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0 读书月征文活动


东野圭吾早期的写作风格是本格推理,代表作有《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等等。 日本的「本格推理」,源自欧美的「古典推理」,是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

本格推理信奉逻辑至上,以揭开推理谜题为主,侧重离奇的情节设计与精巧的陷阱计谋,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动情节发展。这与注重写实的社会派相对。

img

除了最正统的本格推理,在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过去后,又出现了很多流派的变革,例如追求恐怖诡异阅读效果的变格派、着重刻画艰苦环境与暴力场面的硬汉派、揭示社会现状的社会派等等

东野圭吾的侦探系列

在西方侦探推理中,埃德加‧爱伦‧坡塑造了第一个业余侦探杜宾;在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里,有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有波洛和马尔普小姐。

而在东野圭吾出版的推理小说作品中,也有一些重要的侦探角色,例如加贺恭一郎。加贺警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也在寻找着自己的至亲之人,探寻着属于他的一段真相。每部小说都有自己的主线剧情,侦探人物的塑造同时也在丰富着副线的推理故事。

img

在上图中,按照故事顺序梳理了东野圭吾作品的推荐阅读顺序,具有数字标注的是评分较高的内容。读者不一定要按照出版顺序进行阅读,可以先从口碑较好的推理小说入手。

在东野圭吾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人性的温情与残忍交错纠缠的故事情节,这篇书单推荐了其中6本,跟随着紧张的剧情层层递进、揭开谜题,走进东野圭吾的诡谲却又温情满满的推理世界。

沉睡的人鱼之家

img

《沉睡的人鱼之家》是东野圭吾的一本非典型推理小说。这不是一本寻找真凶或者真相的侦探推理,但却高潮迭起。熏子的女儿瑞穗因为一场意外,只能永久地维持脑死亡的状态,在这世间只剩下了静如处子的美。

目前医学上判定死亡,以心脏死亡为标准的。如果说这是一本推理,那么它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脑死亡的女儿是否真正死亡了? 它们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熏子觉得,只要在生活中感受这些小小的喜悦和快乐就好,不要奢望太多,只要和今天相同的明天能够来临,就要感到满足。

当女儿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你无法得知她时候愿意以这样的一种状态继续活下去,就像你没办法问一个人是否愿意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倘若一个人的灵魂变成了薛定谔的灵魂,那它生与死到底由什么来判定呢?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熏子疯狂到要用法律来界定女儿是否已经死亡,最后却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奇迹的发生平抚了她的心境,但是仔细一想又何尝不是熏子对自己的放过呢。

另一方面,熏子对女儿的执着,在脑死亡的界限下却使得她的本意模糊不清。她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究竟是打心底觉得女儿依旧活着的,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满足自己,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付出的真情没有白费。

在最后的葬礼上,熏子拒绝让医生解剖女儿的大脑,让我觉得颇为奇怪,都能豁出去把刀刺进女儿的胸膛来寻求一个判断,这里却不愿意知道女儿是否真实地活着。

唯一确定的是,持续烦恼这件事有它的意义,而且烦恼的方式也必定会改变。

这本书表面蕴含着希望,其实现实依然是令人绝望的。 正如东野圭吾所言,直到小说发布都不能确定写出这样的小说是否是好的。 沉睡的也许不止是瑞穗,还有熏子。

恶意

img

《恶意》是东野圭吾口碑极好的作品之一。畅销作家在出国前一夜被谋杀,凶手对此供认不讳。但加贺警官注意到同样作为作家的凶手有日记的习惯,并且凶手恰好把凶案发生前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于是他借来这一本手记进行阅读。天才只有一个,在记录中看似名作家的死者,背后却有凶手这个「影子作家」伴随左右,真相到底为何?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在看《恶意》之前,我以为是跟电影《搜索》差不多的故事,作家的死引来人们对陌生人的恶意,并对此趋之若鹜。但没想到故事刚好相反,而且这种恶意竟然是来自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人。

