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在在桌子上工作,桌子上吃饭,甚至在桌子上睡觉。深夜我们可能守着一盏孤灯在桌前死磕一版又一版的方案,可能反复敲击 QWER,为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击杀激情澎湃,可能在揪着头发准备一次又一次的重要考试。
对于我而言,这一张小小的桌子不仅仅是在承载我使用的物品,同时也承载我对于现在的思索 以及 对于未来的期待。每天在这里学习、创造、思考,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
所以这里使用了变量 ”Var“ 而不是 ”Let“ ,因为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构建思路
整个桌面想要突出的是:简洁。我不想桌面上有太多东西,因为东西太多太杂难免会产生干扰。所以在保证基础需求前提下,尽量精简陈列的设备。

基础需求:
在桌面布置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了桌子要放置的主要物品。
- 16寸的电脑屏幕显示内容略少,需要一个外接显示器。
- 电脑需要合盖连接显示器,扬声器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一个外置的蓝牙音箱。
- 电脑合盖键盘和触控板无法使用,需要一个外接键盘、鼠标。
- 对光线有较高要求,需要一个台灯。
设备购置:
在结合自己需求的同时,秉持着尽可能无线化的原则对设备进行选择。我选购的设备如下:
显 示 器:联想 Thinkvision 思匠 27
蓝牙音箱:小米小爱音箱 Pro
键 盘:京造 K2 蓝牙机械键盘 RGB
鼠 标:罗技 MX MASTER 3
台 灯:小米屏幕挂灯
这些是主要的设备清单,其它零散小物件会在文章最后一节进行介绍。零散小物件如下:
Apple Watch 底座:IQUNIX Candy
无线充电底座:小米立式无线充电底座(20W)
情怀摆设:iPad 1 代
设备Detail
显示器:联想 Thinkvision 思匠 27
在选择显示器考虑到如下几个标准:
1:一定要支持 Type-C 视频输入 + 90W 电源供应
2:尺寸为27寸
3:分辨率在2K-4K
4:和MacBook色差不能差距过大
5:预算 <3000 RMB
在根据这些需求筛选一轮下来,这个价格区间内的大多数产品 Type-C 供电功率只有 65W,但由于我目前使用的 16 寸的 MacBook Pro 的额定功率是 96W,差距过大,所以65W的功率不在考虑范围。这时候发现了联想新发布的全新思匠 27,完美的解决了我所有需求。
- 2K 分辨率;
- Type-C 全功能接口:提供 90W 的电源供应,以及视频输入;
- 显示器可以作为拓展坞,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口,4 个 USB3.1 接口,既可以给我电脑 almost 满血供电,又可以解决没有USB接口的问题。
关于显示器面板的官方数据是:99% SRGB,99% Rec.709,85% DCI-P3,自带出厂校色,△E < 2。我的真实体验,显示效果中规中矩,色彩和 MacBook 的屏幕存在色差,但在可接受范围内。由于 2K 分辨率限制,对于字体处理不够细腻,但这个是2K下分辨率的通病。
电脑显示器一线连,Type-C 接口省去了购买额外拓展坞的麻烦,同时 90W 的供电效率虽然不及 96W,但是应对大多数场景还是够用的,如果需要剪辑视频为了保证电源供应充足还要额外插一根电源线。

