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这本书主要写给有学术写作需求的人看,但是其方法论是通用的——Zettelkasten,有一群爱好者推广此方法很久了,我也关注了一年多。所以看他引入部分我就觉得熟悉。名字的拆解很直观,Zettel: Note, 笔记。Kasten: Box,就是笔记盒子的直译。

这个笔记方法简述如下,所有的笔记都可以记成一张张小卡片,放到一个盒子里。彼此之间产生连接。你会得到一个网状的知识库,最后想法和文章可以由小卡片们组成而成。

ZettelKasten

这个方法出自一个德国社会学教授 Niklas Luhmann,他靠这个方法著作等身,身后还留了很多遗稿。大家疑惑如何做到这么高效,发现他的卡片盒,于是还有专门研究他笔记方法。

During his almost 40 years of research, he published more than 70 books and over 400 scholarly articles on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connecting sociology with such diverse topics as biology, mathematics, cyberne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That’s more than seven books every four years for his whole career — in addition to a boatload of articles. And those books are no hastily thrown together nonsense. They are classics that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olog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 asked how he published so much, Luhmann used to answer “I’m not thinking everything on my own. Much of it happens in my Zettelkasten. My productivity is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 Zettelkasten method” (original in German).

From 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他所在的大学还有电子化他的笔记的尝试:ZK I: Zettel 1 (1)

Zettel

注意卡片下方的圆点及连线,这个就显示了笔记之间的关系。可惜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德文的,不为世人所知,非主流。

这本书废话比较多,因为把发明人背景及方法背后的逻辑都介绍了一遍,再加上如何做学术写作的部分。主要方法论可以看那个爱好者网站 Zettelkasten 及这篇文章 《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当然我觉得他能写那么多东西也是归根于用了这个方法,处处都有引用。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你在阅读中或者随处蹦出的灵感都可以写成小卡片。小卡片的背面你可以写上书名章节页码。但是如果你是用一本笔记本来做同样的事,那么你的阅读和素材都是线性的。最后你不可能改变他们的顺序,同一主题的笔记之间可能也隔了很远,你需要靠自己的脑子来重新对他们进行整理,最后得到他们之间的关联。而小卡片这种方法是很自然,你不应该因为时间的顺序线性地管理你的笔记,而是让他们分散开来,重新变成一个网状的系统。这也是知识应该有的结构,所有的 Wiki 都是一个网状的结构,而不是树状的。从数据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笔记卡片是一个个节点,通过把节点连起来可以得到一个图。实际操作起来我认为两个是最重要的,一个是用标签来分类,这样天生避免了树状结构,索引的时候也可以找到最相关的内容。二是笔记之间的关系链接要明确。

第一点:Tag not category,一是 Category 容易得到彼此割裂的笔记,一个笔记往往隶属一个分类,树状结构容易出现。Tag 可以让一个笔记同时属于好几个主题,容易构成网状结构。这符合现实,比如这篇文章的有关笔记同时可以属于 #productivity #methodology #softwares #writing。

Tree
Web

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另一个要素是要把笔记之间链接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网状机构,孤立的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增加笔记的过程是将新知识嵌入到现有系统的过程,这和人类的记忆模式也很类似。发散的结构让你回头整理笔记的时候你往往发现一些新鲜的链接,这种连接往往是你的学术发现的起点。特别是当你的笔记系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传统的做法可以参考上面的电子化之后的图,同一个主题的应该用同一个标号,逐渐递增,不同层级可以增加序号的位,比如 1.0,1.1,1.2,1.1.1,1.2a,这个层级的分类可以自己把握,主要是更好地得到笔记之间的关系。

但我看到目前电子笔记的时间比较少运用这种方法,因为电子化之后链接可以快速得到,检索也远远比纸质笔记方便。所以一般直接在笔记里面相关笔记的 link 就好。还可以专门建一个索引页来整理所有相关笔记的关系,同时列出他们的链接。

