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断断续续一次读几章终于把这本《柏林谍影》读完,合上书,我长吁一口气。既是为利玛斯完成了任务而感到如释重负,却又因其最终的结局而感慨。

初拿到书时,我掂着这本硬皮封面、设计复古的书,再看格雷厄姆•格林那句「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心里开始隐隐有些怀疑,想象中一个跌宕起伏、明争暗斗、高潮迭起,且被格林如此赞誉的间谍故事,这一本薄薄的小说,真能支撑得起来吗?

《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

应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我把它全部读完的那最后一次阅读,才由否定转为了肯定。整部书在结构上十分「讨巧」,讨的是电影表现手法的巧,如果你有幸没有因为超过整部小说一半以上章节都是用来做铺垫这个原因而放弃读完整本小说,那么你一定会惊叹一本 50 年前的作品是如何写出了和如今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一样的结构。尤其是当你以为整本书只剩下最后四分之一的段落而你已经将前四分之三的所有故事情节都预测神准之时,除非你就此沉浸于这种神准的智商快感中难以自拔不再继续往下读,否则你一定会在书中那场如电影高潮段落般的审判之后,感叹自己与著名作家的差距也就是这一星半点——而恰也就是这一星半点,他是勒卡雷,你是你。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柏林谍影从结构上给了这么一个结局。但光有这么一个结局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将读者引入这个结局,既合情合理、张弛有度,又不显得突兀。勒卡雷使用的武器是:简洁。

竟然是简洁,对一部小说来讲,难道不是对细节的描写越精确、对情节的刻画越细致、对故事背景的交待越复杂越好吗?把书写厚是本事,把书写薄一样是本事,而且对于类型小说而言,往往后者比前者更显功力,比如间谍小说。

能通过寥寥数语就把故事背景交待清楚,好过长篇大论的铺陈;能让一小段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就不去再做更多地描写;能从其他角度表现间谍生活中的紧张态势和真真假假,就绝不多费笔墨再着一字。

如果不是故意为之,那这种简洁和间谍小说所特有的冷酷、秘密和高效率堪称天作之合。

与其说读者是受到了大量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影响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特工或者间谍这项工作总是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的(不管是杀人还是说话),倒不如说勒卡雷用他在情报部门工作过的人生经历,还原或构建了一个贴近真实的间谍形象和情报生活。

简洁和间谍小说所特有的冷酷、秘密和高效率堪称天作之合

我喜欢这本小说,还在于它有着独属于时代的味道。那种历史的、复古的、有些陈旧却又充满精致的味道。

战后的人们在拼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奔跑着享受生活,但与此同时,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剑拔弩张随时随地可能同归于尽的紧张态势,也绷住了世界的弦。意识形态的、道德的、政治的、生活的,都天然融进了这对矛盾。

我们在喟叹于间谍阴谋害死了一个完全无辜的人时,应该想到,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一本小说。勒卡雷在书里提出了一个时至今日也许仍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正当捍卫西方的价值观同时又不会将其丢弃呢?这个问题即使放在今天,也会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思考中,为了一些无辜人的利益或生命去牺牲另一些无辜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只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广大」,这符合道德准则的要求吗?是否更「广大」的标准又在哪里,由谁界定?当一部间谍小说能够带你进入这个层面,就已经超越了一个优秀间谍故事的简单框架,成为了普遍意义上的好文学。

令我感动的是,这个结构精巧、简洁冷酷的间谍故事中,也饱含着人性的崇高——虽然它是以谎言和卑劣体现的。

故事的结尾利玛斯面对触手可及的「自由」,选择了「慢慢地踩着上来用的那些金属桩,又爬下墙去,站在她的身边。」与其说他在自由与爱情之间选择了爱情,不如说他选择了良知,虽然此时这样的良知渺小又无助,「他愤怒的看着四周,像头斗牛场上盲目的公牛。」

虽然可能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合上书后,我还是愿意相信,就是这种愤怒的眼神,最终推掉了他没能翻过去的那堵墙。

柏林墙倒塌后,人们在围墙上庆祝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精彩的数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