蓝牙音箱:小米小爱音箱 Pro
因为家中有很多小米生态链下的智能家居,所以蓝牙音箱直接考虑小米生态下的小爱同学系列,我对音质没有极高要求,所以其功能性是关键因素。
小爱音箱系列还是有不少机型的,但是在功能性上相差不大,都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所以在选购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纠结,选择了价位适中的小爱音箱Pro版。
官方参数是 750mL 音腔容积,支持组合立体声,支持AUX IN,具有DTS音效。
我的实际体验是音质日常使用完全足够的,但如果你用它来鉴赏音乐,那就有些不合适了。无论视频还是音乐,人声都不会有那种干瘪瘪的廉价感,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小爱同学作为国内 “最智能” 的语音助手,日常对话和一些复合命令都是可以从容应对。每天晚上喊小爱关灯也是体验100分
键盘:京造 K2 蓝牙机械键盘 RGB 版
在选购键盘的时候主要有这样几个需求:
1:无线键盘,支持蓝牙5.0
2:支持MAC键位
3:有背光灯
其实这样几个需求一确定,可选的键盘就不多了,所以目光聚焦在了最近非常火的,号称完美适配 Mac 的京造 k2。
我选择了红轴版本,因为嫌青轴和茶轴都有一点吵。加上我码字又比较多,所以红轴成为了最优选择。 实际使用对于这个轴体我还是感觉略软了一点,有时候手放在键盘上时,手的自重会触发按键。
最近 K2 进行了一次升级,支持了蓝牙 5.0,蓝牙的切换和连接速度有所提升。K2 也支持Win和Mac两套键位,免去了自己使用软件改键位的麻烦。并且最上排的功能键排列顺序也基本和原生一致。在选择过程中是否支持Mac键位是我考量的最重要因素,因为我是一个快捷键重度依赖患者,对于control、option、command三大金刚键使用频次较高。
由于大家都反应普通版的 K2 塑料廉价感十分严重,所以我就选择了 RGB 版本,但是我不是冲着 RGB 去的,而是铝合金机身(我是一个不喜欢光污染的人)。
这款键盘最大的槽点就是键盘高度过高,如果不加键盘拖手腕就会悬空,很快就会酸。
鼠标:罗技 MX MASTER 3
我是一个MX MASTER 的老用户了,上一个鼠标是MX MASTER 2S。之所以选择 MX 系列,主要因为其出色的蓝牙稳定性,精准性,以及可以按键丰富的自定义功能,最最重要的是它足够大,因为我的手比较大(183cm东北大汉),鼠标一旦又小又扁手腕就很疼。
之所以选择从 2S 更新到 3 是因为这次升级让人无法拒绝。
3代在人体工程学上更进一步,握持时虎口会更加舒服,长时间的握持也不会觉得累;
侧边按键位置从侧滚轮后侧移动到了下面,按起来更加顺手;
电磁滚轮的加入使得其更加安静同时定位更加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它配备了Type-C接口,这对于现在只有lighting和C口使用场景的我更加方便为其充电。
使用 MX 系列 3 年的时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吐槽的地方,如果非要说一个就是 2S 的滚轮声音太大,但这一代已经有了巨大改进。另外对于一款鼠标而言 899 的售价也有点略高,如果各位想要入手可以考虑等等活动。
台灯:米家显示器挂灯
最近屏幕挂灯真的太火了,但最初的我不为所动,可显示器摆上桌后,我原有的台灯高度就不够用了,每次晚上都要调整台灯的角度,用户体验极差,所以屏幕挂灯就被我纳入了待购清单。
最初想要选择明基的显示器挂灯,但是每次在最后付款的阶段都难免觉得肉疼,毕竟近1000的售价还是有点略高,在最终付款的界面放弃多次。
在看了几个评测机构对于屏幕挂灯的横评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米家的显示器挂灯是除了售价千元的明基以外最能打的。于是果断选择价格平易近人的米家显示器挂灯。
显示器挂灯节约了桌面空间,同时也很大程度避免了显示器反光,解决的都是在台灯日常使用中的痛点。
米家显示器挂灯配备了一个无线遥控器,其操作逻辑和小米的其他台灯一致,旋转时的阻尼感也刚刚好,最重要是无线,摆放位置不受局限,可以随时移动。
这款灯在使用过程中,我对其光线的覆盖范围和角度都比较满意,日常使用没有什么可以过多吐槽的,对得起不到200的售价,毕竟成本限制在这,不能要求200元吊打1000元。
小物件Detail
Apple Watch 底座:IQUNIX Candy
无线充电底座:小米立式无线充电底座(20W)
情怀摆设:iPad 1 代
IQUNIX Candy
Apple Watch 每天都要充电,这个真的是谁用谁知道痛,让它躺在桌子上是真的丑,所以底座是必不可少的,IQUNIX Candy涉及足够简洁,同时也能够突出watch主体,拿取十分方便。

小米立式无线充电底座(20W)
市面上无线充电底座同质化比较严重,在选择充电底座的时候想到一句话:当一样东西不知道买什么品牌的时候,买小米就好了。99元的售价,中规中矩的设计,满足使用需求,夫复何求?况且即便你有90W无线快充的功能,我iPhone也不支持,所以基础款是最优款。

iPad 1 代
iPad 1 代是个纯粹的情怀玩具。今年也是iPad发布的第十年,初代iPad发布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时候iPad离我还很遥远,但是我的好兄弟将他的iPad(蜂窝版)借我体验了一个星期。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用iPad浏览网页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感,通过触摸屏幕进行交互的新鲜感,这一切给都在告诉我原来科技可以让人如此愉悦,也是从那时候其对科技数码产品产生了巨大兴趣。
现在和借我iPad的好兄弟身处不同城市,但是交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维持少年时的友情至今也是很让人觉得温暖了,所以决定收一台初代iPad也算是致敬友情和青春吧。

收到的这台iPad橙色极好,有原盒,屏幕没有划痕,电池只循环了90多次,现在充满电待机仍然可以维持一个月。收到的时候觉得自己捡到了宝贝。


结语
这些产品陪伴我每一天的学习思考,让我一步一步去接近自己的梦想,所以这张桌子以及整个角落承载着我对于未来的无限期盼。
Var infiniteDesk = "Wait and ho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