卧安装空调一方面是考虑到妈妈和外婆偶尔过来住的时候也能睡个好觉,其次是也希望它能偶尔照顾到开放式厨房区域。如上图所示,因为已经扩宽了次卧的开门,所以它可以和厨房形成一个几乎完整的空间。

所以在选择次卧空调时,我在实际面积的基础上选择了更高一档的 35 机型,一方面它能兼顾到厨房的降温,其次是这台空调与主卧一般拥有高浓度 nanoeX 精华功能,如果当日的饭菜过于美味的话,希望能通过它适当的均衡室内空气。

除此之外,它也拥有和 JX2 系列一致的睡眠、清循环和天地气流功能。

最后

我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了自己前期选择空调时的一些经验和安装使用后的体验,我用一张表简单的概括一下三台空调的参数和功能:

型号房间额定制冷量额定制热量APF制冷剂循环风量噪音特殊功能
D27FP2起居室7200W8800W3.83R410a966㎥/h33~44 dBnanoeX、Wi-Fi 智控
J13XKQ20主卧室3500W4500W4.56R32708㎥/h23~42 dB高浓度 nanoeX、Wi-Fi 智控、天地气流、舒适睡眠、自动清扫、清循环、智启、AI 调节
D13KP20客卧室3500W4500W4.56R32618㎥/h21~41 dB高浓度 nanoeX、天地气流、舒适睡眠、清循环

空调和冰箱虽然都是家里非常重要的大件,但区别于冰箱的「明显」,空调的存在感则更低一些,不过也与之相反的从空调获得的「舒适度」是时时刻刻反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的;同时又因为它是重安装产品,除非实在是无法继续使用,我们几乎不会中途更换,所以我们在选购空调时更应该多一些心思。

而我选择将冰箱和空调这两大件单独行文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们常常是我们既知道很重要,却又总是匆匆了事的产品,所以你会发现我在描述它们之外,也不少在分享自己关于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思考。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机会纠正错误弥补遗憾,但若在事前都考虑充分,那不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儿吗?


扩展阅读

  1. 装修笔记 01 | 家的样子,你的样子
  2. 装修笔记 02 | 没有好的设计师,但有好的队友
  3. 装修笔记 03 | 如期入住没那么难:用项目管理思维推动装修进度
  4. 装修笔记 04 | 选对组网方案,打造无死角家庭娱乐空间
  5. 装修笔记 05 | 智能家居没有终点,但这是你可以考虑的起点
  6. 装修笔记 06 | 从选品到搭建自动化场景,我这样打造智能家居系统
  7. 装修笔记 07 | 怎么选择一台好用的冰箱?
  8. 装修笔记 08 | 三万字装修经验「验收」:少数派编辑家装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