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饿了,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 路边小巷:各种小吃杂烩,价格不一。虽然存在着最原生、地道的家常小炒,但每个店家的食品质量却无法得到保证。

  • 高端饭店:风格统一,菜品的质量得到保证。虽然价格上存在着必然的劣势。

不少人在面临路边小巷时,都会产生初次相遇的选择性迷茫或者多次挑选产生的选择性疲惫。反面的高端饭店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统一的食品调配、统一的食品加工体系、统一的服务,便形成了最简单的生态系统,从让用户选择,到主动为用户服务。很明显,2007 年发布的 iPhone 便是采用了后者 “高端饭店” 的产品运营策略。

iPhone 的生态

与过去传统的手机品牌运营策略不同,2007 年的初代 iPhone 便背负着一款手机完成对低端、中端、高端,三种价位手机用户的服务使命,一个品牌仅一款手机,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选择成本,但这种运营策略也会导致不同需求的用户难以将苹果作为第一选择,第一代的 iPhone 在 “叫好不叫座” 的口碑中草草收场。

但与此同时,在 “科技以换壳为主” 的背景下,一个选择、一种服务才能做到真正的 “一种体验”。Apple 迎来了自己的 “手机元年” 则略显谦虚,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以 “让用户沉浸于软件体验” 为前提的 “Apple (苹果)时代”。

而在这 “一种体验” 的理念下,无论是系统的操作还是 App 的操作中都是统一的设计风格、操作习惯。与 “路边小巷” 那种系统滑动操作,App 点按操作所造成的体验严重格列感全然不同。

iPhone 的生态是系统内、软件中都有着统一的 UI 风格、软件层级、交互逻辑等等,这种生态是不少 iPhone 用户选择 iPhone 的理由。

Apple 的生态

然而,仅 iPhone 内的用户循环并不能满足 Apple 的野心,让 iPhone 用户成为 Apple 用户才是 Apple 的运营目标。

这一层级的生态为 Apple 所有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定制服务之间的相互协作。

从文件、服务之间的传输到功能上的相互协同:

  • 在 iPhone 上拷贝照片,并粘贴到 Mac 上;

  • 用 Mac 创建购物清单,然后在路上用 iPhone 随时查看;

  • 戴着 Apple Watch 时,你的 Mac 还能自动解锁;

  • 将你的 iPad 用作 Mac 的第二个显示屏;

  • 你可以在 iPad 或 iPhone 上进行速绘,然后将其自动插入 Mac 上的任何文档中;

  • 有了 Mac 和 iPhone,你可直接在 Mac 上收发 SMS 文本信息;

以上只是 Apple 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围绕着用户的 Apple 生态,一个产品的设计、发布、售前、售后、配件等。这一生态领着用户走完了 “用苹果前” 、“用苹果中”、 “用苹果后” 的全部旅程。这一旅程的风景处处充满着 “苹果式” 的简单美好,让用户毫无学习成本的完成关注、购买、使用、 转粉的全部操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了越多的 Apple 产品,就越难离开这么一个生态圈。这是一个用户所有的用户习惯、用户记录存在的地方,这不是一个用户可以选择的使用方式,这是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去习惯的一个叫做 “Apple” 的方式。

Apple 系的生态

既然是生态,总不能一直是 Apple 的自产自销,Apple 的生态还蝴蝶效应起身边一大批 Apple 系企业。每次 Apple 推出一款新品甚至只是一个新配色就会在互联网、线下市场带来一种新的产业链。

手机壳、无线充电板、充电套装、OTG U 盘、外接镜头、蓝牙耳机、笔记本支架、USB-C 扩展坞等等,Apple 的某一产品推出总是带来身边另一些行业的兴起,从家族体系扩张成帮派体系。这种体系给用户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你总是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你使用的 iPhone 配件或者 Mac 配件。

帮派体系,这在国际企业的运营策略中并不罕见,但可以做到 Apple 这种从自身硬件设备的底层研发,到最外围的配件合作,苹果算是独耀科技行业,所以 Apple 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计较成本的铺设这种战略。即使某款 Apple 设备并没有随处可见,但 Apple 系产品绝对就在你身边。

总结互动

Apple 这种生态策略做法并不是 Apple 开创的,Microsoft 做过、Dell 做过、HP 做过、Google 做过,但每个公司打造这种生态的策略不同,有的充满了激进,有的充满了妥协,只有时刻听取用户的需求、完善产品间的协作、针对自身体量实施企业战略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说一说,你用过哪些 Apple 产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