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记录,可以缅怀——花生酱

1

去年 9 月份我刚到北京,某天下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变动带来的自然 reset,一方面是觉得某些时刻总会对自己不太满意,想摆脱这种状态。

不满意的时刻诸如:看到别人在朋友圈发了很美的 9 宫格照片,会觉得自己日常记录太少,太不精致。偶尔看到别人输出的影评,又感觉自己彼刻没能沉淀说出来的类似感想被抛之脑后,有些浪费。

相信很多人也一样,工作的时候在公司 996,觉得好需要自己的时间来放松和玩耍。下了班到了周末,有了时间,却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把期待已久的时间,浪费在无止境的社区和社交中。

我把这种若有所失的状态,叫做「目标失焦」。

本质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人生目标,有的很强烈,有的很短暂,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更要命的是,我们每时每刻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可能吃饭前觉得饥寒交迫要马上奋斗,吃完饭又觉得岁月静好。所以每个人都时而觉得很渴求某些东西,又时而觉得根本不懂自己。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目标不清晰,或者,在多个目标之间犹豫来回,形成的目标失焦状态。这会让我们觉得若有所失,好像什么都抓不住。

为了解决自己的目标失焦,我开始盘点我的目标,把失焦的精力收回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目标上。

2

第一个写下的目标是:「输入」。

我很喜欢学习、读书、看电影、做产品,当然我也很喜欢看新闻、刷抖音,这些统称都是我的输入。不用我说,你们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输入中有一些并不是对我有益的。看短视频有价值,但更多可能是贪恋快感,输入了很多跟我目标不相干的信息,也就只能安慰自己妙手偶得,或许日后有用(但往往没用)。

而真正符合自己目标的,该看的书,却一直迟迟没看:坦诚地讲,关注了少楠豆瓣的《产品经理必读 100 本》书单很久,至今读了不到 10%。所以第一个目标,就是优化自己的输入。而优化的思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毫无疑问就是「降噪」。这里不卖关子,直接说自己思考后的原则:

1)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闻

我会倾向于从新闻主端获取,比如疫情期间第一个推送的「今日头条」,绝对值得信赖

2)经典且 NPS 高的知识

这里我保留的渠道有:产品经理网站的热榜、达人豆瓣书单、优质门户(比如虎嗅)、优质微信公众号

3)热门流行的思维和文化

这里我会经常刷抖音和 tiktok,一般每天刷 20min,关心领域的流行内容形式、文化就可以收入眼底了

琢磨完了自己的输入,卸载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 APP,但马上就发现了第二个问题。

输入并不等于消化吸收。

看在眼里的东西,不去思考,就会白看。

那么,我的输入到底该如何消化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智慧呢?我经常用印象笔记的剪藏,目前剪藏了 800 多篇笔记,但很少回看,这种记录方式看似勤奋,但吸收地极少,所以肯定是不健康的。而按我这几年写作的经验来说,最扎实的知识和吸收最好的输入,往往要和输出搭配,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践行。

3

所以顺理成章第二个目标就是「输出」。

「输出」什么呢?总不能乱写。低质量的、自嗨的、拾人牙慧的、不加工的内容,自己投入的思考不够,肯定没必要输出。所以对应上面的输入,我给自己定了几个输出方向:

1)show your work

我正在研究的(working on)知识、思维、文化,都会作为进展和阶段总结输出在公众号

2)情感流露

这部分看起来很没必要,但确实是人类都需要的,所谓说破无毒,我会倾向于在朋友圈发

3)价值交换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你无法通过讨好获得关系,只能从供需出发进行内容和价值交换,这也是我的社交观

所以「输入和输出」,就是我个人提升目标闭环的 MVP 模式。

但输入往往是先行的,经过处理后才能输出,所以输出往往滞后,而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往往输入过剩,输出太少,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缓存空间,能够不断回顾、不断把还没来得及输出的,或者对过往输出有二次思考的部分,记录下来,留着日后有精力输出时调用。

这种记录和剪藏不同,剪藏和微信浮窗是一种属性,都是把你还没来得及输入的内容挂起,留着日后有时间时输入,而非把你输入内容后的思考记录下来。只有这些对输入内容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库」,而是「想法沉淀库」。

我们自己搭建的、剪藏的内容,百分之 90 都可以被搜索引擎覆盖,而那些搜不到的沉淀在脑海中的思考、对输入内容的再加工,才是真正应该记录的东西。

4

我曾经用过 2 个很好的「想法沉淀库」产品,一个是「豆瓣读书」,一个是「path」。

之所以用豆瓣读书,是它很早就做了一个功能:把你在书中的全部划线和标注导出。这样就可以帮助我做到:

1)读书:输入内容并在有思考的地方写下注解

2)导出:把这些注解汇总起来总结加工输出

很多读书笔记和导图我都是用这个工作流完成的,而微信读书在大概几个月后也跟进了这个功能,获得了一些增长。

但豆瓣读书,只能解决记录书籍内容思考的问题,而我的输入并不是书,可能是来自于某个网页,或者某个视频,甚至线下的某个场景。这时一个全局记录工具就很有必要。

之前我会用 path,这个软件很遗憾在前两年停止服务了,具体原因不展开细说,只说说为什么 path 可以做到对思考的记录。

首先 path 的记录交互,和发微博差不多。

发出来的东西会带地理位置信息和时间,还可以标注心情、做评论。这种方式和印象笔记类产品的列表平铺不同,path 能够以时间作为纬度,把信息穿成线。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时间戳,把思考和现实连接了起来,让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思想在漫长时光中的跳动。这种跳动,能够镌刻写下内容当下时点的场景,方便回忆和思考。这种感觉是列表、清单类产品给不了的。

其次 path 虽说是社交软件,但对于社交关系的管理非常严谨。

如果我想看别人的 path,我必须申请双向关注,对方批准后,才能成为好友互看 path。这样严谨的社交机制,虽然让 path 在社交关系积累上不如其它产品,但在记录属性上更加私密。而对于思考的记录,往往是最私密的事情。私密允许我们把未完成的思考,记录给日后的自己。而所有诸如朋友圈、QQ 空间类的半开放产品,都让我们难以放心把最真的自己记录下来。

开放性是社交的前提,也是虚伪的温床。

简单来说,我们从输入到思考到输出,就像是给自己写的一封封信,应该足够私密地按时间线躺在自己的收件箱中,未经允许不给任何人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有足够的动机写下这些信。

在 path 停止服务之后,我的记录工具变成了空白,直到我遇到了 flomo。

flomo 完全契合了我对「输入-思考-输出」闭环的工作流,甚至比 path 更加纯粹。不同于 path 的社交软件定位,flomo 在私密性、记录便捷度和数据分析层面都更加优秀。我最喜欢的功能是如下 3 个,不分先后:

1)和记录挂钩的格子日历

我不但能看到我的思考在时间线上跳动,还能看见这些思考在日历上的密度,一方面对我来说是成就感的显性表达,另一方面是很棒的思考记录激励手段。

2)随机漫步

如上面所说,记录思考的意义在于日后总结,那么如何把思考有序适时地召回,是产品的核心能力之一。flomo 提供了随机漫步功能,能够通过文本理解等手段,把关联的思考信息整理出来,即使记录的当下我没能抽象出标签,flomo 也能为我智能做标签归类。

3)批注

从输入到思考,本质是用别人的思考作为基础再思考,所以自己的思考也应该在日后多次反复思考。而 flomo 允许对过往记录做批注,这就记录了多次思考的思考链条。

如果说 path 和微博的评论是为了社交和交叉思考,flomo 的批注就是更加纯粹的思考链条记录功能。更重要的是,flomo 正确定义了我们记录的价值,并完全契合地抽象成了现在的产品模型,这让未来的迭代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可以预见的是:

1)flomo 将会在目前支持的文本和图片之外,支持更丰富便捷的记录形式,将我们所有的输入来源一一囊括进来。

2)flomo 也将在随机漫步上,做更多的智能化探索,帮助我们洞察思考之间的链接和协同价值。

3)解决了每个个体的记录需求,一旦加入社交和共享元素,这些思考在合适的互通机制下,将产生无限大的价值。

光是想到这三点,就让我对这个产品充满期待。所以忍不住分享我这段时间从思考目标,到用 flomo 建立「输入-思考-输出」稳定工作流的过程。同时也希望能让每个人体会到 flomo 是如何解决我的问题、满足我的需求的。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和需求,不妨试试 flomo,相信你也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感觉。

5

总结一下。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而成长离不开:信息的输入、自身的思考、输出的沉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好的工具来建立工作流,而好的工具,必须能够足够抽象且极简地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就像 flomo 是如何用标注和随机漫步快速建立思考链一样,只有产品设计理念足够精确契合我们的需求,才是好的产品。

而好的产品,需要每个人的支持。

path 当年在私密社交的立场上,偶然摸到了思考记录工具的门槛,但可惜没有继续向这个方向探索,让每个有类似需求的用户叹息。

而幸运的是,少楠带着自己对「思考」这件事的深入理解和极致抽象,创造了 flomo 这款产品,点亮了一盏前路的灯。

所以希望每个对自身成长、积累有需求的同学,都能关注 flomo 和少楠。

无论是 flomo 产品设计上的极致体验,还是少楠对于这个产品的定义和迭代过程,都足够让我们收获满满。

感谢阅读到这里的各位,祝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极致工具。

最后,为 flomo 和少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