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Hello 大家好,这里是润姐姐。

 

上了大学之后,纷繁复杂的信息,稍纵即逝的机会和无时无刻的决策是每个大学新生都会体会到的挑战。可以说作为大家的学姐,我每天仍在各种消息的洪流中,为了保持自己决策的准确性而努力。那么,如何提高自己在信息过载的大学生活中的决策能力呢?一个完善的大学信息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指一切帮助我们做好每天决策,把握每个机会的信息的管理方式。经过我多年的调整,它应该至少包括——日程规划、学习加工、知识库管理、信息源管理和存储归档几个方面,但又不仅局限于此,因为我的信息管理体系仍在日新月异的迭代着。

  • 一个好的日程规划体系方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任务中找到优先级;
  • 一个好的学习加工规划使得我们能有规律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
  • 一个好的知识库管理方式会使得我们管理好所有对当下和未来有用的消息;
  • 一个好的信息源管理方式会使得我们在保持信息不过载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我们输入的消息的有效性;
  • 一个好的存档和归档体系会使得我们随时调用自己以前的工作成果为当下和未来的工作添砖加瓦;

那么我们来一个一个来说好了。


日程规划

上了大学后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是数不清的,一个好的日程规划绝对不是让你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尽量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使用过许许多多的日程管理软件,到现在是使用滴答清单,鉴于它优秀的对所有系统的兼容性和和微信的写作能力。但是我们要清楚,工具本身只会对你的日程管理锦上添花,绝不会根本性改变一个混乱的生活体系,好的日程管理必然是自己心中有管理体系。

我们在做日程规划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具体一点,我们这学期的目标是什么?

我在过去的几年每学期都会定下 3 个目标,之所以要强调 3 个这个数字,是因为这样有限的目标才会最大程度地聚焦你的精力。同样的道理其实也适应于月目标甚至周目标。这样去追问自己,我的最重要的 3 个目标是什么,会让你明白自己最最想要完成的事情。

对于我目前而言,对我最重要的是我的科研项目,所以本质上所有事情都可以为它让路。对于我在复旦的大一,我想保持好绩点,我想好好学英语,我想做好自己的临终关怀社团,所以我就直接推掉所有和这 3 个不相关的所以事情,我不会参加学生组织,不会和人出去聚餐,也不会参加鸡肋的学校讲座之类。之所以举我的例子,我是说出能够明白自己的优先级才是对于日程规划最为重要的心态。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优先级,就可以开始进行日程的规划了。

这是我打磨出最为有效的一套日程管理的体系,包括日历、清单和想法 3 个部分,所以任何工具只要能实现这些部分都是非常好的日程管理工具。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都会突发奇想出很多新的想做的事情,这些想法不应该被忽略,我都会记在一个随手就可以摸到的小本子上,同时我每天项目的突发情况我都会随手记下来,另外我每天早上还会在本子上大致勾勒下今天的形成。这样一周下来,本子上就会记录了我所有项目的 log 和我每天日程的完成情况。

这样到了周末我就会把想法本子里的一些想法和还需要后续加工的任务放进我的滴答清单。我在滴答清单的任务 list 里会单独留出来让我处理后续想法的任务夹分别是——5 分钟琐事和参考消息。5 分钟琐事我一般会放一些可以立刻完成的小想法,比如查一下某个教授,淘宝买个什么东西;对于参考消息我会放一些我暂时没有办法利用但是未来可能很重要的想法,比如我突然听说某个暑研机会之类。其他还有一些不属于 5 分钟所以和参考消息的,我会直接放进收藏夹。

这样我们到了周末就可以把代办的一些任务,按照优先级高低去安排到日历里。这样我们在周末就可以完成新的一周的行程。新的一周的行程也方便我们每天对着日历去安排一天的行程。

所以这个日程管理体系就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闭环系统,是非常稳定可靠的日程管理体系。


学习加工体系

课内的学习和考试绝对是一场信息战,能找到更好用的学习资料基本就在这学期的学习方面成功了一半。

当我们找到了所有我们需要的学习资料,我们要有好的管理体系去管理他们。

对于我而言,我有多台设备,所以不同设备一定会同步的就包括对于每门课单独建立的一个文件夹。一般这个文件夹里会包括所有的 PPT,所有参考书和答案,我的 project 和大作业。

