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赶上世界读书日,在这次群讨论中,作者们一起聊了聊自己读过的值得一荐的好书,也分享了自己看这本书的缘由以及背后发生的思考和有趣故事。阅读本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希望各位也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参与这次和派聊聊活动,与我们一同分享你的故事。

💬有奖评论: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发言分享,推荐自己看完觉得不错的书;也可以在评论区中发起求书提问,由其他读者来回答推荐相关的书籍。最后我们将会从评论区选取热情分享者或热心回答者共 5 位,送出微信读书无限卡季卡一份。

@许万里 Alva:《孤独六讲》

🔗 查看 TA 的作品

一句话介绍:它告诉我孤独可以启齿,让我接纳孤独并从中找到和自我相处的乐趣。

缘由:其实最早接触《孤独六讲》是通过蜻蜓 FM,实体书是在听完之后入手的。高中时我妈妈推荐我听,于是在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它陪伴我吃过很多「一个人的晚餐」。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孤独的感觉非常重,被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包围着,会觉得喘不过气来。而每天晚上自己在食堂吃饭时带上耳机听一段《孤独六讲》的时间,是我每天最放松的时候。与其说推荐它是因为它好看,不如说是因为它陪伴我走过生命里很难忘也很「难」的一段时光。

影响用我两年前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最近在看《孤独六讲》,之前听这本书 FM 的时候,就曾被他讲的一个例子打动「在最热闹的熙熙攘攘的地铁站行走,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孤独。反而独自在海边散步时并没有这种孤独感」

看到这张图(下图)时候就在想,马路上那么多人,走在马路上,走在形形色色的人旁边,明明周围人很多,自己却一个都不认识,孤独感油然而生,铺天盖地的在心里蔓延开。

而又在书里读到「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时,对孤独又有了不太一样的感觉。

回看自己的生活,就算是一个人去上课、吃饭、泡图书馆,也不会感到孤独,可能就是心里接纳了孤独,开始尝试着自己和自己相处并找到乐趣,就不会像以前感到孤独时那么难过甚至绝望。说到底,可能还是想法和心态影响了自己对待事物的看法。因为积极,所以积极。

@思考问题的熊:《基因传:众生之源》

🔗 查看 TA 的作品

作为一名生物信息学专业在读博士,我的日常工作都在和基因打交道,从收到的各种基因相关问题来看,也可以感受到很多人对于基因(以及背后生命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的确,对于非本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对生命科学不甚了解的普通人而言,面对这一波基因产业热潮和身边越来越多的基因相关产品,了解基因的发展历史和相关基础知识十分必要。

这本书是一本不一样的科普读物,是遗传学入门的通俗教材,是基因发展史的优秀传记,是反思文化伦理的历时读物,也是揭示人性的科研圈纪实小说。

这是一本优秀的科普通识读物能够带你由浅入深的了解和理解一个学科(行业)。推荐。

@红酒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陀吹酒子,来了!

在读过陀之前,我相信很多人的对 「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印象都停留在名字很难念的俄罗斯作家上。当然,他并不是因为这个才有名啦(不然想想看 「帕乌斯托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 为什么没有获得同等程度的名声)!探索陀氏文学的过程是极有意思的,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俄国文学的人们来说,读它可能是枯燥而苦涩的。正因如此,我想要根据我极少的阅读经验推荐一些以合理顺序排列的陀氏文学。

《死屋手记》全书出版与 1862 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由零散的监狱故事构成,是伪装成回忆录的非虚构写作。陀于 1849 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之后被判放逐至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军事监狱,开始了四年的漫长苦役生涯。这一期间的经历对他之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在其他小说中看见长期的苦役犯生活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之所以推荐这一本,是因为它的写作比较松散,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大,但是作品包含的内容是非常独特的,因此读起来轻松而没有门槛。主导行文的是一种混杂着柔软和坚硬,温暖和冰冷的感情,因而不会像纪实报告那样无趣,却也不会由于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产生失实的怀疑和反感。由于监狱生活的特殊性,其中的故事虽然没有波折的情节,却能引发更深的思考。比如苦役犯们每日除了出工不能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因此到了过年节庆的时候,由于监狱允许了戏剧表演,犯人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与我们对杀人犯的印象应该是背道而驰的),并且进行了欢乐的节日庆祝(这里有详细的描写)。总之,由于本书描写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与贵族政治犯的极端生活,它对于我们了解社会的组成、加深人性的思考和提高共情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彼得堡纪事》中,陀写到:「先生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幻想家吗?这是彼得堡的瘟疫,这是罪恶的化身,这是悲剧,是无声的、隐蔽的、阴沉的、粗野的、伴随着浩劫和惨变的、有开头有结尾又有波折的悲剧。」 这种脱离社会寻常预测的人,通常能够引起文化发展的褶皱和跃变,它们的非现场的存在几乎是 「有趣」 代名词。

