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每次跟以前法学院的同学说起自己在做艺术的时候,大概率都会换来一个「你丫没事吧」的眼神。而如果是刚认识的朋友,则常常又会送来一句「你好文艺」的评价。面对亲戚就更不用说了,要解释清楚我这从小连画画都不会的人是从哪染上的「艺术细菌」,确实是不太容易。

但实际上,困难的地方并不在于解释我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在于说明白为啥我做的这些事情会是艺术,或者说,怎么艺术还能是我做的这些事情。与许多人一样,我最早认为艺术就是画画和唱歌;而当我真正有意识地去接触艺术的时候,却是从当代艺术开始的。

「当代艺术」看似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但实际却包含了一整套关于艺术的理念、方法与价值的论述。它虽然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却已经显露出许多新的动态与可能性。就我自己而言,我接触的第一个艺术项目,就是一个通过舞蹈来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作品,而它立刻就把我吸引住了;但同时,我对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却至今仍不太懂行。也许,这既是不幸也是幸运,但我更愿意把这个经历看作是一种特色与一种理解艺术的角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就不再是一个以造型或视觉为主的学科,而更是一种以感官为渠道、以创造为手段、以社会为对象、以沟通为目的的综合性、跨领域的实践方式。在下面的书单中,我将努力以点带面地为大家呈现这一视角。虽然这份书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个人阅读历史的影响,虽然它们所呈现的也只是艺术世界中的一角,但这却是我熟悉和喜爱的角落。希望这些书可以成为了解当代艺术的一个入口,让阅读后的你在下次走进展览的时候感到更加亲切。

人造地狱

作者: 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副标题: 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原作名: Artificial Hells :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译者: 林宏濤
出版年: 2015-8
页数: 496

所有的艺术家都一样。他们梦想着作出比艺术更社会性的、更协作的、更真实的东西。——丹· 格雷姆

在「艺术是什么」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之外,我们也许可以先问「艺术在做什么」。传统的艺术观将艺术视作一种对现实的再现与反映,而近代以来,我们逐渐看到了艺术改变甚至创造现实的欲望,认识到艺术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会实验。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后工作室」时代的艺术经历了所谓的「社会转向」,在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艺术家们试图打破分工与职业的专业化,努力解除异化,并意欲创造一种解放式的社会关系。在这类实践中,人成了「艺术媒介与材料的核心,就像剧场和展演一样」。而这正是本书讨论的起点——参与式艺术。

参与式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们看上去不那么像「作品」了——它可能会开设一间方便难民交换知识与技能的学校1 ,也可能会召集一群想要吐槽的人来合唱2 。总之,「艺术家不再是毫无关系的个别生产者,而是情境的协作者与生产者;艺术作品不再是有限的、可以商品化的物件,而是非物质性的、持续或长期的计划;观众不再是观看者,而是共同生产者与参与者」。这看上去当然很美,但作者同时也强调,参与式艺术也有被工具化与政治化的风险,成为另一种窠臼。所以才有了「人造地狱」这个标题:虽然参与式艺术的起点是为了建造天堂,但却也同样可能是在铺设一条通往地狱的路。

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始终贯穿着平等与品质的冲突、单一与集体的作者地位,以及各种政治立场与艺术的对应关系。然而,一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既艺术且社会的参与式艺术的结果,也许既不够艺术,也不够社会。「参与」很容易就沦为一种话语与一种幻觉,成为无法被评价甚至「出现即是成功」的噩梦。在这个噩梦里,谦虚忘我的艺术家随时可能成为独裁者,被寄予厚望的参与者则可能沦为平庸的道具,而那些「反对奇观」的艺术项目最终却可能成为新的奇观。

参与式艺术是「不那么艺术」的艺术典型,它试图超越自身、进而影响现实,但它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本书描述与分析的,正是这一段正在发生着的历史。作者试图让我们明白,参与式艺术既不是现成的答案,也不是拥有特权的媒介;好的艺术需要在不确定与不安中前行,而艺术家的工作也应该在特定的脉络中持续地进行实践与检验。

艺术与意图(Art and Intention)


作者: Paisley Livingston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副标题: A Philosophical Study
出版年: 2007-05-10
页数: 270

告诉我,你在干什么?

提起「当代艺术」,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看不懂?太晦涩?不明觉厉?乱七八糟?就我的观察,普通观众对当代艺术常常会有两种相当冲突的认知,要么觉得这些作品过于高级,要么觉得这些艺术家是在瞎胡闹。可不管认识如何,大家普遍都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这些私下的疑惑很少会转化为公开的交流。然而,面对一件作品,想要了解其背后的意图是最自然不过的反应。所谓沟通,不就是试图相互理解的过程么?而如果你壮着胆子,向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或者艺术家询问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听到下面的这个回答(或是它的某个变体):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件作品是开放的,观众可以进行自己的解读。作品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旦完成之后就不再受艺术家的掌控。这件作品是为了激发观众自己的思考……

