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尝试过很多次去记录时间,下载了无数的时间管理和记录App,翻阅了少数派网站上所有的时间管理的文章,报名各种网络上的时间管理培训课,但就是做不到时间记录。你绝望了,从入门到放弃,你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你更加焦虑和愧疚,每次打开时间管理的App,都是压力满满,在心里痛骂自己,为什么你不可以像别人大神那么优秀,为什么你不可以那么活得分秒必争?最后你忍痛从手机和电脑上删掉了所有的时间管理类软件,卖掉了自己所有时间管理的藏书,假装这一段时间从未发生。

其实,上面这个你,就是我自己。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不断失败,不断挣扎,时钟的指针不停止,而我的时间记录却从未开始。

最近,机缘巧合读到少数派上郝海龙老师的《走出时间记录的盲区》,又唤醒了我难堪的回忆。加上前不久,刚刚接触过日本记者、专栏作家奥野宣之的几本书,于是开始了自己对时间记录的思考,分享出来以飨读者。但在本文中,我不会用长篇笔墨去探讨时间记录的意义、目的和动机。

一、记录与提醒

首先要作一个概念上的区分,记录,无论是用笔纸,还是用数码设备,不论是在本地,还是在网络上(Weblog),都是需要心力和时间,去磨砺的技能。

而提醒或者通知,则是相对而言,有着更为狭窄的内涵,通常可能是行为的触发物(Trigger)或者引发行为的线索(Cue)。

当然,记录下来的日记、日志、笔记等等可以提醒我们对过去经历和经验的回忆,而主动记录提醒事项等等,也是对自己未来规划的指路标。

那么记录这一项技能,如何可以不断地实践和提升呢?恐怕是一个更大的命题。而本文就先从时间记录这一个小小的分支领域,来思考这一命题。

二、精确与模糊

一开始打算下定决心记录的时候,总是会陷入精确与模糊的困境中。我从以下几种目前有影响力的方法去辨析。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出自俄国纪实文学《奇特的一生》一书中,也称之为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将之介绍给公众。
例如:柳比歇夫1965年夏季的一天:

基本科研(图书索引——15分钟,陀布尔让斯基——1小时15分钟)

分类昆虫学(参观——2小时30分钟,安置捕捉器两个——20分钟,分析——1小时55分钟)

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

《消息报》——20分钟

《医学报》——15分钟

霍夫曼的《金罐子》——1小时30分钟

给安德郎写信——15分钟

共计8小时35分钟

李敖日记法:同样是出自《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李笑来称之为“事件日志”,李笑来自己的实践如下:

1995年12月20日,延吉市

1.主持经销商大会

2.拿到上个月奖金

3.XX请我吃饭,算算有四个月没见了。

奥野宣之的人生笔记法(Lifelog),出自《人生笔记》一书,作者奥野宣之的笔记如下:

~11时35分截止,睡眠时间9小时(1点到9点),被婴儿吵醒。浇花、吃早饭(培根鸡肉鸡蛋)、喝咖啡、上网浏览新闻、讨论下周回家探亲的事情。

*久违的好天气,所以一定要出门。必须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充充电!

~12时33分截止,记录新闻专栏的素材,阅读《照片与语言》、绿茶

~13时45分截止,换衣服、打扮、冲澡、丢垃圾、正在乘坐电车去钻石购物中心。阅读《流动的盛宴》

*热。已经满身是汗。也许正是出游的季节吧。很多人都带着旅行箱。

用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去发现,在时间记录中,精确和模糊这一对概念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更接近于连续光谱式的。过去,我自己一开始记录时间,就追求时间颗粒度上的精确,可能就是完美主义作祟,反而给自己内心带来无尽的压力。现在发觉,正如投资家巴菲特所说,“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在刚开始养成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呵护自己的内心,好好呵护努力生长的习惯小苗。

因此,我们回头去看,开发者安妮对“时间块”应用中以半个小时为计量单位,背后是有其深刻考量的。而我们继续用精确-模糊这一组概念去探究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又会有新的收获和视角。

那就是对事件,我们应该是精确的描述还是模糊的分类?

