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份左右,伴随着对卢曼卡片笔记法的讨论,Roam Research (以下简称 RR)也闪现到大家面前,对这款笔记软件的各种特点了进行了像素级的研究。这一热潮甚至给其他笔记软件(不太准备的概括) 也带来了压力,WorkFlowy、Notion 的开发者们也纷纷表态,会在近期加入双向链接大军。除此之外,围绕 RR 开发的各种网页插件也逐一出现,生态极为丰富, 15 美元/月的订阅价格也丝毫没有打消用户的热情。

Roam Research 谷歌趋势

我最开始是在 NeuraCache(一款类似于 Anki 的辅助记忆软件,特点是可以直接导入 OneNote、印象笔记、Roam Research 中的内容)这款软件中得知 RR 的存在。当时只是简单地试了一下,甚至没发现它具有链接可视化的功能,仅仅将其看作类似于 WorkFlowy 的大纲软件,后来,我在少数派及各种博客上再次看到这款软件时,我才明白,我当初确实过于低估它了。之后我也陷入了知识管理的军备竞赛中,频繁查看各种讨论群及论坛。老实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回想起我们第一次接触 Markdown 及 RSS 等工具时,也是一样的狂热,恨不得将所有用法、技巧收入囊中,如用 Markdown 做 PPT,写结构复杂的论文,用 RSS 浏览社交媒体、YouTube 等等,但最后,我们发现当 Markdown 如同 Word 一般融入生活,当使用 RSS 如同刷朋友圈一样习惯时,我们只需要最基本的功能就能极大的地提升效率。这一次是否也一样?我不禁开始自问。

如何真正提高工具的使用效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罗昭锋老师说过一句话,大意如下:

只有将技能变成习惯,它才能够使你发生改变

回想之前使用 Markdown 及 RSS 的经验,再结合上面这句话,我们可以粗略得出一个公式:工具的作用=习惯程度×使用深度,基于此公式,要想使得工具作用最大化,我们就要拼命加强「习惯」与「深度」这两个要素,但是将两个要素同时加强显然是有些吃力的,因为在我们使用工具的初期,深度还不够,总会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驱动自己不断加深对工具的理解,深挖各种「玩法」,有时还会用「求知欲」来进行包装,反而没有太多精力将工具常态化,因为我们害怕在没有彻底摸清工具用法之前就贸然常态化,很有可能会增加沉没成本,后面想迁移就会受到阻碍,反过来,当我们对一个工具彻底习惯后,我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出上,而不是精心调教工具。

那么,是不是不存在两者都做得很好的情况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工具本身与其职业高度契合的时候,就能够将两者都做得很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工具的理解每深一寸,就能带来诱人的产出,所谓的「折腾」也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带薪折腾」,谁不愿意呢?

如果我们的职业并没有处在「带薪折腾」的范围内,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我个人认为,习惯比深度更加重要。理由要从深度使用开始讲起,我们对工具的深度使用,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动化,如 RR 的双向链接自动可视化,另一个是多样化,如前面提到的用 Markdown 做 PPT。

自动化,对于效率软件而言,一直都是圣经级别的原则,但是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我发现自动化也应该有阈值,并非越高越好,比如在任务管理中,对于自然语言自动高效的识别,显然是可以提高录入效率的,但是在任务过滤的问题上,则会出现阈值,我们期待的自动化是随时能让工具告诉我三件事:我过去干了啥,现在该干嘛,还有啥没干,我也曾用各种任务管理工具设置各种规则来达到上面的效果,但是无论怎么做,总是感觉差那么一点,后来我直接用纯文本+日历进行管理,直接将收集的任务以及计划的任务写下来,手动筛选,也不需要什么到期提醒、场景过滤,每天看看就行,这样瞬间轻松很多,也没有出现任务堆积或者遗漏的情况,归根到底,是因为任务管理工具很难依据我们输入的信息完整地感知任务执行环境的复杂性,我相信,每一个深度使用任务管理工具的人,也不会完全依靠工具来管理任务,这其中一定夹杂着环境带来的,且无法转换成可输入信息的变数,而依靠手动筛选的好处是你不需要感知到这种变数具体是什么,就可以本能的依据情况做出筛选,这一点是自动化极难做到的;对于知识管理软件更是如此,知识的摄入,最依赖的是「主动」,主动去看,主动复述,主动记录,主动链接,主动回顾,而在上述环节中,工具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就会越被动,如果工具有意识的话,它肯定比我们学到的更多,甚至还会嘲笑我们费尽心机只是当了一个信息录入员。