从我自己本身的经验,我是在 18 岁的时候在文论课上听说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把这个极富盛名的作家和它确切的作品联系起来。但是由于 18 岁涉世未深,实在是不能看懂他想要写的是什么东西,反而觉得枯燥无味如同嚼蜡,翻看了两三页就放弃了。一年半(在我读完了托尔斯泰三部曲,对俄国文学略有了解)之后我才重新打开这本书,这时是冲着不能放弃已经开始的进程而阅读的,从此就一入老陀深似海,再也找不到和他一样精准打击的作家了。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确是有门槛的,它不是轻易的作品,更不能算翻翻就过的东西。只要是读进去,一定会在读者的身上留下很深的影子。

除了直接读陀的作品以外,一个有效的寻找阅读的方法(就和听歌推送的算法一样)是在书里找其他书的影子。从一本值得你肯定的书链接到对本书产生直接影响的那些作品,比如作者的引用和写作背景的调查,都能够扩充同主题相关的作品集。举个例子来说,陀在《白痴》和《死屋手记》中都提到了果戈里的《死魂灵》,那么读者不妨也去看一看。

@宇宙浪费指南:《被讨厌的勇气》

🔗 查看 TA 的作品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 「个体心理学」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 「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 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及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

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 ination theory)。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这本书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的阐述。

正如推荐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可以是你接触心理自助的第一本书。你可以不需要任何准备知识就可以从容地打开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谁、他跟弗洛伊德有什么关系。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本书里讨论的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就像很多人把自身的性格缺陷归咎于原生家庭一样,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但是探讨怎么形成的这个性格并不重要,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再怎么 「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 「目的」 服务。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别人的期待和评价所「绑架」,不然 PUA 就不会骗到人,多少支配又假借着爱的名义,但是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概念,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不想被人讨厌」 是我的课题,但 「是否讨厌我」 却是别人的课题。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阿德勒的哲学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 「此时此刻」 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 「此时此刻」 要考虑的问题。

他的心理学说,将我们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三大课题里分离出来,然后呢?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当从这些束缚里走出来以后,才发现一直束缚我们的,从来都是自己而已。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本书让我学着去接纳自己,学着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尤其是尝试「课题分离」以后,人生愉悦度 up 了很多!

@Kostya:《海伯利安》与 Word Power Made Easy

🔗 查看 TA 的作品

Fiction:《海伯利安》

尽管有四部曲,但是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还是第一部最为宏大多变,剩下三部曲未免有狗尾续貂之嫌;然而作为一部宇宙史诗,各种常见的科幻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无论你是喜欢诗意的冒险还是热血的战斗,是壮美的景色还是热血的战斗,这部跨度千年的科幻小说集都能给你带来最直接、最壮丽的体验。

还记得刚读完这个系列的时候,在豆瓣写到:好几个月以来,先是被六位朝圣者的故事深深感动,再为他们在光阴冢的冒险与胆识深深震撼。就在为结局感到迷惑的同时,翻开了劳尔 · 安迪密恩的爱情故事。当缔结的虚空用无限的爱作为纽带和能量传递着一切,从每个人的痛苦到整个意识甚至实际物体,故事也表达出了深刻的哲学意味与其科幻内核:我们没能统一的基本作用力,原来是爱。

在如今看来这简直就是 「为爱发电」,然而恰恰是爱和共情这贯穿小说始终的两个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能力让人感动与震撼。

Non-fiction:《Word Power Made Easy》

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叫做《英文说文解字》,然而我觉得欠妥。更何况其实不用读中文版,英文版本身可能更符合这本书本来的目的 —— 帮助人们扩充词汇。作者将各类不同的词按一定主题做了分类,而其中贯穿的对词根词缀的介绍充满风趣的语言,让人不想记住也难。除了说教的语言,作者还设计了很多练习,随时上手就能练习词汇的拼写。书中不乏类似 sphygmomanometer / ambidextrous / incorrigible 这种 GMAT 水平的词汇,却也有像 introvert / zodiac / astrology 这样日常一些的词。(然而不少都有点过时)但是最让人受益的还是书中对那些词根词缀讲故事一般的介绍。语言本身是何等奇妙 —— 音节的随意组合带来的是有着千万种变化意义的言语。

