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 3300 余字。懒人可直接跳到文末看最终结论。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什么不吃碳水不利于减肥(或者减脂)」。只讨论「不要做什么」是不够的,因为大家总是更关心「要做什么」。所以我们接着就要聊聊「正确的饮食选择」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要从如下两个共识出发。

第一个共识如前一文所言,就是不要采取极低热量饮食或生酮饮食的模式。每天摄入的热量仍然要相对足够。

摄入多少热量是「相对足够」呢?请打开这个网址,在页面里输入你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各项指标。下方计算出的「每日摄取建议值」中的「维持所需热量」大致就是你的「每日总能量消耗(TDEE)」。

如果你以减脂为目标,建议你每日摄取的热量不低于 (TDEE - 500)。也就是说,你每天最多可以「少吃」500 KCal 的食物。这大概相当于两瓶多一点的可乐,或者不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

——别想多,我不会建议你喝可乐吃汉堡的。只是打个比方!

第二个共识是不要挨饿。缺乏饱腹感的食物选择一定是糟糕的。忍受饥饿令人感到痛苦。人在痛苦时会更想吃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不健康食物」,比如上面提到的可乐和汉堡。一边忍受饥饿感、一边克制这种食欲,同时还要维系正常的工作学习,是难于登天的。一旦你情绪崩溃,忍不住吃了,等待你的就是无尽的后悔,以及,哗哗的肥肉。

所以,我绝不推荐任何形式的「0 卡代餐」,例如魔芋粉。这种东西吃下去不消化,只是个占位符,只能把人的肚子撑饱但不提供任何营养,不能满足正常的热量需求,因此不值得考虑。

如果你认可这两个原则,我们就可以愉快地聊下去了。

 

缺乏饱腹感,或者说,饥饿感,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是物理原因,也就是食物体积不够大、在胃肠里停留时间不够久,吃下去之后很快被消化干净了。于是你空空如也的消化道咕咕作响,自我娱乐,产生一些令人不快的空虚感。……大体是这个样子。

根据基本常识,同样热量的食物,越是加工精细,体积就越小,于是每单位体积对应的热量就越高——我们称之为「能量密度」大。能量密度越高的食物消化越容易、吸收也越快。而你每天只能吃那么多热量,平均到每一餐就更少。因此,在热量不变的情况下,越是吃精加工食物,你就饿得越快。

常见的「精加工」食物有这样几类:

(1)添加了大量的糖的食物。例如含糖饮料和各种「甜口」的菜。这些糖不用消化,吃下去直接吸收,快速入血。

(2)在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精制糖和游离糖的食物。例如白粥、土豆泥和精白面包。它们本来含有的淀粉在加工后高度糊化,消化非常快,然后快速入血。另一个例子是果汁:水果里的糖本来在细胞壁里面,打成果汁后突然游离出来,其健康程度约相当于果味可口可乐。

(3)同时含有高添加糖/精制糖和高脂肪,且两者大约各占 40-50%的食物。例如「XX 园小面包」「X 利奥饼干」,以及烧卖小笼包炒饭油条鱼香肉丝盖饭烙饼油泼面莲蓉蛋黄月饼,以及提拉米苏布朗尼牛角面包乳酪蛋糕……行吧也许涵盖了一切你认为「好吃」的食物?

(我故意的,看到这里如果你馋了,感觉忍不住想吃点什么,……我不负责)

这些食物中富含快速消化吸收的糖,吃下去之后会迅速点燃大脑中的「奖赏回路」,让你产生愉悦和欣快感。与此同时,你的身体会分泌大量胰岛素,将这些涌入血液的糖清除掉,也就是转变为糖原或者脂肪储存起来。由于糖进入血液很快,胰岛素分泌量也很大,因此你的血糖在短时间内会飙升到高点,然后迅速降低到比正常值还低。

于是你在吃完这些东西后不久,反而会体验到低血糖的症状:饥饿,烦躁,没力气,头晕……同时你的奖赏回路会鼓动你再来一次同样的体验。所以你会倾向于再吃一些这样的食物。这个循环就像吸毒。你的身体状态(以及情绪)像是坐过山车,从一个高峰快速掉到一个低谷,如此反复。

在这个过山车循环里,你会频繁进食,摄入总热量超标,这会让你容易发胖。更可怕的是,因为你总是频繁进食,血糖持续升高,你的胰岛素分泌量会过高,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总是高于正常值。「浸泡」在胰岛素里的细胞会逐渐对胰岛素不再敏感,产生所谓的「胰岛素抵抗」。

出现胰岛素抵抗意味着你的血液中有过多的糖,其中的大部分被优先送入脂肪细胞储备,但身体却无法正常利用这些糖产生能量,所以你的大脑、肌肉和内脏器官反倒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里。这样一来,你就会很讽刺地变成一个「营养不良的胖子」。

