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生产在慢慢恢复,好久都没好好写文章,每天被微信的提醒环绕,这位发个合同,那位发个语音,我领导最近还决定在每个项目开始时建个群,更要命的是,他没有设置群名的习惯,我比较怂,又不太好意思直接去改,所以微信列表中,除了置顶的女票以外,其余全是不知道干啥的群,点进去看看头像或内容才能大致判断这个群是哪个项目的,简直就是社交黑洞,所以今天趁机聊聊这个话题,探究微信作为一款服务于社交的软件,究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深刻改变。

添加好友不意味着亲密,删除好友却意味着决裂

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第一条,是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对我造成困扰,如今,只要两个人的关系比陌生人好上那么一点,并且以后有千分之一的几率会再次交流,就会互相示意「你扫我,还是我扫你?」,这种社交仪式时常让我产生困惑,难道我们不是应该先好好自我介绍一下再来通过微信进一步建立联系吗?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先加完好友,然后发个「握手」的表情,缓缓报出自己的大名,从此化为一个图标,沉入对方的联系人列表中。我偶尔会在朋友圈看到陌生的昵称,然后拼命回想这人谁呀?啥时候加的?之后就会产生删除的冲动,但是转念一想,这样会不会太不友好了,别人又没咋地,就放弃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思考可能有些技术决定论的色彩,即时通讯(以下简称 IM) 的出现及普及改变了我们社交的节奏,以前两个人要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可能要从试探开始慢慢深入,因为保持联系这件事是需要极高成本的,尤其是在城市中,可能要走动,通话,经常见面甚至互送礼物等等,所以我们会小心翼翼地控制,而 IM 让这件事情变得极为简单,且微信相对于其他社交软件(如 QQ),具有低门槛的特性,进一步降低了联系的难度,同时让一些中年人群也迈入了 IM 时代,这些人可能是我的领导、父母或其他长辈,这又反过来迫使更多年轻人群加入微信,比如我从 QQ 到微信,就是因为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客户领导都在用,没得选。微信高度普及之后,社交这个词就变得具体化了,二者开始相生相伴,「你好呀」自然也变成了「你扫呀」,恨不得将任何一点社交的火星都捕获到,然后扔进微信的草垛中,期望有一天它能形成燎原之势,让我们在社交生活中光芒万丈(或称玩火自焚)。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社交恐惧症导致我们不想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确认社交关系,而是将以前的试探交流搬到了微信上,期望通过微信这种相对有距离感(隐藏情绪、语调、表情)的方式来加深了解,通常出现在两人已经有建立社交关系的预期的情况下,比如相亲、约见客户等。

再来讲讲删除好友的部分,为何删除好友对于社交关系会有如此深刻的意义?我想还是和微信与社交的一体化有关,社交始于加好友,自然会终于删好友,除此之外,也许还和我们对于社交的期待有关——万一还有联系呢?在以电话为主要交流手段的时代,我删掉你的电话号码,如果我反悔,不管是你打给我还是我打给你都不会受到影响,更早之前的线下交流更是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一边看对方不爽,一边一起喝茶。这一切都是有余地且不会对面子产生太大影响的,而如果我把你删了,你万一给找我,马上就会发现,我再想加你,也要面临着好友验证这一关,这就彻底抹杀了我们对于社交关系的后续期待,所以如果不是有仇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比如前女友),我很难直接删掉某人。

永远默认在线

微信用户似乎对于回复消息的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以前 QQ 可以选择在线状态,这些状态往往带有一些礼貌的暗示,比如「在线」就意味者你可以找我聊天,「忙碌」意味者你暂时不要找我,或者你可以找我,但我不会马上回复,同时患有社交恐惧症和错失恐惧症的同志,可以选择「隐身」,我不太清楚微信团队未使用此功能是出于简化的目的,还是想维护线上社交的「距离感」,让大家可以进退自如,如果是后者,微信团队显然失败了。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大家就默认每一个人都会随时开着微信通知,一收到马上就打开回复,这也和我在前面提到的社交节奏有关,IM 实在是太快了,没有电话的嘟嘟声,没有邮件、短信的迟滞感。我们手上拿的不是手机,而是远程脑机,我们按下发送的那一刻,消息直接飞到对方的大脑里,没有丝毫延迟,而对方如果不回,就是不想回。另外,也可能和我们对于社交场景的记忆有关,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我们不会连续给对方打十几个电话,因为我们会认为,接电话可能会产生持续且音量较高的铃声、举起电话的突兀感以及通电话时的排他性交流,这些可能会对对方目前所处的场景造成破坏,而微信就不同了,通知一般只有一声,无需高举电话,打字也不妨碍其他的交流,基于此,我们会默认任何人在任何场景都是可以回复微信的,但这显然是一种偏见。

信息交换的边界被打破

两个人想要进一步加深关系,必不可少的步骤是信息交换,从最基本的姓名、职业、爱好开始,一直到自己的缺点、痛苦、脆弱时刻等等,双方交换的信息越是私密,两人的关系就越深,反过来也是如此,而在传统的社交关系中,信息交换往往以主动为主,若哪一方敢越雷池,通过其他渠道打听对方的私密信息,那么性质就会产生变化,可能面临道德压力以及社交关系的断裂。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在微信中,我们的好友纯度在飞速下降,发朋友圈时不可避免地会将一些私密信息透露给不那么亲密的人,信息交换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勾连被砍断,你 10 年前在另外一个城市加的早餐店老板都知道你现在被逼着和一个不着调的人相亲,这种情境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进一步加深了社交和微信的绑定,毕竟对于那位早餐店老板来讲,你的经历也算是可以拿来和亲友分享的社交资源,除了社交层面的影响外,这种变化还带来了隐私泄露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暂不赘述。

社交商业化的头号阵地

近几年,商业世界的语言膨胀非常厉害,诸如「顶层设计」「底层逻辑」「社群运营」等等,各路大牛都在用时髦的新词讲着古老的故事,其中最为亮眼的莫过于「私域流量」,这个词有很多一本正经的解释,不过也基本是往上堆一些大词,简单来讲,就是拿好友列表(注意不是好友)换钱,这个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存在的,比如「人脉」「关系」等等。但是利用微信的庞大基数,中心化的特点,再配合私域流量的理念,榨取社交关系中的商业价值变得如流水线般快速稳定。然而成熟的商业模式背后,却是社交成本的急剧增长,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经历去判断我在对方眼里究竟是流量还是好友,他对我的「真诚」会不会只是商业模式的一环。其实在传统社交模式中,也有类似的情景,比如小区楼下麻将馆的大妈、小卖部的老板往往都是社交达人,但是区别在于,无论是麻将馆的大妈,还是小卖部的老板,他们的商业模式、运作机制都是透明的,客户数量有限且客户之间本身也会有频繁的社交关系,他们的经营场所往往会成为大家交换信息的场所,这就使真正的社交成为了可能,而所谓的私域流量运营呢?规模庞大且鱼龙混杂,且由于运营者的强烈主导性与目的性,除了流量,其内部很难再孵化出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