不过我还是懒…开始读这本书是高二,现在都研一了还没读完。不过这本没读完的书也的确是我选择语言乃至语言学作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开始。所以,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激发你学习语言的兴趣😄

@潘誉晗:找到世界的入口,然后做一辈子的旅人

🔗 查看 TA 的作品

还是想感叹新井一二三老师的中文造诣是真的太棒了。之前上译的编辑发过 123 老师的新年问候,听声音就是很温柔的人,然后看她的游记就会觉得有种反差萌,照片上柔柔声音软软的人,面对旅行和未知的世界,竟然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之前已经看过她的《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随便从买到的她的书中抽了一本,却是正确的顺序。所以已经知道了 123 老师高一时期就开始一个人旅行的壮举,包括第一次出国就是来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中文,虽然时间很短,可她还是要旅行。

我不算是玩得特别多地方的人,即使心里有一颗想浪的心,可实际操作并不是很多,所以就太羡慕 123 老师有那样的行动力还有家人的支持。

本书分成四卷,卷一是她作为旅人的对于旅行的理解;卷二是她的东京旅行故事;卷三是旅行途中那些美妙的食物,这一章看得我垂涎三尺;卷四详细写了马六甲、平户、澳门与长崎。

虽然自认为也是吃货一枚,可我最喜欢的是卷一《寻找世界的入口》这一部分。我有一颗想去世界看看的心,而且想一个人。我觉得一个人旅行才是最好的方式,123 老师喜爱独自旅行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这让我感觉很亲切。

省内的短期旅行也进行过多次,大部分跑的都是一些古镇,经过悠悠长长岁月时光洗礼的古镇,本身就很有气质,整个氛围都淡淡沉沉,走在其中的时候整个人的心情都很平静。就是第一次单独去过古镇之后,坚定了如果有可能,想一个人旅行的想法。我想如果是和朋友或家人一起游玩,要顾虑的实在太多,每个人的爱好不一定相似,沉默的东西也不一样一样,要照顾彼此心情的游玩实在是太不尽情。而一个人的旅行就不是这样,走走停停的随意全部凭借自己喜好,扮演一个和平是生活中不一样的沉默角色,也慢慢发现一点不一样的自己,然后回家之后,感觉自己的人生再圆满一点点,人在成长了一丢丢。

去旅行不是因为不想待在家里的呀,我觉得长辈这一点的观念要改变。外出旅行是总会回来的,不是移居也不是移民,只是为了再一次回归而已。

这样的想法,就觉得 123 老师真的太棒了。

@Chronic:《故事》

🔗 查看 TA 的作品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剧本的书,浅显易懂,周铁东老师的翻译也够棒,适合反复阅读。拿下它直接是因为封面很吸引我。

对于一个纯粹的门外汉来说这本书对我在剧本方面不可能有提高,对我来说它的核心是剥离,回归本真。开篇定义了原理和规则,原理是本来的样子遵循它可以让事情更美好,规则是后来定的也就是说你必须得这么做。

书中主要讨论的是怎么样利用剧本或者故事这个载体去跟观众沟通,越回归本真沟通效果越好。

在这个需要信息来刺激大脑的时代也许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抛开商业抛开地位,平等地和观众坐下来聊一聊。抛开特效抛开流量,让故事看上去像它自己而看不到雕琢的痕迹。

两个小时的时间全程扣住观众很难。这其实让我想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不是指工作上那种教条一样的,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如何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鸡同鸭讲,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妖言惑众,为什么真情总是留不住。

构成故事的最小单位是节拍,书中大量的经典电影分析,一个个场景转换的分析告诉编剧们电影如何抓住观众,而我更希望知道的是为什么作为观众我会被这些拉扯的剧情深深吸引。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我以为迅速看懂了一个人也许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看这本书的副作用就是再看电影有时候会看编剧写故事的技巧,揣摩导演的心思,然后忽略电影本身。

这讲的都是人性。本书作者是从说话者的角度无限去贴近倾听者来讨论,作为我们也应该去理解一下怎么去当一个好的倾听者。作者是写不出经典的,作品公开以后,经典都是靠受众们去领悟和创造。

故事的美好结局通常都是一种和解。书中提到故事也是有材质的,鸿沟是故事的材质。主人公们越过鸿沟去拥抱彼此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容易被感动。

