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一份忠告:睡前不要读!睡前不要读!睡前不要读!

有一本书叫「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对于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萧伯纳曾言:“对食物的爱是世上最诚实的爱。”
美食家蔡澜也说“我从来不“养生”,而是先把心养好,而养好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很多你喜欢吃的东西,保持精神抖擞!”
就连知名哲学家银时老师都说“我已经决定吃喜欢的东西,过短命的人生了!”

高糊银时老师

食物能带来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满足,还会给人很多慰藉,至少对我是这样的,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喜欢在B站看美食UP主,仅仅是看着就能被抚慰到。
食物也会和记忆绑在一起。我考研的那一年数学特别难,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心情很低落,在回去路上看到路边卖煎饼果子的,鬼使神差的就走了过去,吃到的那一刻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满足和平静,暂时忘记了考试的不顺利。从此以后,每每再吃到煎饼果子的时候,我都会回忆起那个时刻,回忆起当时的心境。

人以食为天,但温饱不愁的现在,食物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这份书单是我整理的一份美食索引,兼具文学性和操作性,读来轻松又治愈。

至味在人间:贴一身五湖四海的膘


至味在人间
  • 作者:陈晓卿
  • 出品方:理想国

说起美食纪录片,一定绕不开陈晓卿,他是国内最会吃,也最会拍食物的导演,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了,离开央视后,执导拍摄的「风味人间」也备受好评,在豆瓣收获了9.1的高分,相信看过的都能体会到,他的纪录片里拍摄、剪辑、配乐,文案都是一流。

早在十几年前,陈晓卿就开始写美食专栏,这本书是他这些年来专栏的精选结集。不管是吃的东西还是文字风格,都是很「接地气」的,描述的都是平民食物,字里行间里除了满满的烟火气息,还存着有意无意的乡愁。各种地方的民俗食物,完全可以当索引在用,描写家乡食物的时候得到了本地人(我)的认可。
虽然文字很接地气,他的语言很具个人特色,又不失幽默,把馋虫勾出来的时候还时不时能让我「哈哈哈笑死我了」,还频频有金句冒出,比如「菜单是人类进餐的电动扶梯」、「赠人玫瑰酱菜,手留鱼香肉丝」、「无边菜苔萧萧下,不尽鸡汤滚滚开」😂,很有趣,值得一读。

描述内蒙古人吃羊尾巴:

整只羊在锅里煮,主人拎着刀过去,挑出羊尾,环视一圈,然后向最尊贵的客人走来,摊开他的掌心,那是颤巍巍白花花一坨油脂!客人受宠若惊地站起,把袖子卷到肘部,看着主人的蒙古刀转着圈,把羊油削成薄片。细长、几乎透明的油脂片粘贴在客人小臂的内侧,由着你从手掌心开始吸,一直吸到右臂高高举起。饱满的膏腴,稍加咀嚼便汁水奔涌,滑溜溜朝喉头而去。这时候最好来一口草原白,高度的,一大口,四周的喧嚣像被拉上绒布窗帘,瞬间万籁寂静,你只需天人合一地向后方倒下。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

关于菜汤拌米饭这件事,我讲三点。第一,主食崇拜和祖先崇拜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第二,只有小麦和水稻才配叫主食,其他只配叫歧视性的名称:杂粮;第三,孔子云,菜汤拌饭鼎锅刮烂,可见其美味。最后总结下观点: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赞同!🙋)

这个胖子好有趣:

我甚至突然清晰地想起1977年的那个寒假,大雪纷飞中,姑父带我去街上第一次“克(方言,音kei,意为吃)啥”的情形。那时候,我刚刚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科学家,甚至为此蹲了一班。但一碗啥汤落肚,顿时让我觉得,其实……当一个宿县人不用做科学家,也怪不错的……娘的,一碗汤让国家少了一个钱学森。(xswl😂)
尽管不属兔,但我是一个萝卜爱好者。我喜欢北京天源酱园的甜辣干、萧山钱江牌萝卜干、扬州四美酱菜的萝卜头,也喜欢东北的萝卜炖腔骨、江西的大锅萝卜片、广东的萝卜煲牛腩以及南点中的萝卜丝饼……我甚至因为萝卜而喜欢上了好莱坞的朱莉娅·萝卜丝——那个美丽的长着一张气吞山河大嘴的美国女青年(萝卜丝可还行哈哈哈哈!)。
我能像灰太狼一样非常愉快地面对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沸羊羊……不管是喀什烤羊腿、西安水盆羊肉、吴忠冷手抓、西宁开锅肉,还是遵义羊肉粉、海口东山羊、宁波白切羊肉、梅州羊肉边炉,我都一概……哦天哪!我差点儿用“视同己出”这样的词儿,来表达对他们同样的喜欢程度。

皮归皮,美食专家不是白来的:
他写“过年肉下白菜苔”🥬:

具体的做法应当是穷人家发明的:过年肉(没有烟熏过的白腊肉)过于肥腻而且珍贵,先用土鸡汤把数片腊肉煮沸,油腻便均匀地解了一半。上桌后,底火照常汤滚依旧,此时再汆入新鲜的白菜苔,—汤味迅速浸入菜苔,取两片入口,你会立刻发现,青菜的清香与腊肉的醇香以及鸡汤的鲜香齐齐地集中在筷箸的顶端,青菜和腊肉鸡汤已经由外及内地搞好了“三结合”。

说起羊汤🤤:

比如说羊汤。各地的羊汤前期程序几乎相同,都是用羊骨架长时间慢炖,出浓汤后,因为所加羊肉、配菜以及作料的差别,而催生了橘枳之变。甘肃武威羊汤有名,是用枸杞香菇炖的,羊肉还是块状;到了山东单县,羊肉则切成大片汆制了,肉熟而不烂;山西运城的羊汤里喜欢放粉条、羊血豆腐和白豆腐,略苦回甜;河南平顶山则在羊汤里加冬瓜,是另一种鲜美;四川简阳羊肉汤索性做成火锅了,羊肉羊杂一锅烩,捞出蘸海椒或青椒碟子吃……

他的文字里不光饱含了对食物的热爱,还清清淡淡的透露出一种乡愁,就像他说的“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我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接地气,喜欢平民的、简单的食物,就像厨艺选秀里厨师们比的难分高下的时候,考官或许会让他们比个蛋炒饭——在电影《食神》里面,也是最简单的蛋炒饭打败了后脑和熊掌,让刻薄的女评审边吃边流泪。
享受食物带来最简单最真诚的感动。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热爱生活,从好好吃饭开始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 作者:蔡澜

说蔡澜是吃喝玩乐的行家,这点不会有人反对吧?
这本书其实是没有什么文学性可言的,写的比较随意但很有烟火气息,还是先生的微博更好看,书里呢也有一些对北方食物的偏见和误解(来自一个北方人的抗议),书名很俗套又实在,权当增广见闻的读物来看,
这本书里记录了各地美食感受和一些日常食材的分享,不止讲各种食物,写口味如何,还讲食物背后的文化传统,向我们描述了很多风土人情和人生体味,一辈子太短了,好好吃饭才是头等大事,行走在这热闹的人世间,要感受柴米油盐酱醋茶带来的美好才不虚此行呀。

私心想推荐这本书,是觉得先生是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自然说的话也是有趣的,我在看的时候时不时有隔空对上话的感觉,还是挺好玩的。
比如原来蔡澜喝的也是立顿茶包🌝!他说“一直喝太好的茶,就不能随街坐下来喝普通的茶,人生减少许多乐趣。茶是平民的饮品,我是平民,这一点,我一直没有忘记。”
原来他也是「面痴」(很喜欢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给你吃面好不好?'妈妈笑着问。我很严肃地大力点头。”我妈妈也问过同样的话呢!

最后,先生说,“爱吃的人才是爱生活的人,只有爱生活才能有快乐。”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呀!