Tags with links

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再从输出的角度看这个笔记方法的优势,原理很像备菜。即做任何事情不要把材料准备和处理材料放在一起。大厨们做菜,帮厨们把材料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样做菜是一气呵成,这也是现代流水线的精髓。写作也是如此,你在写作的时候再去找素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往往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利用电子设备运用这个方法。原始的媒介是纸质小卡片,一个大木盒子。你肯定觉得现在有电脑了我们肯定能更好地运用这个办法,其实不然。

纸质卡片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平铺,实体化的东西在视觉上让你觉得更能的更能对应你的思维。电脑中所有的笔记都是电子化的,有些藏得很深,你很难可视化他们的关系,即使彼此之间加链接方便多了,最后的问题可能是怎么看他们的关系,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有一个网状的 Visulization,有些软件专攻这方面。所以是否能模拟卡片平铺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Zettelkasten 这个爱好者网站里推荐了几个软件,比如 Archive,avAlT,iAWriter,Bear 等等,每个都有人介绍过自己的实践经验。《How to take smart notes》这本书里推荐的是 Zkn 3。选择很多,各有利弊。选择是困难的,因为试用一个要付出时间代价,有沉没成本,每人需求又不太一样,以下我讲一下我自己的经验,算是比较私人的体验和评价,仅作参考。

在讨论什么软件符合 Zettelkasten 思想之前,必须先明确我现在 Workflow 的准入标准,因为这会筛掉一批软件。

一,开放平台,即我的数据不能放在他家,因为万一哪天迁移会有很大麻烦,Ulysses 就是个教训。这样就筛选掉了好几个,nvALT、Bear(虽然我一年多前尝试这个方法用的就是 Bear)。这里面开放平台做得最好的是iAWriter,它作为一个编辑器可以直接编辑 Dropbox 里面的东西,所以你的东西都可以安心地放在那。

二,全平台,最好是网站。由于我现在手里的设备明显变多,且系统也多样化,macOS,iOS,iPadOS,android,ChromeOS等等,工作栈全平台化势在必行。这样又把苹果专有的 iAWriter 筛掉了。不得不说,很多非常优秀的软件往往都是苹果专属的,小而精。但为了全平台我只好舍弃。

另外对 Zettelkasten 的要求我总结为三点:网状结构,标签管理,能够链接笔记,平铺卡片视图

不满足网状结构的软件比较少见,只要满足标签管理和链接笔记的往往天然是网状结构了,虽然形式上还是有可能是以传统笔记本的树状结构呈现。最典型的反例就是 Onenote,完全模仿传统笔记本,一层一层剥洋葱,直到最里面的笔记。这种显然不能很好体现 Zettelkasten 的思想。

能满足所有条件的我首先想到的是 Evernote。Evernote 如果能稳扎稳打一点,它应该是笔记软件的不二之选。不过国区分离、设备数量限制、不断要求买会员让我不看好它的未来。虽然我从它初始的时候开始用,支持了很久,见证了他的全盛期间,买过会员。但这家公司的策略令人摸不着头脑,国区独立之后支持了 Markdown 更让 Evernote 显得不思进取。

Evernote还有一个缺点是卡片视图时卡片大小不会变,是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这一点 EverMemo 可以弥补,卡片大小随着内容多少变化。它是便签形式的软件,实时同步笔记到 Evernote(Evernote的接口开放做得很好),几年前很「火」(大概2013-2014年,查了一下发现 https://github.com/daimajia/EverMemo 最近的 Commit 是六年前,作者是北师大计算机系的学生),我用了好一阵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销声匿迹,巧的是大约是上个月他们宣布恢复这个项目。如果你选择用 Evernote,Evermemo 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入口软件(它甚至还有社交功能)。

Evermemo

最硬核的方法还是 VimWiki,优势是全平台,且生成笔记非常快速——新建笔记即自动生成链接,笔记间的切换也格外便利。问题是移动端不太友好,学习曲线很陡峭。但是自由度高,数据掌控度也高,有条件的可以一试。