我自己从书中主要学到的是当一个信息出现时收发双方应该有的态度和思路,话术可以帮你一时,真正的表达能力才会真的成为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传递。

总的来说开卷有益,温故知新。

@BlackBoXo:我自己写诗

🔗 查看 TA 的作品

推荐何伟的 「中国三部曲」《江城》(River Town)、《甲骨》(Oracle Bones)和《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何伟是一个美国记者,曾在重庆涪陵担任支教、担任驻华记者,沿着长城自驾,根据这些经历写了这三本书。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用自己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实际上写出了很多就发生在中国人身边,但我们却习以为常的事情。看了书其实很感慨,他作为一个外国人,比我更关心中国,关心中国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好像比我更了解中国。同时也因为他外国人的身份,大部分时间都获得来自中国人的信任,使得他能够跟随着进入很多事件的深处。

作为非虚构写作,何伟的语言比较自然幽默,读起来也比较轻松。通过何伟,我看到了很多自己对中国的乡村、小城镇模模糊糊的印象,我也得以重新认识了中国。

Soft Nothings 是我在 2019 年创作的一个新系列,这个系列由一句话长度的极短诗组成,听说台湾称这种超短诗为「飞镖诗」;但它们只是一些情话,不至于那么锋利。在过去一年里,我完成了上百句这样的「情话」。2019 年末,我摘选了其中的 100 句集结成册,自印面世,它就是 Soft Nothings 迷你书。你可以称它为超短诗诗集,也可以说它是一本情话集。欢迎来微博 tag 和超话 #Soft Nothings# 光临,现在还在更新!

@溪柴:《单身社会》

🔗 查看 TA 的作品

《单身社会》,作者是 Eric Klinenberg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之前的著作《热浪》获得了多项文学和学术奖项。

书中主要讨论在美国各个年龄阶段和社会身份的人关于独居时所面对的情况和社会现实。美国最早的独居思想的启蒙,来源于爱默生,梭罗等人。爱默生的《自力更生》中提到了不少关于社会相处中的危害。而梭罗在有名的《瓦尔登湖》也写下了他的想法。

当然,独居社会的形成并不简单的源自于思想的改变,某种意义上它更类似于一个种子,没有合适的土壤和水分是很难茁壮成长的,《单身社会》中提到了这里的土壤水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婚姻态度的改变:个人最重要的义务来自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

2. 住所稳定性/工作稳定性的改变: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结构的发展,早先的农业社会的定居已不再适用于当下,人们因为生活,工作发展等等关系而不断地搬离原有的住所,这因此产生 「责任有限社区」,即邻里间建立联系但却并不期望这种关系会长久维持,从而居住社区间的责任或者社会活动参与的动力也开始降低。同样的缘故也导致了工作稳定性的变化,雇主已不再有能力为雇员提供一生的工作机会,人们也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更纯粹的雇佣合同关系,个人成为了最小的生产单位。

3. 女性地位的提升,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于自身身体权益的主张也更加主动。相对于此前而言晚婚,分居离婚率也随之提升。人们更乐于享受远离家庭不受监管的生活和自由的亲密关系。因而独居生活为此提供了便利的空间。

独居生活存在的问题也与我们息息相关:更多的社会责任分配,在存在社群关系的群居生活里。人们或多或少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独居生活意味的更强的自我意识之后,是否对社会责任的意识也会变得淡漠起来。以及独居生活不得不面对的相互照顾,在独居者进入老年化后,哪怕身边有朋友也很难承担起完全照顾其的任务,他们可能需要更亲密的伴侣或者孩子承担其这个任务。而目前的社会制度还不足以能解决独居者这个问题。

@挨石:《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也经历过那个疯狂 BT、电驴下载音乐和电影的时代,毫无顾忌地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却从未想过为什么我能获得如此之多的音乐、影视作品,不管它们来自哪个大洋彼岸,我都可以轻松将它们放入我的电脑、新款手机和 iPod 里,丰富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却从不需要给任何人付一分钱——除了电信和供电局。

现在,《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就来告诉我们,音乐产业、实体 CD、MP3、iTunes……从排队买 CD 到网上随便听,那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给出答案,作者开展了长达五年的调查,从 MP3 格式的研发源头,到唱片业大佬的传奇人生,再到隐身于美国乡下唱片工厂监守自盗的「小人物」以及他所掌控的「暗网」,统统被他抽丝剥茧翻了个遍。不管你是喜欢音乐还是喜欢互联网,不要错过这段精彩而不为人知的历史。(P.S. 本书还未开始全面发售,目前只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官方渠道和个别书店有现货。)