鱼翅与花椒:人间烟火,异国食客


请输入图片标题
  •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这本书是一个曾经留学川大的英国人写的,陈晓卿评价说是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我还是认同这个评价的,书里后面谈论到zz确实让人反感,虽然极力隐藏,但还是有作为英国人的傲慢在,可以选择跳过这部分,整体来讲还是易读性很强的,翻译的也地道。
这本书里能证实一个观点,食物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一定程度上食物代表着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

作者一开始从英国来的时候,本能的抗拒中国食物,越想要严格地坚持自己故国的规矩,这样比较安全,因为可能“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归属、动摇最根本的身份认同”。

她在成都学做菜,这一部分写的有滋有味又很地道:

成都就是个特别温柔的城市了。这里的生活不是整天同天气与陡峭的山坡做斗争,而是一场甜蜜懒散的美梦。菜里的辣椒也放得没那么“暴力”,只是要唤醒和刺激味觉,让它活跃起来,去感知别的丰富滋味。调味还有点暗暗的甜,加上豆制品发酵后的腥香,或者一点点芳醇的陈醋酸味,勾引诱惑着你,让你满心欢喜。成都的川菜,完全没有外国人成见中的那些原始和粗野,而是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曲径通幽,去往极乐之旅。

她用「在中国的故乡」来描述成都,有朋友评论到「我想给扶霞发成都市户口😂」:

辣子鸡:外焦里嫩的爆炒鸡块,埋在一堆爆得焦香的辣椒之中,翻找也是种乐趣;鱼香茄饼:肥厚多汁的茄子切片,夹着碎肉入油锅炸熟,配上丰富醇厚的酸甜酱汁;回锅肉:二刀肉(后腿近臀部处)整块煮好,切片后再配蒜苗爆炒,调味用的是豆瓣酱,那美味难以形容……其实辣椒无处不在:卤鸭心肝的蘸料(干辣椒面)、鸡丝上鲜艳欲滴的红油、猪肉和茄子的酱料,整个的、切碎的、红色的、绿色的、新鲜的、晒干的、捶成粉的、泡过的、浸了油的,种类花样数也数不清。但是,成都菜绝对不像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们面带恐惧地说起的那么辣。真要尝尝那魔鬼一样的“变态辣”,你得坐好几个小时的大巴,来到当时四川的第二大城市、长江边的大都会重庆。

在她的眼里,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这样看起来,可能是一个被同化成中国人的英国人?不过书里透露的些些傲慢还是能被捕捉到:

那些日子,我在中国也有烦恼,其中一件就是我见到的每个人说起“西餐”时态度都相当粗暴无礼。这边厢,我温良恭俭让,拿出外交礼仪的架势,尽量去看他们残忍屠杀生灵的光明面,迎合他们对软骨内脏的喜好,强迫自己吃下猪脑花;结果呢,没有人,真的是没有一个人,用同样的礼貌来对待我。

不过说到底,认同了食物,一定程度上也是认同了文化吧:

我妈多年来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地苦心为我培养起来的英式餐桌礼仪,被中国的那些年毁得一干二净。在中国吃饭,我会直接把骨头吐出来,会把饭碗举到嘴边,会和所有人一起心满意足地咂吧嘴。“你都算半个中国人了。”中国的朋友都这么对我说。我瞪圆自己那双白种人特征显著的眼睛看着他们,却也不得不承认,我心中的那个自己,再也不可能是个百分之百的英国人了。我甚至都不确定,自己到底还知不知道这两种文化的界限在哪里。

米,面,鱼 : 美国人写的「舌尖上的日本」


请输入图片标题
  • 作者:【美】米,面,鱼
  • 出品方:理想国

理想国出品,光是这个背书,够不够说服你去看?
日本人对待食物的态度无疑是全世界最虔诚的,他们有无数的职人,料理专家,一辈子只做好这一件事,深夜食堂、寿司之神等影视作品也让这一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日本米其林餐厅数量居世界之首,匠心独运的小店更是数不胜数,这本书是美国一位美食作家走访走访东京、大阪、京都、福冈、广岛、北海道、能登七座日本饮食重镇,品尝每个城市的代表性食物所写的观察和感受,看到「便利店🏪八大惊奇」忍不住想「这都有?」,可太全了,但因为文案太好,说一句日本美食索引地图我都觉得辜负,索性就叫「舌尖上的日本」吧。