……总之,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很显然,你需要选择能量密度较低、加工程度较低的食物。比如说,足够多的蔬菜,适度的水果,一些不那么精制的谷物(如糙米、全麦面包和薯类),以及足够多的蛋白质——也就是瘦肉、乳制品、豆制品等。

蔬菜、水果和糙谷物的消化吸收比较慢。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吃下去之后会吸水膨胀,增大体积,延缓胃肠的排空,维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另一方面,纤维素能把其他营养物质「包裹」起来,让它们和消化液的接触变慢,降低吸收速度(甚至吸收率)。这样一来,物理上的饥饿感就会出现的更慢。

蛋白质除了能提供热量,还能帮助对抗饥饿感产生的生理要素。高蛋白饮食能抑制胃饥饿素的作用,后者会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让人产生饥饿感和食欲。

蛋白质一方面刺激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还会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使体内的糖原和脂肪分解供能。也就是说,吃了高蛋白饮食之后,你的血糖会很快降低,同时体内的细胞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还有助于脂肪的分解代谢。这就是一举多得了。

 

再来简单聊聊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对胰岛素和血糖的刺激都不高,问题在于脂肪摄入的总量要适宜,而且种类要合理。

科学家一度将饱和脂肪妖魔化,认为它与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适当摄入猪油、黄油、椰子油这类饱和脂肪,对健康其实有益无害。

另一方面,不饱和脂肪也不一定全都「好」。常见的植物油如菜籽油、玉米油等确实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但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烹调时很容易被破坏,生成有害健康的物质——例如反式脂肪酸——因此并不适合中餐的烹调方式,尤其不适合用来爆炒和煎炸。

另外,这些油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 omega-6 而不是 omega-3。摄入过多 omega-6 会诱发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结论很简单:用其他成分更健康的油脂——橄榄油,椰子油,黄油——代替植物油。

有朋友看了这张图可能会产生疑问:菜籽油的成分比例和橄榄油非常接近,为什么作者不推荐菜籽油而推荐橄榄油呢?以及,为什么这两种油的价格天差地别?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加工方式不同。菜籽油在提炼时需先以有机溶剂处理,然后经过过滤、漂白、除臭等一系列工艺,在这一过程中接触了高温各种化学溶剂,破坏了一部分营养成分,并产生反式脂肪酸。椰子油和初榨橄榄油不需要化学提取,只需要物理压榨(即冷榨),就免去了上述麻烦。

多说一句,市售的许多菜籽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芥酸。这种物质很难被人体消化,而且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对心血管有害。即使你喜欢菜籽油,也务必注意选择「低芥酸」的产品——按照国家标准是芥酸比例低于 3%,按 WHO 和 FDA 的标准是低于 2%。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远离绝大多数市售小零食的原因。这类零食同时富含精制糖和脂肪,而且其中主要是相对糟糕的植物油(甚至工业处理过的反式脂肪)——因为它们便宜。你公司的茶水间里多半就充斥着这类食物。这些食物中的高糖分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刺激脂肪细胞拼命储备;食物中的大量脂肪恰好被脂肪细胞拿去储备,其中富含的 omega-6 引起炎症反应,反式脂肪酸则进一步助纣为虐。

顺便说一句,按照国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 100 克/100 毫升食物中含有的反式脂肪少于 0.3g 的时候,食品标签上可以将其标注为 0。

再顺便说一句,食品配方里的「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人造黄油/奶油」……这类配料,其实就意味着「俺们这儿有反式脂肪酸」。

配料表上的顺序是用量决定的,用量越大,顺位越靠前

……

不说了。总之,它们对你的身体会造成双重的伤害,又会让你上瘾。吃了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一点点短暂的、吸毒一样的快感。

 

最终就可以进入本文的结论了。

我们应当少吃或不吃:

  • 含有高添加糖的食物
  • 精制程度高的食物
  • 明显含有反式脂肪和较多 omega-6 的食物
  • 同时高糖且高油的食物

我们应当多吃:

  • 糙谷物和非精制碳水化合物
  • 优质蛋白(瘦肉类,豆制品,乳制品)
  • 「好」的脂肪(椰子油,黄油,橄榄油,还有坚果之类)
  • 高纤维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但不要果汁)

 

以上我们只谈了大致的食物选择。如果还希望了解「如何制定食谱」之类的话题,就待我以后更新时再聊罢。预告一下:只要你的热量摄入不算很低,食物选择又足够合理,你会发现每一餐的食物分量足够你吃到撑,然后热量还没吃够……

……不就能愉快地减脂了吗?

2020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