Vimwiki

https://github.com/vimwiki/vimwiki/blob/master/doc/lists.png

最后的最后,根据以上所有的要求,我选择了 Google Keep。可能还是因为我被GSuite收买了(No surprise),Keep 整合得比较好,可以无缝衔接使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平铺成卡片,大小可变。轻量,你打开它做笔记是没有思想负担的。唯一的缺点是 link 这个功能不够完善,虽然没有办法轻松生成短链,但是点开每个笔记实际上搜索框里出现的URL就是对应那个笔记的,可以直接复制黏贴到相关笔记里。但是有 label 作为 tag 用基本上能很好地解决笔记连接的问题。还有手写功能,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笔记的普适性的问题。

Google keep

Note Taking Apps Showdown: Google Keep vs. Evernote

除了以上标准外,还有几个我喜欢的点:

  • 卡片平铺后可以加颜色做区分,不同的 Tag 可以加不同的颜色,或者相关笔记之间可以加不同的颜色,一目了然。
  • 不用的笔记可以 Archive。
  • 笔记里面有网页链接它会主动抓取网站的信息。
  • 可以加 Reminder,会出现在你的 Google Calendar 上。
  • 如果你给一个笔记加 Repeated Reminder,它会在那个时间点提醒你的时候复制一个新的笔记。这个功能很适合做日记之类有时间重复性的写作。
  • 和 Google doc 整合很好,拖拽卡片直接放到doc里面。

我们刚才说了如何做笔记,如何整合笔记进行输出这一步 keep 也做得很好。写作不是线性的过程,写作是片段最后整合排列的过程。这种将许多卡片扔到一个文档重新整理的功能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这个拖拽功能,可以方便文章的构建。

Google keep drag & drop

How to Add Google Keep Notes to Google Docs

因为这一篇重点并不是案例 Keep 本身,而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选用最合适的工具。所以省略其他的优点,比如浏览器插件快速记录,分享等。

目前我选择使用 Keep 作为我的主要工具,是当下我能找的的最优解,当然我的各项要求会多一点,你如果放宽一下标准,说不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具。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还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学术写作,学术写作额外的要求:引用收集,Reference management。严谨的学术论文必须要知道笔记里某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纸质时代,作者需要在笔记后面写上出处。电子时代我们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且非常专业的软件。比如 Mendeley,EndNote,往往很贵且平台专属。书里推荐 Zotero,我很同意,因为我在本科毕业写论文的时候用过,对论文引用的生成支持非常好。好处是开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没有 iOS 专属版本,毕竟在 iPad 上用网页的体验还没有那么好。

我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叫 Roam Research 的软件也进入笔记战场,这个软件主打的就是网状笔记,快速链接。优势是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做得很好。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了解一下这款软件。可以说是 Vimwiki 的软件版及可视化加强。

Roam Research

原推

可能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考虑 Notion,毕竟它最近太火了,仿佛世界上所有人都在用它。我对 Notion 敬而远之,原因是虽然是网页版,但用起来很「重」,数据也并不开放。它的优势之一是「笔记化数据库」,归根结底也不是一个自由的网状结构。总之它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笔记平台,但不适合本文想要讨论的方法。

最后,讨论了这么多数字时代我们笔记的选择,但我认为我们实际的效率和产出很难超越 Niklas Luhmann 老爷子。抛开他的天赋和水平,数字笔记虽然给我们很多便利,但当我们能够用手去触摸那些实体化的笔记,并且将他们平铺开来,再追寻着笔记之间简陋的号码来将他们分门别类收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对自己所拥有的笔记有更好的认识,与实体接触的过程可能是我们理解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种实体化又是数字时代难以模拟的。我们希望能和实体世界用数字化的方式重新建立联系,这可能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数字笔记最大的问题是屏幕,因为最好的场景是铺开的,一个屏幕终究是局限的,不管铺开的是小纸片还是参考资料。让我们回忆一下实体时代的笔记整合过程:

Notes

Bret Victor on Twitter: "this is a photo of my study space at this very minute… "

不知道有朝一日能不能在数字世界重现这种模式,也许可以靠 AR?一群笔记卡片飘在空中。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