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登的著名诗篇《1939年9月1日》中,有一句“我们必须相爱或者死亡”(原文为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这首诗所描述的世界大战,和下面要讲述的两部推理小说(《无人逝去》和《活尸之死》)其实并没有关系,但这两部小说所设定的“死后复活”的情景,却恰好和这句诗有关。相爱与死亡,在小说家的脑洞中,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そして誰も死ななかった》 白井智之著

这部作品是白井智之的《そして誰も死ななかった》,“无人逝去”是民翻网友给出的译名,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名作《无人生还》看似相似,但其实反差极大。这部作品虽然同样安排了一个“全员逝去”的情景,但由于作者设定的某个元素,每一位死者都生还过来了。没错,这就是设定系推理。

整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有些类似在国内流行的“剧本杀”和“狼人杀”游戏。五位推理小说家(包括拿了父亲未发表作品发表,其实并不会写推理小说的主角)受邀来到某岛后,发现寻找不到岛主人,在岛上的一天时间内,五个人轮流被袭击,又依次复活。复活后的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推理(作为推理小说家的天职),指出自己所认为的凶手(不过都是伪解答)。在激动人心的推理合战后,最终真相与凶手略显荒唐的动机被揭晓——值得肯定的是,真相与动机都与作者的设定结合得很好,在最终解答之前的五重伪解答也颇具特色。

豆瓣网友“屍體和午餐”评论说:“几个解答虽然质量高但并不长,一夜之间全员死亡,中途没有加入新线索,完全靠实打实的伏笔取胜。这正是本作的精华所在,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本作所有的伪解答都不是错的,只是‘不完全’,它们的切入点全都符合最后的真凶,在多重解答的设计上难度极大。试着做了下反向工程,发现看似随意的布置,其实包括每个死者的死法和顺序在内都精确到了变态的程度。”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部作品值得肯定的,也只有其精彩的设定和推理。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有一种将设定和推理简单地扩充开来的感觉,就好像拿了剧本杀的剧本,再扩充成小说一样。读完全书后,让人仿佛觉得作者一开始就先构思出了非常精彩的诡计,然后宝塔型地一层一层往上叠加伪解答,最后把线索和伏笔再组织扩充一下,就变成一部小说了。

我个人尚未想通的点在于,小说一开始就说明了主人公并不创作推理作品,他虽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但却是五位推理作家中比较差的(作者安排他担任第一个伪解答,可能也是这方面的考虑),但在小说最后,主人公将精彩的推理一一道来,给人一种仿佛柯南和金田一附体的感觉。另外,这本书里充满了鬼畜、猎奇、重口等劝退元素,恐怕也很难被译介入国内了。不过还是向推理迷们推荐这部作品,因为最后一层伪解答与真解答实在过于精彩,以至于让人沉浸于作者狂气冲天的才华之中,下意识忽略了这部作品的其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