看的时候一直忍不住赞叹作者太会了,真不愧是美食作家。
比如他说日本俩料理之音:

这些声响并非来自一般的厨房,或是手忙脚乱的餐厅后场——至少和你习以为常的声音都不尽相同。你听到的,不是排队等着上菜的服务人员询问肋排何时烤好;不是炸炉内被炸至酥脆的结球马铃薯丝发出的嗞嗞响声;不是将酱汁以汤匙背面抹过盘面的声音;亦不是厨师用镊子夹起另一精选的香草,妥置在餐盘上的细微声响。这些声音,是来自每晚花好几个钟头不断用绒布巾擦拭硬木纹理的摩擦声,只为了去除为顾客提供寿司时积累在扁柏吧台上的细微鱼油污渍;是指间掠过绿色咖啡生豆的沙沙声响,如一阵轻风拂林,好在烘焙前挑出有瑕疵的豆子;是挥动着手工扇子,调控备长炭火力的咻咻声响;抑或是以擦亮的木头捶打西红柿的细柔果肉所发出的低音;或是将细长的刀具划穿海鳗鱼身时演出的静谧节奏。 

他描述食物,看得我食指大动: 

日本也有以肥美多汁的猪五花肉蘸上薄薄面包粉油炸,佐以大量浓稠的伍斯特酱和些微呛辣的芥末后端上桌的菜色。大锅煮的咖喱里则加入了苹果、洋葱和厚实的肉块炖上几小时甚至几天,锅里尽是一片深邃沉浊,好似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风暴。此外还有由碳水化合物、高丽菜和猪油形成的巨大块御好烧,比起摆在日式榻榻米之上,这道菜摆在大麻瘾君子的咖啡桌上还更显协调。 鲜红鲔鱼块配上成堆新鲜芥末泥;圆滚滚的海葡萄在入口后有如鱼子酱在口中迸裂,刺激着上颚;或是用薄脆的海苔包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鲑鱼卵。...鲔鱼在他的巧手之下,变成了拌炒版的炭烧刺身,在烤过的鱼肉上淋一些酸橘醋,再拌以大量青葱。鱼头以猛火烤至颊肉微焦、鱼皮嗞嗞作响,而鱼眼则化至适度的浓稠状,方便用筷子夹食。就连海味满盈、呈现橘色舌状的海胆,也在阿丰先生的喷火枪下,被赋予了如烤布蕾一般的口感。要知道,由于海胆的甜味极为淡雅,随便加热烹调海胆在料理界常被视为邪门歪道。

去日本旅行或许可以带上这本书。

咬一口昭和回忆:食物是记忆的载体


请输入图片标题
  • 作者:【日】森下典子
  • 出品方:世纪文景

这是一本很典型的日式文学书,作者森下典子是一名日本生活美学家,她在这本书里记录了21道昭和味平民美食,是家家都能做的淳朴食物,正统派蛋包饭、番味噌拉面、爱神水羊羹、包着一大颗栗子的馒头、嚼起来“啪嚓啪嚓”的松茸—、世上很好吃的沙拉—、烧卖便当,太会写了,每一道美食看了都会发出「好想吃」的感叹,丝毫不怀疑就算是最普通的清水面在她笔下也会变得让人很想吃。
森下典子温柔细腻笔触,让这本书变得温暖熨帖,同时又很幽默,很多惊艳又好玩的比喻让读书的时候变得有画面起来,比如把咸鱼干说成「黑道男子危险又性感的诱惑」「舞台剧中反串女角的男演员抛出的媚眼」,蒜头加味噌拉面是「命运的邂逅」。
虽然不是一本菜谱,不过可操作性很好,想把这本书称作是「纸质版小森林」。
补充:插画也是作者画的!