@Clyde:《猎魔人》

🔗 查看 TA 的作品

此前几番想向朋友推荐《猎魔人》系列原著小说,但每次都不知该从何说起。所以借此机会不妨来给还未入坑、但对这一题材感兴趣的读者指指路吧。

(历史 / 奇幻小说的)创作方法:选取一个有趣的时间段,特别是大动荡时期:战争、宗教冲突、政治压迫、革命等等,把你的主角丢进这个女巫的坩埚,让他在里面寻找出路,让他做出抉择,让他因错误的选择而饱受磨难,让他接受洗礼,让他成熟,让他找到或是失去他的真爱、良知、理想和人性。

这段引自原著作者的话位于重庆出版社译制版《猎魔人》系列第一卷的开篇前言,不偏不倚地道出了整个《猎魔人》系列的故事基调——和那些为更多人所熟知的《冰火》《指环王》等作品不同,《猎魔人》不是那种把英雄与恶龙、高尚与平庸、光明伟岸与肮脏龌龊这些元素泥沙俱下、倾盘托出,交织出一部史诗呈现给读者的作品。相反,猎魔人故事的主角因一份人人侧目而视的职业(猎魔人),只能以一种过客、甚至是边缘人士的姿态,行走于安杰伊构建出的架空中世纪世界当中。

所以书中猎魔人行业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中立」:拿钱办事、诛杀魔怪,尽最大可能避免涉足人类世界的道德、人性与政治纷争。这里自然也就有了主角杰洛特(Geralt)在第一卷短篇故事《勿以恶小》中那句著名的行业自白:

恶就是恶,无论是大是小,每个人的标准都有不同,大恶与小恶的边界也很模糊。如果我一定要在这当中做出选择,我宁愿一个都不选。

赋予猎魔人异人能力的「青草试炼」是否会同时剥夺他们作为人类的情感?书中很多角色都会时不时向主角杰洛特发出这样的疑问。类似的,读者肯定也会好奇猎魔人的中立准则在安杰伊笔下的世界究竟行不行得通。

开篇几个堪称「黑童话」般的猎魔轶事,借小角色之口简单交代世界观设定和人物背景之后,《勿以恶小》的故事缓缓展开。

带着战利品来到布拉维肯小镇的杰洛特不仅没有领到赏钱,反而卷入当地巫师斯崔葛布(Stregobor)和「黑暗公主」伦芙芮(Renfri)之间的恩怨纠葛:一边是从小被贴负面标签,受尽排挤、欺辱和磨难,最终东山再起渴望复仇的落难公主;一边则是看似人畜无害、但早年为研究诅咒和魔法造就伦芙芮坎坷一生的直接推手。

本以为谁都不帮就可以大步走开的杰洛特,却没想到公主会走投无路诉诸「最后通碟」,以小镇百姓的性命要挟巫师走出高塔。为了避免两个人的恩怨最终发展为屠城悲剧,这位世人眼里中立、冷血的猎魔人最终还是在布拉维肯集市与公主一行人交手……

伦芙芮与杰洛特

你声称小恶不存在,但最终你将站在一条血流成河的石板路上,独自一人,孤单无伴。而且你不会有确认自己的机会,即使你真的是正确的……你得到的报酬将是一座墓碑和他人的恶语。我怜悯你……

相较原著,去年上线的网剧版《猎魔人》在叙事手法和时间线编排上有着不少创新,但《勿以恶小》依然成为了剧版《猎魔人》的开篇故事,足见其核心思想在《猎魔人》世界中的奠基意义:在一个充斥着剑与魔法、鬼怪横行、南北战乱的蛮荒时代,划分善与恶、人与怪真正边界的其实只有人性。杰洛特在「大恶」与「小恶」之间的纠结,正是他作为联系人类和怪物两个世界的「中间人」角色才能深刻体悟到的困境。

就像 CDPR 在《巫师 3》游戏中借杰洛特之口所说的那样,人性沦丧其实并不需要猎魔人试炼那样的突变,不管是小说还是游戏里,这样的例子他都见过太多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剧版《猎魔人》相比原著小说在背景铺垫和人物塑造上的局限性:伦芙芮因「黑日诅咒」被排挤、驱赶出宫后的悲惨生活,对杰洛特出手干预产生直接影响的「崔丹姆最后通碟」以及伦芙芮一行人与这个通碟之间的历史关系……这些都是驱使小说中不同角色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网剧因时长受限而进行的删减,显然会给新入坑的观众带来不少疑惑。