再来说说多样化,对于这个话题,少数派早有讨论,也就是所谓的「All In One」到底是不是我们的追求?就我本人而言,我的焦点并不在于一个工具到底能做多少事,而是有哪些事是因为工具才产生的。

当你手上有个锤子时,你看啥都像钉子

这句话是我一直在思索的,我前面举过用 RSS 来看 YouTube 的例子,其实在刚使用 RSS 之前,以及使用 RSS 一段时间后,我都不怎么上 YouTube,显然,RSS 当时就是锤子,而 YouTube 就是那颗钉子。要解决多样化的疑虑,首先要将想象中的「钉子」一颗颗拔掉,之后再来探讨一个工具到底可以解决多少实际需求,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实际需求不会很复杂,个人体系的搭建,数个工具足矣。

以上是关于深度的简单探讨,再来说回习惯,我所认为的习惯,是一种长期稳定使用一种工具,且未暴露明显痛点的状态。比如你在使用 OneNote 的时候,就一直高度期盼着双向链接自动化,那么遇到 RR,你就完全有理由切换,因为你的痛点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解决了概念问题,再来看看习惯到底有哪些特性, 首先,将工具变成习惯比深度使用工具要难得多,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心理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度与习惯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快速兼容,主动培养习惯即意味着主动扑灭所谓的「求知欲」,而这种「求知欲」带来的爽快感与抖音之类的产品带来的爽快感是一样迷人且廉价的,但是我们很难却很难意识到。其次,习惯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筛选与沉淀的过程,我相信,卢曼如果现在还活着,他继续使用纸质卡片,获取信息的效率不见得比 RR 用户更低,虽然 RR 貌似掀起了一股全新的风潮,但是对于已经习惯其他工具的用户而言,其带来的收益不一定比之前在习惯中沉淀下来的收益高,哪怕从长期来看,亦是如此,最后,习惯使我们可以在花费最少注意力的同时,高效地使用它,就像是呼吸,从而给输出留出更多精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对于大部人而言,使工具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应该是基于一定的信息量(绝大部分少数派用户都已经具有)对工具的使用形成稳定的习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适度地对工具使用方法进行挖掘。

任何狂热都值得警惕


任何狂热都值得警惕,我想再重复一遍,即使是读书也是如此,何况区区工具。首先从读书说起,让我对读书产生狂热印象的人是樊登,他曾说过,他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理论依据,无论你遇到任何问题,一定有一本书在等着你。我很少接触得到、樊登读书这些帮你读书的平台,所以对樊登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光听这一段话,我不由得开始思索,是不是大家公认的好的东西,对其的追求就可以没有边界,对其的反思就应当产生愧疚,显然并非如此,读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选择,而非一种预设的使命,当你选择与书的作者对话、选择体验作者的旅程时,你就会选择读书,这些选择都不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樊登那句话前半段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因为那只能说明书的作者洞悉深刻,而不是读书的理由,至于后半段,更是没有依据,更多情况下,相较于读书,听取他人建议更能高效地解决问题。这种无法抑制,倾泻而出的狂热或许只能从商业角度来进行考量了。

再说回工具,也是同样的道理,工具终究只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工具,并期望他能提升效率,而对工具的无限狂热同样是值得警惕的,我们需要时刻将目光在使用工具的目的与自身现在的状态之间来回扫视,避免走上歧途,如我们使用 RR 时,应当想象卢曼在深夜伏案阅读文献,苦苦思索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卡片上的场景,也许我们对网页 CSS 如何设置才好看,标签用啥颜色这些问题的热情就会消减,进而将注意力放在卡片内容本身。

后记


本篇文章并非对 RR 及其用户的批判,我本人十分敬佩 RR 的开发者,能够在技术未进行大幅革新的情况下,开发出如此具有创造性的产品,也感谢 RR 用户为这款软件注入如此大的能量,使得我们又多了一种选择,这两点希望大家能理解。

最后,本文写得有点杂,因为都是一时所想,但和我的上一篇文章有着相似的内核,都是对自身状态的反思与警醒,从少数派的文章内容也可以看出,少数派发展至今,大家从对工具本身的推广到开始讨论某些工具的深度用法,之后又开始探讨各种工具背后的使用哲学,效率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也在不断深化,本文只是少数派发展大潮过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如能引起读者一丝丝的思考,哪怕是有理有据的反驳,其价值便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