这其实算是一个还不错的回答,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但如果某个艺术家总是这么解释作品的话,就难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懒惰。归根结底,艺术是一种表达,那么也就至少需要包含被表述的意思与表述本身这两部分内容;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在于找到并实现对某种意思的表述,这种对应关系也应是我们评判一件作品的重要参考。艺术不应该是「打哪指哪」,我们也要看艺术家是不是可以「指哪打哪」。换句话说,即使艺术家原本的意图就是要「脱靶」,我们也可以去看他/她靶脱得是否漂亮。(过分解读自己的作品则会带来另一种问题,但在这里先按下不表。)所以,在你过往的看展经验中,有些作品之所以会让你觉得奇怪与不解,可能只是因为作者的意图没有很好地跟你沟通(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作品本身差的原因)。

作为对这一立场的展开,《艺术与意图》从意图的哲学分析入手,详细地阐释了艺术与意图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意图」或者说「意图性行动」在艺术创作与赏析的过程中拥有重要意义,并借由行动理论的视角,将「意图」这一概念进行了充分地延展,使其足以容纳潜意识、即兴等看似与意图无关的因素。这正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了解作品在干什么并不是一个傻问题,而可能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In The Flow


作者: Boris Groys
出版社: Verso
出版年: 2016-2-16
页数: 208

传统艺术生产艺术品,当代艺术生产关于艺术事件的信息。

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在人类浩如烟海的文明成果中,为什么有些东西可以获得特权,受到社会的关注、欣赏、投资和保护,而另一些东西却无人问津,逐渐被时间摧毁?

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一个答案,那就是某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更好、更美、更有价值。但今天,这个回答似乎已经失效了。我们很难说古希腊的雕塑就比现代的汽车更美丽,也很难说过去的东西就比当代的更有价值。受到平等主义与民主运动的影响,前卫艺术家们认为,「物、空间以及时间的平等和人的平等一样重要」。而为了实现这一平等,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是将美术馆的特权拓展到所有的物身上,二就是彻底取消美术馆的特权。作者认为第一条路显然是走不通而如果美术馆不再拥有抵御时间的特权,那么一切艺术(包括美术馆本身)都将进入时间之流。

也就是说,艺术不再是某个可以抵御时间的不朽之物,它流入时间并嵌入其中。「回到对相同图像的艺术观看不仅意味着回到相同的物件,也意味着回到相同的观看的上下文。」艺术继而表现为「事件」,而不是「物」;它们无法像传统艺术品那样被保存与观看,却可以被记录、报道、讲述和评论。因此,艺术生产的对象也从艺术品变成了信息,变成了关于艺术的「元数据」(metadata)。

这就使得当代艺术与当下的互联网机制产生了一种根本性的关联。如果本雅明曾经把那些被存档的物件描述为「神韵无存」的话,那么今天的艺术元数据所创造的则是「无须物的神韵」。从这个角度讲,艺术正在「产生它自己关于未来的传统」,而我们正在经历的自媒体、短视频热潮,也许正是同一变革的另一个侧面。

艺术与恐惧


作者: [美]大卫•贝尔斯(David Bayles) / [美] 特德•奥兰德(Ted Orland)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湖岸
副标题: 才华是一种天赋,但创作永远是一种努力
原作名: Art & Fear: Observations on the Perils (and Rewards) of Artmaking
译者: 刘绯
出版年: 2019-4-15
页数: 175

对普通人来说,艺术是个名词;对艺术家来说,艺术是个动词。

从外面看,艺术家的生活似乎总是恣意忘情、酣畅淋漓的,但实际上,每个曾经做过艺术的人都知道,创作其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尤其在今天,成为一个艺术家,更需要非凡的勇气,因为「从事艺术创作就意味着要面对不确定性,生活在怀疑与矛盾之中,从事一些他人并不关心的事,既无欣赏亦无回报。」

作为书单上的最后一本书,《艺术与恐惧》从一个普通创作者的角度,向读者揭开了创作的后台,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恐惧与挑战:觉得自己的作品很糟糕、害怕没有人理解自己、找不到参照与标准、不愿意屈服于体制又找不到别的渠道、发现未完成的作品永远比已完成的作品拥有更多的想象与潜力、才华是不可靠的……

可以说,这本书汇集了艺术家们真实的「生活烦恼」与「 尴尬时刻」,它们既让人发笑也让人心酸。比如,艺术家常常会陷入一种「山鲁佐德」3 式的恐惧,认为只要停止创作,自己便会毁灭,又比如,大多数的艺术问题只有艺术家才会关心,「很少有人会因思考如何将性别中立的生物形态解构到个人生活之中而失眠」。如果你也是一名艺术家,那么书中的文字常常有直击内心的效果;即使你从来只是观众,这本书也能帮助你脱掉艺术创作神秘的外衣,了解到作品诞生所经历的纠结与挣扎。

最后,作为书单最后的小结:艺术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是一种争辩性的实践(contested practice);而关于艺术的所有真相,也都隐藏在这个角力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是一种揭示,它包含了人(创造者/参与者/观众)、对象、历史脉络、社会现实、政治制度、心理状态、经济趋势等等各种因素。好的艺术总是处于一种拉扯之中,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与历史;而它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

(题图:来自Gran Fury的项目「KISSING DOESN'T KILL」)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