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我想这有必要澄清一下。

加贺拿到了凶手的记录,其中有一个不经意的点成为了案件的突破口。凶手不惜一切,利用层层伪造的物证对调查进行了刻意的引导。到底是的多大的恶意,才能上一个人赌上一切,不是为了窃取他人的人生果实,而是想要污名化自己嫉恨的人的一生。

不过,有一次他曾经亲口对我说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一种错觉上。 老师错以为自己可以教学生什么,而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 重要的是,维持这种错觉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 因为若看清了真相,反而一点好处都没有。 我们在做的事,不过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

最残忍的报复就是想要瓦解他人的存在,而这一切都源于人发自内心莫名的「优越感」、「轻蔑感」,看不起别人,甚至仅仅是看别人不顺眼。而这种「恶意」也会导致「校园暴力」。只是来源于「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看他不爽」,妄图扰乱他人内心秩序的不善良就是最大的恶意。

新参者

img

「新参者」在日语中的含义就是新来的人,在这里指的是加贺。《新参者》中,加贺作为办案警员刚来到日本桥地区,因为是当地的新人,在办案过程中慢慢与当地人熟悉了起来,充分体现了他的办事风格。不断地跟当地居民们沟通,注意细节,也会因为细节而调整自己的调查方向。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在调查的过程中,追寻凶手杀人动机,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婆媳关系等等琐碎的事情,但是缜密的加贺同时也有着柔弱的内心,不会轻易下判断,而是层层索骥,向着真相慢慢靠近。

加贺稍加思索,轻轻摇了摇头。「 我不能说,这是调查的秘密。」

这应该是唯一一部以加贺为重点而进行小说编写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名字就与加贺相关,而在其他小说里加贺是作为办案警官的视角出现,虽然有描述他的办案风格,却很少提及他的内心。

「我的确疼爱儿子,而且对这点很有自信。 但疼爱和重视不一样。 所谓重视,是考虑孩子的未来,不断为他做出最好的选择,我却没能那么做。 我只是为自己有了一个可以倾注爱的对象而极其高兴。

但在这部小说中,东野圭吾在里面套了很多个小故事,每个人都因为自己对亲人的爱而做了不同的决定,使得人们生活走向了不同的结果。有的是因为多年的误会导致不和睦,也有人因为决裂后却依然偷偷关心着对方。

不论以什么方式,能够倾注自己的爱,也是人们的一种追求。其他小说中可以看到加贺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出走了,从此在他人眼里跟父亲的关系格外生疏。在这一部小说中,加贺终于解开了他一直以来的心结。

解忧杂货店

img

如果说《沉睡的人鱼之家》在探讨「脑死亡」这件事,在探究女儿瑞穗到底算不算死亡,而作为推理内容。那么《解忧杂货店》则完全跳脱了推理,最后谜题也变成了奇幻。

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 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 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当将会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态发生时,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 如果没有,说明其实关系早已破裂。 所以那四个人谁也没有挽救披头士乐队,就像看客一般,眼睁睁看着船只沉没。

故事发生在浪矢杂货店,小偷三人组溜进空无一人的杂货店,想要偷点东西,没有得到意外之财,却发现了来自其他时空的咨询信件,在疑惑过后,三人认认真真地回复了几封。

这些信件充满着人生各个节点的选择,有人想要实现梦想却因现实而踌躇,也有人要在情感与前途之间进行抉择。由于时空是错乱的,咨询信件对他人人生造成的巨大影响也在时间跨度之间凸显了出来。

我用老头子的想法反复思索了你特地寄来一张白纸的理由。

在看书的时候代入了《胜者即是正义(Legal High)》中管家大叔的形象,书的尾声真是令人温馨得泪目。不得不说东野圭吾最后都能把所有的线索联系到一起。 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平凡人的烦恼咨询,甚至出现大恶大善的故事起伏,最后都在浪矢雄志真挚而平实的日常举动,善良而宽广的心胸中化解开。

