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剧《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评分」构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他人打分,而综合出的数据会影响这个人的声誉、福利乃至社会地位。
《黑镜》是一部很好的科幻作品,但作为电视剧,又在一集的篇幅中,显然难以把事情完全厘清,需要借助一些奇观化、特效化的视觉展现。不过实际上,即便没有剧集表现的那么夸张,在现实中,「评分系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已经处处可见:每个淘宝订单下希望你给五星的客服人员;向你索求好评的滴滴司机;给你发问候短信的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只要进行了消费,就可以点评商家或服务的提供者。这本是你的权利,也应当是促进商家提高品质的义务。但在商业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从简单的五星制到一念之间的好评与差评,消费者和商家的话语权并不平等,第三方即平台和公共机构的权责变得模糊,一切充满了混乱。作为一个脸皮薄的人,我已经很久没有对网购订单主动评分了,因为你的差评不能帮助商家变好,它反倒像是一个威胁手段,会让涉及这条产业链上的小店经营者、客服、快递员送餐员等等群体受到直接的利益损失。这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当「五星好评」成为了一种道德绑架,刷单横行,久而久之,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甚至忘记了「正常」的打分方式。本篇文章,我想以影视剧为例,和你聊聊如何从零开始构筑个人的打分体系。
评分的前提是解构。正如,人是个性而独立的,人也是复杂又包容的。个体的人可以被拆解为内在和外在。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又将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你可以再细分下去,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影视剧和其他内容创作一样,也可以解构为三个层面:思想、情节和技术。我们先从技术开始讲。
从拿到剧本到发行,影视作品的制作环节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我们将前期拆分成「摄制」,包括摄影、调度、灯光、录音等;「美术」,包括置景、道具、服饰、化妆等;「演技」,包括台词功底、肢体语言、表情控制等。将后期拆分成「剪辑」;「音效」,包括配乐和声效等;「视效」,包括特效、片头片尾设计、调色等;「宣发」。思维导图如下。
先从技术开始讲是因为相对客观,方便将标准统一。而且技术是金字塔的底端,技术积累约醇厚,传播故事和表达思想也就越有力。
接下来再说情节。这两天回归的神剧《 Rick & Morty 》的联合编剧丹·哈蒙总结过一个叙事方法论,概括了历史上每一个好故事都拥有的八个环节。它们分别是「角色」、「需求」、「出发」、「探索」、「得到」、「代价」、「归来」、「改变」。而这些环节全部是围绕人物设定的。所以,我们将情节分为「文本」与「人物」两块内容。「文本」部分评价故事的完整度、细节的颗粒度、逻辑的流畅度。「人物」部分评价角色的塑造与其成长的故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说技术和情节是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那么思想就是作文。它的评分相对开放,也没有太多标尺可循。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接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环境导致了看待事物视角的不同,这是局限也是价值。思想上,分为「广度」与「深度」,「广度」指该影片的议题涉及到的人群、时间、地点;「深度」考量它是浮光掠影还是严肃讨论,正例反例是否齐备。
完整的思维导图:
解构的过程完毕,接下来就是设定分值了。
几年前我参加一次互联网的活动,听到一位电商行业从业者的演讲,他很自豪地说,他们使用大数据做到了千人一面,同样一个地区,不同消费水平的人群搜索同样的关键字,会得到不同的反馈。比如在望京有房、年薪百万的中产管理层白领,和同样租住在这里月薪几千的打工青年,同时搜索「洗衣机」,前者可能会搜到西门子、松下,后者会搜到小天鹅、Redmi。我当时听他这么一说着实背后一凉。数字时代下,我们每个人身上似乎都背负着一个数字,标注了我们的消费能力、文化水平、阶级属性。没有人乐意成为一个数字。就算它真的是效率化的体现,也没有人乐意。回到文章的开头,我之所以说《黑镜》那一集是夸张化奇观化的表达,不是否定它「用分数定义个体」的预见性,这其实已经在发生了;我所说的不切实际,是「打分」的权利并不附属于每个人手中。就像电影一样。我们用猫眼、淘票票买电影票,但我们不会用它们查阅电影评分。因为没有门槛、毫无节制的评价经不住推敲。一个分数合理的前提是被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沟通,是共识。而「共识」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我不喜欢平台给我的分数,但它确实让购物变方便了,因为我的消费力使我挑来挑去还是只能买它推荐给我的那个价位。不过,使我同意授权给它查看我的消费记录的,使我同意在我和它之间建立共识的,不是因为「中国人愿意为一些便利牺牲隐私」,而是我相信我的分数不会恒定地成为一个不变量、一个死数。它所定义的充其量不过是当下的我,年轻,没什么见识,没什么资本。而我真正要成为的人,是它的算法无论如何都预测不到的。
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打分」是一件相当主观的事情,与其说是你在给某个作品、某个人下定义,不如说你是通过定义别人来定义自己。一部电影的优劣不是固定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打磨、随着打分者自己人生的历练而不断改变。所以人们在二刷三刷某部电影时才会有和第一次看时完全不同的理解。我们在建立自己的算法的同时一点要记住这一点。尊重是拥有评判权利的前提。
「技术」是最表面最直接的体现,和人的衣着打扮一样,不要求惊艳,但要求体面。最简单的分值设计里,可以用评量表的方式,按「极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为「思想」、「情节」、「技术」三个板块作出评估即可。对于文艺片,更注重「思想」;对商业片,更注重「情节」;对实验片,更注重「技术」。所以,依据作品类型的不同,侧重点不同,相同的原始数据下也会得出不同的分数。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例前,我的建议是 3:3:4 ,为自己更在意的环节增加一点比例。当时间宽裕的时候,可以尝试颗粒度更细地去鉴定一部作品。
解决了「解构」和「分值设计」,下一步就是「整理/分享」。你可以用任何带有计算功能的软件轻松地完成分数的换算,最简单直接的当然是 Excel / Number ;复杂一些的如 Notion ,则可以同时记录影片的信息、海报等;最好的当然是亲手做一个程序,整理自己的评分的同时还可以爬一下豆瓣和 IMDb 的作为对比。
仅仅整理是不够的,最好还要分享出来。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过著名的「费曼技巧」,即「以教代学」。用教会别人来帮助自己加深学习。在分享评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原本的思考具象化、语言化,还可以激发起别人的想法和讨论,达到 1+1 大于 2 的效果,使原本孤立的打分行为和大千世界产生联系。电影也就藉由讨论超出它原本的含义,达到再创作的目的。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下「反派影评」这个公众号。它也许是中文世界里最专业的影评媒体了。反派的电影评分很少过 8,不论名导还是大片,基本在 6 ~8 的区间范围内。这是非常合理的。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嘉宾是否有设计自己的评分系统,但无疑比动不动叫嚣着满分好评的营销号专业且真诚得多。别的不说,反派聊电影的节目常常比电影本身还长,这在一个 140 字统治天下的时代本就不易;他们还常能请到陈丹青、蒋方舟、淡豹这样的嘉宾上节目,同时完全不在标题里标注出来,丝毫没有蹭流量的样子。如此姿态我是相当佩服。免费为反派打打广告,也希望专业的影评媒体可以越来越多,别让那些「三分钟解读」的娱乐化作品吃掉整个市场。
以上,就是针对影视作品的评分系统的构建。其实不仅是电影美剧,生活中的很多事务都值得设计一个体系去消化和归纳,比如个人理财、心情整理、信息来源的筛选等等。影视只是其中相对直白且较好举例的一个。用同样的思路还可以做很多有趣、提高效率的事情。如果你有类似的经验,欢迎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