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本地化翻译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虽然听起来容易,但确保本地化任务高效高质完成,需要的是公司层面的通盘考虑,以及在工具、流程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本文中列出的三大挑战是中外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归根结底是采用并善用本地化工具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公司从上至下各个层级认识到产品本地化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对良好本地化工作方式的共同认知,最后协同配合,确保交付质量过硬的本地化产品。

最后有一个问卷,希望大家能一起总结出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的产品本地化挑战 :)

原作者:Rob Vandenberg,2017 年 2 月 10 日发表于《MultiLingual》杂志,题图引自 OneHourTranslation

在其 2016 年底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跨国翻译公司 SDL 收集了 151 家公司在翻译方面遇到的困难。此前 SDL 以为大多数公司会在内容本地化方面遇到困难,结果相关问题几乎困扰着所有受访企业。高达 92% 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在将内容翻译到不同语言时遇到了挑战。

拥抱全球市场意味着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但许多公司意识到,他们当下处理翻译任务的方式,满足不了时刻都在产生的多语言内容需求。

部门之间的内容孤岛、缺乏工具的整合集成、没有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大家共同面临的三大问题。

这些挑战并非不可逾越,但要克服它们,企业需要在整个公司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有了云计算赋能的自动化工作流程,高效管理本地化工作不仅成为了可能,而且变得很轻松。

公司内的不同部门互为孤岛,各自完成内容翻译工作

图片来源:Enterprise Integration

现在,全球化企业及其本地化团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的情况。本地化经理需要借助提供各类不同服务的本地化供应商和翻译人员,完成各类大型项目,满足持续按时交付的需求。

公司内部的不同业务部门、多个营销部门、客户支持部门和产品开发团队,更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用于完成营销自动化、网站建设、客户满意度管理等工作,并且在各自的系统内管理内容翻译。由于有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同时独立处理翻译任务,所以企业在内容本地化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各自为政的翻译方式效率很低。当公司中的不同业务部门重复完成翻译工作时,公司最终要一次又一次地为相同内容的翻译付费。这也让企业内部的本地化经理很难保证翻译质量、降低成本、确保客户体验和公司品牌的一致性

使用基于云端的翻译管理系统(TMS)可以更好地管理本地化内容。它能集中存储和管理所有语言资产,企业也能在所有内容管理工具中复用完全一致的多语言内容。存储在云端的翻译记忆库(TM,translation memory)创建好之后,就能让译者在不同的项目里共享使用。基于云的翻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协作和协调,而本地部署的翻译管理系统则会离线存储翻译记忆库,只有当译者用电子邮件返回任务之后才能在系统内共享。集中管理语言资产还能提升消息传递、品牌推广和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统筹管理跨业务部门的翻译支出、将技术和流程整合到一个实时协作平台中之后,公司便能实现时间和经费双节省的目的。研究发现,虽然许多企业尚未采用集中的翻译管理模式,但他们认为它确实能「确保品牌调性一致、改善客户体验、实现降本增效」。

翻译任务管理和不同内容管理系统之间缺乏集成

持续本地化(continuous localization)有助于消除内容孤岛、提升本地化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在调查中,62% 的企业称他们拥有五个或以上的内容库;36% 的企业拥有十个或更多的内容库。公司常常会使用多个企业应用来管理电子邮件营销内容、网站内容、知识库等,但研究发现,很少有公司能够将翻译任务管理与其现有内容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只有 29% 使用了语言服务供应商(LSP)或翻译管理系统的企业,完成了翻译任务与其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的直接集成。

没有系统间的集成,意味着翻译后的内容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或 FTP 导出、下载、翻译,再通过电子邮件发回译后内容。许多没有集成工具支持的本地化团队,需要花费无数个小时将翻译后的信息剪切并粘贴回内容管理系统中。这是一项缓慢而低效的纯体力劳动。

👆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科技公司(甚至是大公司的部分团队)实施产品本地化工作时的一大痛苦之源,「产品本地化实务」注

缺乏集成也会导致企业缺乏对自身专有信息的控制。把文件发送和下载到不知道具体数量的服务器上,会使公司信息面临泄露风险。

需要手动处理的工作流程,也使得本地化工作几乎不可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内容需求。为了确保翻译内容时刻保持更新,企业使用的本地化平台应该做到像内容创作过程一样灵活。