红手指

img

《红手指》也出现了东野圭吾的经典布局,把凶手安排在第一幕,甚至直接告诉你凶手是谁。凶手犯案后毫无悔过之心,甚至没有清理犯罪现场,也没有逃之夭夭。

红手指中的家庭设定,像是《恶意》里霸凌同学的男孩家庭的延伸,父母坚持认为自家的小孩是善良的,坚决否认事实。在《红手指》中,母亲不仅偏袒小孩,还不让他遭受任何的冲击,让他继续过往常的日子,而把后果拿给自己和丈夫承担。 这也正正好好符合犯罪人的预期,正因为有母亲的溺爱,才让他随随便便地犯下了如此罪行。

这番话确实让昭夫觉得直巳有点不对劲。 但他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说即便思考也是白费工夫。 因为听到始料未及的情况后,他就陷入混乱。 比起思索该如何应对,他更愿去祈祷那种事不要发生。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本书的前半段花了很重的篇幅去描述这样的一个父亲,与妻子的结合是因为年纪刚好到了,在婆媳之间也连一点调和的作用都没有起到,因为怕麻烦而干脆站在了强势的老婆一方。 懦弱的父亲,在每个时刻都不敢做选择,却在隐瞒儿子罪行上变得强硬起来。

故事在一开始便有暗示,自己的母亲与妻子关于儿子断奶的问题上有分歧,导致妻子索性不跟男方家庭来往。 看惯了《坡道上的家》这一类日剧,第一反应是不怎么管事的老公与婆婆指手画脚,对新世代的女性养育观念有冲突,却没想到是刚好相反的事情。

必须记住的是,越是老年人,或者说正因为是老年人,内心常常会有不可平复的伤痕。 治疗的方法有许多,周围的人不能理解。 所以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本书还探讨了「老年痴呆」这一话题,男方的父亲几年前患上「老年痴呆」后过世,没多久母亲也得了相同的病症。小时候的世界是很好,但如果「老年痴呆」把你成年后的长期记忆抹去,让你回小时候你愿意吗?

白夜行

img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经典的一部本格推理小说,几乎可以说没读过《白夜行》就没读过东野圭吾。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在白夜行中,东野圭吾塑造了非常经典的两人相依的形象。不同于相依为命的两个人,白夜行中的男女主角在人生的长河里逐渐地拉大了彼此的距离。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吗?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一个冷漠地在黑暗里生根,一个却可以拥有自己的完美生活。但对于后者来说,前者却是她在白天行走的发光体,仰仗着他的光芒她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结结实实又优雅地走下去,即使付出的代价巨大。

她明白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喜悦,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并不代表就会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

东野圭吾对于男主角亮司的描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村上春树在《神的孩子都跳舞》中的描述,也许日本作家对于这方面的描述都有点执着。

影视拓展

如果你对阅读的兴趣没那么大,那么可以选择观看东野圭吾作品相关影视。他的热门作品基本都有被翻拍,而且有的不止是电影还有电视剧。

img

写在最后

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很少有悬疑推理包含在内,更多的是在探究人性与社会话题,于细微之处发现人间大恶。在《彷徨之刃》这本书中,也通过故事情节阐明了善与恶之间的距离。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推理却可以发现绝对的漏洞,或者不经意的情感流露。

犯人是谁? 用了什么样的杀人诡计——这当然是作品中必须存在的谜团,但是,我还想再创造出其他形式的意外性。 我最钟情的意外性,要发生在故事的最后一行。 ——东野圭吾 《宿命》 前言

东野圭吾作为畅销小说作家,知名度很高。阅读他的小说可以作为整个推理作品大方向的一个入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推理小说具有多个流派,欧美跟日本推理的风格也大相径庭。但从畅销作家的作品入手推理世界,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