没有奢华的文字,但是温暖又美好,她写普普通通的长崎蛋糕:

牛奶和长崎蜂蜜蛋糕真的很对味。吃长崎蜂蜜蛋糕,喝牛奶,牛奶深深渗进毛毛的海绵中,自然的芳香甘甜也随之而生。乳脂的温和轻柔地包住长崎蜂蜜蛋糕,让人有种尖锐的部分被抚平,仿佛襁褓中的婴孩饱受呵护的感觉。
我将蛋糕塞进嘴里,感受到湿湿黏黏的甘甜,蛋的风味也穿过鼻腔,让我心神荡漾。我默默地动嘴咀嚼,吞了下去,并感到花儿在我的脑袋里绽放开来。

当看她说写的不是美食,而是对身边食物回忆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比如鸡蛋呱嗒,是每周六爸爸带我去他学校的时候,一定会做的早餐;比如打卤面,是每年爸爸给我的「生日限定」

在我想吃什么东西的瞬间,经常出现不可思议的感觉:接触到食物的口味和气味时,过去在某个地方感觉到的快乐和悲伤,就会流贯全身,当接触这种肉体记忆的时候,我会觉得身为“生物”的自己很可爱。把食物放进口中的瞬间,人类一定会连那一天、那个时刻的心情和印象,一起吃下去 把这些东西和食物一起放入口中,在身体深处累积,某天遇上相同或类似的味道时,就会像拉着书签的绳子翻开书页一般,鲜明地苏醒。

食物是记忆的载体,能给我们慰藉的,不会是山珍海味、「高档美食」,反而是平平常常总会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平民食物,或许并没有很美味,也或许没有卖相,但是和我们有联结的,这对我来说才是最珍贵的食物吧。

饮膳札记:美味与优雅并存的食谱


饮膳札记


这本书看起来很像食谱,每一篇的题目也像是食谱,比如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但作者强调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那我们姑且就叫散文好了,(不过我觉得作为一本食谱来看操作性已经足够了)。

作者林文月最为人知的身份应该是作为翻译,但其实她的文字清新自然,毫无匠气,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作为一本食谱文学性爆表了,食谱写的又清楚又不枯燥,又是一本光看就感觉饥肠辘辘的书。

她的文章里不止是在介绍食物,更多的是和长辈师友的回忆。比如她说红烧蹄膀,只记得女主人那一道不小心烧糊了的蹄髈的美味,以及那一晚师生不醉无归的情谊兴致,其他的全都忘却了。

美和终于有些羞赧地端出一碗红烧蹄髈来,一面忙着解释:“这一道菜本来是不想拿出来的,因为不小心烧糊了。真是不好意思。”那个蹄髈,盛放在一个蓝白瓷碗内,油亮鲜香,只是底下靠锅的部分焦糊脱皮,却另有一种焦香诱人。于是,以那软腻的蹄髈佐酒,十箸齐下,酒兴与谈兴更浓,不一会儿,竟也碗底朝天。

她写卤蛋,回忆到的却是童年观察母亲绞脸的景象:

这样浸泡出来的卤蛋,要对半剖开,才能显现其特色。但因为蛋心未凝固(与溏心皮蛋类似),所以剖切之际宜取棉线而不宜用刀,否则蛋黄容易沾黏于刀背上,致形体损坏。用棉线剖分水晶卤蛋的方法,颇饶原始趣味。用棉线剖开蛋的动作,有些像记忆中妇人为母亲绞脸的手势。也是取一根较韧的棉线,一头咬在齿间,左手小心捧取仍然颇软的卤蛋,右手捉住线的另一头,瞄准 蛋的中央部位,将线在那位置上面环绕一圈,轻轻一拉,蛋就在左手掌上整齐完好地分为两半了。每回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脑际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浮现童年观察母亲绞脸的景象,遂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的感觉荡漾着。

再一次印证那句话,“食物是记忆的载体”啊,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回忆罢了。

感谢食物

日剧里面开动前都要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这种对食物的虔诚和尊重,让人觉得可爱。
谢谢食物,谢谢你们好好生长结出了果实,谢谢你用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谢谢你们让我有一顿饱饭可食,我认真地对待每一餐,就像我认真地感谢你们的一生。
感谢食物,静下心来享受食物的本味吧。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