要解决缺乏集成的问题,企业需要采用各类翻译任务对接工具和多语言 API。顶级翻译公司都针对网站、代码库、电子商务、软件应用、知识库、桌面出版、视频、电子邮件、音频和社交媒体内容提供了现成可用的对接工具,可以把相应翻译任务集成到流行的在线工具平台。

这些对接工具能够打造连续、集成、自动化的翻译工作流程,将内容推送到翻译管理系统进行翻译,然后自动将其发布回原始应用程序。

集成的工作流可以让公司更好地控制信息流转、提升安全性和保密性。在使用对接工具或多语言 API 时,企业的文件和信息都只储存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系统里,可以随时访问。这个流程能让公司在所有内容管理系统中复用已有多语言内容,提升品牌和消息传递的一致性,同时轻松管理横跨不同系统的本地化项目。

每集成一个内容孤岛,都将提升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效率和生产力。通过将本地化流程与企业应用进行整合,企业在翻译方面的支出将大大降低。

缺乏标准化的翻译流程

图片来源:@Smartling on Medium

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翻译过程缺乏标准化」严重阻碍了公司践行优秀的翻译实践。一家普通公司需要将内容翻译成 6 到 12 种语言,但大公司通常需要翻译 20 到 24 种语言。每增加一种语言,本地化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数量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在缺乏标准化流程的情况下横跨多个时区协调翻译工作,无疑会导致沟通不畅和不必要的延迟。此时如果需要更改内容,便会成为一场噩梦。当翻译工作严重依赖人工处理、自动化程度不够时,完成一份翻译可能需要 4 到 6 周时间。

在这里,「产品本地化实务」不得不说,国外的同行们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国内科技公司内部团队的内容翻译时限经常以小时为单位……站在保证本地化质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需求合理与否很值得打个问号,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聊聊「为什么好的产品本地化需要时间」

基于云端、可定制工作流的翻译管理系统,能为项目经理提供一系列工具,简化、自动化翻译项目和团队管理。工作流可以让项目经理轻松分配任务、随时了解每个翻译项目的进度。

基于云端的翻译管理系统还能让项目经理预先选择语言、分配翻译人员、添加公司特有的常用设置,实现翻译项目创建自动化。简单、直观,拖放可得的工作流设置,能让项目经理轻松创建项目,同时确保它们自动符合公司需要的各种要求。

有了工作流的助力,还可以实现「免维护式」网站翻译内容发布,因为只要设置好流程,当一条内容翻译完毕后,无需人工介入,它便会被自动将发布到网站或者内容管理系统中。

只有具备了创建工作流的能力,才有可能打造供遍布全球多个地点的不同部门共用的工作流程。自定义工作流可以通过流程自动化和设置触发器来保证项目推进,提升本地化团队的效率。它还有助于简化项目管理、缩短部署时间,从而提高公司快速进入新市场的能力。

工作流是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大多数翻译管理系统只提供单一的工作流程,一些公司提供工作流引擎,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又太复杂,需要聘请专业服务人员来更新或创建工作流。建议找一个能让你轻松自定义翻译工作流程的翻译管理系统。自定义工作流应该能让你选择翻译类型,以及与要翻译的内容紧密匹配的审校流程。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需要配备了几轮审校的专业翻译流程,简单的翻译任务可能只需要机器翻译+专业审校的流程便足够了。

SDL 的研究结果让我们理解了企业在内容翻译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敏捷的自动化产品本地化技术已有多年历史,云技术则为企业提供了强大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消除不必要的内容孤岛,减少多语言内容交付所需的翻译工时。

Rob Vandenberg

Rob Vandenberg 曾任 Lingotek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ngotek 是一家基于云端的翻译技术和服务公司。在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之前,他曾担任公司负责销售和营销的副总裁。


最后,如果你是在科技公司里接触过或者直接从事产品本地化/翻译项目管理的同学,不妨来填一下这个问卷,咱们一起来总结出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的产品本地化难题和痛点。调查结果将择期在「产品本地化实务」与大家分享 😃

产品本地化实务」是宣讲互联网产品全球化/本地化实践的平台,旨在推广互联网产品本地化设计/开发的最佳实践,让中国的科技公司、科技产品更好地走向全球。如果你也有兴趣和我、和大家分享自己对产品本地化的见解,请留言告诉我,或者和我在LinkedIn上建立联系。