在郝海龙老师的《走出时间记录的盲区》一文中,就把“如何为自己的时间分类?”作为开篇的第一个问题,正如他文中所说,不论是套用他人的时间分类,还是自己去设立新的时间分类,可能都无助于一个新的习惯养成。因此,这一部分不再赘述,而我对郝海龙老师在他文中的遭遇和解释,心有戚戚,频频点头。原来,我并不孤独。

那我们如何跳脱令人头痛的分类呢?奥野宣之曾反复地在他的著作中,提倡做笔记“一元化”或者说“All in One”,不论是读书、旅行还是工作,反对把笔记割裂开来,这一思路,就是为了最小化心理阻力。

因为假如我们每次记录时候,下笔之前都需要做两个以上的决策的话,很容易就放弃了。

1,现在是否记录?

2,应该放入到哪个类别中?

因此,吊诡的是,奥野宣之对事件几乎算是白描细节式的精确记录,但因为没有记录时不分类,至少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困扰。反而,我们在实践中的模糊分类,看似简便了不少,却成为了事件-时间记录的障碍。正如郝海龙老师所说:“自叹一句人生本该如何多彩,然后放弃记录”,其实这背后,正是我们对模糊分类的不满和不适。

三、心流与暂停或打断

少数派介绍“时间块”应用的一篇文章中,标题说“让你不再为忘记开始和结束而烦恼”,而这一句话正引出了我们在时间记录中的第二个困境。

一个人被迫开始,降生于这个世界,时间流逝,不舍昼夜,我们选择去记录时间,通常最强烈的动机是希望复盘时间的使用情况,希望自己的时间、注意力和精力为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创造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人生可以结束于自己的满意之处。

而我对Atimelogger和时间块的使用体验以及对番茄工作法的践行中,感受到了目前时间记录的局限性和新意义。

首先,郝海龙老师在《走出时间记录的盲区》评论中,谈到了觉察(Awareness):“做一件事情之前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日常冥想。”

Atimelogger 需要你手动开始,而且一个任务或者事件结束,也需要你手动操作。这一方面,如郝海龙老师所说,可以算是一种暂停,让我们不要一直自动驾驶模式地活在不停转的跑步机上。但另一方面,这又会消耗我们的心力,难以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

假如你已经有良好的专注力和心流体验,往往还会觉得有被打断的情绪。因为心流正是忘却外界时间的流逝,而专注于手头任务或者内心世界的美好幸福感受。而手动操作的开始、暂停和结束,往往会打破这种沉浸感。就好比,你在玩游戏的时候,你妈妈跑进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了,别玩了。对你而言,肯定这五分钟的兴致也全败掉了。

而时间块更强调的是事后记录,显然是更胜一筹的设计思路。但是,对于追求时间记录精确的完美主义者,又有顾及不周之处;或者对于不爱复盘的人,压根就因此不会养成事后记录时间的习惯,面对大块大块的白白空格,感到无比懊恼,最后弃而不用。

阳光以下无新事,假如让我们穿越到智能手机发明之前,在前数字时代,李敖、柳比歇夫和奥野宣之的智慧又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在我看来,Atimelogger就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秒表,而时间块就是一张空白的日程表。显然两者有不同的定位和作用。这个类比,也让我对时间记录有了更具历史维度的思考。

据说碧昂丝在演唱会上激情四射,可是演唱会结束,她就变成了一名产品经理,会反复看刚刚结束的演出录像,看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突破。第二天,她团队的每个人,都会收到几页笔记,上面写着他们需要在下次演出前调整的地方。

而受碧昂丝的启发,我自己希望使用Atimelogger的时候,自己如训练场上的运动员,每一次冲刺前全情投入,努力进入到心流的状态,聚焦于当下的任务,同时能够根据时间记录的情况调整自己当下的状态。Atimelogger开发者在开发新的时间记录软件Timetrack.io时加入了番茄钟,显然也是意识到了Atimelogger和番茄钟的类似和共通之处。而当使用时间块时,就如场边的教练员,努力让不同角色的自己,快速切换不同的阵型和策略,面对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

因此最后,在日常习惯养成和时间记录方面,我自己总结的小贴士是:

1.简化类别,假如分类是不可避免的,把需要手动主动记录的类别控制在四到六个之内。

2.被动记录,使用Autosleep等软件,被动记录睡眠时间,无需自己点击开始和结束,免去主动决策的消耗。

3.保证冗余,在Apple Watch 上使用Atimelogger,即使没有记录也没关系,因为在手机上,使用时间块,一天两次回顾记录当天的时间支出。 

4.Atimelogger和时间块的预设事件分类从颜色到名称都完全一致。

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这就是完美的时间记录工作流,可以推荐给所有人,反而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热爱记录时间、量化自我、对时间管理有重度需求,或者需要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的人,启发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时间记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