这样我们管理好了所有的学习资料,在上课的时候只要使用比较固定的笔记体系就可以非常好的完成学习的加工过程。

对于我而言,电子笔记和手写笔记是我对于不同学科的两种选择。

对于记忆性的科目我一般直接使用 iPad 的《Notability》去记同时录音。

对于一般公式推导性的课程我都是采用直接手写记录的方式。之后再用打孔器装订好放到夹子里来收纳。

知识库管理

我从刚上大学开始用《印象笔记》打造自己的个人知识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 1436 篇笔记,这些来自各种有用信息源的我的个人的数据库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决策过程。

我的印象笔记的结构是这样的:

  • 首先是一个 2020 年的笔记本组包括 2020projects2020lists2020goals2020draft。它们 4 个的各自用处是这样的:平时我单独开一个小项目的时候会在 2020drafts 里建一个笔记,如果这个项目过于庞大,甚至是半年度或者年度的计划我都会把它放到 2020projects 里面。而 2020lists2020goals 会收纳我随时更新的 2020 年想做的一些事情。
  • 接下来的几个笔记本组分别是专业课组、计划组、总结组和存档组。对于专业课组我会收纳教务、科研、coding 和英语这 4 个对我平时最为重要的笔记本。对于接下来的计划,因为我是要出国读博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就会收纳比较重要的出国留学信息放在留学里,其次计划素材是一些为了我们做计划的参考资料,简单来说比如我想在未来买新加坡买一套房子,我就会收纳下在新加坡投资房产的人的经验贴。
  • 接下来是总结,总结里包括我每个月的总结,年度总结,另外我的个人说明书。
  • 最后是存档,存档里有一些我重要的文档文件,人脉里我会用来存我非常崇拜的领英好友的简历,写作素材库是我为每篇文章单独建立的各自的素材库。

我觉得上面这种分类方式对于任何学科的学生都是非常适用的。

其次,除了《印象笔记》,我还会有专门放论文的《Mendeley》,专门放电子书的《Calibre》,以及专门的写作管理《Typora》和《Ulysses》。

信息源管理

我对于自己的信息源头是严格控制的,我目前每天获取消息的方式是邮箱订阅、YouTube、豆瓣、领英等。

  • 邮箱订阅是非常好的信息源极简化工具,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订阅:
    • 大学、专业及 newsletter,国外的大学都会有自己的邮箱订阅,方便我们跟踪这个学校的动向。
    • 行业、协会及 newsletter,比如我做生医工的学术协会就会有自己的newsletter。
    • 一些非常好的杂志,我推荐——
      • Economist this Week
      • The Atlantic Weekly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MIT Tech Review
      • Vault Career Guide
    • 学术圈人士还可以通过 Google Scholar 去订阅自己关注的学者的新动态。
  • YouTube 我看得比较多的学习博主推荐给大家——
    • Ali Abdaal
    • Linsay 说
    • Mariana's Study Corner
    • Maaaxter English
    • MIT OpenCourseWare
    • Matt D'Avella
  • 豆瓣上我关注的都是在日本和美国旅居的精致阿姨姐姐们。
  • 领英上我关注的都是我崇拜的学术界前辈。

我每学期开学都会对我的信息源整个清理一遍,以保证自己不受到推荐算法的毒害。

存档体系

我从刚刚上了大二意识到了存档的重要性,所以开始建立自己以前工作的存档体系。

  • 我的百度云作为我课内所有学习资料、我的书、视频、创作,以前做社团管理的综合备份。
  • 我的相册会放在《Google Album》里。
  • 电子笔记因为在《Notability》里,所以我的电子笔记会直接在《Notabiltity》里同步到我的《Google Drive》里。
  • 财务清单,我每个月会从微信和支付宝里导出到印象笔记的财务。
  • 所有代码作业上传 Github。
  • 书评和影评写作放进豆瓣里。

Recap

可能还没有开始做过信息系统管理的小可爱们听到这里就会觉得有点烧脑,我来为大家 recap 一下。

  • 日程管理包括日历,清单和想法三位一体,是可以现在开始准备起来的。
  • 课内的学习工具不外乎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料的加工,选择自己的工具并坚持下去。
  • 定期筛选对于自己最为重要的信息源,进行信息源的断舍离。
  • 等到文件多起来再开始考虑自己的文件的存储和归档,按照类别或者项目作为单位进行归档。

那么我的信息管理系统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你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喜欢这个篇文章和的话,不要忘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对应的讲解视频,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加评论。

我是一个有格调的知识区 up 主,每周五分享我的数字生活和学习经验,不要忘了 B 站、知乎、小红书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