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中有大量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文章,优秀作者的阅读流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象,于是我也学着不断将各种工具相结合,通过星标、稍后阅读等方式过滤优质内容,优化阅读流程与阅读体验,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我好像有些南辕北辙了,碎片化阅读不应该是扩展信息边界的补充吗?为什么它需要占据我大部分的信息资源呢?经过思考并学习其他人的经验后,我决定重新确立自己的阅读目标,改变以往阅读过程中的若干习惯,具体如下:

调整信息权重,降低碎片化信息的地位

在心理层面上,主动降低碎片化信息的地位,其实这个改变也是为了后面克服读不完的焦虑打下心理基础,将书本作为第一信息源,学术文献其次,最后才是各类碎片化信息,有人可能会疑惑,在不写论文、不搞研究的情况下,将学术文献列入日常信息源合适吗?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核心期刊的学术文献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高质量文章,本身就是宝贵的第一手信息源,第二,培养自己纵深思考的能力,学术文献往往都是对某一小角度问题的深入研究,里面会有一些优秀的思维框架和行文方式,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第三,培养自己对文字的耐心,现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文章中都会配上养眼的图片,有的与文章内容毫无关系,纯粹为了排版好看,久而久之,我们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会心生畏惧,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以重要性为准绳,改变原有的信息分类方式

我主要使用 Inoreader 进行阅读,之前的信息都是按其内容来进行分类,比如法律、金融、游戏、新闻等,后来我发现这样并不符合我们的阅读本能,因为我们在打开 RSS 软件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我要读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形式,比如最感兴趣的、最新的,根据每个人的职业、喜好都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自认为最重要的),而不是我要读哪一类的,所以我摒弃了原来的分类方式,将所有信息源进行整合,分成核心(法律专业类,与本人职业有关)、必读(专业以外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哲学,还有一些个人博客)、可读(与个人成长有关的,如一些书评、知识管理之类的)、选读(偏资讯的,如某些游戏的更新信息),这样按重要性进行分类,从前往后阅读,就能保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内容上。

大胆舍弃,直面读不完的焦虑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信息松鼠症」的阶段,囤积大量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妄图将其全部吸收,结果信息的囤积变成了焦虑的囤积,疲惫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对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改革,在首次筛选中,按照前述分类依次阅读,除了「核心」中内容必须处理之外,其他内容只要没时间,全部变成已读,进入 Pocket(目前还在考虑是否需要砍掉稍后阅读这一流程)之后,发现信息其实没之前想象的那么优质的,直接删除,剩余的信息,视内容加标签归档。

精挑细选,捍卫笔记本的核心地位

以前我会将感觉有用的信息全部放到 OneNote 中,现在我改变了策略,将 OneNote 作为「禁地」,只有经过精心选择文章才会放进去,同时为了使筛选的标准更加稳定高效,我划定了筛选范围,如只有和专业及个人成长相关的文章,或者和某个具体问题相关的文章才会入选,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有二,第一,可以集中精力对真正优质的内容进行精读,第二,激发精读的动力,我想当你看到塞得满满当当的收件箱时,肯定没开始读就已经先疲惫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现在正在遵循的一些阅读原则,可能是我们急于拥抱互联网,一直都夸大了碎片化阅读的作用,记得我不怎么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对着网上的某些文章发出惊叹,稍微有点书籍阅读量之后,我发现以前所谓的新鲜观点都是从书籍中摘取的,最令人遗憾的是,文章作者们往往不会将来源告知读者,使我们错失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某一问题的机会,现在的我,依然是那个读书不太多的人,但是庆幸的是,自己终于在心理上走出了碎片化阅读的泥淖,不再害怕会被互联网时代甩在后面。在看见「碎片化阅读」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很繁忙的人,忙到没有时间看书,这种错误的代入感同样适用于任务管理,我们努力学习一大堆复杂的任务管理工具及精巧的设置,结果发现对自己而言,这些都是「屠龙术」,效率的核心在于从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