书中穿插的物料也可以作为游戏和剧集的补充资料阅读

好在不管你是通关游戏后面对广阔的《巫师》世界怅然若失的游戏玩家,还是围观「大超」亨利·卡维尔美好肉体但被剧情时间线搅得头脑焦热的剧集观众,安杰伊·萨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的原著小说《猎魔人》系列应该都能够填补你心中那「最后一块拼图」;对那些此前没有接触过「猎魔人」题材作品的读者来说,原著小说也是一个风味独特、故事引人入胜的魔幻题材佳作。

@張奕源 Nick:《庆余年》

🔗 查看 TA 的作品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朋友就推荐过我读这本书。但直到今年年初电视剧大火,我才真正想起来把《庆余年》的原著给读了。

在电视剧大火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表了「人文版」《庆余年》,更换了图书设计,还赠送明信片

严格地讲,这本书我是听完而非读完的——《喜马拉雅》上有 这本书的授权有声版 ,我利用每天睡前、走在路上等时间零零碎碎听了俩月,搞定了这本大部头。

《庆余年》是网文出身,但从小说主题到行文运笔都是严肃文学的路子。尽管它也采用了穿越文常见的架空历史的设定,但小说的主人公范闲在发现自己穿越之后并没有大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倒在一次次的权谋冲突中逐渐感受到自己脑内的现代理念与封建集权思想格格不入,最终走上了捍卫「真我」的道路。

小说从一开始就非常吸引人——范闲来到了古代的世界,却发现这里的人说着中文、写着汉字,有着和中国古代相似的制度和文化,却没有春秋战国的历史,没有孔孟二圣,也没有四书五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影子也照进了帝国的角落,这里有牙刷、有肥皂,甚至有报纸,仿佛整个世界都错乱了。故事从范闲心中的疑惑和解谜过程出发,渐渐逼近更复杂的真相。

《庆余年》里最广为人知的「名场面」无疑是「范闲殿上吟诗百首」——范闲利用所处的时代承袭中华文化却没有中华历史的特点,一口气吟诵了上百首自己「前世」记忆中的名诗词,震惊天下,成为一代诗仙。 电视剧里的这段剧情 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发,引发了一股背古诗的小热潮。相比之下,书中的这段细节更多,冲突更大,从受辱到翻盘的过程也更加爽快过瘾。

作者 猫腻 在布局和笔法上的细腻令我印象深刻。全书以《红楼梦》中的一句小令为名,整体架构呼应了《红楼梦》,「范闲抄写《红楼梦》」也成为串联全篇的重要线索。故事中的悬疑和人物关系环环相扣,从细微处到大格局都像齿轮一样精妙契合,我在听《庆余年》的时候,不仅很享受内容上的层层推进,也惊叹于猫腻老师的写作技巧。

故事里的人物塑造也非常出彩,尽管这部小说出现了海量的人物,特别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范闲身边的人物不断变换,围绕着他的阴谋和争斗也不断升级,但每个人物从来到去都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也能清楚地记得每个人物大概出现在何时,做过什么事情,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版《庆余年》的人物塑造在我看来更胜原著一筹,从范闲到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对边缘人物的增砍尺度也恰到好处。有如此成功的电视剧改编,恰恰得益于《庆余年》原著对于人物的描写非常扎实细腻,给了编剧延展和聚焦的空间。

在我看来,电视剧里的选角和人物塑造属于「每一位都对」,同样推荐观看

不过,这本书在行文上也有不足,在描写人物动作和心理时反复使用同一类词汇(譬如形容为难时频频出现「嘴里发苦」),略微影响了阅读时的畅快感受。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如果你还没看过《庆余年》,找来一读一定不会失望。

💬有奖评论:

本期和派聊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发言分享,推荐自己看完觉得不错的书;也可以在评论区中发起求书提问,由其他读者来回答推荐相关的书籍。最后我们将会从评论区选取热情分享者或热心回答者共 5 位,送出微信读书无限卡季卡一份。

> 想要参与 Matrix 作者群和作者们一起讨论?参加读书月有奖活动?申请成为 Matrix 作者

> 少数派读书月的更多精彩、抱到得到阅读器和 Kindle 的 有奖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